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名外國友人體驗閩南民俗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20-11-26 泉州網

早報訊 (記者張素萍 通訊員黃暾 文/圖)包粽子、聽南音、看木偶戲……25日,來自美國、俄羅斯、菲律賓、埃及、葉門、義大利、約旦等國家的近20名外國友人在泉州走街串巷,體驗閩南文化與端午民俗。

昨日,泉州市古城辦、泉州市文旅局組織開展了「海絲泉州 粽情古城」泉州古城文化旅遊資源宣傳推介活動,由第五屆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帶領外國友人遊覽古城,全程英文講解,並體驗泉州傳統美食製作技藝。

本次活動主要遊覽線路:關帝廟—清淨寺—厚誠祖師宮—明倫堂—崇聖祠—大成殿—莊際昌祠—蔡清祠—泮宮—金魚巷—中山路—玉犀巷—新府口—元妙觀。活動中,近20名外國友人在南音會所觀賞並體驗了南音曲目《阿娘聽公式》、提線木偶戲《馴猴》等非遺技藝,參觀了潤物無聲文創商店,在小城故事會和蟳埔女一起體驗泉州粽子、潤餅菜、石花膏製作技藝……主辦方向外國友人贈送了潤物無聲文創T恤、泉州狀元燈以及泉州城市中英文宣傳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動由第五屆泉州古城講解員培訓班的英文講解學員帶領,第五屆泉州古城講解班特別成立英語講解學習小組,組織有英語特長的學員約40人,共同學習探討如何使用英語講解古城及古街巷歷史文化,主辦方已初步建成首支古城英文講解員隊伍,為泉州文旅產業更好地對外宣傳推廣打下基礎。

泉州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據了解,2017年至今,泉州市已舉辦四屆古城講解員培訓班,培訓學員近千人,131名古城講解員受聘上崗。疫情期間,古城講解員仍不忘學習,努力鑽研古城歷史文化知識,現在疫情緩解,主辦方仍不鬆懈,在做好疫情防護工作的同時,保持安全距離遊古城,這也是英文講解員首次帶領外國友人遊覽。活動旨在進一步宣傳推介泉州文化旅遊資源,增強泉州海外知名度,推廣「海絲泉州」品牌,展示古城文化旅遊魅力。

