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進補第一肉、第一藥、第一根…!養胃補腎氣,現在吃最養人

2021-01-18 騰訊網

民間有句話叫「冬季進補,來年打虎」。冬季食補以溫熱補益為主,強壯身體的同時,起到禦寒的作用。

小編整理了「冬季排名第一」的食療方,助你溫暖過冬!

「第一肉」——羊肉

據《本草綱目》記載,羊肉有補中氣,益腎氣的作用。它也是歷來民間冬季進補的重要食材之一。

.........................................................................................

1、補腎壯陽

羊肉溫補肝腎,具有補腎壯陽、補虛溫中等作用。用於治療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冷痛等症。

2、補氣血,緩解手腳冰涼

在冬季,人體的陽氣潛藏於體內,所以身體容易出現手足冰冷,氣血循環不良的情況。多吃羊肉可以補氣、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的功效。

3、健脾養胃

現代中醫認為:適時地多吃羊肉可以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幫助消化,還能起到祛溼、避寒、暖心胃的功效。

4、病後、產後體虛

羊肉在肉類中脂肪、膽固醇含量少,且富含優質蛋白、維生素和鐵鋅硒等微量元素,有助提高抗禦疾病的能力。適合病後、產後氣血兩虛的人群食用。

.........................................................................................

養生食療:當歸生薑羊肉湯

當歸30g,生薑60g,羊肉500g

將當歸、生薑洗淨,切片;羊肉剔去筋膜,置沸水鍋中稍燙,盛出晾涼,切塊;然後將羊肉條塊及生薑、當歸放入洗淨的砂鍋中,加入清水適量,用武火煮沸,除去浮沫,改用文火燉至熟爛,飲湯並食羊肉。

補血調經,散寒止痛。

「第一菜」——白菜

說完第一肉,當然要說說冬補「第一菜」——白菜。俗話說「百菜不如白菜」,北方更是有冬天儲存大白菜的習慣,以作為整個冬季的主要蔬菜。

1、護腸胃

多吃白菜能促進腸胃蠕動;其富含維生素U,保護胃腸道黏膜,能幫助預防十二指腸或胃潰瘍。

2、輔助降血壓

大白菜含有豐富的鉀元素,常吃白菜對高血壓有良好的預防作用。

3、預防動脈硬化

白菜中含有的植物纖維、果膠和維生素等,有阻止腸道吸收膽固醇和膽酸汁的作用。對膽結石和動脈硬化患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養生食療:白菜燉豬肉

白菜一棵,豬肉500克,香蔥一根,料酒、醬油、食鹽、白砂糖少許。

白菜撕片洗淨切大塊,豬肉切大塊,用開水燙一下,去腥洗淨;所有調味料倒入鍋內加水燒滾,加入肉塊煮10分鐘; 放入大白菜煮至肉酥菜爛,且湯汁快收幹時,用少許澱粉勾芡,並撒上蔥段即可。

養胃生津、除煩解渴。

「第一根」——蘿蔔

常言道:「春吃花,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民間還有種說法「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蘿蔔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還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利大小便等等作用。常吃蘿蔔可幫助降低血脂、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石症等疾病。

1、蘿蔔的不同功效

市面上的蘿蔔種類很多:

白蘿蔔生吃潤肺止咳、熟吃補氣治感冒;

青蘿蔔煮水喝是理氣順氣的「良藥」;

胡蘿蔔富含維A,補肝明目。

養生食療:蘿蔔燉羊肉

蘿蔔1千克,羊肉500克,蔥、姜、黃酒、精鹽、味精各適量。

將羊肉洗淨去筋膜,切成小方塊,用冷水燒沸,焯去血水,出鍋洗淨。蘿蔔洗淨去皮,切成滾刀塊焯水後待用。

先將羊肉入鍋,加水適量和蔥、姜、黃酒,煨至五成熟時,再將蘿蔔放入,用小火燉至酥爛,加調味料後,即可食用。

補氣血、補腎驅寒。

「第一藥」——山藥

山藥是山中之藥、食中之藥。不僅可做成保健食品,而且具有調理疾病的藥用價值。

1、滋陰潤肺

山藥含有皂苷、黏液質,有益肺氣、養肺陰之效,輔助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症;

