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主義建築PK後現代主義建築,你更鍾意哪個?

2020-12-04 藝術與設計雜誌

在20世紀50年代現代主義日漸衰落的時候,後現代主義的文化思潮開始盛行。後現代主義源於現代主義但又反叛現代主義。作為現代主義的大師,密斯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理論,在今天也極為流行。

然而上個世紀60年代,卻有另外一名建築師誑言」Less is bore(少即枯燥),反對現代主義的理性,強調設計的多元素化,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他就是羅伯特·文丘裡—後現代主義建築的奠基人。

現代主義的建築「簡單優於複雜,平淡優於鮮豔奪目;單一色調優於五光十色;經久耐用優於追趕時髦,理性結構優於盲從時尚。」

後現代主義的建築則主張以裝飾手法達到視覺上的豐富。提倡滿足心理需求,而不是僅僅以單調的功能主義為中心。設計上的後現代主義大量採用各種歷史裝飾,加以折中處理,以打破國際主義風格多年來的壟斷。在眾多的後現代主義設計思潮中,高技派和、解構主義都成為挑戰現代主義設計的演繹內容。

後現代主義的設計風格一直延續到今天,色彩大膽、裝飾華麗、不同文化背景的古怪建築在全球各地不斷湧現。這些建築究竟有多「古怪」,一起來看看吧。

01

eins

金子塔住宅

阿姆斯特丹,荷蘭-Soeters van Eldonk Architecten-2006

三角形的馬爾坎蒂半島(Marcanti peninsula)是阿姆斯特丹西部工業/商業地帶的一個分支,這裡曾被用作倉庫和馬戲團。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它被Sier van Rhijn發展成一個擁有300個低層住宅的城市規劃。20年後,該地區建成了一個引人注目的住宅區、一所學校和一個位於地下停車場上方的公共廣場。55米高的金字塔形式的建築靈感來自半島的形狀,其外立面結合了多種類型的磚。

02

zwei

Ordnance展館

坎布裡亞郡,英國-Studio Mutt-2018

具有標誌性和功能性的功能地圖具有符號,顏色和設計細節,這些是英國文化遺產中熟悉的部分。Mutt事務所的設計借鑑了歷史上人與自然在文化和身體上的互動研究。

03

drei

工業城市壁畫

紐約,美國- Camille Walala-2018

卡米爾·瓦拉拉在人行橫道、夜總會內部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多彩迷宮上留下了她獨特的藝術印記。受到孟菲斯運動的符號和形狀、南非恩德貝勒部落的色彩文化和舞臺藝術大師維克多·凡撒裡的幻覺的啟發,瓦拉拉將她的迷幻個性加入了克利夫蘭銀行、倫敦廣場和巴黎百貨商店。

04

vier

Médiathèque

維勒班,法國-Mario Botta-1988

05

fünf

M2大樓

東京,日本-Kengo Kuma-1991

位於八環路旁的M2是馬自達的汽車展廳。這是一個由不同尺度的建築元素組成的大雜燴,還有一面玻璃幕牆,上面是通常用來容納交通噪音的面板。結構是鋼筋混凝土,但卻有砌體結構的錯覺。在這堆東西的正中央是一根巨大的柱子,上面有一個略短的豎井。在內部,標誌性的柱子其實是一個帶有玻璃電梯井的中庭。

「我想成為電子時代的皮拉內西」是當時建築師的一個想法。幕牆和高速公路屏障代表了功能主義和現代主義,以及後現代主義的古典主題。結合這種自由浮動的拼貼,旨在表達一種新的後工業時代的工作場所和家庭之間的關係。

06

sechs

機器人大樓

曼谷,泰國-Sumet Jumsai-1986

這座大樓的設計者名叫書梅.朱姆塞。據說他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兒子的機器人玩具。傑拉介紹說,實際上書梅的設計理念還有著文化上的深意。美國人談機器人色變,因為在他們心裡總擔心機器人會最終奪去人類的飯碗,甚至統治人類;而在泰國人的心目中,機器人則是親切而友好的,它們是人類的助手,就像這個外表憨厚可愛的機器人大樓一樣。

