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語言文字概況

2020-12-14 中國臺灣網

  臺灣文化與祖國大陸同源,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臺灣同胞是大陸移民的後裔,因此臺灣的語言與文字也是漢語漢字的一部分。目前,臺灣普遍使用普通話即臺灣民眾所謂的「國語」,主要方言是閩南語與客家語,同時還有戰後從大陸移民到臺灣的大陸各地方言,另外還有高山族各部落語言。據不完全統計,在臺灣2200萬人口中,講閩南語的人約佔1400多萬,講客家語的人約450萬人,講其它漢語的約10%左右。

  臺灣的普通話或「國語」普及率甚高,主要得益於臺灣民眾在歷史上與大陸有密切聯繫及國民黨在臺灣的積極推廣。閩南語,俗稱「河洛話」,發源於黃河、洛水流域的中原地區,故又稱「河洛話」。由於歷史上中原地區不斷發生戰亂,河洛地區的人逐漸移居福建與粵北等地,並在閩北、閩東與閩南區形成不同系統的方言。早期移民臺灣的大陸居民主要來自福建省南部,因此臺灣人口中閩南人佔了多數,具有河洛語的閩南語也成為臺灣的主要方言。

  臺灣的客家語主要是由廣東與閩西客家移民形成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江西、福建、四川、湖南、雲南與貴州等省,其中最集中的地區是廣東梅州、惠州、潮州與福建汀州地區。目前全球約有4500萬客家人,僑居海外的約700多萬人,佔海外僑胞總數的三分之一。臺灣也是客家人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其中新竹、苗慄、桃園等地最為集中,因此客家語也成為臺灣的重要方言。

  臺灣使用的文字也是漢字,但仍採用中國傳統的繁體字,與大陸實行文字改革後的簡化字有所區別。但隨著兩岸交流與交往的不斷增加,兩岸這種簡繁文字差別在縮小,臺灣已有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簡體字,有利兩岸的文化交流與文字語言的統一。這種共同的語言和文字,也是海峽兩岸實現祖國統一的最重要基礎和保證。

