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課》|這才是教育的初心

2020-12-13 佐佑de媽咪

有一個媽媽說:「孩子,我寧願欠你一個快樂的少年,也不願看到你卑微的成年」。此觀點一出,引發網友的熱議。

有人甚至發出:「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到底是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更重要,還是擁有一個讓人羨慕的未來更重要」的疑問。

其實,當大家將快樂的童年和卑微的成年對立在一起比較的時候,說明咱們教育的初心已經偏離正確的軌道。

那什麼才是教育的初心正確軌道呢?《一堂好課》給出了答案。

《一堂好課》這本書裡為大家講述了文學課、思政課、電影課、文博課、音樂課、體育課、美育課、外交課、戲曲課、表演課、航天課等十二堂課。

這十二堂課內容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更與孩子們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緊密相連。不同的是,這十二堂課的教育,是站在把孩子培養成愛國、愛民、愛家、愛生活、愛生命的人的宏觀角度上來開展的。

而很多家長,則是以考一個好成績,上一所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為目標來培養和教育孩子的。因為,在大家的意識裡,只有學習好、學校好、工作好的人才是國家的棟梁之才,仿佛考學是唯一的成才之道。

於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明媚的未來,家長們不惜犧牲掉孩子原本快樂的童年,帶著孩子穿梭於各種興趣班。

不管上多少興趣班,很多時候大家都不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審美觀、發掘孩子的天賦、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提升孩子的思考力、打造孩子的創造力……從而為孩子成長為一個獨立的、自信的、有擔當的國家需要的人才打下堅實基礎。他們做這麼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考分。

所以,很多孩子學音樂、美術、體育、戲曲、文學等,不是因為愛好、擅長、有天賦,而是因為有考核,為了考核能順利通過,家長們不惜花重金去為孩子打造一個高分的結果,卻從未想過孩子想要什麼,興趣在哪裡,有沒有能力去學好嗎……

可過於功利的目的,不僅改變了教育的初心,還讓孩子早早失去了對學習甚至是人生的興趣。

拿破崙教子的方式就是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拿破崙成名後,生了個兒子。為了好好培養孩子,他調集了各個領域的大咖,來到他家裡教授兒子技能。

結果,原本天真無邪,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兒子,在完全不考慮其基本情況下的過度教育,被折磨到痛苦不堪,以至於最終成為了一個廢人。

如果不想重蹈拿破崙的覆轍,我們該怎麼做呢?

首先,堅守初心。

教育的初心是什麼?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意思是說,「教」是指上面做示範,下面來模仿;「育」是指培養後代讓他多做好事。

由此可見,教育的初心是孔子所提倡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也如杜威所言: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也就是說,教育的目的就是按照孩子的特質來培育,最終的結果是幫助孩子成長為一個健康快樂的善人。

也就是說,一切脫離了初心的教育,都是上真正的教育,卻是對孩子和教育本身的一種巨大傷害。

其次,挖掘天賦。

我們承認高考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最重要的選擇之一。可我們也要承認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擠得進高考這座獨木橋,到達彼岸的金字塔,那這部分人該怎麼做,才能擁有充滿希望的明天?

當然是需要父母們敢於承認孩子不是學習的材料,並早早挖掘出孩子的天賦,然後重點培養。

說到這裡,想起一個案例:

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說過,她女兒學習很努力,但數學成績依然很差。她並沒有因此責怪甚至放棄她,而是努力發掘女兒身上的天賦,結果她發現女兒樂感很好,於是重點培養她音樂方面才華,最終女兒成為了一名音樂老師。最終過得挺不錯。