書梅在設計機器人大樓時曾表示,機器人大樓更應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於是,這座大樓的餐廳不像別的辦公樓那樣被設計在地下,而是在景觀非常好的高層。大樓的地基2.5米厚的底座不用震耳欲聾的柴油動力,而是以電為主,避免擾民。

07

sieben

Zaandam酒店

阿姆斯特丹,荷蘭-WAM Architecten-2010

由蘇特斯–範爾東克建築事務所設計,命名為「Inverdan」的市區重建計劃,包含了歷史街道布局的復原,運河的重新開通,以及中心區的認同感重塑。建築使用木材和埃特尼特纖維水泥覆面材料建造;各異的開窗布局、突出的懸挑、屋簷和底部優雅的白色勾勒線條,令建築極富表現力。

08

acht

Chiat/Day大樓

洛杉磯,美國-Frank Gehry and Claes Oldenburg-1991

這個Chiat/Day/Mojo公司總部,蓋裡設計了一個望遠鏡作為入口。這個後現代風格的建築以其不尋常的風格和混雜的材料而聞名。十年後,谷歌宣布他們將租賃這座房屋作為辦公場所的擴大區域,這個望遠鏡現在則作為他們威尼斯辦公室的入口。

09

neun

Ting 1

rnskldsvik,瑞典-Wingrdh Arkitektkontor-2013

10

zehn

Wolfartsweier幼兒園

卡魯,德國-Tomi Ungerer and Ayla Suzan Yndel-2002

位於德國Wolfartsweier,由藝術家Tomi Ungerer設計。其靈感來源於他最喜愛的動物——貓。貓嘴是門,肚子是更衣室、教室、廚房與餐廳,頭部是娛樂場,尾巴是緊急逃生通道,頭頂上還有草坪以模仿貓的皮毛。

11

elf

車庫博物館

邁阿密,美國-Jurgen Mayer H, Workac, Clavel Arquitectos, Nicolas Buffe, and K/R-2018

該項目集結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Riley從超現實主義遊戲中汲取靈感。Exquisite Corpse. Cadavre Exquis是風靡全法國的遊戲,其中有著諸多由設計師精心設計而成的畫面場景,他們在設計時並沒有相互參考,然後圖像就由這些看上去並不匹配的部分組成,共同形成了有趣的構圖組合。

在Riley的指導下,每位參與建築師都有著個人負責的部分,他們的設計思路完全自由。最終的設計成果組合起來,就是Exquisite Corpse遊戲的建築版。

12

zwlf

埃塞克斯的小屋

埃塞克斯,英國-FAT and Grayson Perry-2015

這個由英國作家阿蘭德·伯頓創建的項目始於2010年,每個項目都會邀請一位藝術家或者設計師與建築師合作完成。「埃塞克斯小屋」便是由英國著名藝術家格裡森·佩裡與建築師查爾斯·赫爾蘭得聯合設計完成。

作為英國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格裡森·佩裡是特納獎的獲得者和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的院長。他喜歡穿上女裝出現在世人面前。因此,在設計埃塞克斯小屋的時候,格裡森·佩裡為這座小屋想像了一個虛擬的主人——朱莉·卡泊。據格裡森介紹,朱莉是埃塞克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女人,離過兩次婚,有兩個孩子,後來去過印度之後,最終成為一名社會工作者,但是卻又在61歲的時候過早的死掉了。

13

dreizehn

法蒂瑪聖母教堂

Giova,瑞士-Mario Campi and Franco Pessina-1989

14

vierzehn

產品展館

邁阿密,美國-SITE, James Wines-1979

James wines認為這些建築是對藝術和建築之間界限的探索,從無處不在的和熟悉的大型商店原型的出發點出發,提供了更大的自由來模糊界限。SITE的作品經常遭到強烈的負面批評,尤其是休斯頓的Indeterminate Facade完成之後,主流建築媒體認為建築中沒有幽默的地方,但是Lewises一家不顧批評的回應,繼續支持作品。另一方面,wine的朋友和同時代的人——尤其是藝術界的人——羨慕他創作作品的自由,他們在探索腐朽、忽視和人為因素的過程中,如此明顯地批判了美國消費文化的隨意性,而這正是他的客戶獲得商業成功的源泉。

