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的「空中花園」,城市起源地,有個好聽的名字「情人山」

2020-12-13 沙漠玫瑰

在歐美國家裡叫「聖地牙哥」的城市非常多,究其原因,大多都因是前西班牙殖民地或受西班牙影響較大的地方,就用西班牙的守護神——聖地牙哥為其命名。名氣最大的,就是智利首都「聖地牙哥」。

智利位於南美洲安第斯山脈以西的沿海地區,是世界上國土最狹長的國家,首都位於中部,是南美洲第五大城市,人口約730萬,佔全國人口約40%。1541年2月12日,西班牙人佩德羅·德·巴爾迪維亞(Pedro de Valdivia)率領150名騎兵來此,在今天市中心的一座小山丘上修築了西班牙在南美大陸上的第一座炮臺,並在山下用泥磚和草木建起了一批原始住宅區,就是最早的城市雛形。他是智利殖民史上第一任皇家總督,並用自己的名字給這座城市命名為「新埃斯特雷馬的聖地牙哥(Santiago de Chile)」。

西方殖民者建造城市時多出於軍事需求,聖地牙哥也不例外。這裡背靠安第斯山脈,橫跨馬波喬河,氣候溼潤,又有充足的水源,易守難攻。1818年智利獨立後,位於中間位置的聖地牙哥也是首都的最佳選擇。從那時起聖地牙哥就成了智利的「No.1」,貢獻了全國45%的GDP,智利人稱「一個聖地牙哥,半個智利」。

智利詩人聶魯達曾這樣稱頌自己的祖國:「上帝創造世界後,還剩下很多美麗的東西,就把它們一股腦兒堆成了智利。這裡擁有高原、田野、山川、湖泊、海濱、沙漠……」的確,縱貫38個緯度的智利,從北至南氣候多樣,資源豐富,而聖地牙哥,就像是這個國家的縮影。

聖地牙哥是一座既有歐洲浪漫風情、又有非洲原始狂野,更有南美獨特韻味的城市。它西鄰太平洋,東抵安第斯山脈,一側波瀾壯闊,一側終年積雪。若論旅行,一年四季都擁有不同的風景。

雖然我在聖地牙哥停留的時間不過短短的兩天,很難真正讀懂這座城市,但這座國際化大都市卻為旅行者提供了與眾不同的感覺。在這裡能夠看到世界各地膚色各異的人,或步履匆匆,或駐足凝視帶有鮮明西班牙風格的建築。了解了她的過去,才能更深刻地感受這座城市。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講述了歐洲殖民者在拉美的掠奪。其實,很難說殖民者給拉丁美洲到底帶來了什麼。雖然一些印第安土著有發達的文明,但卻被殖民者毀滅殆盡,找不到一絲一毫的記錄;南美的黃金白銀也養活了整個歐洲;但殖民者卻也給這塊大陸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力,加速進入了現代社會。

1817年1月,南美解放者貝爾納多·奧希金斯·裡克爾梅(Bernardo O'Higgins Riquelme)何塞·德·聖馬丁(José de San Martín)率領5000軍隊從阿根廷門多薩(Mendoza)出發翻越了安第斯山,可想而知這是一次多麼艱難的戰役,翻山過程中就損失了2000餘人。他們率領剩下的人打敗了西班牙殖民軍,1818年2月12日,奧希金斯正式宣布智利獨立,同年9月18日發表了《智利獨立宣言》,智利才進入了共和國時期。

下圖為智利國家歷史博物館(Museo Histórico Nacional

我從復活節島回到聖地牙哥,一時間還不能從荒無人煙的海島接受嘈雜的大都市。站在聖地牙哥城市街頭,步履匆匆的路人讓我心裡不免有幾分緊張,畢竟在南美城市安全是要考慮的第一問題。我在所住的Ibis酒店,前臺也提醒我隨時要注意隨身物品安全,手機不能拿在手裡,包放在身前,相機要掛在脖子上,甚至連首飾都要留意。

