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禳北鬥、誤入陷阱......透過四大名著,品味古人中秋節的悲歡離合

2020-09-17 封面新聞

「月到中秋偏皎潔,只喜人間好時節。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元玉一詞遙掛祝福於月,曼妙墨字留痕青史。在文化史上,中秋常常被賦予了更多意義,常被作為情節發展的助推器,通過邂逅、相聚或是衝突等情節,催化主角的心潮,引發群體的悲歡。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中都有與中秋相關的情節,同一輪明月下,卻展現出截然不同的人生況味。

《西遊記》

百花羞·剪不斷的前世緣

《西遊記》中,出現的三次傳統節日,恰恰都是妖怪出沒抓人的日子。中秋節也屬其一,其中也隱藏了一個讓人唏噓不已的愛情故事。

原文:

「我是那國王的第三個公主,乳名叫做百花羞。只因十三年前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中間,被這妖魔一陣狂風攝將來,與他做了十三年夫妻。」——第二十九回《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

這回出現的妖怪名叫黃袍怪,他佔山為王,擄走唐僧。黃袍怪的壓寨夫人是寶象國的三公主百花羞,她救出唐僧,並託唐僧送一封家書給父母。

信中說道:

「十三年前八月十五日良夜佳辰,蒙父王恩旨,著各宮排宴,賞玩月華,共樂清霄盛會。正歡娛之間,不覺一陣香風,閃出個金睛藍面青發魔王,將女擒住,駕祥光,直帶至半野山中無人處。」

中秋之夜華宴開,本是歡樂的日子,卻變成了世上最痛苦的節日,妖洞十三年中,每至月圓良辰,這位閉月羞花的佳人所體驗到的滋味唯有思念雙親、自憐身世的酸楚。

大戰黃袍怪的故事是《西遊記》在三打白骨精後的一個小高潮,足足佔了四回情節,其中包含唐僧寶象國送信、黃袍怪變戲法害唐僧、白龍馬化人救主、八戒花果山尋悟空等多個段落,峰迴路轉,曲折有致。但這段故事中,最為高妙深刻的構思,還是黃袍怪與百花羞的這段啼笑因緣。

《西遊記》百花羞劇照

原來,黃袍怪曾是天界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在天界時,因與披香殿侍香的玉女相愛,於是與侍香玉女雙雙下凡。誰知下凡後,天女轉世為寶象國公主百花羞,全然忘記了天界的事情。

黃袍怪面對失憶的百花羞,只能趁著中秋之夜,公主賞月之時,將她擄回了山洞。儘管黃袍怪對公主百花羞百般討好,但失憶的公主卻仍無意於他。

最後,黃袍怪還原為奎木狼,位歸天庭。而百花羞始終沒了悟這段前情,仍以人間公主身份回到父母身邊,不明了那個被她埋怨了十三年的霸道魔王,曾是她心頭皎若雲間月的才貌仙郎。

《紅樓夢》

賈雨村·寒儒望月遇貴人

《紅樓夢》中,全篇以時令節慶起承轉合,因此在四大名著中,對於中秋節的描述也最為詳細。當各懷心事的主角,置身於同一方風光天地中,那入眼成永恆的秋月或春花,往往成為書中人的命運讖驗。

原文:

「當時街坊上家家簫管,戶戶弦歌,當頭一輪明月,飛彩凝輝。」——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開篇第一回便正遇中秋佳節,團圓之夜,而這一夜對於賈雨村來說,可謂是天上掉下了「月餅」。

姑蘇名仕甄士隱邀請寒儒賈雨村中秋之夜到家中一聚,月下既有美酒,又有佳餚,醉意之中,賈雨村應景地作起詩來:「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並借著酒意向甄士隱說出自己意欲赴京趕考,卻囊中羞澀無法成行的窘境。愛才而慷慨的甄士隱不待他說完,當即以五十兩白銀和兩套冬衣相贈,為賈雨村這隻「未來的獨角獸」注入最為重要的「天使輪資金」。而賈雨村的命運也由這一夜而轉折。

原文:

