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金星採風「中國詩之島」溫州江心嶼
屈金星採風「中國詩之島」溫州江心嶼本網訊 10月28日,應溫州市政協、中共溫州市鹿城區委宣傳部、溫州市鹿城區文旅局、溫州市鹿城區文聯邀請,中國詩歌春晚總策劃、總導演、詩歌文化旅遊策劃專家屈金星乘坐渡輪登臨「中國詩之島」溫州江心嶼考察採風。
-
溫州不僅有土豪,還有座被稱之為「中國詩之島」的蓬萊仙島
溫州不僅有土豪,還有座被稱之為「中國詩之島」的蓬萊仙島在土豪遍地的溫州城,有座被稱之為「中國詩之島·世界古航標」的江心嶼。江心嶼有著「甌江蓬萊」的稱號,島上亭臺樓閣,樹木蔥鬱,名勝古蹟眾多。在東西長、南北窄的島上矗立著兩座寶塔,造型各異。兩塔不僅是祈福聖地,同時是船舶的導航標誌。
-
「中國詩之島」唱響民俗體育鼓詞
一行人首先瞻仰了溫州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和溫州革命歷史紀念館,重溫溫州百年黨史和革命史。溫州市民俗體育運動協會副主席、鹿城區五金行業商會五金城黨支部書記包建中說:「今年我們學習了很多溫州的革命歷史,深受感動。這次三家社團聯合組織這次活動,就是要從革命烈士身上汲取力量,為新一年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
詩畫山水 溫潤之州——2020版溫州旅遊宣傳片全新出爐
歷代文人墨客多青睞溫州,謝靈運、杜甫、孟浩然、韓愈、沈括、徐霞客等,都為溫州山水留下詩篇和墨跡。據不完全統計,溫州甌江沿線清朝以前的詩詞共6300多首,這為溫州山清水秀的自然美更添了幾許詩情畫意。 「甌江山水詩路」以甌江水係為紐帶,以溫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三山五嶽」之雁蕩山、「中國山水詩的搖籃」楠溪江、「中國詩之島」江心嶼、「海上花園」百島洞頭、溫州五馬街歷史文化街區(包括謝池巷、池上樓、墨池坊)、溫州塘河沿線詩意景觀等為重要節點,貫穿整個浙南地區。 今天,就跟著這條視頻,飽覽溫州的詩意美景!
-
甌江千年詩路風採一館呈現-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
,以溫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三山五嶽之雁蕩山、中國山水詩搖籃楠溪江、中國詩之島江心嶼、溫州五馬街歷史文化街區等沿線詩意景點為節點,貫穿整個浙南,涵蓋麗水和溫州多地。本屆溫州文博會打造甌江山水詩路特展專區,以詩會友,用一個館帶您領略千年詩路勝景。一詩一景覽甌江千年山水詩路畫卷「皇都歸客過仙都,厭看西湖看鼎湖。洞接龍泓片雲近,山分雁蕩一峰孤。」在麗水縉雲的鼎湖孤峰,宋朝溫州籍狀元王十朋,賞著仙都美景,留下一首遊仙都的佳作。
-
南宋永嘉太守顏延之眼裡的「心靈歸宿」就在溫州這座島…
甌江,從山中來,到大海去;綿延八百裡,奔流不息;多少文人墨客徜徉於甌江山水之間,寫下一首首詩篇,傳誦至今,讓甌江山水詩路閃耀千古。有著「中國詩歌之島」之稱的洞頭,因航道通暢,地處險要,漁產豐饒,風光旖旎,歷來為人們所倚重。自古以來,文人、官員以詩記之,留下了不少佳作。
-
「中國詩歌之島.首屆國際海洋詩歌節」在溫州洞頭完美收官
「中國詩歌之島首屆國際海洋詩歌節」在溫州洞頭完美收官(亦奕 蘇婭)「海外桃源別有天,此間小住亦神仙」,6月26日,「中國詩歌之島首屆國際海洋詩歌節」在溫州市洞頭區開幕,來自國內外來八十餘位國內外著名詩人、詩評家以及各大詩歌刊物的主編歡聚海島洞頭
-
「中國詩歌之島 第二屆國際海洋詩歌節」開幕 打造「海上詩路...
「中國詩歌之島 第二屆國際海洋詩歌節」開幕 打造「海上詩路」啟航地2020年10月27日 10:24:27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10月26日,以「對話蔚藍,打造『海上詩路』啟航地,助力『詩路文化帶』建設,展現『窗口』文藝擔當」為主題的「中國詩歌之島?第二屆國際海洋詩歌節」開幕。
-
16秒讀懂為什麼溫州是中國山水詩發祥地!