2、補腎益精

山藥中黏蛋白、澱粉酶等含量豐富,為病後康復滋補佳品,有滋腎益精的作用。

養生食療:山藥粥

幹山藥片60克,或鮮山藥100~120克,粳米50~100克

將山藥洗淨切片,同粳米共煮粥,還可加入幾顆去殼紅棗。

補脾胃、滋肺腎,可治療腹瀉、虛勞咳嗽、遺精,緩解疲勞。

「第一豆」——黑豆

冬貯腎精,意思就是趁著冬天保養你的腎。腎為先天之補,中醫講黑色補腎,多吃黑色的食物具有強效的食補作用。

黑豆向來有「豆中之王」的美稱。中醫認為,黑豆味甘、性平、無毒,有解表清熱、養血平肝、補腎壯陰、補虛黑髮之功效。

李時珍曰:「黑豆入腎功多,故能治水、消脹、下氣,治風熱而活血解毒。」

除了黑豆之外,像黑芝麻、黑米等也是冬天補腎血的優質選擇。

養生食療:蓮藕黑豆魚湯

黑豆100克,蓮藕400克,赤肉150克,生魚1條,蜜棗2個,生薑3片。

黑豆先提前浸泡30分鐘,蓮藕大塊切件備用,生魚宰洗乾淨處理好,然後把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煲中,倒入清水2000毫升左右,武火煲滾後轉文火煲1個半小時,就可以放鹽喝靚湯了 。

