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36氪
高調合作周杰倫,代表快手高調跨入頂級明星流量池,為突破增長天花板,落下了跨時代的關鍵一棋。
來源 |IT爆料匯(ID:baoliaohui)
文 | 馬戎
「就像小時候盼著快點放學回家,期待著自己最喜歡看的動畫片,這種期待只有小時候才會有,等Jay的魔術一樣也會有。」
早在周杰倫入駐快手的第一條視頻中,周杰倫就預告了粉絲福利:「粉絲數到1000萬的時候,我會表演最強的魔術直播。」
而在粉絲數突破2000萬後,這一承諾終於兌現。
「周同學」預告7月26日快手直播首秀的消息後,傑粉群體瞬間沸騰起來,「爺青回」、「姐青回」的慨嘆在相關內容的評論區大量出現。
「傑粉」群體多以「中老年粉絲」自嘲,但往往能在超話打榜等應援活動中爆發驚人的力量。因而在微博上,已有用戶叮囑快手需盯緊伺服器運行,以預防在直播間高人氣情況下可能出現的卡頓。
「除了看魔術,也想聽你唱歌」這是快手「周同學」帳號評論區的一則留言。從官方宣傳圖片看,此次直播的主題「寵粉魔術直播秀」,在7月23日官方預約通道開啟後,成功預約的觀眾還將獲得「超級寵粉大禮包」。按照周杰倫的一貫風格,直播的其它內容似乎仍留有懸念。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只在ins平臺傳遞聲音,且對生活點滴透露不多的周杰倫,已經越來越深入地融入到快手平臺當中。不僅是發布ins平臺沒有的獨家圖文類內容,連自己的直播首秀也進入倒計時階段。在快手這樣內容保羅萬象的平臺中,雙方似乎仍有更多擦出火花的空間。
內容「跨時代」
作為娛樂圈長期以來的頂級熱點,周杰倫的獨家入駐,對快手的內容生態有著「跨時代」的意義。
自從新世紀以來,周杰倫已經持續走紅20年,傑迷習慣將千禧年後的華語樂壇稱為「一超多強」,其中「超」就是指周杰倫。2003年7月16日發布專輯《葉惠美》主打歌《以父之名》,被譽為「全體起立」的神曲。當天全亞洲超過50家電臺同步首播,超過8億人同時收聽。這天被傑粉命名為「周杰倫日」。
在流行音樂歌手以外,周杰倫已經變成一個文化符號。
周杰倫走紅的年代,數位音樂尚不是主流平臺,作品宣發仍然以電臺、唱片等為主,如今娛樂圈常見的打榜、做數據及其它多種應援方式尚不成熟。
加上此前,周杰倫並不通過在國內社交媒體個人帳號的活躍來維持影響力,就造成一種特殊景象:一個堪稱娛樂圈頂級流量的歌手,擁有廣泛的聽眾基礎,但在國內除了新歌發布等重要時間點外,其日常的社交媒體討論度往往與實際熱度不對稱。
而在傑粉看來,周杰倫「熱度過氣」、「江郎才盡」的傳聞已經喊了20年,從來沒有應驗過。
打榜事件可以很好地反映周杰倫的粉絲基礎。事件起因是豆瓣傳出對周杰倫沒有粉絲及超話數據的質疑,隨著話題傳播,逐漸演變為海量「中老年粉絲」從零學習打榜做數據的全網熱潮,最終戰果,是周杰倫名列超話數據榜第一位,力壓一眾新生代小生。
背後是周杰倫極具競爭力的商業價值。
周杰倫在新歌《說好不哭》MV中對「麥吉machi machi」奶茶品牌的植入,成功讓該品牌走紅全國各大城市。上海的麥吉奶茶店開業時,甚至不乏通宵排隊的粉絲,購買一杯奶茶的時間動輒長達數小時。商家為打擊黃牛,一度規定,奶茶必須喝一口才能帶走。
從周杰倫入駐快手以來的數據反饋也可見一斑。入駐後的兩條短視頻,短時間內播放量迅速破億;粉絲數在一天之內超過500萬。從5月30日至今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粉絲數已經突破2200萬,可謂前所未有。
回顧快手與周杰倫的合作史,從購買周杰倫歌曲、MV版權供平臺內創作者二次創作使用,到獨家冠名周杰倫推出的綜藝節目《週遊記》,再到邀請周杰倫獨家入駐,快手完成了與周杰倫合作的穩步推進。
對周杰倫來說,入駐快手平臺,有助於自己通過前沿傳播方式,繼續傳遞頂級流量的影響力;對粉絲來說,快手補足了周杰倫無中文社交媒體帳號的遺憾。
而對於平臺來說,明星的私域流量會與平臺發生大規模的融合,對平臺內普通人為主的內容生態是強有力的補充,有助於平臺內容的多樣性,以及活躍用戶數的進一步增長。
結果是皆大歡喜。
周杰倫個人帳號獨家入駐快手的消息傳出後,相關討論最多的一句話是:「真沒想到,有朝一日我會在快手追周杰倫。」
