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霽翔:精神、內容、載體是故宮的三大文化創新

2020-12-14 樂居財經

樂居財經訊 王帥 11月15日,大悅城控股在三亞亞龍灣美高美度假酒店召開了更名重組後的首次商業品牌推介活動——「文化升維商業高峰論壇暨2019大悅城控股商業品牌推介會」。會上,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講述了「600年故宮的文化新生」。

他從故宮開放、遺產保護、主題活動等方面切入,分享了故宮在精神、內容、載體等方面的文化創新。

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隨著故宮展區面積不斷開放,故宮成立了文物醫院、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開展了紫禁城與海上絲綢之路、千裡江山與歷代青綠山水特展,以及情感傳承主題策劃。

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象徵,故宮不斷承揚著共贏、開放、責任、匠人是故宮精神的文化創新。

在內容的文化創新上,故宮曾推出了千裡江山系列、清明上河圖系列等IP衍生品,以及文娛《上新了,故宮》和數位化與沉浸交互體驗全景故宮等。

近些年,故宮與大悅城不斷合作,二者都在不斷汲取傳統文化的精神與養分,探索傳統文化的創新之道。希望未來,故宮與大悅城的合作能夠邁上嶄新的臺階。

【關注百家號樂居財經,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

相關焦點

  • 單霽翔:故宮創新的故事
    「這些文化遺產資源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做出貢獻,具體到每個觀眾,他走出故宮博物院時,回想一下究竟獲得了什麼?」2012年,單霽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他認為,讓文物重放光彩,讓觀眾感受到它們的魅力,才是對文物最好的保護。
  • 單霽翔上海演講:故宮文物修復的工匠精神與對當下的啟示
    9月10日下午,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上海以「古為今用:新時代中國家具工匠精神的傳承與創新」為題發表演講,他說:「過去的匠人是做物質生產的,他們身懷絕技,作品精美。
  • 解讀《中國和力》| 單霽翔:故宮精神「和而不同」
    在節目中,楊瀾和單霽翔暢談600年故宮的「和而不同」,引發了全網熱議。成千上萬的觀眾,參加故宮的路線,沿著北京的中軸線向北而行。先穿過熙和門、太和門廣場,然後走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故宮最重要的古建築,以「和」字命名,坐落在中軸線上,是中國和文化集中體現。單霽翔在《中國和力》的節目中說,他經常向外賓介紹中國的和文化。他說和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之一,他所理解的和文化就是「中和」,中國的「中」,和平的「和」。
  • 單霽翔:從故宮看門人到文化開門人,他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也是故宮文化傳播踐行者的網紅院長單霽翔,本期文化匠人館,婭婭零將帶大家走進單霽翔與故宮文化的那些事兒。,他實行了多項創新舉措,高高在上的紫禁城,因他而變得更加有人情味兒,將故宮完整的交給下一個600年,更是他賦予自己的使命。
  • 單霽翔一口氣講了兩小時:故宮創新的故事
    在於覺得自己是作出貢獻的一代,作出改變的一代,是有創新活力的一代。」要培養新一代故宮人,首先是傳承。故宮有450名高級職稱的研究人員,很多老先生已經退休了或即將退休,但他們是絕對不能離開的,因為他們是故宮的智力支撐。所以單霽翔成立了故宮研究院,請老院長鄭欣淼先生擔任故宮研究院院長,接著成立了古建築研究所、宮廷戲曲研究所、影像研究所等26個研究所。
  • 單霽翔為何總說自己是故宮「看門人」?
    後來,因緣際會我來到故宮博物院工作,每天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建築群中行走,感受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仿佛找到了那種久違而又熟悉的愜意。壯美的紫禁城是中華文化的載體,記載著一代又一代人們的記憶、經歷和情感。紫禁城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明清兩代在此發生了無數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史上的重大事件。
  • 「擁有文化自信 就一定擁有未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談「用...
    新華社北京7月26日電題:「擁有文化自信就一定擁有未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談「用『新』守護故宮下一個600年」新華社記者丁宜「擁有文化自信,就一定擁有未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26日在北京做客新華網「思客講堂」「創新路·工匠心」系列主題活動時語氣堅定地說。為聚焦中國質量時代的企業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弘揚工匠精神,傳播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新華網「思客講堂」推出「創新路·工匠心」系列活動,邀請科學家、企業家、文化名人講述新時代的創新與匠心。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打開歷史 開放故宮: 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對話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北國的清秋佳日,故宮裡的棗兒、柿子熟了;午門前,層疊的銀杏葉泛起點點金黃。在這美好的季節裡,故宮博物院迎來了一個莊嚴而特別的日子。  自1925年10月10日至今,故宮博物院走過了91年不平凡的道路。而這一切,對於當今故宮博物院的「掌門人」——院長單霽翔來說,又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他說,紫禁城裡到處都是故事,充滿了歷史文化的信息,值得每一位前來的觀眾認真品讀和體會。