黑豆補腎,生魚煲可補肝脾之氣,加入蓮藕清熱涼血、補益氣血。

冬天進補一定要補全!這五個「第一」家家都有,快分享給家人看看,一起溫暖過冬~

相關焦點

  • 冬天進補,多吃這10種食物,越吃越有效
    冬季進補吃什麼?這是與個人身體健康相關的大事。今天小編為各位介紹10種冬季進補食物,從現在起吃起來!健健康康度過這個冬天吧!2蘿蔔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長壽的人在冬天一定離不開蘿蔔。蘿蔔水分充足,能化積滯、消食積、消渴、止痢等;想止渴化痰、助消化,可以生吃;想消食健脾,就蒸熟吃,相當補益。
  • 冬季第一菜、第一肉、第一果…勝萬千補藥!
    冬天進補來年打虎,下面這些冬天裡的「長壽第一菜、第一肉、第一果……」是最適合這個時候來進補的,每天都能吃,最重要的是家家都有,千萬別錯過!一起來看看吧~ 1.長壽「第一菜」:白蘿蔔 白蘿蔔在我國民間有「小人參」之美稱,也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之說。
  • 小寒過後吃什麼好?這些進補菜,藥食同源
    廣東衛生信息「冬季進補,來年打虎」。雖然廣東的冬天還是很熱熱熱,這不,馬上就要降溫了!小寒過後,天氣會愈加寒冷,寒冷除了容易讓人感冒,還會帶來許多問題:膝蓋等關節受寒,會造成關節疼痛、僵硬等問題。
  • 冬天,吃兔肉最養人,冬天燉一鍋,營養滋補還不長肉,比牛羊肉好
    導語:冬天,吃這肉最養人,冬天燉一鍋,營養滋補還不長肉,比牛羊肉好冬日,麻辣兔肉和酒是絕配,鮮香麻辣的兔肉邊吃邊出汗,再配上小酒,別提有多過癮,冬天也不怕冷,兔肉屬於高蛋白、低脂肪的肉,在這個進補的季節吃最養人,進入冬天后我家時不時用兔肉燉一鍋,鮮香味美、營養滋補,而且還不擔心會長肉,這吃著比牛羊肉好多了,
  • 冬季進補吃什麼 冬季進補的注意事項
    一到冬天大家自然而然就會想起冬季進補,那麼一到冬天就進補嗎?進補需要吃什麼食物呢?要注意什麼?冬天是指農曆立冬之後的3個月,這個時候除了氣溫低之外,人體代謝也會下降,中醫師所說的精氣等物質是屬於比較收斂的時候,所以在立冬前後是進補的最好時機。冬季進補吃什麼蘿蔔:都說冬吃蘿蔔夏吃薑,白蘿蔔是冬季的蔬菜,也是養生的好食材。
  • 冬季進補不可盲目 多溫熱少寒涼,多吃三果
    飲食原則:養肺潤燥,營養均衡   在冬季選擇進補大量溫補食品,以抵禦冬寒,專家提醒,不要因為氣溫下降而盲目進補像火鍋、牛羊肉等容易上火的食物。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因人而異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不可盲目「進補」。最好能多吃白菜、銀耳、糯米、羊肉、梨、獼猴桃等益補的食物,但要搭配合理,營養均衡。
  • 冬天進補,別再吃大魚大肉了,這個9毛8一斤,一周三頓不嫌多
    在冬天農務不怎麼繁忙的時候,一大家子人圍坐在炕上一塊看電視,這個時候爸爸總會準備一盆土豆,把它放進爐子裡頭,也不去管他,接著看自己的電視。等上個把小時以後,屋子裡便飄滿了土豆的香味兒。這個時候再拿上一個簸箕,戴上手套,將裡面的土豆挨個從炭火中扒拉出來。剛烤好的土豆是最好吃的,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趁著土豆還熱乎的時候,開始剝皮。
  • 大雪時節,吃什麼進補呢?七款食物藥膳,助你溫暖整個冬天!
    入冬即大雪,大雪時節多吃些溫補的食物,幫助保健養生,才能夠抵禦住寒冷。下面介紹的食物藥膳,都是非常適合大雪節氣食用的食譜,讓這個冬天變得暖和起來吧! 大雪節氣可以吃哪些藥膳進行食補?
  • 入冬吃什麼最養人?冬季食補要吃5個「第一」食物,別錯過了
    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冬季氣候嚴寒,萬物肅殺,自然界的動植物都處於收藏蟄伏的狀態,人當然也應當順應自然界的變化,進入冬藏季節。另外,冬天裡,人的食慾和消化能力也是四季中比較旺盛的。所以要趁著這個機會進補一些東西,來增強體質,到了來年春天,才不會容易生病。但是,冬季進補也不能盲目,一定要選對食物,以免過猶不及。那麼,冬季進補吃什麼好呢?
  • 牛奶、小米粥很養胃?消化科專家:現在大家把胃養得太懶了
    生活當中經常有人說喝點小米粥,多吃點素食,少吃點肉,可以把你的胃養好,然而消化科專家卻表示,現在人們把胃都養的太懶了,總養胃不如練出「野生胃」。現在生活當中有太多的養胃方法。牛奶、小米粥很養胃?消化科專家:現在大家把胃養得太懶了北方人愛喝粥,廣東人愛煲湯,其實說到底人類就是動物,胃功能也會衰退,中國人應該恢復自己的「野生胃」,不要吃得過軟過精,很多人對愛胃護胃都有一些誤解。一起看看你的養胃方法!一、吃素對胃好?
  • 大雪時節,記得吃「三肉三粥三湯」,飲食順應節氣,補足營養禦寒
