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學草書的一部「秘笈」,傳說為王羲之所寫,在後世影響深遠!

2020-12-11 書法網

在很多沒有書法經驗之人的慣常認知當中,草書是沒有存在的意義的,因為寫出來的字幾乎沒有人看得懂。

其實不然,在書法史上,草書有著極為廣泛的意義,也是書體發展的一種必然規律,而草書也往往代表了一個書法家最高的藝術成就,草書是在最嚴格的法度當中,讓人能夠最大的發揮藝術潛能和想像力,所以要看一個書法家的藝術成就,往往是看的他的草書功力。

王羲之草書《草訣百韻歌》

所以說,草書是每一個書法家所繞不過去,且應該極為擅長的一種書體。在隸書系統當中,從總體上看,是演變出了三種書體,一種書隸書,一種是楷書,另外一種便是草書,而在隸書系統當中,草書是最先產生的書體,也是漢魏之氣,文人士大夫之間書信交流的常用書體。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了王羲之的大量的尺牘信札,皆是用草書寫就。

那麼應該如何學習草書呢?學習草書跟學習篆書一樣,在古人那裡是有跡可循的,晉人時期,草書作為日常交流的常用書體,所以不需要刻意學習,而到了唐代以後,草書已經漸漸失去了它的實用功能,所以專門學習草書,便成為了後世書法人的一門功力!

王羲之草書《草訣百韻歌》

學習篆書,有一部經典的入門法帖, 這便是王福庵的《說文部首》,這部書乃是幫助你奠定基本的篆書書寫規律,記住了這些偏旁部首,在看到單字的時候,往往能夠一眼看出。

而學習草書,在中國書法史上也流傳著這樣一部書法法典,這就是著名的《草訣百韻歌》。

這件《草決百韻歌》據傳乃是王羲之所寫,乃是採用五字一句的詩歌寫成,合轍押韻且朗朗上口。

王羲之草書《草訣百韻歌》

這《草訣百韻歌》可以稱得上是學習草書的一部秘笈了,歌訣中總體有三個要點,第一是草書的結字規律,什麼樣的偏旁部首合理搭配會組成什麼樣的字,第二是易混淆的字應該怎麼區分,比如「有點則為水,無點方為言」,就是寫草書「三點水」的時候,一點加豎鉤乃是「三點水」的寫法,直接豎鉤來寫,便是「言字旁」的寫法。此外,還有一些口訣是幫助記憶一些字的。比如:或戒戈先設,皋華腳預施。意思是寫「或與戒」的時候要先寫「戈」,寫「皋和華」的時候,頭寫好後中間豎直到腳!

王羲之草書《草訣百韻歌》

當你記住了這《草訣百韻歌》再去識讀和書寫草書的時候就不會出錯,這部經典幾乎囊括了草書中的所有字法規律,是一部草書界的「曠世寶典」!

這部《草訣百韻歌》每一個字都是用極為標準的草書寫就,並且每一個字都附有一個楷書的翻譯,極為便捷。

王羲之草書《草訣百韻歌》

當代很多人寫草書,往往從古代的一些經典開始學起,從王羲之的《十七帖》到孫過庭的《書譜》再到懷素的《小草千字文》以及于右任的《標準草書》等等,但這也僅僅是停留在識記的階段,而要學到真正的字法規律,非這件《草訣百韻歌》莫屬。