「嘉蔭堂前月臺上,焚著鬥香,秉著風燭,陳獻著瓜餅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幹女客皆在裡面久候。真是月明燈彩,人氣香菸,晶豔氤氳,不可形狀。」——第七十五回《開夜宴異兆發悲音 賞中秋新詞得佳讖》

在第七十五回和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悽清 凹晶館聯詩悲寂寞》中,又迎來一年中秋。先是十四日,寧國府煮豬、燒羊、被果蔬、展屏、賞月作樂,到了十五日,榮國府擊鼓傳花,飲酒賞月,作詩聯對。

《紅樓夢》榮國府中秋節劇照

看似熱鬧的中秋,實則透露著「悲」。一是人少,顯得冷清。書中寫到「凡桌椅形式皆是圓的,特取團圓之意。上面居中賈母坐下,左垂首賈赦、賈珍、賈璉、賈蓉,右垂首賈政、寶玉、賈環、賈蘭,團團圍坐。」這麼形容下來,人看起來倒是不少,但與前期一家子三四十人的盛宴相比,人卻是不多。加之王熙鳳和李紈雙雙病倒,以及賈赦賈政在側,一頓飯吃得大家索然無味。

二是飯桌上榮國府明爭暗鬥。賈赦諷刺賈母偏心、羞辱賈政教子之道、貶低賈寶玉等等。要知道這是在賈家即將末路的時候。不但財政即將崩潰,前途都一片迷惘。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賈家的內部矛盾前所未有的激化。不能不讓人感嘆,千裡之堤潰於蟻穴。

三是原本用來應景助興的笛聲和深夜孤獨的明月卻愈發顯得悲怨,賈母聽得忍不住流淚,其餘眾人也皆感悲涼。也正是在那一夜,林黛玉與史湘雲在卷棚底下近水賞月時,對出了「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這句頗為悽美的詩句。

《三國演義》

諸葛亮·燈滅生死皆宿命

在《三國演義》裡,提到中秋節就一次,而這個中秋,對於諸葛亮來說,是一個性命攸關的日子。

原文:

「時值八月中秋,是夜銀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動,刁鬥無聲。姜維在帳外引四十九人守護。孔明自於帳中設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盞大燈,外布四十九盞小燈,內安本命燈一盞。」——第103回《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

孔明六出祁山不成,心血耗盡。他夜觀天象見主星昏暗,自知時日無多,但因壯志未酬,不忍身死,特地在中秋之夜採用古老的祈禳之法,為自己禳一紀之壽(12年)。「若七日內主燈不滅,吾壽可增一紀;如燈滅,吾必死矣。」四十九盞小燈,七盞大燈,中間一盞本命燈,帳外四十九人守護。

中秋夜,諸葛亮在帳內獨自拜祭,誓願為「上報君恩,下救民命」而盡犬馬之勞。

《三國演義》諸葛亮祈禳北鬥劇照

然而命數弄人,就在諸葛亮已經祈禳六夜,即將大功將成之時,魏延闖帳報訊,不慎踢翻主燈,導致祭祀儀式功虧一簣。諸葛亮棄劍而嘆:「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

那麼魏延為什麼會突然闖進營帳中呢?中秋皓月當空,司馬懿也在觀天象,他發現將星失位,便派一支兵去蜀營探聽孔明病情,魏延把這隊探信人馬當成了劫營之騎,急忙衝入帳中稟報軍情,這才釀成了滅燈大禍。

萬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難與命爭衡。羅貫中借著中秋悽涼的月色,寫出了千百年來人類共同的苦澀。

《水滸傳》·武松

武松·從打虎英雄到辣手兇徒

《水滸傳》是一部非典型歷史小說,不寫帝王將相,卻把鏡頭聚焦於市井社會、日常瑣事和平凡人物上。繁華而重享樂的北宋世風為開展情節搭好了戲臺,在一次次以節令為名的聚會中,好漢們粉墨登場,鑼鼓喧天,上演各自命運的生老病死苦。

原文:

「荏苒光陰,時遇八月中秋到來。史進要和三人說話,約至十五夜,來莊上賞月飲酒。」——第三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