15

fünfzehn

中國碼頭

倫敦,英國-CZWG Architects-1988

該建築於1982年至1983年設計建造。巧妙地將歷史與後現代設計相結合,色彩鮮豔,充滿趣味性。面向河流的立面將巨大的寶塔形中心與醒目的紅色拱形鋼窗相結合。東立面的高垂直開口參考了附近維多利亞時代倉庫的建築遺產,而在後面,起伏的設計參考了高大圓柱狀的穀倉的形狀。既保持了住宅的私密性,又可以享受風景。

現代主義設計是時代的產物,帶有一定的時代烙印。它所奉行的「功能決定形式」、「少即多」(less is more)的原則早已深入人心。它不僅改變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而且改變了一代人的思想觀念和審美意識,對時代的貢獻可謂是功不可沒。

看了一些後現代主義的建築設計,我們再來看看現代主義的建築吧!

01

one

流水別墅

賓夕法尼亞州,美國-賴特-1935

這座標誌性建築的設計靈感來自日本著名的懸臂式建築。該住宅與自然景觀完美結合,是考夫曼一家的周末度假勝地。考夫曼稱這棟房子為「七桶樓」,指的是漏水的屋頂。此外,由於缺乏適當的加固,懸挑露臺開始脫落。這座房子幾經翻新,於2002年被改建為博物館。

02

two

璃屋

美國-菲利普·詹森-1949

菲利普·詹森設計的玻璃屋被稱為世界上最美且功能最少的房子。詹森更沒有預測到與其是居住這裡更多的會成為一個展示的舞臺,甚至成為一種象徵。玻璃屋是對稱並且堅固地坐落在地面上的,四分之一英寸厚的玻璃牆全部由黑色鋼柱支撐。內部空間被低矮的胡桃木櫥櫃與磚砌圓柱體劃分,圓柱體內為浴室和衛生間。磚砌的圓柱體和地板經過拋光處理,泛出深沉的紫色。

03

three

薩伏伊別墅

法國-勒·柯布西耶-1931

這所房子是在巴黎郊區的普瓦西鎮,作為薩伏伊家族的隱居地而建造的。其獨特的設計體現了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築》中提出的「新建築五點」,代表了現代建築理念的基礎,而且是國際主義建築中最著名的一件作品。

04

four

古根海姆博物館

美國-賴特-1959

這座圓錐形的博物館包括許多重要的畫廊和藝術收藏品。螺旋設計的室內帶你進行一個無盡的旅程,消除空間之間的所有障礙。在現代建築中佔主導地位的僵硬的幾何形狀是賴特描述的,他說:「這些幾何形狀暗示了人類的某些思想、情緒和情感——例如:圓形、無窮大;三角形,結構統一;螺旋,有機的進步;廣場,完整性。「賴特把古根海姆博物館視為『精神聖殿』。

05

five

柏林新國家美術館

德國-密斯·凡·德羅-1968

柏林新國家美術館是現代建築的先驅密斯·凡·德羅所建,美術館本身是一件鋼與玻璃的雕塑,裡面的陳列品有從印象派到德國表現主義、現實主義、立體主義的繪畫作品,乃至亨利·摩爾等人的大型雕塑。在它的對面,柏林愛樂音樂廳金黃色的牆面和曲折和造型有如樂海中的揚起的風帆。

對於現代主義建築和後現代主義建築,你更鍾意哪一個呢?

