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向外國友人宣傳推介泉州

2020-12-05 泉州網

近二十名外國友人體驗閩南民俗

感受古城文化

泉州網6月26日訊(記者張素萍 通訊員黃暾 文/圖)包粽子、聽南音、看木偶戲……25日,來自美國、俄羅斯、菲律賓、埃及、葉門、義大利、約旦等國家的近20名外國友人在泉州走街串巷,體驗閩南文化與端午民俗。

昨日,泉州市古城辦、泉州市文旅局組織開展了「海絲泉州 粽情古城」泉州古城文化旅遊資源宣傳推介活動,由第五屆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帶領外國友人遊覽古城,全程英文講解,並體驗泉州傳統美食製作技藝。

本次活動主要遊覽線路:關帝廟—清淨寺—厚誠祖師宮—明倫堂—崇聖祠—大成殿—莊際昌祠—蔡清祠—泮宮—金魚巷—中山路—玉犀巷—新府口—元妙觀。活動中,近20名外國友人在南音會所觀賞並體驗了南音曲目《阿娘聽公式》、提線木偶戲《馴猴》等非遺技藝,參觀了潤物無聲文創商店,在小城故事會和蟳埔女一起體驗泉州粽子、潤餅菜、石花膏製作技藝……主辦方向外國友人贈送了潤物無聲文創T恤、泉州狀元燈以及泉州城市中英文宣傳資料。

體驗端午民俗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動由第五屆泉州古城講解員培訓班的英文講解學員帶領,第五屆泉州古城講解班特別成立英語講解學習小組,組織有英語特長的學員約40人,共同學習探討如何使用英語講解古城及古街巷歷史文化,主辦方已初步建成首支古城英文講解員隊伍,為泉州文旅產業更好地對外宣傳推廣打下基礎。

泉州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據了解,2017年至今,泉州市已舉辦四屆古城講解員培訓班,培訓學員近千人,131名古城講解員受聘上崗。疫情期間,古城講解員仍不忘學習,努力鑽研古城歷史文化知識,現在疫情緩解,主辦方仍不鬆懈,在做好疫情防護工作的同時,保持安全距離遊古城,這也是英文講解員首次帶領外國友人遊覽。活動旨在進一步宣傳推介泉州文化旅遊資源,增強泉州海外知名度,推廣「海絲泉州」品牌,展示古城文化旅遊魅力。

