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二月哭,別崩潰,這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2020-12-04 秋兒育兒說

都說「一月睡二月哭」,月子期的寶寶往往是很乖巧的,吃飽了就睡,睡飽了就吃,扣除吃奶、換尿布和洗澡的時間,剩下來的時間幾乎都是在睡。可等到寶媽出了月子,就會慢慢發現寶寶越來越愛哭鬧了。這感受,真的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有的寶寶只能一直抱著,一放下就號啕大哭,家人只能輪流吃飯輪流抱;

有的寶寶一到傍晚就開始哭鬧,怎麼哄都不行,無計可施又心力交瘁;

有的寶寶是晚上總要起來玩,寶爸寶媽頂著黑眼圈還只能無奈陪玩

……

很多新手爸媽十分不理解:「為什麼月子期安靜乖巧的寶寶,出了月子期就性情大變呢?」事實上,寶寶的二月哭是有科學原因的。

寶寶的感官更敏感。出了月子期,寶寶不僅體重和身高都成長了,其實感官也更敏感了。相比於月子期的遲鈍,寶寶這時候更加「知冷知熱」,對不適感的感覺也會更明顯。比如尿不溼溼了,雖然只溼了一小部分,就可能直接導致寶寶抗議。受腸絞痛困擾。我們都知道,新生兒前三個月的生長速度是最快的,生長速度快就可能伴隨著「成長痛」的煩惱,也就是腸絞痛,因為寶寶腸壁神經不成熟,胃腸蠕動時容易糾結在一起,讓寶寶覺得疼痛難忍。對安全感有了意識。寶寶剛剛脫離母體的時候,周圍的一切對他來說還是一片空白的陌生。等到一個月過去,寶寶的安全感意識逐漸萌芽,當他覺得缺乏安全感的時候,比如找不到媽媽、覺得餓了,就會忍不住大哭。

那麼,面對性情大變的寶寶,最好的做法是怎樣呢?

有的家長不懂哪裡學來的育兒知識,說寶寶哭鬧時要儘可能地不去管他,至少要等到哭鬧一段時間之後才去理他。這樣寶寶就會懂得哭鬧沒有用,漸漸地就不哭了。

這樣的做法,其實是一個極大的誤區!對於小嬰兒來說,安全感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寶寶感受到了充足的安全感,感受到了父母滿滿的愛,才能讓寶寶以後更獨立!

當寶寶正在經歷「二月哭」,家長最正確的做法就是安撫。不管是你在寶寶耳邊輕輕安慰「別怕別怕,媽媽在呢。」;是輕拍寶寶,讓寶寶感覺你就在身邊;還是抱起寶寶,讓寶寶立馬感覺到襁褓的溫暖……總之,一定不要不理寶寶,而要讓寶寶感覺到他的哭聲是有得到回應的。

安撫寶寶,讓寶寶的情緒稍作穩定之後,家長就要試著排除原因。看看是尿不溼該換了,還是寶寶餓了,亦或是寶寶找不到媽媽害怕了,及時地滿足寶寶的需求。家長和孩子,其實也是一個互相磨合的過程,孩子試著給家長提供信息,家長試著理解孩子表達的意思,雖然一開始可能家長往往會錯意,但只要你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你一定可以很快度過磨合期,跟寶寶變得越來越默契。

希望家長們都能最快速度破譯孩子的密碼,跟孩子快速度過磨合期!