這部《草訣百韻歌》能夠奠定你對草書的系統認知,也是學習草書的一部「心法」。

王羲之草書《草訣百韻歌》

如今,我們將王羲之流傳給後世的這部《草訣百韻歌》按照原作進行1:1超高清複製,還原出跟原跡一模一樣的作品,字字與真跡無二。

欲購此《草訣百韻歌》,請點擊下面惠購

王羲之草書《草訣百韻歌》

相關焦點

  • 書法史上的一部「草書秘笈」,流傳數百年,據說乃是王羲之所寫
    而這五種書體,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秦漢時期,篆書乃是官方的主流書體,魏晉時期,主流的書體乃是籀書和草書,到了唐代主流的書體乃是楷書,宋代以後,楷書的應用更為廣泛,草書已經漸漸失去了使用性,一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 王羲之的一部「草書秘笈」,短短1000餘字,卻蘊含書法大智慧
    而這五種書體,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秦漢時期,篆書乃是官方的主流書體,魏晉時期,主流的書體乃是籀書和草書,到了唐代主流的書體乃是楷書,宋代以後,楷書的應用更為廣泛,草書已經漸漸失去了使用性,一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 王羲之的一部「草書秘笈」,短短1000餘字,卻蘊含書法大智慧!
    而這五種書體,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秦漢時期,篆書乃是官方的主流書體,魏晉時期,主流的書體乃是籀書和草書,到了唐代主流的書體乃是楷書,宋代以後,楷書的應用更為廣泛,草書已經漸漸失去了使用性,一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 王羲之傳世的「草書秘笈」,總計700餘字,學草書的不可錯過
    學習草書跟學習篆書一樣,在古人那裡是有跡可循的,晉人時期,草書作為日常交流的常用書體,所以不需要刻意學習,而到了唐代以後,草書已經漸漸失去了它的實用功能,所以專門學習草書,便成為了後世書法人的一門功力!
  • 古代草書中的一部「要訣」,傳說是王羲之所作,在書壇影響深遠!
    ,而到了初唐時期,則是以隸書為入門之基,到了晚唐及其後世,唐楷已經趨近於完備,且成為了通用的流行書體,所以唐楷便成為了書法的基礎。在古代流傳著這樣的一部「草書寶典」,此作據說乃是王羲之寫給後人的,通過一種簡單易懂的「歌訣」行書,將草書當中的重要法門講解出來,成為了後世學習草書的「要訣」。當一個書法人將這些「要訣」記誦熟悉,並且理解通透,那麼你的草書基本就成功了一半了。這件草書歌訣便是著名的《草書百韻歌》。
  • 學習草書最佳範本,王羲之《十七帖》為何被後世奉為「書中龍象」?
    後世將《十七帖》一直作為學習草書的最佳範本,被書家奉為"書中龍象"。它在草書中的地位可比行書中的《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課程介紹:學習行書,《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是繞不過的經典。本課程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一百個字,著重講解其不同尋常之處,深入理解書聖的高妙手法,體會聖教序的藝術魅力。適合具有一定書法水平和學習行書的書法愛好者學習交流。
  • 淺談王羲之對中國書法的意義,以及對後世書法家的影響
    可以說,王羲之之後,學書法者都籠罩在王羲之的影響之中,借用美國文學批評大師布魯姆的話來說,就是面對王羲之,後世的書法家都有一種「影響的焦慮」。在這種情況下,後世的學書者很難說能超過王羲之,因為王羲之就是標準,就是範式,每一個學書者都是在這種範式框架中成長起來的。可以說,後世評價一個書法家藝術成就的高低,往往就以他對王字的領悟的高低為評判的重要依據。
  • 學習草書的一部「神帖」,這字超越了王羲之,堪稱「千古名品」!
    王羲之或可登上行書的榜首,但是在草書領域,孫過庭的地位是沒有人能夠超越的!孫過庭的生平以及他的書法經歷迄今都是一個謎,出生在何地?師從何人?書法為何能達到如此高度?以及他的書法理論體系是怎麼回事?他的代表作《書譜》為啥只有上卷而沒有下卷?
  • 被傳王羲之所作的《草決歌》為何很「雞肋」?原因在這!
    稍有書法常識或文學常識的人,都會知道《草訣》非王羲之所作,從書史文獻和音韻就可看出非晉人之手,之所以冠以「王羲之」名字,是因後人偽託,也由於後世刻板是集王羲之字而成。有很多人居然盲目以為這是王羲之作品,實屬無知的。
  • 《紅樓夢》:一部殘缺的文藝作品,對後世的影響卻一代比一代深遠
    然而了解紅樓夢的人都知道,紅樓夢是一部殘缺的文學著作,也就是紅樓夢未完。但紅樓夢在一開始的時候,作者就以各種謎語、詩歌、暗喻和伏筆建造起了故事的框架,甚至十二釵正釵、副釵和又副釵的命運結局也以詩歌的形式做了伏筆。
  • 書聖王羲之木蘭亭集傳說,你所不知道的大書法家奇聞趣事,這裡有