《水滸傳》中的第一個中秋,是屬於史家莊的。在這一回中,「九紋龍」史進與少華山的三位好漢可謂是不打不相識。

少華山寨的朱武、楊春、陳達原本要去華陰縣「借糧」,不料半路殺出個史進來。史進綁了三人中的「跳澗虎」陳達,但卻被三人的義氣感動。設宴款待後,一來二去,史進與少華山三人結為兄弟,相約在中秋夜來史家莊喝酒賞月。

「不覺中秋節至,是日晴明得好。史進當日吩咐家中莊客,宰了一腔大羊,殺了百十個雞鵝,準備下酒食筵宴。看看天色晚來,怎見得好個中秋,但見:午夜初長,黃昏已半,一輪月掛如銀。冰盤如晝,賞玩正宜人。清影十分圓滿,桂花玉兔交馨,簾櫳高卷,金杯頻勸酒,歡笑賀昇平。年年當此節,酩酊醉醺醺。莫辭終夕飲,銀漢露華新。」

《水滸傳》武松劇照

但註定這個中秋之日不會就這樣平安度過。史進和三位頭領在史家莊內喝得正在興頭,史家莊外已被華陰縣的三四百士兵團團圍住。

月光下,火光四起,史進一怒之下殺了告密之人,殺出一條路後,與三位頭領逃回了山寨。而史進從父親那裡承繼來的史家莊,也在這次的中秋大火中全然被毀了。

原文:「時光迅速,卻早又是八月中秋。怎見得中秋好景,但見:玉露泠泠,金風淅淅。井畔梧桐落葉,池中菡萏成房。新雁聲悲,寒蛩韻急。舞風楊柳半摧殘,帶雨芙蓉逞嬌豔。秋色平分催節序,月輪端正照山河。」——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鬧飛雲浦》

在這回中,武松同史進一樣,起初在中秋佳節之時也是頗為愜意的。

在醉打蔣門神後,武松被張都監請入自家宅子裡,好吃好喝地招待。中秋之夜,又在後堂深處鴛鴦樓下安排了筵席,且還有美女在一旁唱曲相伴。「看看月明,光彩照入東窗。武松吃的半醉,卻都忘了禮數,只顧痛飲。」

但令武松沒想到的是,這其實是個早已計劃周全的圈套,而這個圈套正是蔣門神背後的大靠山——張都監所設下的。

中秋夜還未過完,武松便被張都監栽贓為賊,捉去下了大牢。

這個中秋節,從大喜到大禍,徹底改變了武松一生的軌跡,也改變了他立身行事的原則。在過往經歷中,無論是為兄報仇,還是勇義自首,武松總是尊重律法與社會良俗,以正當的方式解決問題,不傷及無辜,也不破壞規則。但張都監這番混雜著人情、職權、官場關係的奸邪陷害,使他內心的信條開始動搖,終於在極度的仇恨中上演了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的殘酷戲碼,從遵紀守法的打虎英雄成為婦孺不饒的辣手兇徒。

施耐庵用金風瑟瑟的中秋夜作為英雄命運的分水嶺,那一輪明月,照見江湖,照見市井,照著世道的不公,也照出人心的狠辣。

封面新聞 胡麗蘋 綜合北京晚報、 故事研習社微信公眾號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相關焦點