相關焦點

  • 外國友人端午可免費遊古城 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將全程英文講解
    泉州網6月24日訊 (記者殷斯麒)在泉州的外國朋友注意啦!端午節邀請你們免費遊覽古城,想參加活動的可以通過泉州市文旅局公眾號報名。記者從市古城辦了解到,為進一步宣傳推介泉州文化旅遊資源,增強泉州海外知名度,推廣「海絲泉州」品牌,展示古城文化旅遊魅力,25日上午,泉州市將開展「海絲泉州、粽情古城」泉州古城文化旅遊資源宣傳推介活動,由第五期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帶領外國友人遊覽古城,全程英文講解,並品嘗泉州美食。
  • 近二十名外國友人體驗閩南民俗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訊 (記者張素萍 通訊員黃暾 文/圖)包粽子、聽南音、看木偶戲……25日,來自美國、俄羅斯、菲律賓、埃及、葉門、義大利、約旦等國家的近20名外國友人在泉州走街串巷,體驗閩南文化與端午民俗。 昨日,泉州市古城辦、泉州市文旅局組織開展了「海絲泉州 粽情古城」泉州古城文化旅遊資源宣傳推介活動,由第五屆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帶領外國友人遊覽古城,全程英文講解,並體驗泉州傳統美食製作技藝。 本次活動主要遊覽線路:關帝廟—清淨寺—厚誠祖師宮—明倫堂—崇聖祠—大成殿—莊際昌祠—蔡清祠—泮宮—金魚巷—中山路—玉犀巷—新府口—元妙觀。
  • 英文講解員「上線」 傾力講好泉州故事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殷斯麒 文/圖)為講好古城故事、讓世界了解泉州文化,5名第五屆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員經過培訓後正式「上線」。昨日是端午節,他們帶領二十名來自美國、俄羅斯、葉門、埃及、義大利、約旦等國家的友人,探訪千年古城,品味古早美食,體驗包粽子民俗,了解古城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
  • 泉州已培訓上崗131名古城講解員 「代言」泉州城
    「我們從這裡出發,找一找海絲的印記,感受一下打開泉州的正確方式。」這個站在遊客群中,落落大方作著講解的小姑娘叫唐昕妍,泉州市實小五年級學生,剛從第四期泉州古城講解員培訓活動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名小小「講古人」。周末一有時間,她就穿上古城講解員專屬T恤,向市民遊客義務講解。
  • 泉州女生繪中英文旅遊地圖 展現魅力古城
    盧超穎(左一)和黃靜琳(右一)向外國友人介紹地圖(黃靜琳供圖)  閩南網1月10日訊 泉州的老街巷多,景點也多。來泉州的遊客,不少免不了要拿著張地圖。如果是外國遊客,因為語言的不通,更需要一份指引。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泉州,三名80後泉州女生,在一年多的實地考察後,繪製出了一份中英文泉州旅遊地圖。這份地圖一經推出便獲得了外國朋友的好評,接下來,她們還將繼續完善這份地圖。  三名女生中,黃靜琳是對外漢語教師。因為經常要和外國人打交道、製作英文旅遊路線,她便萌生了製作一份中英文地圖的想法。她和朋友黃薇霖、盧超穎商討後,便開始了「製圖之旅」。
  • 端午遊泉州,古城品古韻
    在這個「小長假」裡,泉州古城及各縣(市、區)推出了近30 項端午文化旅遊主題活動,全市11 個景區(點)也紛紛推出優惠政策吸引假期客流。包粽、採蓮、佩香袋、逛古城、看大戲……泉州人重視端午,人們在飲食、系佩以及娛樂方面下足了功夫。如果您這幾天身在泉州,不妨感受感受濃鬱的端午文化。節目多多,精彩紛呈,提醒各位遊客關注景區消息,做好防疫措施,提前預約,錯峰出遊。
  • 民宿 泉州古城新窗口
    泉州古城大量的閩南傳統建築、深厚的文化底蘊,有發展民宿的天然優勢。很多民宿的裝修布置充滿濃濃的文藝範,深受年輕一代歡迎。許多古城民宿裡,都有一面推介泉州文化的小黑板。華僑大學旅遊學院會展經濟與管理系主任張慧副教授表示,近年來,泉州古城民宿數量的快速增長,是與泉州古城旅遊發展同步的,側面反映了近年來泉州古城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是一種好的趨勢。古城民宿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旅遊住宿短板,在留住遊客、助推全域旅遊以及古城保護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講解員:古城文化「活字典」近期,泉州市古城辦、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正在組織對第五屆古城講解員的考核工作。第五屆古城講解員培訓首次成立英語講解學習小組,組織有英語特長的學員約40人,學習探討如何使用英語講解。
  • 各種平臺紛紛推介 泉州的美藏不住了
