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火星探索成就那麼強大,為何中國還要靠自己探測火星?

2020-12-18 科學探一探

火星是太陽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並且也是當之無愧的地球姊妹星,不過,無論是在東方文化,還是在西方文化中,火星其實都象徵著戰爭,比如說在西方,火星就被譽為戰神,而在東方中國古稱熒惑星。

熒熒火光,離離亂惑。進入到現代社會,其實所謂的戰爭戰神,大家也都瞭然於心,這不過只是唯心主義的色彩,再加上統治者的詮釋而已,究竟是否有這種詭異的色彩在其中,可能也是需要仔細思量的。

火星的直徑約是地球的一半,體積為15%,從表面來看,火星基本上一片荒蕪,地表沙丘,亂石遍布,仿佛真的象徵著熒惑和戰爭,但這僅僅只是一種自然的現象而已,如果只是從表面的荒蕪和遍地的沙丘,仿佛像一片沙漠一般,就直接下定義,可能就不科學了。

火星是科學家們公認的,最有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人類之所以能夠生存在地球上,從表面上來看,是地球為人類提供了保護,但仔細深究就會發現,如果沒有太陽為地球提供能量,地球也絕不會有今日,而在科學家們看來,火星曾經也和地球一樣,同屬於太陽的宜居帶中。

所以從這種角度上來看,如果人類可以從地球上誕生,那麼沒有道理,曾經處在宜居帶中的火星沒有生命的存在。而也正是因為科學家們有此疑問,才會在近些年來頻繁的發射探索器去火星。

如果要提到火星探索器,那麼這不得不說美國了。美國是上個世紀,存在的龐然大物,甚至當年和美國相抗衡的蘇聯都已經解體了,美國依然屹立不倒。而美國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向世界展現出了,航天航空領域的成就。比如說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

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在太空中已經漫步了40多年,仍然沒有停止運作。很顯然,只是憑藉著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就已經能夠將美國的強大詮釋得一覽無餘了。更別提在上世紀美國還同樣的發射了火星探索器,甚至美國還提出了移民火星的計劃。

雖然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是科學成果卻有國界之分。美國想要稱霸地球的想法已經昭然若示,不過這種行為一定是不會成功的,中國會打破美國想要稱霸全世界的想法,而世界各國也並不會贊同美國的野心。

美國在火星探索上卓越的成就,比如說發射的好奇號,勇氣號,洞察號,火星探索器,毫不誇張的可以說。人類目前對火星的了解,很多數據都來源於美國。從人類共同體的角度上來看,美國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但是從國家的角度來看,中國決不能在火星探索上落後於美國,畢竟中國是非常厲害的航天大國。

當然,不想在火星探索上受到美國的制約,可能僅僅只是其中一個原因。近些年來,地球上所發生的這些自然災害實在是太頻繁了,而這也引起了科學家們對地球未來的擔憂。人類和地球之間存在的矛盾,如果不能通過很有效的方式去治理,那麼尋找第二地球,類地星球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火星探索上,美國雖然是前輩,但是整個人類的命運不能夠僅僅只是壓在美國身上。中國作為崛起的航天,自然也不能夠落後於美國,要在火星上展現出中國的力量。

據新華社新聞報導,7月17號,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會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直接運至發射區,在七月下旬或八月上旬,擇機實施我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而中國的天問一號也將登上火星探測的舞臺。

總而言之,火星探索是整個人類共同的使命,不應該僅僅只是局限在一個國家之中。畢竟人類共同體並不是美國的事情,太空探索也應該是各國積極要去做的舉措和行為,相信以中國這個榜樣和例子在先,各國都會爭先進行太空探索的!