相關焦點

  • 寶寶「二月哭」,媽媽別崩潰,知道原因並安撫是關鍵
    文 | 小朗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寶寶剛剛出生的第一個月,常常是吃了就睡,醒來再吃,簡直是天使寶寶,讓爸爸媽媽省心不少,但是隨著寶寶的成長發育,到寶寶第二月的時候就會頻繁哭鬧,這就是老話說的:「一月睡、二月哭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原因有三,安撫嬰兒這樣做
    並且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照顧孩子的方式不對,才導致月子裡的「天使寶寶」身體出了什麼問題。其實在我護理過的孩子中,這樣在60天左右,突然從天使寶寶「黑化」成為小惡魔的並不在少數,老輩人也有:「一月睡,二月哭」的說法。那麼,寶寶在兩個月左右,為啥會突然變得愛哭愛鬧呢?
  • 都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到底在哭什麼?原來是這樣
    嬰兒一般都會經歷這樣的一個過程,因為嬰兒寶寶剛出生後會有些不適應外界的環境,所以在出生的頭一個月裡,都是閉著眼睛睡覺的,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寶寶逐漸發育的過程。所以寶寶每天都是吃飽了就睡,基本上每天都是在睡夢中度過的。
  • 家有新寶寶,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嬰兒發育口訣你記住了嗎?
    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當年自己的父母是多麼不容易,寶寶出生以後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但同時又帶給我們很多煩惱。寶寶一天一個樣,如雨後春筍一般「嗖嗖」生長,這些讓我們驚喜。俗話說寶寶的發育過程會經歷「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的階段,又會把我們折騰得神經衰弱。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古代育兒順口溜有沒有科學道理?
    中國歷史悠久,智慧的先人們也總結了不少的育兒經驗,像這個順口溜:「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就把新生兒從出生到百天,這三個月的生長發育特徵,和需要注意的事項都講清楚了,可以說是最簡短的育兒說明書。我們先說說「一月睡」。
  • 嬰兒為什麼抱著不哭,一放下就哭?知道原因好暖心
    導語:嬰兒在抱著走動的時候不哭,一放下就哭,知道原因就會理解孩子。當媽的大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小時候入睡後特別難放下,哪種每次放孩子睡覺連呼吸都要屏住的媽媽往往最深有體會。提起孩子小時候,最讓人頭疼的就是放孩子睡覺。
  •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不是無理取鬧,另有原因
    為什麼二月的寶寶愛哭呢?還真不是娃無理取鬧,寶寶哭鬧有原因,寶寶心裡苦,又說不出呢。「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香靜上個月剛生娃,之前還跟我炫耀:「我家娃是天使寶寶呀,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可省心了!」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出生前3個月,新生兒護理要注意啥
    後來等小糖果大一點的時候,開始能夠分清晝夜了,我的帶娃生活才開始好過不少。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在護理上,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側重點,今天糖媽就著「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這三點,來分享一下經驗:一月睡:月子娃護理重點就是睡眠新生兒因為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
  • 嬰兒為什麼一出生就哭?不哭護士還動手打?千萬別心疼寶寶被打
    描繪嬰兒出生的場景,大多是"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哭聲,新生兒呱呱墜地。"嬰兒出生就會哭,已經成為一個常識了。而且,如果嬰兒出生的時候沒有哭,接生的護士手下不會留情,直接啪啪兩巴掌扇在寶寶屁股上,寶寶就哇哇大哭,看得人心疼不已。那嬰兒為什麼一出生就哭?不哭護士還動手打?