位於聖地牙哥市中心的聖露西亞山(Cerro Santa Lucía),就是前面提到的殖民者建造城市的地方,距離市中心的武器廣場不遠,乘坐地鐵都是紅線至Santa Lucia站下車。說是「山」,其實就是個僅為69米高的小土包,曾是1500萬年前火山噴發後留下的殘骸,印第安土著時期叫做「Huelito」或「Heutrecan」。如果從空中俯瞰,它宛如一片綠色的樹葉,鑲嵌在城市正中央。如今山頂依然有西班牙人修建的古堡,連同周邊的綠地一起對外免費開放,成了當地人最喜歡的城市公園,親切地稱其為「情人山」。

樹葉形小山的南北兩端都有進入公園的通道。南端入口附近還有一位老人守在門口,要求進入的訪客登記姓名、國籍、出生日期。語言不通,不知道他們做這樣的統計有什麼用,也許只是還保留著傳統的習俗吧。

入口對面的小花園裡矗立著一座雕像,仿佛在守衛著昔日的城堡。這座雕像是班傑明·維庫納·馬肯納(Benjamín Vicua Mackenna,1831.8.25-1886.1.25),他擁有愛爾蘭和西班牙巴斯克血統,出生於聖地牙哥,是智利獨立戰爭的英雄胡安·馬肯納將軍的孫子,智利著名的歷史學家、作家、記者和政治家。在他的一生中有過顛沛流離的流亡生活,也曾擔任聖地牙哥的市長,去世後葬於聖露西亞山上。

從1872年開始,聖地牙哥市政府就開始對聖露西亞山進行改建,不僅種植了千姿百態的棕櫚樹、耐旱的花草,還從歐洲購買了精美別致的人物雕像作為裝飾,成了集古堡、噴泉、怪石、宮殿教堂等於一身的花園。

沿著石階而上進入花園,先看到的是一座依山而建的黃色古希臘式門庭建築,環繞著流淌的清泉。這座海神噴泉建於1897-1903年間,與城市的殖民風格大相逕庭。因為它本就是由法國建築師維克多·亨利·維倫紐夫(Victor Henri Villeneuve)設計,又由智利建築師班傑明·馬蘭比奧(Benjamin Marambio)完成。左右兩道半圓形階梯從門廊平臺直通一層庭院,亭亭玉立的棕櫚樹在微風中搖曳生姿,仿佛讓我回到了西班牙米哈斯小鎮。

中央雕塑是海神波塞冬。

從二層庭院向北,一條步道逶迤延伸,蜿蜒曲折直通山頂。路邊古木參天,樹影婆娑。路邊的草叢中,各色野花競相開放。雖然我不能辨識出所有的品種,但卻看出了生機勃勃。

半山腰就能看到仿古的大炮,印第安人的木雕。

聖地牙哥首任大主教曼努埃爾·維庫尼亞·拉臘因(Manuel Vicua Larrain)的雕像,他於1778年4月20日出生於此,1840年被任命為主教。

小廣場一側的紅磚門樓透著濃濃的滄桑感,城牆垛口形狀的房簷保持完好。它曾是山頂城堡與山下往來的重要通道。

1834年,達爾文在研究進化論的環球旅行中曾路過聖地牙哥登上此山,山頂有一塊銅牌記錄了他的話語和親筆籤名。

旁邊的巨石頂上有一尊小小的印第安人雕塑,揮舞鐵鎬,象徵著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

一座七角古堡——伊達爾戈堡掩映於形態各異的仙人掌和色彩豔麗的花草之中,它就是殖民者最早為防禦建造的堡壘。如今每當正午時分,古堡裡複製的大炮還會發出隆隆聲響,迴蕩在市區上空。

爬上山頂是聖地牙哥市區內欣賞城市全景最好的地方,放眼望去,滿目蒼翠,這座小山完全就是一個現代版的「空中花園」。近處現代化的大樓與殖民風格的建築交相輝映,遠方終年積雪的安第斯山綿延不絕,馬波喬河穿城而過,一派典型的南美風格大都市形象,又不失動人的風韻。

