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合集|身處城市森林,茶道在心!

2021-01-13 愛設計的小柴

茶室,一個讓人平靜、放鬆的地方,它不論樸素,不論高雅,只需杯盞茗茶,便可迎來全身心的愜意。茶室的風格多種多樣,有中式、日式、田園和懷舊風格等,可以依據主人的性格和偏好而定。下面高度國際裝飾公司的小編跟大家分享幾個關於茶室設計方面的知識,還有案例賞析環節哦。

1、空間位置

茶室空間位置各有講究,獨立茶室、窗邊茶室、書房兼茶室、客廳兼茶室……一般追求雅致幽靜,因地制宜,面積可大可小,注重空間的整體合理性。

2、空間布局

茶室的面積無論大小,合理的空間布局同樣是非常重要,空間的動線一定要經得起反覆推敲,入住後才能身心舒適。

泡茶區分散而相對獨立,講究泡茶的樂趣與自在;空間的留白亦是同樣重要,茶室空間中各部分所佔的比重影響著整體空間布局的合理性與美觀感;景觀、留白和陳設,一般主要集中在牆面部分,宜少不宜多,不宜出錯。

3、色彩設計

茶室空間裡的色彩搭配與設計也是重中之重,以素雅為宜,簡素的材質營造質樸悠然之感,以中性色為宜,搭配深淺相互調和。燈光同理,淡雅的色彩配合柔和的燈光相得益彰。

茶室設計案例賞析在現代城市森林之中,開闢一處幽靜的別墅茶室,偶寄閒情,暫忘塵囂,把平淡的日子過成超然。茶室是精神的棲居之所,也是最能體現中式韻味的雅致空間。於嫋嫋茶香中品味生活的樂趣以及簡單如一的心境,則可以獲得更多精神上的愉悅,整個生命狀態也會變得輕鬆起來。

