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和各高校的重視,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問題還待完善。本文向陽生涯根據大學職業生涯規劃課的現存問題進行探討!
1. 學情分析: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的認識不足
許多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知識了解甚少,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及作用知之不深,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在大多數「90後」「00後」大學生眼中,職業生涯規劃課是一門「教你如何找工作」的課程,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是畢業找工作時和畢業後的事情。有些學生甚至認為職業規劃課程是浪費時間,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課程內容空泛,大學期間的職業規劃被認為是片面的而且缺乏實踐經驗,沒有實際意義,不利於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另外,大學生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的有效執行力。儘管有極其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如果不付諸行動,再好的規劃也只能紙上談兵。
2. 教學師資分析:缺乏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培訓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專業的教學工作,它要求教師掌握系統的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和其他理論知識以及豐富的職業諮詢實踐經驗。目前,我國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的師資隊伍主要由高校輔導員和負責就業指導工作的老師組成,老師們所讀的專業也是龐雜不統一,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師資不足,教師水平參差不齊。當前制約輔導員有效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瓶頸是自身專業化水平不夠,雖然有些輔導員參加過一些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但這些培訓課程是短期的,缺乏系統性和專業性,作用有限。輔導員平時與學生接觸較多,了解學生思想動態,擅長跟學生溝通,能夠對大學生面臨的學習、工作、生活問題提供幫助,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但輔導員每天要處理大量的事務性工作甚至超負荷工作,要兼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難免精力有限、力不從心。輔導員往往憑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驗和常規管理方法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能很好地滿足現實的需要。總的來說,職業生涯規劃課的師資力量與專業化水平仍需提高。
3. 教學方法分析:教育形式傳統單一
對於多數輔導員而言,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最困難的便是如何將學生看來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生動有趣、巧妙有效地傳授給學生,如何根據現實環境及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來幫助學生解讀什麼職業性格、興趣、能力、價值觀,如何正確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採取何種決策和行動實現自己的事業生涯規劃。大部分輔導員沒有接受過生涯規劃師課程系統、專業的培訓,授課形式停留在傳統的「你聽我講」的講課、講座等過於單一的教學方式,授課過程也有些公式化和機械化,教學過程的系統性、針對性和教學成果的實效性欠缺。機械性的講授方法使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顯得枯燥無味,而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直擺脫不了演說家的角色,這種固有的教學模式難以調動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關注度,更不會把精力投入到職業規劃中,課程也形同虛設,起不到應有作用。
由於輔導員自身缺乏豐富的職業生涯閱歷和實踐知識,無法準確地結合時代特色和大學生特點形成科學完備的教學指導體系,職業生涯教育理論和社會實際稍顯脫節,這使輔導員很難引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難以讓學生信服。
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輔導員應以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為根本的目。作為大學生最直接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輔導員是實施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重要力量。大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會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而逐漸增強,學生們的職業性格和職業方向也會因人因時而異,高校輔導員應該上好每一節職業生涯規劃課,讓自己的每一節課深受學生好評,成為學生喜愛的老師,讓學生終身受益,指引學生個體逐步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向陽生涯專注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實戰落地19年,是國內職業規劃事業的開創者,向陽生涯研發的生涯規劃師課程,是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領域首個國家級認證培訓課程,旨在培養一批兼具國際視野和本土落地能力的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人才。該課程教會你在大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過程中,根據不同階段的不同任務、不同專業方向及不同性格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該課程誕生至今,先後獲得了國家人社部、國資委及教育部等多個部委有關部門的認可,並在全國範圍大力推廣。疫情期間推出線下課程,更加方便你的學習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