    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精研體勢,備精諸體,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派,影響深遠勤學苦練王羲之七歲那年,父親帶著他拜女書法家衛鑠為師,王羲之臨摹衛書一直學到到十二歲,雖已有小成,深夜,他還逐個字逐個字細緻觀察,但仍對自已所寫的字不滿,最後實在練得太疲倦了,握著筆伏在案上。這時一陣清風過後,一朵雲朵悠然而至,雲朵之上有位鶴髮銀髯的老人,看過王羲之書法後,笑呵呵的對他說:寫的不錯嘛。王羲之很是謙讓:哪裡,哪裡,還請您指點。
  • 初唐影響後世頗為深遠的一首詩
    此詩就是一首: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絕響。為什麼為一代一代詩人所推崇,因為這首詩本身就具有永不鏽蝕的生命力。它已不再是陳子昂個人作品,它是人類共同精神財富。即便是在這1500以後的今天,歷經一千多年的時空轉換,仍是一杯醇酒,愈久彌香。
  • 他是「楷書鼻祖」,與王羲之並肩,小楷影響深遠
    而鍾繇可以說是歷史上第一個正八經寫楷書的人,他被譽為「楷書鼻祖」,與王羲之並肩。其中鍾繇筆下的小楷作品《宣示表》流傳了1700年,相當於中國最早的楷書,堪稱是楷書中的「神品」,對於後世的楷書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們一起看一下:《宣示表》又稱為《尚書宣示帖》,全文18行,共有299個字,是鍾繇為魏帝寫得書表,主要內容是勸魏帝答應東吳孫權的請求,這與明、清時期的大臣向皇帝遞奏摺是一種情況
  • 永遠的經典,高清碑帖王羲之《十七帖》長卷
    然而今天我要向諸位書友推薦另一位草書大師王羲之。書聖王羲之的草書與其行書、楷書一樣,特出不群,氣象超然,對後世同樣影響深遠。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之一,唐宋以來,《十七帖》一直作為學習草書的無上範本,被書家奉為「書中龍象
  • 漢儒對後世的深遠影響
    在春秋戰國這個中國思想發展的黃金時期,最大的特點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雖然儒家也有相當重要的影響,但儒家並非處於一家獨大的狀況。前面說過,儒家與法家處於水火不容的對立狀態,秦國奉行法家,當秦國強大一統六國之後,儒家就遭遇到最重大的打擊。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大家熟知的「焚書坑儒」。
  • 屈原:出身貴族卻能體會百姓之苦,他的經歷對後世有著深遠影響
    屈原:出身貴族卻能體會百姓之苦,他的經歷對後世有著深遠影響!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說到端午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能吃粽子了,能看賽龍舟了,但是小編首先想到的卻是這個節日的開創者,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屈原他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一個詩人,屈原出身在貴族但是卻能體會百姓之苦,而他這一生的經歷對後世產生了很深遠的一個影響。
  • 書法界的「無上秘笈」,王羲之用14年寫成,1000年來無人能學會
    書法藝術跟其他中國傳統的文化有著極大的相似性,有著其獨特的傳承體系和筆法脈絡,並不是單純將字寫好看,就是好書法了!很多人並不理解什麼是書法中的「法度」,什麼是「規矩」,沒有學過書法的人以為寫得工工整整就是合乎法度,其實不然。
  • 從來學草書者,多學二王一派的今草,請推薦幾種今草的範本?
    王羲之《十七帖》《十七帖》,是東晉王羲之書寫的信札,為唐太宗(李世民)收藏的王羲之書卷之一,率以一丈二尺為一卷,此卷開頭有「十七」二字,故名《十七帖》。共有一百三十四行,草書一千一百餘字。此帖書法氣象超然,體勢清健遒美,用筆使轉自如,不僅為王羲之草書中最有名者,而且歷來亦是奉為草書圭臬,是學者極好的今草範本。
  • 趙楷經典|房弘毅趙楷王羲之《筆勢論十二章》美字當頭
    更有一說這是他作為秘訣傳給他的學生與族人的,只是後來,書法名家越來越多,學習王羲之先生書法的也多了,因此反而就公開成了大眾學習的「秘笈」。論中,書聖從三個方面對書法進行了論述總結。其一用筆方面,對「藏鋒、側筆、結筆、翻筆、起筆、打筆」等方法都進行了分析,尤其對各種方法所形成的筆勢進行闡述,對後世影響極大。
  • 王羲之的一部「書法聖經」,總共943個字,被後人評為:草書之祖
    在古代的傳統法帖當中,有許多影響後世極為深遠的經典。是後人學習書法不可錯過的絕好範本。最高的經典,莫過於王羲之的書法了。有人說:《十七帖》是王羲之留給後人的一部「草書聖經」。事實也確實如此,學習草書的人如果不對《十七帖》進行仔細研究,那麼他的草書水平也不會高到哪裡去。《十七帖》可以稱得上「草書之祖」了,後世草書名家無不是從此帖當中得出教益而後卓然成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