相關焦點

  • 【茶館尋旅】煮海茶室
    錢陳翔老師的茶室【煮海】大概是廈門最「高」的茶室了,隱匿在城市中心的十六樓,站在窗前,可以看到城市的輪廓和流動的風雲。由於常年往返臺灣從事策展工作及攻讀博士學位,得以結識臺灣茶人李瑾瑜(日本江戶千家茶道教授)並拜師習茶,久而久之,他乾脆在自己的工作室「鑄山古美術」劈出了一個不大的空間做茶室之用。
  • 從茶室到飲茶,這樣的茶道文化,你懂嗎
    在日本,茶道分為不同門派,整個茶道組織在全國有上百萬多人,而茶道中女性居多,大約佔據90%。有日本朋友曾提及,在京都,不要問女性是否學習茶道,而是應該這麼問:」您是學習哪家茶道呢?「。經過幾個世紀的琢磨,吸收,演變,到了16世紀,千利休在喝茶的時候突然頓悟,提出了新的茶道概念,「無中萬般有」「一即是多」的禪宗思想,要去掉一切人為的裝飾,追求極簡,把茶的本原歸於自然。隨後,千利休改革了茶室,由貴族式書院茶道,演變成了草庵式茶道,從茶室的建築,物品裝飾,擺設方法,到煮茶的方法,使用茶具的步驟和吃茶式的禮儀,都融入了禪修的極簡清寂的精神,人們稱之為「空寂茶」。
  • 中國人喝茶叫解渴,日本人喝茶叫茶道,我們之間就差一個好的茶室
    中國人愛喝茶,也喜歡去茶室喝茶,然而茶道卻在日本,茶道與茶室的完美融合,營造出日本獨有的空間文化。了解日本茶室,感受一下日本設計師對空間理解,如何用一間小小的茶室詮釋文化精神。茶道依託於茶室體現其特點茶道是主人款待客人的最高禮節。
  • 萬科·西廬「耕心講堂」第五講 臺灣茶道大師李素貞以茶耕心
    本周六上午十點,「耕心講堂」第五講將於萬科·西廬(動態 戶型 樣板房)銷售展示中心舉行,屆時將邀請臺灣著名茶道大師李素貞女士,與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茶藝表演和以茶耕心之道。  所以,西溪為朝野文雅所望不僅與景有關,亦與茶有關,與境有關,與心有關。走過西溪的詩詞大家無數,在他們的佳篇裡大多都曾提到西溪的茶。茶道構成有四大要素,環境、禮法、茶藝、修行,西溪有杭州最好的環境,有杭州最好的耕讀文化,有杭州上好的名茶,能給人最好的心境,所以,在西溪,飲茶是一種必需的人生逸事。
  • 歷史、文學與茶道的城市──大阪堺市
    不少朋友到大阪旅行都會集中遊覽大阪市內,但其實大阪的周邊城市都很值得一去,這些城市各有自己的歷史背景,例如位於大阪府中南部的堺市。這個城鎮有著深厚的歷史,而且跟日本的茶道和文學有著深厚的淵源,「古墳」、「千利休」和「與謝野晶子」可說是跟此城市密不可分的關鍵詞。
  • 大少普洱茶室,詩意庭院與茶道
    博爾赫斯曾經寫下這樣的詩句,同樣的描述,也適用於「大少普洱茶室」。 茶室位於廣州北京路步行街附近的一條老街,紅色火山巖的外立面,有態度而又謙遜地佇立在人來人往的街道邊。
  • 日本茶室
    在裝飾方面力求簡潔,以及不對稱的美學原理,旨在用物質的極度精簡來反襯內心精神的富饒強大,避免重複。比如,茶室裡只能擺放一兩件必要的美感裝飾品,裝飾品的設置要符合茶室的主題。日本的茶室由茶室本身、水屋、門廊、甬道(連接門廊和茶道)組成。一般日本的茶室本身面積都不大,五六平方米。
  • 日本的茶道文化,為什麼可以深入人心?
    他還在年幼的時候,就非常熱愛學習茶道,先是拜向道陳為師學習書院茶,後來又經師傅介紹向當時的茶道大師武野紹鷗學習草庵茶。而長大之後,千利休更決心惟茶道的發揚傳播為自己的終身事業,並在1574年做了茶道侍從。
  • 五分鐘讀懂日本茶道,帶你了解中國與日本茶道的本質區別
    但日本茶道除了飲茶之外,還延伸到了茶室外庭園的園藝設計、茶室內的書畫布置、飲茶的茶具選用等,成為融生活宗教、哲學、倫理、美學為一體的文化藝術活動,這一點與中國有著極大的差別。日本茶道有著一套非常規範嚴謹的流程。
  • 大師,茶室已經被您「玩壞了」
    除了表千家的「不審庵」、裡千家的「今日庵」、武者小路千家的「官休庵」等茶道流派的著名茶室之外,京都的禪院、著名的桂離宮等皇家園囿裡都設有茶室,甚至在一些民間旅館,套房的客廳一角也是「茶室」。當年,窮屌絲出生的豐臣秀吉在成為日本霸主之後,還妄想徵服中國,然後搬到浙江寧波去養老。
  • 中式茶室茶空間和日式茶室茶空間的設計風格都有哪些特別之處
    現在茶室茶空間的設計可以分為兩種大風格,一種是中式茶室茶空間,另外一種就是日式茶室茶空間。1:中式茶室茶空間中式茶室茶空間,可以根據空間大小進行更改布置,可以布置成精緻類型茶室茶空間,也可以布置成樸素類型茶室茶空間,但是它的作用都是讓人安靜,靜心。
