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漆即填彩漆,做法是先在漆器上刻印花紋圖案,然後在花紋內填入色漆,幹後磨平,呈現出光滑平整的效果,如江蘇武進縣南宋墓出土的填朱漆斑紋地戧金山水花卉紋長方盒。明清兩代,填漆技法相當嫻熟,如清代乾隆年間的填漆戧金鳳紋蓮瓣式捧盒,填漆戧金工藝爐火純青,兼用填、描兩種方法,代表了乾隆時期漆器工藝的水平。

根據黃成《髹飾錄》和楊明注釋中關於填漆的介紹,填漆有「磨顯」和「鏤嵌」兩種做法。磨顯填漆就是在上完生漆、磨去灰漿,也就是「糙漆」之後,在進一步精細髹器的「匏(pao)漆」之前,在漆器表面用稠漆堆起花紋輪廓,然後在花紋輪廓內填上色漆,輪廓之外也用漆填平,這樣就使得通體又處在同一平度上,然後再對器物表面進行打磨光滑。

簡單地概括這種工藝可以說是先堆輪廓後填色地的做法。與磨顯填漆「先堆後填」不同,鏤嵌填漆是用「先刻後填」的方法做成的。也就是在漆之後,直接在漆地上鏤刻出低陷的花紋,再在低刻內填入色漆,經打磨而成。

填漆漆器賞析之填朱漆斑紋地戧金山水花卉紋長方盒
盒面為柳塘圖,空地細鉤密密麻麻的圓點紋,圓點內填紅漆,是我國填漆技法的雛形。此盒通高10.7釐米,長15.3釐米,寬8.1釐米,木胎,通體外髹朱漆內髹黑漆。從整體上看,這件長方盒以朱漆為底,與宋代流行的光素漆器並無區別,但由於採用了細鉤填漆戧金的裝飾手法,使這件長方盒圖案輪廓分明,色澤豔麗清晰,顯得極為典雅高貴。
填漆漆器賞析之填漆戧金鳳紋蓮瓣式捧盒
此盒高15cm,口徑32.5cm。盒六瓣蓮花形,通體髹朱漆,蓋面填漆錦地,描漆繪纏枝花卉及彩鳳紋,並以濃金戧飾展翅飛舞的雙鳳及纏枝花卉。盒壁各瓣開光內飾雲鶴銜磬紋,開光外為卍字錦紋。足內刀刻填金楷書「大清乾隆年制」豎行六字款,款下刻「菱花鳳盒」器銘。其花紋處理先以錦地襯託纏枝花,再以纏枝花襯出雙鳳,這種分層襯託之法使圖案明晰,繁而不亂,同時又借戧金突出主題,使畫面有錦上添花之妙,極為富麗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