  • 祈禳北鬥、誤入陷阱……透過四大名著,品味古人中秋節的悲歡離合
    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中都有與中秋相關的情節,同一輪明月下,卻展現出截然不同的人生況味。《西遊記》百花羞·剪不斷的前世緣《西遊記》中,出現的三次傳統節日,恰恰都是妖怪出沒抓人的日子。《紅樓夢》賈雨村·寒儒望月遇貴人《紅樓夢》中,全篇以時令節慶起承轉合,因此在四大名著中,對於中秋節的描述也最為詳細。當各懷心事的主角,置身於同一方風光天地中,那入眼成永恆的秋月或春花,往往成為書中人的命運讖驗。
  • 四大名著中的中秋節
    孔明在帳中祈禳已及六夜,見主燈明亮,心中甚喜(到底不能如佛家灑脫)。姜維入帳,正見孔明披髮仗劍,踏罡步鬥,壓鎮將星(姜維脫崗)。忽聽得寨外吶喊,方欲令人出問,魏延飛步入告曰:「魏兵至矣!」延腳步急,竟將主燈撲滅(魏延意外惹禍)。孔明棄劍而嘆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魏延惶恐,伏地請罪;姜維忿怒,拔劍欲殺魏延。 正所謂:「萬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難與命爭衡。」
  • 祈禳北鬥只是諸葛亮為了除掉魏延而做的一場秀
    維曰:「天象雖則如此,丞相何不用祈禳之法挽回之?」孔明曰:「吾素諳祈禳之法,但未知天意若何。汝可引甲士四十九人,各執皂旗,穿皂衣,環繞帳外;我自於帳中祈禳北鬥。若七日內主燈不滅,吾壽可增一紀;如燈滅,吾必死矣。一干人等,休教放入。諸葛亮推斷自己命不久矣,但不知天意如何。
  • 諸葛亮明知大限將至,為何一意孤行祈禳北鬥以七星燈續命?
    此後司馬大軍傾巢而出追擊魏延詐敗大軍誤入上方谷司馬父子險葬身上方谷火海。幸得天降大雨命不該絕,司馬軍殺出重圍。自此司馬懿畏敵如鼠再不敢輕言出戰。深知時日無多的諸葛亮為迫使司馬懿及早出城來戰,遣使給司馬懿「婦人縞素」並令魏延每日出城罵戰。魏軍諸將紛紛請命出戰蜀軍,司馬懿見群情激奮便祥裝上表魏帝曹叡請戰以堵塞眾將悠悠之口。
  • 三國:諸葛亮是如何過中秋節的?你知道嗎?
    三國:諸葛亮是如何過中秋節的?羅貫中太殘忍!古代四大名著中,對這一天也都進行過描寫,但這些描寫中,歡樂的場面並不多,作者刻意寫中秋節,一般也是為了推動整個小說故事的情節。《紅樓夢》中,曹雪芹在第75回和76回,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寫中秋節,作為貴族的賈府,中秋節這天自然是熱鬧非凡,但在熱鬧中,卻隱隱透漏出一絲的冷清,在繁瑣的節日中,曹雪芹安插了許多支線故事,也為後來大觀園被抄留下了伏筆。《水滸傳》和《西遊記》也有很多關於節日的描寫,感興趣的可以自己看一下,這次主要說的是《三國演義》中的中秋節,諸葛亮的中秋節。
  • 淺析中秋節與古典美學的意象:天涯共此時,是古人的團圓共生
    想要探索中秋團圓的古典美學,我們就不得不提及中秋節圓月意象的渲染,月圓與團圓在此相得益彰。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圓」在古人看來是「完整」,沒有「欠缺」,「圓」又與「合」內在相融相通。
  • 小說有四大名著,而動漫界的「四大名著」,你心中可有合適之選?
    那動漫界可以並做四大名著的有哪些呢?這四大著作被後人合稱為小說四大名著,是當之無愧的經典,至今也沒有哪部小說能夠超越並取而代之,吾輩應以此為榜樣,不斷努力,向其靠近。小說界已出四大名著,那動漫界呢?是否有朝一日也有會大家都認可的四部動漫合稱四大名著在動漫界立足,小辰先來說說自己心目中的「四大名著」。
  • 冷水灘梅灣小學舉行「走進四大名著 品味經典」講演活動
    學生演繹《三國演義》精彩片斷本網訊(通訊員 朱黛琳 熊利 王海洋)為了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熱情,近日,冷水灘梅灣小學組織五年級九個班舉行了「走進四大名著,品味經典」講演活動。活動中,梅灣小學各班語文老師將博大精深、內容豐富的「四大名著」向孩子們進行了細緻、耐心的講解。在展示環節中,各班孩子們積極上臺向大家簡介了自己最喜愛的名著,講述了其中精彩的章節和典故。在五(三)班,孩子們經過精心準備,演繹了《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中的部分精彩片斷。
  •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嫦娥奔月」神話源自古人對星辰的崇拜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 跟隨「四大名著」,看古代人如何過中秋
    一提到中秋節,相信我們已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從小時候起,我們就學過不少關於中秋節的詩,像是「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等。中秋節從古至今,都寄託了人們對於團圓、幸福生活的美好嚮往,可謂是「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在講四大名著過中秋之前,我們先來熟悉一下中秋節的淵源吧!
  • 月圓人難圓——跟隨「四大名著」,看古代人如何過中秋
