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是太陽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並且也是當之無愧的地球姊妹星,不過,無論是在東方文化,還是在西方文化中,火星其實都象徵著戰爭,比如說在西方,火星就被譽為戰神,而在東方中國古稱熒惑星。
熒熒火光,離離亂惑。進入到現代社會,其實所謂的戰爭戰神,大家也都瞭然於心,這不過只是唯心主義的色彩,再加上統治者的詮釋而已,究竟是否有這種詭異的色彩在其中,可能也是需要仔細思量的。
火星的直徑約是地球的一半,體積為15%,從表面來看,火星基本上一片荒蕪,地表沙丘,亂石遍布,仿佛真的象徵著熒惑和戰爭,但這僅僅只是一種自然的現象而已,如果只是從表面的荒蕪和遍地的沙丘,仿佛像一片沙漠一般,就直接下定義,可能就不科學了。
火星是科學家們公認的,最有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人類之所以能夠生存在地球上,從表面上來看,是地球為人類提供了保護,但仔細深究就會發現,如果沒有太陽為地球提供能量,地球也絕不會有今日,而在科學家們看來,火星曾經也和地球一樣,同屬於太陽的宜居帶中。
所以從這種角度上來看,如果人類可以從地球上誕生,那麼沒有道理,曾經處在宜居帶中的火星沒有生命的存在。而也正是因為科學家們有此疑問,才會在近些年來頻繁的發射探索器去火星。
如果要提到火星探索器,那麼這不得不說美國了。美國是上個世紀,存在的龐然大物,甚至當年和美國相抗衡的蘇聯都已經解體了,美國依然屹立不倒。而美國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向世界展現出了,航天航空領域的成就。比如說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
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在太空中已經漫步了40多年,仍然沒有停止運作。很顯然,只是憑藉著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就已經能夠將美國的強大詮釋得一覽無餘了。更別提在上世紀美國還同樣的發射了火星探索器,甚至美國還提出了移民火星的計劃。
雖然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是科學成果卻有國界之分。美國想要稱霸地球的想法已經昭然若示,不過這種行為一定是不會成功的,中國會打破美國想要稱霸全世界的想法,而世界各國也並不會贊同美國的野心。
美國在火星探索上卓越的成就,比如說發射的好奇號,勇氣號,洞察號,火星探索器,毫不誇張的可以說。人類目前對火星的了解,很多數據都來源於美國。從人類共同體的角度上來看,美國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但是從國家的角度來看,中國決不能在火星探索上落後於美國,畢竟中國是非常厲害的航天大國。
當然,不想在火星探索上受到美國的制約,可能僅僅只是其中一個原因。近些年來,地球上所發生的這些自然災害實在是太頻繁了,而這也引起了科學家們對地球未來的擔憂。人類和地球之間存在的矛盾,如果不能通過很有效的方式去治理,那麼尋找第二地球,類地星球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火星探索上,美國雖然是前輩,但是整個人類的命運不能夠僅僅只是壓在美國身上。中國作為崛起的航天,自然也不能夠落後於美國,要在火星上展現出中國的力量。
據新華社新聞報導,7月17號,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會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直接運至發射區,在七月下旬或八月上旬,擇機實施我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而中國的天問一號也將登上火星探測的舞臺。
總而言之,火星探索是整個人類共同的使命,不應該僅僅只是局限在一個國家之中。畢竟人類共同體並不是美國的事情,太空探索也應該是各國積極要去做的舉措和行為,相信以中國這個榜樣和例子在先,各國都會爭先進行太空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