相關焦點

  • 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向外國友人宣傳推介泉州
    近二十名外國友人體驗閩南民俗感受古城文化泉州網6月26日訊(記者張素萍 通訊員黃暾 文/圖)包粽子、聽南音、看木偶戲……25日,來自美國、俄羅斯、菲律賓、埃及、葉門、義大利、約旦等國家的近20名外國友人在泉州走街串巷,體驗閩南文化與端午民俗。
  • 英文講解員「上線」 傾力講好泉州故事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殷斯麒 文/圖)為講好古城故事、讓世界了解泉州文化,5名第五屆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員經過培訓後正式「上線」。昨日是端午節,他們帶領二十名來自美國、俄羅斯、葉門、埃及、義大利、約旦等國家的友人,探訪千年古城,品味古早美食,體驗包粽子民俗,了解古城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
  • 重陽節陪父母來個泉州兩日遊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不少老人惦記要接送孫子,捨不得走太遠,大泉州周末兩日遊是不錯的選擇,記者為您推薦一些不遠不近、景色美又不會累的線路。 □本報記者 黃寶陽/文 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供圖(除署名外) 登高賞秋色 重陽節,又名登高節,眼下秋高氣爽,正是外出登高賞秋的好時節。
  • 泉州重點項目攝影書法大賽今頒獎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由泉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泉州晚報社主辦的泉州重點項目攝影書法大賽頒獎儀式將於今日在泉州迎賓館舉辦。該活動是泉州城鄉融合發展年會項目之一,活動分為攝影和書法兩大部分。本次活動主辦方共收到600多幅攝影和書法作品。作品覆蓋面廣,涉及的重點項目多,整體水平較高,具有鮮明的主題特點和藝術性。
  • 活文化·潤物無聲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非遺保護成果全國矚目,這些文化瑰寶也是閩南文化傑出的代表。作為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核心區域,我市此前已制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泉州市實施方案》,規劃期從2011年至2025年,分近期(2011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長期(2021年—2025年)三個階段實施。目前,泉州已完成近期、中期預期建設目標。
  • 鄉愁文化大家談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五店市的特色是閩南文化,應該在這方面加強文創的開發力度。近年來,遊客的旅遊觀念正在改變,鄉村民俗風情旅遊、養生休閒體驗旅遊成了首選,更加注重返璞歸真,回歸自然。旅遊者對於這些瀰漫著歷史氣息、安靜祥和、可以讓身心得到放鬆的地方格外鍾情。充分挖掘、整合旅遊資源中的文化因素,將文化創意轉化為商機,旅遊業才會有旺盛的生命力。 泉州,乃至晉江,是閩南語最重要的發祥地。
  • 外國友人端午可免費遊古城 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將全程英文講解
    泉州網6月24日訊 (記者殷斯麒)在泉州的外國朋友注意啦!端午節邀請你們免費遊覽古城,想參加活動的可以通過泉州市文旅局公眾號報名。記者從市古城辦了解到,為進一步宣傳推介泉州文化旅遊資源,增強泉州海外知名度,推廣「海絲泉州」品牌,展示古城文化旅遊魅力,25日上午,泉州市將開展「海絲泉州、粽情古城」泉州古城文化旅遊資源宣傳推介活動,由第五期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帶領外國友人遊覽古城,全程英文講解,並品嘗泉州美食。
  • 外國友人深入南通如東 體驗民俗文化
    外國友人學習農民畫 外國友人學習跳馬夫  19日,來自美國、日本、納米比亞、烏克蘭等10個國家的30餘名在通外籍友人深入如東,參觀深水大港、體驗非遺、了解當地民俗。
  • 喚醒沉睡的「番仔樓」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在僑鄉泉州,「番仔樓」作為紐帶,承載著海外華僑與家鄉之間一代代人的鄉愁記憶。素有「十戶八九僑」之稱的龍蒼村,位於泉州臺商投資區東園鎮,面積不大的村子裡坐落著30多幢「番仔樓」,靜靜地訴說著龍蒼村華僑的美麗鄉愁。
  • 送王船見證「海絲」文化流播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此次「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國宗教學會、中國宗教學會宗教人類學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民俗學會、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泉州師範學院中國泉州文化遺產研究院及泉州市區民間信仰研究會協辦,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泉州富美宮董事會承辦。
  • 傳承閩南文化 感受戲曲魅力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陳士奇 通訊員張曉白 陳巧藝 文/圖)為優化藝術教育環境,弘揚閩南傳統文化,讓學生感受優秀閩南傳統戲曲的魅力,近日,我市多所小學開展了傳統戲曲進校園活動。 在新隅小學,泉州市高甲戲傳承藝術中心的戲曲演員們來到校園中,為師生們帶來精彩的高甲戲和打城戲表演。
  • 南音:讓世界聆聽泉州的聲音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南音不僅流傳在閩南地區,而且流播港澳臺地區及東南亞國家,形成了一個約5000萬講閩南語的南音文化圈,成為聯繫海內外同胞的紐帶。目前,泉州共有220多個南音社團,包括相當造詣的專業人士以及南音愛好者。  對於成功申遺的泉州南音,國家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認為,泉州南音是非常優雅的音樂,是天籟之音,很好地延續著漢唐古樂血脈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應該受到全世界的矚目。
  • 華大境外新生體驗海絲風採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活動以「僑旅一家親,海絲情義濃」為主題,華僑大學60名在校境外新生參觀遊覽了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領SHOW天地、南少林寺、晉江五店市等優秀傳統文化展示點,近距離領略獨特的海絲風採與深厚的歷史底蘊。 在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泉州人在南洋」的展覽讓大家駐足良久,新生們被廣大僑領僑親下南洋、開工廠、辦學校、興慈善、富家鄉、愛祖國的華僑精神所感動。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羅劍生)27日,1000多名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黃氏宗親齊聚泉州開元寺,紀念江夏紫雲黃氏共同的祖先黃守恭誕辰1380周年暨獻地建寺1323周年。  黃守恭(629-712年),字國材,號一翁,是江夏紫雲派黃氏始祖。黃守恭開墾桑園,到了唐高宗年間,成了富甲一方的員外。
  • 「世界宗教博物館」的別致街巷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記者 黃寶陽 文/圖 多元文化共生並存 隨著中世紀泉州在海外交通的發展、繁盛,南北朝以來、特別是宋元時期,大量外國商人、僧侶、旅行家等匯聚泉州,開展貿易及駐留生活,帶來了異域宗教。不同宗教得以在這方自由的土地傳道,外來宗教如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摩尼教、基督教、猶太教等,在這片自由的土地上紮根、成長,與中華傳統的儒教、道教和諧共生。
  • 《海納百川閩南韻》持續升溫 泉州城市品牌光耀四海
    昨日上午,《海納百川閩南韻》專題節目在CCTV—4中文國際頻道《文明之旅》欄目重播。連日來,節目的持續播出與轉發,讓「閩南文化熱」不斷升溫,泉州城市品牌在世界範圍內大放異彩、光耀四海。期待實地感受泉州文化「很想造訪中國泉州。」
  • 岱宗凌雲志 齊魯青未了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山東站 濟南/淄博 主辦:泉州市工商聯 泉州晚報社 高山巍峨,大河澎湃,聖人故裡,齊魯風度氣概非凡。山東是儒家思想的發源地,以稷下學宮為中心誕生了蔚為壯觀的「百家爭鳴」景象,成為中華文化譜系最重要的構成之一。
  • 鯉城一家事文化館成研學好去處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該館由一座傳統的閩南古大厝改造而成,佔地650平方米,共有四個展廳一個大院,場景設置具有濃厚的閩南風格,建築造型古樸典雅。 第一展廳為「家庭家事」,展示泉州傳統的婚姻文化、宗族文化、家居文化等,展示著古眠床、縫紉機、電視機、煤油燈等一批閩南古老的生活家居用品,還有各個時代的婚俗、結婚照、族譜及官式古大厝、番仔房等閩南民居的介紹,富有時代感和閩南特色。
  • 從高居屋簷到案頭小件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核心提示 行走在泉州的一些老建築間,抬頭常常能看見屋簷上趴著許多造型生動的獅子、金魚、麒麟模樣的排水口。它們就是滴水獸。如今,泉州的創意師經過重新設計,把滴水獸做成案頭小件,將高居於屋簷的動物帶到了您的眼前。
  • 臺灣歌仔戲將來泉獻演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此次海峽兩岸戲劇展演與交流是首屆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節的核心內容之一,從正月十四至十六三個晚上好戲連臺,屆時海峽兩岸的精品戲劇將輪番上演。具體安排如下:  正月十四19:30,泉州高甲戲劇團在梨園古典劇院表演《高甲戲傳統折戲精選》;  正月十五19:30,臺灣歌仔戲劇團在梨園古典劇院表演《臺灣歌仔戲專場》;  正月十五19:30,泉州歌舞劇團在泉州市文化藝術中心表演《光明之城》;  正月十六19:30,臺灣歌仔戲劇團在泉州市區府文廟廣場表演《臺灣歌仔戲專場》;  正月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