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前對外就號稱為禮儀之邦,所以可以看出中國的禮儀可謂是異常繁複,民間尚且如此,更不要說是皇宮裡了,就拿婚姻嫁娶來說,也是禮儀眾多,在古代的婚嫁禮儀就有「六禮」之說,也就是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這六禮,而且現在還有相當一部分地方還在延續著這種習俗。那麼古代的婚嫁習俗都有哪些呢?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的一下中國古代一些傳統的婚嫁習俗。
現代和古代都有喝交杯酒一說,這個這交杯酒是怎麼來的呢?相傳在周朝時期,人們把一個匏瓜對半切開後做成兩個瓢,用來給新郎新娘盛酒之用,意喻為兩個人合二為一,象徵夫妻二人已結永好,而這種方式被稱之為「合巹」。而且又因為匏瓜本身是非常苦的,同時也就具有新郎新娘同甘共苦的意思。這個習俗一直延續到了宋代,才開始慢慢把瓢演變為杯子,也就有了夫妻共飲交杯酒的這一個習俗。新人們在喝過交杯酒之後就會把杯子擲於床下,當然這可不是梁山好漢們喝酒豪氣摔杯碗那般,這其實是類似於算上一卦。如果酒杯一仰一合,那便是大喜之徵兆,象徵著夫妻二人生活美滿和睦,大吉大利。如果酒杯朝向相同,那也沒有不好的蘊意。
古代人通常介紹自己的妻子為結髮妻子,自稱為結髮夫妻,那這裡面又有什麼意義呢?其實傳統婚嫁習俗中的結髮含有非常莊重的意義,只是到了現代這種習俗早已消失,但是我們人將「結髮夫妻」這個詞銘記於心。在古時候男女授受不親,未婚前通常都不會發生性行為。而結髮意為「第一次」的意思,因此更是顯得彌足珍貴。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結婚的時候都流行鬧洞房,那這個鬧洞房到底有什麼秘密?相傳在民間有一種傳說,人們認為洞房中會有狐狸精或鬼魅作崇,因此鬧洞房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嚇走這些打算鬧事的妖魔鬼怪,趨逐邪靈的陰氣。鬧洞房是婚禮進行的高潮項目,通常都是對新娘進行戲謔,方式花樣各有不同。只是在今天一些地方,鬧洞房這個環節有點過火了,在尺度上沒的把握好分寸,導致在一些地方,鬧洞房變成了一種陋習。
關於中國古代的婚嫁習俗還有很多,而且每個地方也存在著比較大的風格差異。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活動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傳統婚嫁習俗已漸漸被人們所遺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