從山頂向下看去,馬路對面碩大廣告牌的地方是聖露西亞手工集市(Feria Artesanal Santa Lucía)。智利是世界第三大產銅國,市場裡有不少銅製器皿或是銅製手工藝品,圖案新穎別致,手工製作精細,充滿了南美特色風格。

在山頂可以遠眺聖克裡斯託瓦爾山(San Cristobal Hill),俗稱「聖母山」,因山頂一座14米高的白色聖母像而得名。在智利人眼中,這座山如同海中的燈塔,是行者們的守護神,引導人們順利抵達聖地牙哥。這座海拔900餘米的小山丘是大都會公園(Parque Metropolitano)的所在地,山上花草林木植被茂盛,建有天文臺、兒童樂園、植物園和動物園等。

聖露西亞山旁邊就是聖地牙哥最重要的一條大街——奧希金斯大街(O』Higgins Avenue),就以前面提到的解放者的名字命名。它相當於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全長約7公裡,如同一條紐帶,穿起殖民風格或現代化的建築,通向四面八方。大街兩旁林蔭遮道,每隔不遠就有一座噴泉或是銅像,街旁有香氣撲鼻的餐廳、五光十色的商鋪,到了晚上霓虹燈亮起又是另一番天地。

大街上的聖弗朗西斯科教堂(San Francisco Church)是聖地牙哥最古老的教堂,歷經幾次地震仍屹立不倒。教堂旁的修道院內有一座殖民博物館,收藏有智利和南美殖民時代的一些文物。

智利是南美洲第一個獨立的國家,而聖地牙哥也是南美洲經濟相對最好的城市。漫步於主街上,似乎感受到了從南太平洋吹來的海風。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相關焦點