    大雪,是二十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寒風落葉,徒留一樹瓊枝,大地裹上銀裝,世間雖寒冷卻美不勝收,大雪的到來,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雨雪增多,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民間有「冬天進補,春天打虎」的說法,冬天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營養轉化成能量儲存體內,冬天多吃高蛋白、維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
  • 養腎進入「黃金期」,吃5物,做3事,堅持按一按,腎氣越養越充足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中醫認為,腎主收藏,對應冬季,冬天是養腎的黃金時節,而在大寒時期,也是萬物收藏最重要的時節,這個時候,也是人們養腎的最重要也最好的一個時期,養腎進入「黃金期」,吃5物,做3事,堅持按一按,腎氣越養越充足。
  • 冬天就來東山島進補吃海鮮!
    這周末就是小雪了小雪過後氣溫會逐漸走低這時候少不了進補養生那麼冬天如何養生呢?白鰭帶魚圖 | 網絡黃鰭帶魚圖 | 小小西瓜c而且帶魚肉厚刺少,具有澤膚、補氣、養血、健美以及強心補腎、舒筋活血、消炎化痰、清腦止瀉、消除疲勞、提精養神之功效。
  • 冬天進補,雞鴨肉沒它好吃,燉一鍋滋補又養人,家有孩子要常吃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冬天進補,雞鴨肉沒它好吃,燉一鍋滋補又養人,家有孩子要常吃進入冬季,是給身體「進補」的大好時機,這個時候稱之為「補冬」。那補冬要吃什麼呢?其實無外乎幾種肉雞、鴨、魚、牛、羊、豬,在這些肉類當中,最適合選擇哪種呢?
  • 冬季給孩子進補多吃這些補脾健胃,潤肺止咳,適合冬季的營養湯
    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大家的飲食也漸漸變得清淡滋養起來,冬季也是十分適合人們滋補的季節小孩子也不例外,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在這個時候進補有利於他的身體發育並且也可以增強孩子身體的抵抗力,那麼在秋冬季節應該給孩子什麼對身體最好呢?
  • 大雪吃什麼傳統食物?大雪節氣養生吃什麼?大雪節氣養生注意
    小米粥有滋陰養血,和胃安眠等功效,而紅薯也素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功效,使人「長壽少疾」。     3、狗肉     俗話說「掛羊頭賣狗肉」,其實溫州人一直有「冬令香肉暖胃」之說,這香肉即是狗肉。寒冬時節是食狗肉進補的最佳時刻,《大明本草》上就有「黃狗大補益人,餘色微補」記載。
  • 春吃花,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你可知秋天如何正確的進補?
    第一,我們多吃一些健脾養胃的食物,比如茯苓、芡實、山藥、小米等,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第二,如果我們能在立秋後的早晨,就像現在,堅持喝碗白粥,既可瀉秋涼,又能防秋燥;第三,我們飲食上要以淡補為主,如茄子、鮮藕、綠豆芽、冬瓜等食物,雖清淡但也有一定的補益效果。
  • 食安城市創建時丨進補不是亂補!一碗牛肉湯喝翻11人!
    冬季進補是不少人的選擇,但吃的東西不對,不僅達不到進補的效果,反而會給身體造成傷害。 專家提醒,進補除了要因人而異,更需適度。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如果進補過度,很容易給心腦血管增加負擔,造成不可逆轉的嚴重後果。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李增寧表示,吃肉過多會引起血脂代謝、血糖等出現問題。另外,吃東西過鹹也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 中國傳統節日小寒,都吃些什麼暖胃的食物呢?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
    老一輩的人,除了穿上暖和的棉衣棉褲之外,在飲食上也特別地講究,民間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疼痛」。可見,小寒時節進補是很重要的。在古代,人們對小寒期間飲食是非常重視的,在一些地區到現在還保留著一些傳統,如,廣東地區吃紅豆糯米飯,南京地區吃菜飯等。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小寒的重視漸漸地淡化了。但是小寒之後吃什麼對身體有好處呢?順應時節,可以讓你順利地度過數九寒天。
  • 海醫二院中醫科專家:大雪節氣養生有方,進補有道
    2.大雪進補 對症適量  陽虛體質的人其表現為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經常感冒、口淡不渴等,此類人群可吃些溫熱性食物來保暖,如羊肉、蝦、韭菜、胡桃肉等,而鴨肉、香蕉、黃瓜、梨、綠豆、冰糖等涼性或寒性的食物則最好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