《仙巖銘》(節選)唐·姚揆維仙之居,既清且虛;一泉一石,可詩可圖。江心嶼位於甌江中遊,是中國四大名勝孤嶼之一,享有"中國詩之島,世界古航標"之美譽。島上東西雙塔凌空,映襯江心寺,還有英領事館舊址、宋文信國公祠、浩然樓、謝公亭、澄鮮閣等名勝古蹟。
-
詩人洛夫的溫州之行
詩人洛夫的溫州之行 2020/11/29 06:16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遊歷 瀏覽:998
-
詩之島的日落——浙江溫州江心嶼的黃昏
浙江溫州,江心嶼。
-
讀鬥城山水 訪謝客詩蹤-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
從詩中所描繪的清麗風景來看,應該是詩人來溫後的次年春日或春夏時節出遊所寫。《登江中孤嶼》一詩,大部分記敘了遊覽的歷程和江心嶼的風光。詩人先寫因倦遊而覓新奇之境,然後寫登江中孤嶼時所看到的風景,以及因此產生的對於神仙養生之境的幻想,抒發了作者對朝中的厭倦與渴望遁世處幽的心境。
-
河海大學副校長董增川實地考察溫州江心嶼、七都島水利工程(圖)
為打造出一個地方水利支持高校發展、高校助推地方水利建設的合作典範,推動實現新時期校地合作、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12月1日上午,河海大學副校長董增川率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學院、教務處、人事處等一行領導、專家,來溫州實地考察江心嶼、七都島水利工程,為下一步與溫州市水利局開展全面合作做好前期調研工作
-
他是將溫州城圖寫入詩詠第一人
詩中,將永嘉視為六朝的山水名勝之地。在當時,沒來過溫州的詩人,寫溫州大多靠「腦補」謝靈運的永嘉之遊,長期駐紮的詩人,開始深入溫州的大街小巷。從所存遺詩來看,他曾到過樂清、瑞安等地。李白和杜甫都沒到過溫州,而是通過謝靈運的詩歌來想像溫州,照搬了「孤嶼」一詞。
-
他是將溫州城圖寫入詩詠第一人!
地與剡川分水石,境將蓬島共煙霞。卻愁明詔徵非晚,不得秋來見海槎。從這首贈詩中,可以看到張又新在當時是一個喜歡吟賞風流的才子,詩末也委婉點出張又新這次是被貶溫州。詩中,將永嘉視為六朝的山水名勝之地。據溫州地方文獻挖掘和專家考證,張又新在溫州所作題詠詩作,已知共有20首,17首完整,2首各存二句,1首僅存詩題,距離《方輿勝覽》所提到的35首,雖僅略過半數,已屬難能可貴。在當時,沒來過溫州的詩人,寫溫州大多靠「腦補」謝靈運的永嘉之遊。
-
跟著百度地圖,沿「甌江山水詩之路」,飽覽溫州的詩意美景
甌江山水詩之路則以甌江水係為紐帶,以溫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三山五嶽」之雁蕩山、「中國山水詩的搖籃」楠溪江、「中國詩之島」江心嶼、溫州五馬街歷史文化街區(包括謝池巷、池上樓、墨池坊)、溫州塘河沿線詩意景觀等為重要節點,貫穿整個浙南地區,涵蓋溫州、麗水兩市。
-
平仄聲中識百島
其中面積最大的大門島,古稱青岙山,清代時稱黃大岙山。其次為洞頭本島,古稱中界山,清代時叫三盤山。其餘如古稱東臼山,即今鹿西島;狀元岙山,即今之元覺島。洞頭諸島雖居偏僻海隅,卻因航道通暢,地處險要,漁產豐饒,風光旖旎,歷來為人們所倚重。自唐以來,文人、官員以詩記之,留下了不少佳作。
-
【在山的那邊NO.4】溫州前沙村:在「詩和遠方」中走向小康
不同於城市的喧囂,這裡靜謐清幽、環境優美,是不少文藝青年眼中的「詩和遠方」。從過去的「廢品村」到如今的「網紅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猶如一把「金鑰匙」,開啟了七都前沙村的小康致富之路。近日,《在身邊·小康故事》網絡主題報導之「在山的那邊——尋訪『兩山』轉化的溫州樣本」採訪團來到這個七都島東南端的村落,一探究竟。
-
溫州方言地圖:溫州方言種類多差異大為全國之最
溫州方言研究專家沈克成表示,溫州是個多方言地區,種類之多,差異之大,可謂全國之最。 溫州方言眾多,並非溫州人說的便是「溫州話」 溫州地方方言眾多,主要有甌語、閩語、蠻話(蠻講)、畲客話,此外還有金鄉話、大荊話和羅陽話等。 許多人認為,溫州人說的都是溫州話,其實廣泛認為的溫州話是甌語的俗稱。
-
「研學溫州」用快樂點亮詩心
金丹 攝溫州日報記者 卓揚「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這首耳熟能詳的《登江中孤嶼》,正是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筆下的江山嶼。日前,40名溫州日報小記者在浙江省名師、正高級教師陳智峰的帶領下,一起探尋這座風景秀麗、人文薈萃的「詩之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