  • 「冒犯上帝的城市」_「空中花園」
    公主說:「我的家鄉山巒疊翠,花草叢生,景色非常喜人,而這裡巴比倫空中花園最令人稱奇的地方是供水系統,因為巴比倫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園的遺址相信亦遠離河流,所以研究人員認為空中花園應有不少輸水設備。使地下水運到最高一層的儲水池,再經人工河流返回地面。是一望無際的巴比倫平原,連個小山丘都找不到,實在荒涼。我每天都渴望能再見到我們家鄉的山嶺和盤山小道。」
  • 關於空中花園的傳說
    ,奇花異葩,鳥語花香,溪水淙淙……這是古巴比倫空中花園留給世人的模糊印象。令人嘆息的是隨著文明的失落,巴比倫空中花園早已消逝於歷史之雲煙。  事實上在地中海東岸的迦密山上,同樣坐落著一座「空中花園」,甚至在猶太人眼裡,上帝就住在這裡……
  • 山東名字易念錯的城市,為足球起源地,網友:僅三線城市消費卻貴
    地級市青島更是進入了新一線城市名單,擁有著旅遊資源,豐富的熱門景點。比如八大關以及五嶽之首的泰山。同時下轄16個城市,各個別具特色,人文薈萃。今天就聊一下山東省名字易念錯的城市。如果文字功底不過關的話,大家遇到這座城市的名字就會抓耳撓腮,感覺無措,甚至無法在5秒之內肯定的回答出來,回答出來也很容易讀錯。這座城市就是淄博。
  • 巴比倫空中花園真的在空中嗎?
    與羅得斯島巨像一樣,考古學家至今都未能找到空中花園的遺蹟,事實上,不少在自己著作中提到空中花園的古人也只是從別人口中聽回來,並沒有真的看過,到底空中花園是否純粹是傳說呢?巴比倫空中花園位於Euphrates河東面,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50裡外左右,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巴比倫中。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當然從來都不是吊於空中,這個名字的由來純粹是因為人們把原本除有「吊」之外,還有「突出」之意的希臘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錯誤翻譯所致。
  • 巴比倫空中花園
    巴比倫空中花園當然不是建在空中,這個名字純粹是對希臘文的音譯。其實,應譯作梯形高臺,所謂空中花園實際上就是建築在梯形高臺上的花園,後來蛻變為英文paradise(天堂)。 巴比倫空中花園是什麼時間建造的呢?
  • 陝西名字最好聽的城市,不是西安,不是漢中,被譽為:西安後花園
    陝西省在西北的幾大省份中也算是發展比較慢的了,很多人一提起陝西就會想到省會西安和漢中,這兩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帝王建都的地方,都和悠久的華夏歷史離不開關係,可要說西安和漢中的名字聽起來倒是平平無奇,沒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 《文明6》空中花園歷史背景故事一覽
    空中花園是《文明6》中的一種奇觀,效果是+2住房,加百分之15城市發展速度,下邊就給大家帶來文明6空中花園的歷史背景故事,大家可以來看一看。/奇觀效果:+2住房,加百分之15城市發展速度—簡介:巴比倫空中花園,從外文直接翻譯的話叫懸苑,就是懸掛的花園。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當然不是吊在空中,這個名字的由來純粹是因為人們把原本除有「吊」之外,還有「突出」之意的希臘文"foremasts"及拉丁文「pension」錯誤翻譯所致,其實應該就是一個在當時非常突出的花園。
  • 《空中花園謀殺案》,這個國慶必看!
    聽到這個消息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孟京輝這個名字一直就和「先鋒」「爆款」這些字眼聯繫在一起。《空中花園謀殺案》,1萬人標記看過,3409人標記想看的搖滾音樂劇,豆瓣評分8.0。故事非常精彩。——摘自著名劇評人林蔚然評論《空中花園謀殺案:用反諷悲憫人生》還等啥?《空中花園謀殺案》,必須安排在你「必看音樂劇」裡的一部。
  • 古巴比倫王國和它的空中花園,而空中花園是否真實存在?
    古巴比倫王國空中花園古巴比倫王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期間,他迎娶了一位非常美麗的異國公主,公主的名字叫賽米拉米斯。尼布甲尼撒為了安慰自己的寵妃,便下令按照王妃故鄉的景色創建了一座階梯花園,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空中花園』』。
  • 名字好聽的城市,大部分都在山東
    名字是一個人的象徵符號,是伴隨人一生的記號,一個好聽的名字會讓大家對你印象深刻,同理,對於一座城市也是如此,擁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更能引起大家關注。名字最好聽的城市?一看到這個話題,我腦海中出現的城市居然大部分都在山東省。
  • 巴比倫空中花園——人心中的花園