由此看來,靠文化課參加高考能成為人才,沒有學習文化課的天分,也能靠挖掘並培養獨特天賦而成才。

所以,家長們呢,我們可以陪孩子讀詩念詞,也可以唱歌跳舞,亦或是畫畫寫作……不管怎樣培養孩子,都不要忘記教育的初心哪。

注: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一堂好課》:好的作品,會讓人熱淚盈眶
    這種感覺,多年以後,我在《一堂好課》上也深有體會。那時《一堂好課》剛剛播出,陪兒子一起看,竟然被深深吸引,尤其是金一南教授的那堂課,聽下來,竟和兒子一樣熱淚盈眶。我常常想《一堂好課》為什麼有如此大的魔力,讓我們深受感觸?
  • 央視又一頂流綜藝來襲!《一堂好課》有何魅力?
    央視綜藝頻道《一堂好課》則將電視的傳播優勢注入「課堂」之中,以流動的「課堂」走進、傾聽、理解年輕人,引發他們的集體共鳴。每堂好課由一位「好課主講人」與數位課代表在康輝的帶領下,共同走進國內一所頂尖高校,為新一代的年輕人帶來學科與思想的啟蒙。與此同時,這檔節目在課間穿插了一系列環節,通過體悟前人的人生哲學,將思想之船駛向更深處,不斷追尋思想的力量。
  • 用十二節《一堂好課》為我們解讀:教育是民族振興的搖籃
    如何獲得這類人才呢?答案是:教育。教育,是培養優秀人才的途徑,是民族振興的搖籃。近年來,有很多機構在教育宣傳方面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比如:央視先後推出《開學第一課》《一堂好課》等等節目。後者,我一開始沒注意到,但當我了解《一堂好課》的內容時,我發現《一堂好課》的內容是很多成年人都需要補上的課。它讓我了解到自己在成長中忽視的細節,要成為更棒的人可以重點從哪些方面著手,也提醒我在養育下一代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 《開學第一課》VS《一堂好課》,教育必須細水長流,方見實效
    什麼樣的教育才算得上是有實效的教育?我以為,是要細水長流,能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孩子的教育,才是有實效的教育。過了幾天,節目裡演的什麼,基本上都忘記了,更別提讓節目中的教育熱點來持續發揮力量了。所以,孩子的教育,我覺得還是細水長流比較好,比如說,一本好書。最近,我看到康輝在強力推薦一本《一堂好課》。
  • 《一堂好課》,這是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世界
    《一堂好課》,十二堂課與《一堂好課》相遇有點晚,因為它在中央電視臺播放的時候我並沒有看。作為一個不怎麼看電視的人來說,由此錯過了很多的比較好的節目,《一堂好課》便是其中的一個。雖然我錯過了電視節目裡的《一堂好課》,但是網絡發達的今天,重溫《一堂好課》的方式有很多種。
  • 單霽翔《一堂好課》講解文化遺產與人類的關係
    一堂好課,得遇良師。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和喜馬拉雅聯合出品的大型文化類節目《一堂好課》,特別邀請12位來自各個領域的大家擔任「學科領路人」,他們畢其一生功力,將智慧與卓識濃縮成一堂堂好課,如一道道光亮,穿透迷霧,讓我們的人生思旅,熠熠生輝。
  • 短視頻平臺「刷屏」,央視《一堂好課》憑何「高而不冷」?
    對於《一堂好課》的節目形式而言,「誰來講」是決定年輕觀眾是否「買帳」的核心因素之一。針對主講人的人選,《一堂好課》以最嚴謹的態度,精準尋找能起到「舉一反三」作用的領域代言人。在《一堂好課》的節目中,他一番「濃而不膩」的慷慨陳詞也在抖音「震動」了無數年輕人:「我們今天有人講,中國人歷史包袱太重了。忘記過去吧,我們向前看。我說我們能夠忘記嗎?我們是怎麼一忍再忍、一退再退才到這樣的地步的?忘記過去,不但意味著背叛,更意味著將來可能還要重複!」
  • 央視聯合喜馬拉雅推出《一堂好課》
    11月17日20:30,大型文化類節目《一堂好課》在央視綜藝頻道和喜馬拉雅App正式亮相,該節目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和喜馬拉雅聯合出品。著名主持人、「好課班主任」康輝邀請十二位大家,從國學、藝術、軍事、體育等各個領域為年輕學子和廣大觀眾講授十二堂啟發心靈的課程;明星課代表還將率領同學們課間討論,共同追尋思想的力量。 《一堂好課》旨在用「知識榜樣」的力量指引年輕一代。首堂課為思政課,主講人是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在航天工程大學士官學校為同學們開課。
  • 校長講話: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首先要明確什麼課是一堂好課?
    在今天的全校會上,我想跟大家探討一個話題——什麼樣的課是一堂好課?有人說教學是遺憾的藝術,這體現了對課堂教育至美境界的永恆追求;有人說只要學生上課不睡覺就是最好的課堂,這是對課堂教學參與度的保底要求;還有的人說,只要課堂上不出亂子教師能在下課鈴響起後,平安地撤離教室就是謝天謝地的一堂好課了,這是對課堂教學的痛苦體驗,我不希望我們的老師有著如此痛苦的體驗。
  • 《一堂好課》院長帶領大家擦亮「發現美的眼睛」
    12月8日(周日)20:30,央視綜藝頻道《一堂好課》將邀請到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擔任主講人,為北京理工大學的學生以及觀眾帶來一堂「美育課」。此外,「好課班主任」康輝、「課代表」王菊、熊梓淇也將通過趣味的課間討論,與大家一起探究美、學習美。