相關焦點

  • 為何美國近幾年要瘋狂的探索火星?美國發現了什麼?
    從1964年11月,美國成功發射水手4號開始到現在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登陸已經有54年的時間了。美國一共向火星發射了將近20次火星探測器,其中超過一半以失敗告終。美國確實在火星探測方面顯示出了極大的熱情。為什麼美國這麼熱衷於探索火星?火星是我們人類一直持續探測考察的行星,自從人類開始探測太陽系就沒停止過。
  • 科學家首次探測到火星地震,那麼火星地震的發現,有什麼重大意義
    所以現在來看,人類唯一能夠直接探索的星球就是火星,因為我們的太空人能夠在火星上面依靠現在的科學技術生存下來,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事情,未來人類太空人一旦能夠登陸火星的話,那麼人類無疑將會解開太陽系一系列的謎團。
  • 探測火星!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
    「出發,去火星!」7月23日,中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火星,這顆人們熟悉的類地行星,有何神秘之處?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人類為何對火星「情有獨鍾」?
  • 天問·探路火星|回顧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前世今生
    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極其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聚焦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 離火星還有多遠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標識。 國家航天局供圖在4月24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上,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正式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 人類對火星探索的歷史,揭開火星之謎
    人類作為一個整體,也討厭孤獨,並堅信自己不是浩瀚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既然作為宇宙的一個文明存在,人類世界的發展規律和自身命運必然與宇宙中的奧秘息息相關。 因此人類為了尋找地外文明、探索外太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取得了不少進展。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人類從古至今對火星的探測歷史。中國古人稱火星為「熒惑」。
  • 為什麼美國近幾年要瘋狂的探索火星?美國發現了什麼?
    探索火星,走在科技最前沿的美國當然不會落後的。從1964年11月,美國成功發射水手4號開始到現在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登陸已經有54年的時間了。美國一共向火星發射了將近20次火星探測器,其中超過一半以失敗告終。美國確實在火星探測方面顯示出了極大的熱情。
  • 目標:火星。中國即將探測火星,這份火星題材科幻電影片單請收好
    7月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繼成功完成探月任務之後,我國即將對火星進行探測。這又將是我國航天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天問一號」 標識為「攬星九天」
    我國火星探測又有哪些最新進展?  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名稱和圖形標識經過3年多的全球徵集,共收到海內外提交的工程名稱及圖形標識作品35912個。經過網絡投票,共收到有效投票3278962張,無數優秀創意作品共同塑造了對中國火星探測的美好期盼。最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 天問一號正式出發探索火星,還要多久地球人才能變成火星居民?
    在7月23日12:41,中國首個探測火星的機器徹底地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離開——這就是傳說中的天問1號探測器,並且這個探測器由長徵5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而它將會在7個月之後才能到達火星的附近,並且按照計劃它會進入還火星的軌道,並同時尋找到最佳機會開始著陸巡視,最終完成科學家交給它的火星科學探測任務。那或許有人要提出疑問,我們終於能夠開始探索火星,並且開始了火星探求之旅,那麼我們距離能夠登上火星並且成為火星的原住民,還有多遠呢?
  • 中國為何探索火星?「天問一號」即將登陸,會有何發現呢?
    宇宙的奧妙在於不斷探索,人類的戰場最終將會從地面轉移到太空。科技不斷發展,人類不斷成長,生命不息,文明不斷;太空的探索才剛剛起步,月球告一段落,美國和中國相繼將視線轉移到火星上,那中國為什麼要探索火星呢?「天問一號」即將登陸,會有何發現呢?
  •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國火星探測進展順利,副總師:今年擇機發射
    火星探測器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國基本都在努力發展航空航天業,積極地探索地球外的事物,俄羅斯、美國是世界上公認的太空強國,我國航空航天工業發展較晚,但是經過我國的努力追趕下,逐漸也有了一些成果據媒體報導:我國火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在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國火星探測計劃進展一切順利,今年將會擇機發射,這次發射任務將實現一次發射任務進行火星繞、落、巡,並且將會開展火星全球性和重點區域性綜合探測。
  • 天問一號已飛約1.6億公裡,人類為何要探測火星?移居嗎?
    根據9月21日發布的新消息指出,9月20日23時,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啟!3分鐘回答你——火星有生命嗎?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中國科普博覽、柴知道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那麼根據這些因素,火星上究竟有沒有生命?自1960年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火星探測器 「火星1960A」至今,人類在60年間已經進行了近50次火星探測。其中對火星的探索,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尋找水」2003年發射的「機遇號」火星車,找到了通常在水中才能形成的灰晶赤鐵礦、硫酸鹽和粘土礦,為火星上曾經存在水提供了重要證據。
  • 人類對火星的熱情,為何在今年爆發?
    但中國不是今年唯一一個對火星感興趣的國家。就在中國發射「天問一號」不久,美國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射了「毅力號」(Perseverance),攜帶七種科學儀器及23個攝像頭前往火星耶澤洛撞擊坑附近探測。
  • 火星,中國人為什麼非去不可?
    人類探火成功率約42%為何我們非去不可據公開數據統計,迄今為止,人類探火的完全成功率約為42%,這項成功率比難度極大的人類探月約53%的成功率還要低。縱觀人類航天史,目前也僅有美國和前蘇聯兩個國家成功實現登陸火星。
  • 火星探測有哪些難點?科普講座在線開講
    新華網北京4月26日電(郭童)24日,「中國航天日:飛向火星」主題科普講座活動在線開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第一設計部型號設計師錢航圍繞人類千年飛天夢圓、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火星探測計劃等內容展開科普講解。
  • 火星到底存在過生命嗎?美國:火星上發現了有機分子
    隨著現在科技的發達,人們開始對外星生命開始探索,想要尋找到外星人的蛛絲馬跡,不過非常遺憾的是,以人類目前的探測手段,我們只能在太陽系裡面尋找生命的線索。在整個太陽系裡,與地球相似的就屬火星了,大家都知道,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其實從很早以前就開始了,而在火星探測上面有所成就的無疑是美國航天局了。美國航天局已經先後往火星上發射了數個探測器,未來還打算開始火星載人登陸,這其實都是為了探索火星生命以及對火星進行了解。
  • 火星的探索,對於在火星上生存
    火星的探索,對於在火星上生存我們對火星的探索,已經半個世紀了,人類一直在探測火星上的環境以及地質條件,首先就得出了結論,在火星上我們是不能生存的,因為火星上沒有水,現在是沒有水,但是不代表以前沒有水!據了解火星表面並不存在液態水,但是在火星冰蓋下面,可能會存在液態水,而且在去年專家也是得出了火星上曾經就有液態水,而在火星探測儀發回的照片上發現,在上面發現了疑似「鵝卵石」的東西,要知道「鵝卵石」是由水才能形成的,這個也是被衝涮完成!
  • 美國宇航局:2020年火星探測任務著陸點為傑澤羅隕石坑
    中新社休斯敦11月19日電 美國宇航局(NASA)19日宣布,決定將傑澤羅隕石坑(Jezero Crater)作為2020年火星探測任務的著陸點。美國宇航局官網19日消息,當日該機構舉行媒體電話會議稱,2020年火星探測任務—「流浪者號」探測車的著陸點為傑澤羅隕石坑。這是科學家們在60多個候選地點中,經過5年的研究和爭論作出的最終選擇。2004年,NASA發射了兩臺火星漫遊車:勇氣號和機遇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