    巴比倫空中花園,素有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稱號,在公元前604年至562年間,由古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為他最愛的王后而建造的。王后是波斯人,尼布甲尼撒二世為她建造了這座奇幻的高大建築以便使她可以經常望鄉。空中花園上栽滿了奇花異草,並有完整的供水系統。當時到過巴比倫的古希臘人稱之為世界奇蹟。
  • 巴比倫空中花園!
    巴比倫空中花園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又稱懸苑。傳說在公元前六世紀,由巴比倫王國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倫城為其患有思鄉病的王妃安美伊迪斯修建的。空中花園據說採用立體造園手法,將花園放在4層平臺之上,由瀝青及磚塊建成,平臺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撐,並且有灌溉系統,奴隸不停地推動連繫著齒輪的把手。園中種植各種花草樹木,遠看猶如花園懸在半空中。巴比倫文獻中,空中花園始終是一個謎,甚至沒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園。科學家證實巴比倫空中花園實際上位於巴比倫以北300英裡之外的尼尼微,其建造者是亞述王西拿基立,而不是巴比倫的尼布甲尼撤王。
  • 11個屋頂露臺花園,造一個空中花園,喝茶品酒聊天,樂哉!
    11個屋頂露臺花園,屋頂一直是一個容易讓人忘記的地方,但有些人喜歡把屋頂設計成一個休閒的地方。打造一個屋頂上的空中花園,一家人在花園裡悠閒地喝茶、品酒、聊天、自娛自樂。鄰居們也愛上了花草我心中的屋頂就是這個城市成千上萬的屋頂。我們了解到,立體城市中充滿了高層建築,但真正的垂直城市不僅是高度的發展,更是各種高度的水平連接。造一個空中花園,樂哉!
  • 古巴比倫空中花園的秘密!
    這座城門有14米高,30米寬,並且有42個神獸組成,可以說是當時建築歷史上的奇蹟。牆上的獅子,是古巴比倫的神獸,代表主管愛情和戰爭的女神伊什塔爾。可以說古巴比倫就是以獅子為代表的城市。獅子的雕像在通往伊什塔爾門遊行大道兩旁,恐嚇著過往的人們。還有的雕像直接是獅子打鬥其他的動物,有的甚至還被打倒在地,據說獅子打鬥場面的之前有120隻,現在只有一具了。
  • 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巴比倫空中花園
    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把首都巴比倫城建成一座堡壘般的城市。它的規模就是用今天的標準來看,也是非常壯觀的。城市是方形的,每邊長22.2公裡。圍繞城市的城牆大約有8.5米高,是用磚砌和油漆澆灌而成的。四匹馬拉的戰車可以在寬闊的城牆上奔馳。城牆周圍還有很深的護城河。幼發拉底河從城牆下流進來,穿城而過。全城有100扇用銅做成的城門。巴比倫城的正門是伊絲塔爾門,高12米,雙重,是為獻給女神伊絲塔爾而建。
  • 18個「露臺花園」設計案例,打造只屬於自己的屋頂夢幻空中花園
    如果你家沒有庭院,其實有效利用屋頂的露臺,也可以成為夢幻的空中花園,有綠色的小清新,又有良好的觀景視野,這次帶來了18個空中花園的設計案例。這個屋頂的平臺有很好的視野,屋頂的空氣也格外清新,選擇石子鋪在地面上,呈現出自然的味道,旁邊種著蔥綠的綠色植物,是個觀景的地方,選擇結實的戶外家具可以防止強風和日曬。如果屋頂空間不是很大的話,也可以設計成小露臺休閒區。擺一張小桌子和椅子,放上靠墊,這樣就有了一個清新悠閒的角落。
  • 上海現「古巴比倫空中花園」?
    這群建築,遠看像一座「種」滿紀念碑的山丘,好多人都一頭霧水,還有人說,這看起來就是傳說中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古巴比倫空中花園啊。在這麼繁華而且寸土寸金的上海街頭,出現一群這樣奇怪的建築,我也很好奇這到底是一群什麼功能的建築呢?原來,項目的名字是「天安陽光半島」,建築師是大名鼎鼎的Thomas Heatherwick(託馬斯·赫斯維克)。
  • 首爾路7017:穿梭在城市中的空中花園步道
    首爾路7017是一條穿梭在城市中的空中花園步道,有上千種花草,富有創意的kiss牆,溫馨的標語,和璀璨的橋上夜景,非常適合散步。首爾市通過魅力首爾的政策,從2017年開始便展示首爾新誕生的空間。
  • 這是中國最霸氣的一座城市,號稱「空中碼頭」,景色美得出奇
    說起中國城市命名,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有的城市以花命名,如四川省攀枝花市;有的城市以人名命名,如廣東省茂名市,河北省的秦皇島市等也有以帝王的名字命名的市,之前我們說過,今天我們把中國名字中最霸氣的城市叫做空中碼頭,到底是哪個城市,我們繼續往下看。
  • 美媒:巴比倫空中花園究竟在哪裡?
    但巴比倫空中花園是個異類,「長途『跋涉』到幼發拉底河另一邊的波斯人土地上」。報導稱,當菲洛寫下這些話時,波斯人已經在一個世紀前被亞歷山大大帝徵服。亞歷山大大帝於公元前323年在巴比倫去世。儘管希臘文化藉助亞歷山大的軍隊向東擴展到中亞,但巴比倫及其著名的建築讓菲洛的讀者覺得非常奇異和遙遠。除了菲洛,後世還有很多人在他們的著述中描述了這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