7月14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發布,《通知》明確,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遊,調整旅遊景區限量措施,要求旅遊景區繼續貫徹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接待遊客量由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30%調至50%。7月15日下午,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召開全省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產電視電話會議,會議宣布,經江西省委、省政府同意,在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江西880家旅行社即日起可恢復跨省團隊遊業務。
達人團在仙山嶺生態茶園品鑑河紅茶
為積極開發長三角地區旅遊客源市場,提升鉛山文化旅遊品牌影響力,近日,上饒市鉛山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組織開展「森林康養到鉛山 品茶避暑享自然」2.5天茶文化自駕旅遊線路免費體驗活動,通過旅遊新媒體營銷的方式進一步擴大宣傳,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鉛山豐富的茶文化旅遊資源,提升鉛山茶旅品牌在網際網路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切實吸引潛在遊客變成實際遊客,為鉛山人文歷史和自然風光的線上宣傳推廣賦能。
達人在武夷山鎮仙山嶺茶馬古道拍攝光繪藝術照
此次鉛山茶文化精品旅遊線路的行程安排為:DAY1:省內外--鉛山縣武夷山鎮西坑村;DAY2:西坑村--桐木關--鉛山縣武夷山鎮篁村村;DAY3:鉛山縣武夷山鎮烏石村仙山嶺自然村--武夷山鎮主街特產超市--鉛山縣河口古鎮明清古街。
鉛山「河紅茶」野生茶樹
線路內容的設計有六個特色,分別為:【專屬小眾】深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地,探訪"第一次問世(出口)之華茶"核心源產區。【避暑聖地】走進武夷山脈鄉村避暑生態茶園,體味茶餐茶點,學習識茶辨茶。【茶園觀光】拍攝茶山自然景觀,記錄「仙山流雲」奇觀,欣賞唯美茶藝表演。【省級非遺】近觀河紅茶純手工古法制茶技藝,重溫「河幫茶師遍天下」的歷史過往。【深度人文】造訪桐木關,感受古驛道文化;遊覽茶馬古道,相逢「山間鈴響馬幫來」。【農趣鄉情】農家竹竿舞,採購土特產,夜宿茶園民宿,相約星空影院,自製竹杯竹碗。
西坑茶室品茶
「鉛山河紅茶」是歷史名茶,外形條索緊細,色澤烏潤顯毫,香氣清鮮持久,滋味甘醇,湯色紅豔,葉底紅豔明亮。據《中國商品大辭典》載:河口紅茶簡稱「河紅」,始於明代。古稱「江西烏」、亦稱「河紅工夫茶」、俗稱"河紅茶」。鉛山河紅茶多個品種以其質優清香,回味甘甜而在全國、全省茶葉博覽會上榮獲「茶王獎」和「金獎」稱號。
據《鉛山縣誌》等有關文獻資料記載,明宣德和正德年間,"河紅」中的小種河紅、特貢、貢毫、貢玉、花香等業已成為茶市中的名品,到萬曆年間,河紅茶已跨越關山,漂洋過海,名傳四海香飄五洲,被中外茶人奉為至尊名茶,海內外茶商紛紛前來鉛山河口鎮訂購「河紅」。乾隆年間,河口茶行多達48家,從業人員二三萬人。清光緒年間「河紅」年產4-5萬箱。明清兩代鉛山河紅製作技藝傳遍全國紅茶產區。俗有「鉛山河紅傳四方,河幫茶師遍天下」美譽,堪稱"紅茶鼻祖」 。
達人遊覽鉛山縣河口鎮河口古街
除河口古鎮外,這條旅遊線路上的鄉村旅遊點主要集中在鉛山縣武夷山鎮,武夷山鎮氣候宜人,夏季日照時間偏短,且有森林調節,非常涼爽,冬季有高山作屏,擋住寒流,氣溫不至太低,全年平均溫度在12—16℃之間。獨特的生長環境造就了河紅茶的與眾不同。河紅茶茶園一般位於海拔900~1300米的高山上,茶園常年雲霧繚繞,一年四季氣溫低、降水多、溼度大、霧日長,符合茶葉喜陰的習性,十分適合栽種茶樹。茶葉內含物積累豐富,尤其是胺基酸、芳香物質等營養成分含量較多,從而形成了河紅茶滋味鮮爽,香氣高長等特點。
仙山嶺自然村生態茶園
和其他種類的茶樹集中分布不同,河紅茶茶園裡的茶樹都由著性子地生長在巖石間、山坳裡、小溪邊。茶樹底下是千萬年有機沉積層的黑土地,土壤下層是完全風化的砂礫巖。茶樹不僅能吸收碎石裡富含的鐵、鉀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更能保持良好的透水、透氣性。
達人在武夷山鎮篁村村體驗自製「茶葉香囊」
採風期間,省內各地出發的旅遊達人組成的自駕團,從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出發,以鉛山縣全新推出的這條茶文化精品旅遊線路為基礎,分別抵達各個行程點進行了深度採風體驗,並通過各自入駐的自媒體社交平臺實時發布遊玩過程及感受,影響潛在遊客通過自身關注的新浪微博、馬蜂窩、今日頭條、百家號、攜程旅拍、西瓜視頻、一點資訊、抖音、網易、搜狐網旅遊頻道等平臺更多的了解鉛山,在全國範圍內快速提高了「鉛山河紅茶」的品牌認知。
達人在鉛山縣武夷山鎮篁村村體驗自製竹杯竹碗
據了解,鉛山山清水秀、生態優美、風光秀麗,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山水相接、林萌覆蓋,氣候溼潤、環境溫和,生物繁雜、種類多樣,現有森林面積242.5萬畝,森林覆蓋率74.25%,是「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生態農業縣,位於武夷山北麓,屬於中亞熱帶地區,自古以來盛產茶葉,是優質茶葉種植生產最理想之地,已被農業部劃入國家茶葉產業發展優勢區域,還被評為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遊名縣、江西生態文明發展指數50強,省級森林城市、江西省第二批綠色低碳試點縣,同時被列入首批「國家森林步道」範圍,是發展生態旅遊、休閒養生等文化旅遊業的天然勝地,為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奠定了較好基礎。
鉛山「河紅茶」原產地武夷山
鉛山縣現有茶園面積9.5萬畝,河紅茶產量3600噸,產值13.55億元;擁有「鉛山河紅茶」和「黃崗山玉綠」兩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農產品,河紅貢芽、河紅小種、河紅老樅等系列茶產品生產初具規模,河紅茶制茶技藝已成功獲批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在鉛山,河紅茶的原產地主要分布在武夷山主峰黃崗山方圓百餘裡的範圍內,包括武夷山鎮、天柱山鄉、篁碧鄉、太源鄉、湖坊鎮、葛仙山鄉、英將鄉等地,地域保護範圍面積1200公頃。
河紅茶全茶宴之「紅燒獅子頭」
近年來,鉛山結合「江西鉛山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品牌效應,把茶文化融入旅遊,「以茶促旅、以旅帶茶、茶旅結合」打造鄉村生態茶園旅遊、茶旅特色小鎮,圍繞「茶風情、茶文化、茶養生、茶景觀」四大主題,把茶文化融入特色旅遊體系,探索並挖掘打造「鉛山河紅茶」核心文化。以河紅茶產業為基礎,以河紅茶文化為核心的生態旅遊目的地在逐步的發展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