  • 單霽翔講故宮與中國傳統文化
    >單霽翔到我校作「故宮與中國傳統文化」專題報告。近兩個小時的報告,單霽翔如數家珍、金句不斷,講述了故宮博物院的建設情況和發展歷程,展現了故宮文化遺產資源如何「活起來」,讓現場師生生動地感受到了故宮文化的獨特魅力。
  • 單霽翔:故宮「看門人」
    給故宮看門其實很有講究。一要把門看牢,避免火災盜竊等閃失;二要把門看好,還故宮以尊嚴;三要把「主人」伺候妥帖。單霽翔談論故宮時,愛提「尊嚴」這個詞。在他眼裡,文化遺產是有生命的,只有善意對待故宮,挖掘它的文化內涵,並讓它保有存續的生態方式,故宮才有尊嚴。
  • 單霽翔:科技助力公眾更好感受故宮文化魅力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3日訊 故宮1200棟古建築如何修繕?9371間屋舍如何清掃?古代唐卡、古字畫等文物珍品如何修復?「數字故宮」中又以怎樣的創新形式講述出宮廷文化?
  • 故宮「掌門人」單霽翔見證工美港盛大開園,大灣區數字創新高地驚世...
    10月20日上午,工美港·國際數字創新中心在園區內的廣東工美藝博中心舉行了盛大的開園儀式。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汪一洋等眾多領導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 沒了單霽翔的故宮文創,還能走多久?
    2014年8月1日,故宮淘寶公眾號通過的一篇《雍正:感覺自己萌萌噠》正式放飛自我,引發無數轉發和點讚,10W+的閱讀量迅速讓其打響知名度,其中雍正右手比剪刀手,左眼wink的形象極大地提高了故宮這個IP的親民形象。此時,正是單霽翔在故宮任職的第二年。
  • 單霽翔文化名家工作室落戶龍華
    即使沒有去過故宮你也一定見過故宮這個「感覺自己萌萌噠」的皇上表情包許多市民愛上了一部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隨後,故宮自媒體推出《雍正:感覺自己萌萌噠》一文,內容以《雍正行樂圖》為參考,包括雍正打虎讓故宮重新煥發青春活力,佔據尋常百姓手機屏幕的幕後推手,正是原故宮博物館院長,現任故宮博物院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改革開放四十年,奮鬥著,幸福著
    本期節目帶您走近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1978年,彼時的單霽翔是一個沒有讀書機會的工人;40年後,他成為「世界最大四合院」——故宮的守門人,用心守護著這片文化聖地。四十載風雨兼程,單霽翔正帶領故宮博物院邁向世界一流博物館的行列,願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 2020故宮看門人單霽翔直播內容及嘉賓介紹(附直播入口)
    2020故宮看門人單霽翔直播  ➤直播內容介紹:  應人民網文娛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邀請,4·23世界讀書日20:00,單霽翔攜新書《我是故宮「看門人」》做客文藝星開講,與網友讀者直播互動。單霽翔平時喜歡讀什麼書?
  •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走進福建工程學院講述文化遺產的魅力
    央廣網福州11月1日消息(記者萬存靈 通訊員陳佳佳)「著名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研究出雜交水稻的實驗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深山藏古剎的五臺山申遺整治前,當初下山就是小飯店、小茶館、小酒館、卡拉OK……」文化遺產保護的這些「冷知識」讓聆聽報告的師生大開眼界,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日前(10月28日)走進福建工程學院參加「中國優秀古村鎮」宣傳推介活動並作了題為《堅持文化自信
  • 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做客蘭大
    就是這一錘,中國擁有了第55處世界文化遺產,一躍成為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第一次實證了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的存在。這一錘的背後,是數代文物保護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就是其中之一。
  • ...財富傳承峰會」與「故宮網紅單霽翔」一起共話中國文化傳承與創新
    文化傳承,到底有何特殊的力量?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故宮看門人」的單霽翔,也許會給你答案。快跟隨宜信財富一起了揭曉吧!rId5——如何向年輕人「安利」傳統文化文化需要傳承,傳承也需要創新。沒什麼是故宮文創不敢玩的。單院長說,「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求我們不僅尊重和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要善於轉化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做客蘭大
    就是這一錘,中國擁有了第55處世界文化遺產,一躍成為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第一次實證了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的存在。這一錘的背後,是數代文物保護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就是其中之一。近日,單霽翔來到蘭州大學,為師生們作了以《堅定文化自信,做中華文化忠實守望者》為主題的演講,成為"資助育人·文化藝術進校園— 2020故宮系列活動"蘭州大學專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