相關焦點

  • 後現代主義建築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美國和西歐出現的反對或修正現代主義建築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現代主義建築成為世界許多地區佔主導地位的建築潮流。但是在現代主義建築陣營內部很快就出現了分歧 ,一些人對現代主義的建築觀點和風格提出懷疑和批評。
  • 後現代主義建築的分類
    是後現代主義中影響最大的一種類型,主要的後現代主義大師都在這個範圍內。  使用部分的古典主義建築的形式和符號是其基本特徵,而表現手法卻具有折衷的、戲謔的、嘲諷的特點。從設計的裝飾動機來看,應該說這種風格與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人文主義有密切聯繫。
  • 建築後現代主義和現代主義的關係
    20世紀前期的現代主義建築的代表人物曾對建築的實用功能技術經濟藝術以及社會作用作了全面的探討,提出了一整套改革和創新的見解。相比之下,後現代主義建築思潮的倡導者主要關心的只是形式和藝術的方面。現代主義思潮的出現是人類建築史上一次全面,劇烈的革命性變化的產物,而後現代主義只是現代建築在形式和藝術風格方面的一次演變。
  • 建築後現代主義和現代主義的發展史
    現代主義建築是指20世紀中葉,在西方建築界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建築思想。這種建築的代表人物主張:建築師要擺脫傳統建築形式的束縛,大膽創造適應於工業化社會的條件、要求的嶄新建築。因此,具有鮮明的理性主義和激進主義色彩,又稱為現代派建築。在20世紀30年代,現代主義建築思想從西歐向世界其他地區迅速傳播。
  • 古建築,現代建築,中西建築大PK
    面臨高聳林立的大樓,看著一棟棟混凝土鋼筋的產物,相信很多人會想到過這樣一個問題:這些建築風格都是西方的,西方的建築pk中國的建築,我們是不是輸了呢?舉個例子:故宮和巴黎聖母院大教堂你說誰更好??其中前兩種是建築範型調整和適應新技術條件下的現代生產邏輯和體系的結果第三和第四種範型顯現了現代建築與古典傳統之間以相互矛盾和否定的形式達成的連續性與內在聯繫,最後一種,反映了現代主義試圖同化和吸收資本主義工業文明帶來的混亂和變化的努力,以及現代主義先鋒派對藝術與社會之間關係的重新認識
  • 後現代主義建築的特徵
    對於什麼是後現代主義,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的主要特徵,人們並無一致的理解。美國建築師斯特恩提出後現代主義建築有三個特徵:採用裝飾;具有象徵性或隱喻性;與現有環境融合。  現在,一般認為真正給後現代主義提出比較完整指導思想的還是文丘裡,即在建築藝術中追求複雜性和矛盾性,而且與古典的建築美學觀念相違背;完整統一和諧不再被當作藝術創作的最高原則和目標;反之,不完整不統一和不和諧受到了推崇。這樣,建築的美學範疇擴大了,建築藝術的路徑更加寬廣多樣了。雖然他本人不願被人看作後現代主義者,但他的言論在啟發和推動後現代主義運動方面,有極重要的作用。
  • 後現代主義建築的根源
    建築事業同科學技術緊密相聯,建築師仍持有濃厚的理性主義觀點。這是建築中的現代主義思潮與文學藝術等門類中的現代主義流派不同的地方。60——70年代以後,西方發達國家經濟高度發展,物質豐富了,房荒問題相對解決了。然而,人們感受到工業高度發展帶來的負面效果。環境危機資源危機生態危機社會危機信仰危機等,反倒使人們在物質豐裕時期產生了新的危機感,社會文化心理隨之發生新的重大轉變。
  • 後現代主義建築簡介與理解
    對於這種傾向,曾經有過不同的稱呼,如「反現代主義」、「現代主義之後」和「後現代主義」,以後者用得較廣。對於什麼是後現代主義,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的主要特徵,人們並無一致的理解。美國建築師斯特恩提出後現代主義建築有三個特徵:採用裝飾;具有象徵性或隱喻性;與現有環境融合。
  • 後現代主義建築理論
    對後現代主義的建築,不同理論家有不同分類方式  以下是羅伯特。斯坦恩的理論  冷嘲熱諷的古典主義  這個風格也有人稱為「符號性古典主義」。它的特點是採用大量古典的、歷史的建築符號、裝飾細節,以此達到豐富的裝飾效果。
  • 融創高隆灣pk清瀾半島 哪個更對你口呢?
    如融創高隆灣pk清瀾半島,看看誰更符合你的口味!戶型pk融創高隆灣推薦戶型:B1戶型建築面積為:103.89㎡3室2廳2衛pk總結:融創高隆灣戶型方正,餐客廳一體化設計,通透性較強,雙衛浴設計,互不幹擾。
  • 上海哪個建築被認為是中國的第一座現代主義建築?
