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 07:47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遊歷 瀏覽:1187
☉商報記者 黃偉
甌江山水詩之路是以甌江水係為紐帶,以溫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三山五嶽之雁蕩山、中國山水詩搖籃楠溪江、中國詩之島江心嶼、溫州五馬街歷史文化街區等沿線詩意景點為節點,貫穿整個浙南,涵蓋麗水和溫州多地。本屆溫州文博會打造甌江山水詩路特展專區,以詩會友,用一個館帶您領略千年詩路勝景。
一詩一景
覽甌江千年山水詩路畫卷
「皇都歸客過仙都,厭看西湖看鼎湖。洞接龍泓片雲近,山分雁蕩一峰孤。」在麗水縉雲的鼎湖孤峰,宋朝溫州籍狀元王十朋,賞著仙都美景,留下一首遊仙都的佳作。在甌江山水詩路特展區,每個景點都有一首古詩,觀展者追尋著歷史文化名人留下的感受,循著他們走過的足跡來感受詩路的壯麗和秀美。
「何年霹震驚, 雲散蒼崖裂。 直上瀉銀河, 萬古流不竭。」這是唐朝的詩仙李白在讚嘆麗水青田石門洞天的壯觀景象。
「亂流趨孤嶼,孤嶼媚中川。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順流而下,中國田園詩的開山鼻祖謝靈運正在遊覽被譽為中國詩之島的溫州江心嶼。
在如詩如畫的永嘉楠溪江,李白的朋友、唐代大詩人孟浩然寫下一首《宿永嘉江,寄山陰崔少府國輔》,留下了「借問同舟客,何時到永嘉」的千古名句。
順江而下,一路美景一路詩,在途經甌海、鹿城、龍灣、樂清等地之後,在東海之濱的海島洞頭,清代詩人王步霄的一首《三盤山》「蒼江幾度變桑田,海外桃源別有天。雲滿碧山花滿谷,此間小住亦神仙」,帶觀展者完成了本次甌江山水詩之旅。
一館一瞰
賞甌越燦爛歷史人文
在甌江山水詩路特展區,享受到的不僅是一次詩詞文化大餐,還有10家麗水參展商和溫州20家展商所帶來的精品。在一個館,觀者就能體驗一遍甌江山水詩路。
麗水方面,古堰畫鄉、雲和梯田、「中國皇帝文化名山」仙都景區等著名景點帶來多種形式的展示,並帶來青瓷、泥塑、根雕石雕等非遺重點項目進行展示和互動。
來自溫州的20家參展商帶來雁蕩山、楠溪江、江心嶼等著名風景點視頻和景區展示,並在現場展示甌瓷、甌劇、米塑、甌繡、提線木偶劇等非遺重點項目。
「在永嘉館,我們開發的一款針對甌江山水詩路的互動軟體,在現場進行了線上的猜詩詞遊戲,吸引了一眾粉絲比拼,人氣火爆。」布展工作人員王女士說,作為甌江山水詩路重要的中國田園詩的發源地,永嘉打造的數字詩路e站也在文博會期間開館,通過高科技和數位化的模式,讓更多人能參與到這場傳統文化和視覺盛宴的饕餮大餐中來。
一人一技
揚百工巧匠傳世非遺技藝
在甌江山水詩路上,甌江沿岸的能工巧匠們留下傳承千年的非遺技藝。
甌繡大師李小紅的作品一亮相就受到粉絲追捧。「我這次帶來的展品不打算出售,但經不住一位粉絲『軟磨硬泡』,最終出讓了一個小作品。」李小紅說,一位觀展者看到她的一幅牧童甌繡非常喜歡,執意要買,但該作品近期將去參賽,並不打算出售。最終這位「粉絲」退而求其次,要求購買另一幅小的雙面繡扇面,最終李小紅滿足「粉絲」的心願。無獨有偶,來自麗水景寧的泥塑大師王星帶來的畲鄉風情中的「56個民族」泥塑作品和菌菇類作品,也被熱情的觀展者「強購」。
來自洞頭的溫州螺鈿非遺產品也受到遊客熱捧,「溫州螺鈿在宋代即為貢品,但其製作過程和成品過於奢侈精美,被南宋皇帝所禁,曾一度斷代失傳,我們從遺留下來的歷史文物研究,最終恢復了這樣一項非遺技術。」據東海貝雕博物館的講解員晶晶介紹,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目前溫州螺鈿技藝發展十分不錯,本次展會帶來的展品被預訂了很多,還欠了遊客好幾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