  • 「一月睡二月哭」,2個月寶寶晚上經常哭鬧,多半是這個原因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 ,不少家長應該都聽過這個說法,真的是就像這句育兒俗語,不同月齡寶寶發育特點也不同。有個媽媽留言說:寶寶50多天了,純母乳餵養。之前吃睡都很規律,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睡覺。這段時間吃奶開始很不規律,晚上突然哭鬧厲害,不能入睡,十來分鐘醒來哭鬧一次,只要大人抱在懷裡就很快入睡,放在小床上就很快醒來啼哭,直到後半夜2點後才睡。這就是個「二月哭」的例子,到了兩個月,寶寶的哭鬧會比較多。
  • 嬰兒磨牙棒的做法 嬰兒磨牙棒的做法竅門
    嬰兒磨牙棒的做法寶寶4個月了,媽媽有沒有發現寶寶口水越來愈多,還喜歡吃自己的小指頭?這是寶寶長牙了,長牙痒痒不舒服,見到什麼啃什麼,容易吃進去細菌,讓媽媽防不勝防!不妨給寶寶磨牙棒吧,讓寶寶咀嚼的時候還可以補充營養。寶寶乳牙的萌出大多在4-10個月間,晚的到12個月。
  • 《嬰兒一聲哭》
    《嬰兒一聲哭》作者:宋輝宋輝先生 關東詩潮 7月12日編者按:2020年6月12日,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的兒子出生,千萬人淚目。為此,推發宋輝先生詩作《嬰兒一聲哭》,以警後世。宋輝《嬰兒一聲哭》來自關東詩潮03:5305:51一聲嬰兒的啼哭,引來暴雨如注;天也哀怨,人也痛苦,
  • 男人出軌,這才是高情商女人最正確的做法
    女子見了二話沒說就和一起來的那群人把那個男人痛揍了一頓,同時也氣急敗壞的抓住「小三」的頭髮,男人卻死死的護住「小三」,原配瞬間崩潰了,無力的坐在地上痛苦的哭了起來。原本來勢洶洶的原配現在卻如此崩潰,大概是她已經絕望了吧。那個曾經許諾要保護她一生一世,永遠不會放開她的手的男人,現在卻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別的女人。
  • 明日元宵節,記住煮湯圓別用開水煮,這才是正確做法,不懂真吃虧
    明日元宵節,記住煮湯圓別用開水煮,這才是正確做法,不懂真吃虧明日就是元宵節了,又是大家吃湯圓的時候了。出不了門買湯圓,咱們就在家動手包吧!自己包的湯圓才更有家的味道。以前我也是一個廚房小白,更別說包湯圓了,特別怕包帶餡兒的湯圓。
  • 這才是最正確做法,太香了
    麵食最經典的做法就是饅頭,作為北方人的主食,蒸饅頭必須最拿手。饅頭中比較有名的當屬山東膠東大饅頭,特點就是又大又香,鬆軟有嚼勁,不用搭配菜品,幹吃就能吃上一大個,比吃肉還過癮,外地朋友只要吃過一次山東大饅頭,都會變成饅頭的忠實粉。很多人喜歡吃饅頭,卻不會蒸饅頭,經常因為發麵問題而導致失敗,今天和大家分享下家常發麵的全過程,學會後再也不用買饅頭吃了。
  • 嬰兒訓練「趴睡」離世:別讓你的無知,成為孩子成長的「殺手」
    任何罔顧孩子需求的做法,都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殺手」。菲特列二世曾做過一個殘忍的實驗:他命令保姆和護士,只餵養嬰兒,給他洗澡,換洗衣服,卻從不交流。他的目的是要看看從未交流過的嬰兒最先開口說的是哪國語言。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不要慌,父母可以嘗試這樣安撫
    和帶娃的辛苦相比,父母更擔心的是寶寶哪裡不舒服,相信每一位父母最怕的就是寶寶哭。因為這代表寶寶有了小情緒,但是由於他們還不具備語言能力,所以往往會讓父母抓狂,到底寶寶哪裡不適呢?孫女士最近一段時間特別苦惱,因為自己快兩個月大的寶寶突然變得"不乖"。
  • 炸湯圓時,可別直接下鍋了,學會正確的做法,湯圓才不炸裂不露餡
    炸湯圓時,可別直接下鍋了,學會正確的做法,湯圓才不炸裂不露餡。湯圓是在生活當中很多人都經常喜歡吃的一種食物,大家都知道,這個湯圓煮一煮,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是非常美味的,但是對於這個湯圓來說,除了煮著吃,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吃法,而炸湯圓就是最常見的一種。
  • 做可樂雞翅別再劃花刀了,難怪雞翅做的老不好吃,這才是正確做法
    在我們中國美食的種類是非常的多的,而且在製作美食的時候做法也有很多種,有些做法可能會比較的複雜,但是對於同樣一種美食,還是有一些比較簡單的做法的,做出來的味道也是非常的不錯的,比如說我們在平時經常吃的可樂雞翅,在製作的時候方法也是有特別簡單的方法的。
  • 「不哭才抱」的孩子怎麼樣了?看看過來人的案例,別毀了孩子
    有人說必須抱,孩子那麼小又不會說話,做父母的怎麼能看著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卻不管呢?萬一哭出個好歹該怎麼辦啊!還有人說,要等孩子哭完了再抱,既不慣著孩子也給了他安全感。 面對孩子哭鬧不止,家長究竟用哪種應對方法,才是正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