    著名旅遊雜誌《孤獨星球》、《新周刊》、視頻網站嗶哩嗶哩、知名旅遊博主、旅遊達人等紛紛通過各種平臺推介泉州——泉州的美藏不住了從城市、文化、宗教、美食,再到泉州人愛拼敢贏、豁達安寧的性格特徵等,泉州的每一個角度都能讓人多愛一分。
  • 泉州西街遊客服務中心啟用 打造古城旅遊服務平臺
    泉州西街遊客服務中心啟用 打造古城旅遊服務平臺  這個春節,市民遊客紛紛打卡遊玩泉州古城,古城裡熱鬧非凡。昨日,由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泉州文旅集團共同打造的泉州古城西街遊客服務中心正式啟用,為遊客打開欣賞泉州美景和感受泉州文化的一扇窗。
  • 泉州古城·活韻生香
    以春風化雨的文化培植,連續4年開展的古城徒步活動、環灣自行車賽古城段展示推介、「潤物無聲」創客孵化計劃和主題展覽、國企平臺機制創新運作古城項目……一系列古城文化IP的打造,不僅為古城增添活力,也在潛移默化中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古城、身體力行地參與到古城保護發展中來,激發了更多人對古城的文化認同感,泉州古城文化符號漸入人心,掀起了一股古城文化熱潮。
  • 民宿「紮根」泉州
    不少民宿經營者告訴記者,泉州受到外地遊客的青睞,法定節假日期間,不少泉州的民宿房間都會提前一個月被訂滿。 成文化宣傳「窗口」 在業界看來,泉州的民宿,已經成為了宣傳泉州文化的載體之一 注重與客人的情感溝通,是泉州民宿的特點。不同於廈門所興起的簡約民宿,許多泉州民宿裡面都有設置茶盤,民宿主人一般會與遊客們進行交流,介紹泉州的歷史、文化等。
  • 廣東省梅州、汕頭、潮州旅遊推介進泉州
    推介會上的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杯花舞。主辦方供圖人民網泉州12月2日電(劉燕婷)「客家妹子客情長,情甜,甜過冬蜜糖。杯花聲聲迎客來,歡天喜地樂洋洋。」12月2日,「魅力廣東」客都梅州·和美汕頭·古韻潮州旅遊推介會在泉州舉行,推介會的開場便是這來自梅州市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杯花舞,讓人充分領略廣東文化的獨特魅力。
  • 向世界講述「海絲起點城市」泉州新時代故事——泉州國際傳播平臺...
    泉州英文推特專頁與英文網站相輔相成,是泉州實時資訊傳播的海外社交媒體平臺,用圖文和視頻等方式向海外全面介紹泉州的經濟發展、歷史底蘊、生態美景、文體活動等,打開了世界看泉州的另一扇窗,架設起全球網友與泉州互動溝通的橋梁。
  • 今天起,泉州全城尋找這30個人!
    可以迅速通達世界各地的現代化都市;泉州,也是人們悠閒漫步在古街巷屋簷下,仍能靜聽開元寺鐘聲的千年古城。很多外地朋友逐漸通過抖音認識泉州、愛上泉州為更好地宣傳泉州、講好泉州故事,「泉州旅遊推介PPT設計大賽」
  • 泉州金魚巷11號進行南音公益演出 每周演出時間介紹
    上周末晚是「古城南音閣」的第一次公益演出,十幾個南音節目輪番上臺,數十個參加公益演出的南音人中,老中青三代都有了,與觀眾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古城南音閣」是泉州古城辦為活化古城街巷而策劃的系列活動之一,目前暫由出身五代南音傳承世家,在泉州廣播電視臺藝術中心擔任南音教師的鄭澤峰主持,父親鄭振文參與教學活動。
  • 煙火與詩意共生 市井與藝術並存「泉州古城」圈粉乘風破浪的姐姐
    優玖絲路文化總經理岱俊琦說,劇組選中泉州古城,和近年來我市對泉州古城歷史文化的保護和推廣努力息息相關,可以說真正讓古城保護、文旅融合站上了「C位」。作為幾屆泉州古城徒步的活動執行方,岱俊琦也曾參與眾多古城宣傳推廣活動策劃,見證了古城保護發展提升。
  • 穿越宋元走泉州古城 富人外商扎堆於此
    千年古城泉州散落著太多歷史掌故、民間傳說、韻味街巷,還有數都數不過來的各種美食,只是大都「養在深閨人未識」。為了將豐富的泉州古城旅遊資源串珠成鏈,泉州市旅遊局、鯉城區人民政府主辦了這項活動(詳見本報5月10日A8版相關報導)。  作為唯一協辦的紙質媒體,本報將全程關注活動進展,帶大家去探詢古城文化。
  • 反映泉州風土人情 手繪泉州 不止是文創
    作品展向人們展示了積極的一面:手繪這種這幾年在泉州興起,並為創意達人所熱衷的創意表達形式,正漸趨成熟。 不少手繪達人創作了很有「泉州味」的手繪作品,讓人耳目一新;手繪地圖成為推介泉州旅遊和人文風情的好手段,不少政府部門也開始重視運用手繪開展工作;泉州手繪的商業運作模式也越來越成熟,助力手繪這一創意形式良性發展。
  • 文創裡的泉州古城印記
    □商報記者 蘇田田 文/圖 泉州是大家永遠無法割捨的記憶與情感,每位創客心中都有一份「泉州情」。當產品和文化元素碰撞出新火花,越來越多的泉州古城元素創意被融入工業文創設計中。 盡顯古城魅力 日前,在首屆「海絲杯」海峽兩岸(泉州)工業設計頒獎活動上,記者看到,在「非遺+文化創意」組作品成果展示區裡,洛陽橋、鐘樓、老君巖、石敢當、滴水神獸、紅磚厝……這些泉州古城元素被創意地融入工業文創設計產品中,從古厝形制的茶具到滴水獸樣貌的廚房瀝水器,再到立足健康生活的自動手扶梯消毒裝置等眾多基於生活的設計新品有望落地,服務市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