相關焦點

  • 新聞出版概況:民族語言文字——彝族傳統文字
    彝族歷史悠久,至今還保留著自己的語言文字。但由於歷代封建王朝歧視少數民族,民族語言文字得不到重視,更談不上新聞出版事業。建國以後,黨和國家對民族語言文字工作比較重視,但由於主觀和客觀上的原因,真正有彝族語言文字的新聞出版機構,是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事。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新聞的出版概況。
  • 中國語言文字概況
    語言文字社會管理服務能力全面提升,社會管理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各民族語言文字的科學保護得到加強。語言文字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國家語言實力顯著增強,國民語言能力明顯提高,社會語言生活和諧發展」。
  • 臺灣地區語言分布概況
    在臺灣地區,曾經出現和現在使用的語言包括:南島語系、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和日本語系。(Paiwan)-阿美語(Amis)使用人數最多的臺灣原住民語言布農語(Bunun)布農族語言,約有34,000人使用。
  • 中國現代突厥語族語言研究概況
    建國以後,在各民族語言文字的使用和發展方面以及培養各民族語言文字工作專業幹部方面都做了許多工作,從而促進了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規範化和教育的普及,加強了語文教學和研究。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以來,由於黨和政府的民族政策以及民族語文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和多年培養的大批少數民族語文專業幹部的成長,各民族語言文字教學和研究得以更迅速的開展,民族語文的基礎研究也獲得了空前的重大成果。
  • [文學概況]臺灣母語文學的發展概況
    概念界定  在臺灣文學史上由於政治因素的變遷,曾經受到多次被殖民的經驗與殖民政府的強制語言政策,而形成了語言和民族之間無法一致的現象。如此的狀況,相當明顯地反映在文學創作之上,於是乎,綜觀臺灣文學史可以發現語言文字的問題不論從新文學開始或到如今,都是一個重要並且需要解決的課題。
  • 中國語言文字概況_國情相關_中國政府網
    [2]有些語言的系屬尚未取得統一意見,如朝鮮語、京語等。我國有約30種文字。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是漢民族共同使用的文字,有些民族也已經完全使用漢字。漢字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新石器時代就已經產生,[3]現在使用的漢字是由古漢字逐漸演變而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定規範漢字為國家通用文字。
  • 語言文字
    中國語言文字概況    我國有56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多文種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教育和鼓勵各民族的幹部互相學習語言文字」,「教育各民族的幹部和群眾互相信任,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尊重語言文字」。
  • 中國語言文字概況_國務院部門政務聯播_中國政府網
    語言文字社會管理服務能力全面提升,社會管理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各民族語言文字的科學保護得到加強。語言文字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國家語言實力顯著增強,國民語言能力明顯提高,社會語言生活和諧發展」。
  • 臺灣文化概況
    在語言文字和文化教育方面,臺灣通用普通話(國語),主要方言有閩南話、客家話。臺灣少數民族使用自己的語言(如泰雅語、布農語等),書寫使用漢字。臺灣宗教活動非常盛行,除佛教、道教、基督教外,媽祖、關帝君、開漳聖王、開臺聖王、保生大帝等民間信俗都是福建、廣東等地移民傳到臺灣並發揚光大,各類寺廟1.4萬多所,信眾1500多萬人。
  • [文學概況]臺灣現代詩發展概況
    大體來說,日據時期新詩就使用的語言而言,歷經白話文、臺灣話文以及日文三個階段,詩語言的轉換則與日本政府對臺的「國語政策」背景息息相關。就主題而言,此時期的新詩創作圍繞著反帝國主義殖民統治、反封建思想以及愛情、臺灣風土描寫等幾個重要主題。就作者的文學觀及政治立場而言,則可略分為「批判的現實主義」與「前衛的現代主義」二類。
  • 臺灣概況
    【基本概述】  臺灣(簡稱:臺,英語:Taiwan),由臺灣本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構成,1949年後所稱的臺灣地區還包括靠近大陸的金門與馬祖等島嶼,為中國的「多島之省」。臺灣本島南北長而東西狹。南北最長達394公裡、東西最寬為144公裡,呈紡錘形。
  • 臺灣海峽概況
    臺灣海峽概況 時間:2005-11-16 10:18   來源:   臺灣海峽,是貫通中國南北海運的要道,位於福建省和臺灣省海岸之間,它的範圍是福建省閩江口黃歧半島北茭咀(一說為福建海壇島北端癢角),與臺灣島的富貴角聯線為其北界
  • 臺灣郵政業發展概況
    臺灣郵政業發展概況 時間:2005-11-09 13:06   來源:中國網   臺灣郵政由「交通部」下設的「郵政總局」經營管理。「郵政總局」下設北、中、南三區「郵政管理局」及「郵政儲金匯業局」。
  • 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規範標準和信息處理現狀
    2.藏語言文字  (1)藏語言文字概況  3.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族語言文字  (1)新疆民族語言文字概況  5.貴州省民族語言文字  民族語言文字概況  6.四川省民族語言文字  (1)民族語言文字概況
  • 讓英語當第二官方語言 臺學者:難道臺灣被英美殖民過嗎?
    【觀察者網綜合】據臺媒3月15日報導,去年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公布2016年多益測驗的全球成績,臺灣在滿分990分中只拿了534分,排在49個國家與地區中的40名,「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示,希望推動英語成為臺灣「第二官方語言」,接軌國際;但臺灣政大語言所教授何萬順表示,這是一種英語崇拜的模式
  • 【專家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是「國語」
    事實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推廣普及的普通話和規範漢字,而「國語」則是民國時期和現臺灣地區對現代漢語標準語的稱呼,二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為一談。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多語言、多文種是基本國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下簡稱《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語言是一個民族重要而顯著的特徵,語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重要內容。
  • 中國語言文字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文種的國家,有56個民族,共有80種以上語言,約30種文字。  漢語是我國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聯合國六種正式工作語言之一。漢語是我國漢民族的共同語,我國除佔總人口91.59%的漢族使用漢語外,有些少數民族也轉用或兼用漢語。現代漢語有標準語(普通話)和方言之分。
  • 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高頻字使用平穩
    教育部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特別是要提倡語言服務的理念,引導社會語言生活的和諧,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這次教育部和國家語委是第五次向社會發布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9年語言生活的概貌我們可以用四句話形容:一是語言文字工作紮實深入、全面拓展。二是語言生活生機勃勃。
  • 臺灣歷史概況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先住民系古越人的一支,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  臺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代。公元230年,吳王孫權派1萬官兵到達夷洲(即今臺灣),吳人沈瑩所著《臨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關於臺灣最早的記述。隋朝曾3次派人到臺灣(時稱流求),「訪察異俗」,「慰撫」當地居民。
  • 藏語言文字
    藏語支各語言的主要特點是:有豐富的複輔音聲母、有較多的單輔音和複輔音韻尾、聲調發展不平衡。如藏語中有30個輔音字母,4個元音字母。  有關藏語言文字起源的問題,學術界仍在爭論中,但主要形成幾種觀點。佛教界認為系吞彌·桑布扎所創;西藏本土宗教苯教認為系苯教始祖辛饒米沃奇所創;還有學者認為系脫胎於伽溼彌羅文(今克什米爾文)或者多文或者象雄瑪文或者黎宇文(于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