    現代主義建築是指一種簡單的、非裝飾性的建築風格,曾在20世紀佔主導地位。後來,由於設計被認為過於單調,風格開始發生變化,並逐漸發展到後現代主義。文遠樓是位於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的現代主義建築,他建於被認為是中國中第一座現代主義建築,也是最早的包浩斯風格建築。建於是同濟大學建築系中國最早的現代主義建築,由黃毓麟、哈和設計師俞載建築師共同完成。在竣工之前,其中一位建築師黃毓麟死於腦瘤年僅,享年28歲。
  • 後現代主義建築的表現形式
    由於後現代主義建築的美學範疇廣大,建築藝術的路徑更加寬廣多樣,所以它的具體表現是多種多樣的。美國建築師格雷夫斯設計的俄勒岡州波特蘭市政大樓,英國建築師斯特林設計的德國斯圖加特市國立美術館是兩座有代表性的後現代主義建築的例子。
  • 索尼大廈:後現代主義的建築標杆(圖)
    建築遊記 李程專欄  李程 職業經理、建築評論人  如果說紐約西格拉姆大廈代表了國際風格摩天樓的範式,那麼距離它不遠、位於麥迪遜大街550號的索尼大廈(原AT& 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大樓)則掀開了後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序幕
  • 後現代主義建築,你了解有多少?不妨一看!
    60年代,建築領域的後現代主義伴隨其方法宣言出現,建築師羅伯特.文丘裡在著作《建築的複雜性與矛盾性》一書中,號召建築師們創造一種新的建築,拋棄現代主義國際風格的冰冷與抽象。新建築應該是有所指涉的,這意味著建築要讓人回想起歷史上的建築風格,或者包含指涉歷史與現在的題材。
  • 建築設計:後現代主義的風格特徵有哪些?
    導語:建設工程教育網憑藉其多年輔導經驗,聘請國內權威考試輔導專家,依託專業教學服務團隊,採用高清視頻等先進教學方式,推出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安全工程師、諮詢工程師等優質網上輔導課程,點擊了解詳情>>>後現代主義包含了太多的社會的文化需求
  • 現代主義建築在美國
    依託於工業發展的美國城市,從19世紀初開始湧入了大量的人口,而1872年芝加哥大火後的重建急需更安全的材料以及快速構築的需求加快了鋼結構大樓的發展,新興材料的大量使用提供給建築師一個設計思考的新起點。基於此,早期芝加哥學派的路易斯·沙利文等人和賴特在建築上的創新給了歐洲建築師們一些啟示。
  • 後現代主義建築思潮的主要特徵
    美國建築師R.斯特恩提出後現代主義建築有三個主要特徵:採用裝飾,具有象徵性或隱喻性,與現有環境融合(文脈主義)。英國建築評論家c.詹克斯認為「後現代主義建築就是至少在兩個層次上說話:一方面它面對其他建築師和留心特定建築含義的少數人士;另一方面它又面向廣大公眾或當地居民」。
  • 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區別
    摘要:本文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從科學哲學的角度,對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科學觀作了較為全面的比較。全文共分為四章:   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設計首先從建築開始。首先提出的一整套關於建築的思想體系和設計方法,決定了後現代主義風格首先表現在建築設計上,而後再影響到其他領域。其方式一是後現代主義已成為一股發展的潮流和一種時尚的象徵,而後現代主義建築師則是這一時尚的代表,同時又跨越了設計領域的界線,成為其他設計領域的設計師。二是建築師認為產品設計是建築設計的一部分,同樣投入極大的熱情,從而帶動了其他設計領域後現代主義風格的發展。
  • 樂高建築大師:紐約索尼大廈- 後現代主義的標杆
    如果說紐約西格拉姆大廈代表了國際風格摩天樓的範式,那麼距離它不遠、位於麥迪遜大街550號的索尼大廈(原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大樓)則掀開了後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序幕。這座於上世紀1984年落成的超高層辦公建築,由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密斯在西格拉姆大廈的合作者、著名美國建築師菲利普.詹森設計。
  • 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區別
    現代主義是現代工業發展、現代社會成熟的理論成果;後現代主義是後工業社會、後現代社會或曰信息社會發展形成的思想結晶。現代主義或現代派運動一詞現在被固定作為一種國際傾向的綜合名稱,這種國際傾向出現於19世紀末期西方的詩歌、小說、戲劇、音樂、繪畫、建築和其他藝術領域,後來影響到20世紀大多數藝術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