    一提到中秋節,相信我們已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從小時候起,我們就學過不少關於中秋節的詩,像是「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等。中秋節從古至今,都寄託了人們對於團圓、幸福生活的美好嚮往,可謂是「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在講四大名著過中秋之前,我們先來熟悉一下中秋節的淵源吧!
  • 中國北鬥導航全球組網,我們的手機如何查看,是否使用北鬥定位
    我國北鬥衛星由我國自行研製的衛星導航系統,和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羅納斯,歐洲的伽利略,早在2014年就已經被聯合國列入了全球四大無線電導航系統現在我國軍用的武器裝備在通信導航上已經實現了多種方式的定位,而主要大型的演練均採用北鬥導航去完成定位和逐步完善的衛星通信進行通信互聯。
  • 扒一扒四大名著的中秋節,有人家破人亡,有人吃得起螃蟹和月餅?
    大家好,我是半耳聆,今天來講一講四大名著~的中秋節!同是中秋,有人家破人亡,有人驚心動魄,有人皆大歡喜,來一起扒一扒吧!,所以在中秋節這一天,他要禳星祈壽,這是啥意思呢,就是說諸葛亮向鬼神祈禱消除災殃,祈求自己身體康健。
  • 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時間:2020-10-01 10:48   來源:讀書工 企鵝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中秋節秋高氣爽,又有皎潔的圓月和馥鬱的桂花相伴,因此在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裡,它就像春節一樣格外地受到人們的喜愛
  • 淺說四大名著何以是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這個概念,指的是什麼呢,是中國古典長篇小說最具代表性的四部作品,分別是《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它脫胎於馮夢龍四大奇書的說法,四大奇書是把《紅樓夢》更換為《金瓶梅》,四大奇書都是明代作品,待清代《紅樓夢》問世後,有人覺得《金瓶梅》淫穢描寫過多,就用《紅樓夢》替換,形成了今天四大名著的概念。開頭就說了,四大名著全稱應該是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它的甄選範圍就是在古典長篇小說領域。
  • 北鬥在上古實為九顆星,為何少了兩顆星成為現在的北鬥七星?
    北鬥九星,謂之「九皇」,始於南朝時期。《上清河圖內玄經》講述北鬥九星名諱、形象、神職。宋代道教天書《雲笈七籤》24巻「日月星辰部」曾提及北鬥七星還有輔星、弼星的存在,時稱北鬥九星。第一陽明星,第二陰精星,第三真人星,第四玄冥星,第五丹元星,第六北極星,第七天關星,第八輔星,第九弼星。
  • 建國後,為什麼將六大名著改為四大名著?被刪的兩本眾人皆知
    ,中國教育對四大名著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從小學課本到高中課本,四大名著中的經典片段從未缺席過。總而言之,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我們都離不開四大名著的薰陶,這四本巨著也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四大名著」其實是建國初期的出版商為了迎合讀者品味,而衍生的一種叫法
  • 品味四大名著 弘揚傳統文化
    淺談四大名著由於好讀書,所以對書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由於對四大名著情有獨鍾,所以對中國的四大名著也就有一些不同的見解。看看今天擺在我書架上的珍藏版四大名著,嘴就有點管不住的想說點什麼……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
  • 隱藏在四大名著中的人生智慧!
    這類人自我感覺良好,愛玩小聰明,愛耍小動作,動不動就搞個圈套算計你,一不小心你就陷入了他們的陷阱之中。第二種人聰明。他們比精明人更有頭腦,更有才華,但大都才華不外露,鋒芒內斂,後發制人。當精明人在忙於撿今天的小芝麻時,聰明人卻在盤算明天的大西瓜。第三種人是明白人。
  • 四大名著的由來
    眾所周知,所謂「四大名著」指的是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前三部是明代人所著,後一部是清人所著。水滸傳是明人施耐庵所寫,在電視劇《大腳馬皇后》中,曾出現施耐庵與明太祖朱元璋在小酒館中聯合做對聯的橋段,可見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人。古人寫書所遵從的要旨是「我手寫我心」,寫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賺取稿費,而是為了傳播自己的思想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