快手素來以「流量普惠」的算法價值觀著稱。包括養狼人、馴獸師、手工藝者、旅行者在內多個行業的創作者,正是他們在內容領域的大量沉澱,奠定了快手多樣化的內容基調。2019年快手的跨年廣告詞「在快手,看見每一種生活」,則是對這一平臺生態的準確概括。
同時,隨著短視頻行業用戶增速放緩,快手選擇尋找破圈對策。
而周杰倫這樣的頂尖明星是最佳選擇,不僅對內容生態有強有力的補充效應,也代表快手高調跨入明星流量池,為突破增長天花板,落下了跨時代的關鍵一棋。
快手「圖書館」
周杰倫融入快手內容生態,還有一層重要意義。
隨著短視頻以及直播形式的愈發強勢,越來越多的名人明星開始關注這一新領域的發展空間,以及其背後直接接觸用戶,傳遞明星生活化人格魅力的大好機遇。
在周杰倫之前,王祖藍、謝娜、潘長江、黃渤、黃子韜等明星已先後入駐快手平臺,並普遍取得不錯的關注度。以黃渤為例,不僅更新頻繁,其內容完全具備朋友圈特點,生活氣息較為濃厚。在疫情期間,黃渤堅持以讀私信的更新方式為抗疫前線打氣,贏得了普遍好評。
藉助周杰倫的強勢入駐,快手正在打造「明星第二戰場」的功能。不僅能夠為明星提供觸及年輕用戶群體的機遇,更為明星與平臺雙方的商業化發展提供全新可能。在這裡,明星不僅能以個人背書為娛樂產品做宣傳推廣,也能藉助明星直接背書,吸引更多品牌在短視頻平臺的投放意願。從平臺到明星個人,都能從這一全新的合作模式中收益。
而事實證明,快手有能力為明星提供「另一面」的展示空間,有助於消解用戶對標準明星風格的審美疲勞,而回歸生活化的本源。加上快手本身是個綜合內容平臺,遊戲、娛樂、綜藝、美食等領域的豐厚基礎,使得明星能夠在快手生態中吸收並衍生全新定位。
以周杰倫為例,在官宣在快手進行直播首秀不久後,豆瓣小組傳出周杰倫可能會與黃子韜一起進行遊戲直播。儘管目前消息仍停留在猜測階段,但對於遊戲生態豐富的快手來說,仍然有足夠豐富的遊戲受眾基礎,能夠支撐起明星在快手平臺「發展副業」的流量基礎。
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上觀察,快手高調引入頂級明星融入平臺生態,不僅是從多個角度滿足老鐵們的內容需求,同樣也是從橫向和縱向不斷突破內容邊界的體現。
在快手平臺內,有MCN機構、主播公會,也有提供即時新聞類內容的媒體號和政務號,以及短劇、影視、美食、遊戲等多個垂直分類。加上周杰倫為代表的娛樂明星頂流力量,快手正在向一個包羅萬象的內容圖書館邁進,這將與內容生態化的發展大趨勢吻合。
近年來,粗放式的發展方式向生態化轉型是個重大議題,而生態化的重要特徵,就是多樣性。
正如快手的崛起給傳統鄉土社會的手工業、養殖業、紡織業、農業等多個行業帶來了全新生機那樣,大量的傳統行業從業者走出固定的生活狀態,用短視頻拍攝的方式為生活找到新的樂趣和機遇,這即是短視頻對生態化的重要貢獻。快手的超級紅人手工耿曾說,如果沒有短視頻平臺,我做的這些工藝品,很可能找不到出路。
短視頻平臺自身,也有內容多樣性的需求。
在廣播與紙媒時代,意味著內容的分發開始關注普通人;電視及PC時代,意味著內容的閱讀門檻進一步降低;到微博、微信的自媒體時代,代表著創作門檻向普通用戶降低,部分由非專業作者創作的內容能夠走到時代前沿發揮影響力,大眾內容的生態化發生萌芽。
而快手代表的短視頻時代,意味著創作門檻大幅降低,個人的參與意願提高,內容生態化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快手就是內容多樣化的產物。如果用快手在宣傳片《看見》中表述,即技術的進步,給更多人提供了看見的可能。
近年來,快手通過在不同地域、行業、年齡段的用戶當中加速擴張內容邊界,大大豐富了內容的涉獵範圍。而此次與周杰倫的合作,就是通過吸納娛樂領域頂流流量,強化精品內容比重的同時,進一步滿足了老鐵的相關需求。
結果就是,一個此前未接觸同類平臺的新用戶,可以通過算法系統和搜索方式,在極短的時間內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視頻以及創作者,這便是內容圖書館的巨大魅力。
快手的另一優勢是,作為前沿的傳播形式,直播、短視頻以強有力的傳播能力和巨大曝光量,代表著內容在未來的發展方向。對於娛樂行業來說,也必須考慮傳播形式變化,對影視、音樂、綜藝等娛樂產品傳播規律的影響。對於抓住未來的快手來說,在頂級明星的入駐效應下,平臺將爆發出更頑強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