  • 日本茶道創始人村田珠光
    利休被看作是集茶道大成的人,而奠定茶道基礎的是珠光。在利休看來,珠光絕對是自己的前輩。那麼珠光主張的「茶湯之道」究竟是什麼呢?珠光主張人人平等。之前的茶道中,階級差別明顯,身份高的貴人和下等人之間的差別很大,從日本的茶室遺蹟中就能看出。
  • 4場茶事裡的日本茶道——瑞峰院的寺院茶
    然後開始說:"生命來自父母,我們要一起感謝祖先,讓祖先感覺到我們的心。茶室裡的花要向著我們自己,這是與祖先在交流。爬山時從兩面都可以到達,各種宗教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要提高自己心的境界,這是基本。我每天五點半開始誦經,從庭園採花放到茶室,我向上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人生應該享受生活、感謝生活,你們每天工作應該為自己……"  老和尚講的全是日常生活中的理,淺顯易懂。
  • 品 | 日本茶道文化
    於是,千利休不僅在茶道精神上作文章,對於茶道儀式和茶室的改進方面,也處處體現著千利休的茶道精神理念。千利休秉行的茶道理念「和」「敬」「清」「寂」成為茶道的精神所在。身處靜岡縣的茶鄉,白雪皚皚的富士山下鋪墊著延綿不絕的「茶海」。大碗茶儀式.奈良的西大寺
  • 京都的煎茶道之旅
    可是幾天觀察下來,還是發現了不同處:對物的珍惜,對茶的收斂,包括「一期一會」的思想貫穿,使得煎茶道還是瀰漫著濃厚的日本思維。 源於中國明代飲茶方式的煎茶道,在日本發展成了完備的體系,在過去的30年中深刻影響了臺灣地區茶人,使得茶道的流傳範圍更廣泛。
  • 茶禪終極之旅|在早稻田大學的茶道部,與表千家茶道教授坐而論道
    松本宗弘老師將親自演示和教授表千家茶道。同時與日本國寶級茶室專家田村豪勇先生一起學習茶室之美,面對面地分享人生智慧。亮點3:茶室見學幾位老師將帶領我們走進小倉城,看茶室,觀庭院,做茶會。茶道的學習,不僅僅停留在茶道的儀式上,更重要的是學習茶道精神。而茶道的「和,敬,清,寂」會通過茶室的設計、布置,庭院的植物、色系、枯山水等表現出來,形成一套完整精微的茶道素養。
  • 日式茶道
    除了飲食之外,茶道的精神還延伸到茶室內外的布置;品鑑茶室的書畫布置、庭園的園藝及飲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點。茶道品茶很講究場所,一般均在茶室中進行。接待賓客時,待客人入座後,由主持儀式的茶師按規定動作點炭火、煮開水、衝茶或抹茶,然後依次獻給賓客。
  • 茶室| 心始終如蓮,安靜綻放
    舉辦茶會的房間稱茶室,也稱本席、茶席或者只稱席。茶室內設壁龕、地爐。地爐的位置決定室內蓆子的鋪放方式。始於我國唐朝,大唐盛世,四方來朝,威儀天下。人生應該刪繁留簡,任世事搖曳,心始終如蓮,安靜綻放。茶室由來之說茶席始於我國唐朝,大唐盛世,四方來朝,威儀天下。茶,就在這個歷史背景下,由一群出世茶室 山林的詩僧與遁世山水間的雅士,開始了對中國茶文化的悟道與升華,從而形成了以茶禮、茶道、茶藝為特色的中國獨有的文化符號。
  • 尋訪茶道:中日茶道的碰撞與回歸(2)
    我們的追尋路線並不如此,光靠物質積累,很難完成茶道的積累,我們變化了自己的尋訪方向,去寺廟,去千家流派,包括現在著名的茶人那裡尋訪,呈現了一部分日本茶道的現狀,其實是為完成回答這個問題:日本茶道與中國茶道的淵源,日本茶道如何自立,它對於今天中國茶道的借鑑意義。
  • 日本茶道精神——和、靜、清、寂
    這是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吸取了村田珠光等人的茶道精神後提出來的。"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的精神所在。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和,當我們進入茶室之中品嘗一碗茶時,無論是客是主,「請先」,「請慢用」以及種種的言詞,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蘊含的「和」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