  • 《一堂好課》:越是平凡,越是需要知道人生的其他活法
    於是盼望著休息日,盼望著節假日,能好好的吸收一些適合自己的課程顯得格外奢侈,我就在這樣的心情下碰到了《一堂好課》,我以為這本書一定是曾經校園裡流傳的德智體美勞的混合體,誰知一打開書,好像誤進了一個美麗新世界。
  • 一堂好課:風雨難阻晉臺不了情
    9月7日,二十四節氣的白露,午後雨一直下,但卻難以阻擋梅嶺街道溝頭社區臺胞參加一堂好課的熱情一堂好課下基層 古大厝裡話鄉情作為主講人,市臺聯會黨員幹部陳東以「晉臺不了情」為題,為在場的葉氏臺胞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好課。地同脈、人同根、民同俗。講座一開始,陳東從晉臺兩地歷史淵源入手,向在座的臺胞們講述了海峽兩岸乳血相融,永遠是一家人的主題。陳東還結合新老臺胞的故事,向大家介紹了在晉臺胞的兩岸情誼,以及市臺聯會促進臺胞交流的工作實踐。
  • 《一堂好課》獲贊無數,喜馬拉雅深耕優質人文內容
    近日,由喜馬拉雅策劃製作、並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共同出品的大型文化類節目《一堂好課》,入選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組織評選的"2019年第四季度全國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
  • 古典並非不時尚 《一堂好課》京劇與流行樂的碰撞
    2月9日(周日)20:30,央視綜藝頻道出品的《一堂好課》第十期將走進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國美術學院,由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尚長榮先生擔任主講人,為大家帶來一堂別開生面的戲曲課
  • 《一堂好課》羅大佑、康輝上演吉他教學
    12月22日(周日)20:30,央視綜藝頻道《一堂好課》「音樂課」將走進浙江音樂學院,由著名創作歌手、音樂人羅大佑擔任主講人,帶領大家通過流行音樂這扇門走進音樂世界。此外,「課代表」阿牛、鞠婧禕、顏人中也將重新演繹羅大佑的經典歌曲,並與「好課班主任」康輝以及現場同學、觀眾一起叩響音樂之門。
  • 世說新語|辯論「孔子是否快樂」是一堂好課
    首先,這堂辯論課促進了學生的深入學習,促進了學生對孔子的深入了解。無論是論證「孔子是快樂的」還是論證「孔子是不快樂的」,正反方學生都需要搜集整理資料,討論論點與論據等。據說大家除了反覆閱讀《論語》、搜索孔子生平閱歷,也看了《孔子傳》和《孔子》電影,還觀摩了大學生辯論賽視頻。兩周的時間親密接觸、認真研究一個古人,這是他們從來沒有過的經歷。
  • 「一堂好課」評選,冒熱氣的「教育大餐」吃個夠
    「卓越引領課」「精品烙印課」「優秀啟迪課」讓我們一起來看無錫聯勤保障中心主題教育「一堂好課」評比活動「政治教育的受眾是基層官兵,教育效果好不好,當然要由他們說了算。」該中心領導介紹,此次「一堂好課」評選活動,緊緊圍繞主題教育現實需求,瞄準官兵「活思想」用勁發力,對於56堂參加初評的思政課,他們不僅組織機關各黨委(支部)評審打分,還發動基層官兵在強軍網上進行投票推薦,評選出23堂優質好課參加中心複評。
  • 《一堂好課》:文有王蒙、武有金一南,眾大咖為我們點亮思想之光
    這是一堂思想教育課,也是集德、智、體、美、勞於一體的好課,這堂課,不僅適合正在校園中努力學習的青少年,也適合步入社會的中年人,還適合即將或已退出社會的老年人,因為課堂上不僅有回憶往昔的故事,也有著眼時下的例子,更有放眼未來的期待。《一堂好課》能讓我們學到什麼呢?
  • 主講人回歸老本行 範迪安攜王菊、熊梓淇上《一堂好課》談「美育」
    12月8日(周日)20:30,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和喜馬拉雅聯合出品的《一堂好課》將邀請到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擔任主講人,為北京理工大學的學生以及觀眾帶來一堂「美育課」。此外,「好課班主任」康輝、「課代表」王菊、熊梓淇也將通過趣味的課間討論,與大家一起探究美、學習美。
  • 喜馬拉雅與央視聯手打造的《一堂好課》入選廣電總局「創新創優...
    近日,由喜馬拉雅策劃製作、並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共同出品的大型文化類節目《一堂好課》,入選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組織評選的「2019年第四季度全國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一堂好課》共計播出12集,由康輝擔綱「好課班主任」,以「點亮思想之光,嘉獎向學之心」為理念,邀請涵蓋國學、藝術、軍事、體育等12個領域的12位名家擔任「講師」,走進校園、軍營、賽場,以「露天課堂」的方式給年輕人們帶來各個領域的知識與思想的啟蒙,講授啟迪心靈的人生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