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能決定你全馬跑多快?

2020-12-17 全民跑步

當個人的耐力水平已經達到一個當前極值時,提高速度是下一步必須要做的。

撰文/柳條

編輯/柳條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最近有跑友留言問達子,說自己平時要上班,跑步鍛鍊的時間有限,月跑量最多200公裡,該怎麼練習才能提高馬拉松成績呢?

確實,業餘跑者大部分應該都會有這樣的困擾,畢竟人到中年,工作和家庭瑣事已讓人力不從心,利用閒暇時間堅持著自己的愛好跑跑步,已實屬不易。

那麼對於業餘跑者,如果時間有限的話,如何訓練去提高馬拉松成績呢?達子根據自己給跑友們的建議就是:去提高自己的10公裡成績,因為在他剛跑步的那段時間就是這樣做的。來看看達子的經驗分享:

相信不少業餘跑者,馬拉松成績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進入瓶頸期,這個時候你會覺得無論怎麼訓練似乎都很難再進步。

這時候,很多專業運動員和經驗豐富的教練,就會提到5000米和10000米的專項能力訓練。也就是說,當個人的耐力水平已經達到一個當前極值時,提高速度是下一步必須要做的。

而10公裡是一個很棒的距離,初跑者把它作為首選目標,因為距離適中,堅持一段時間就會達到,而且日常跑跑對身體健康也非常有好處;對資深跑者來說,10公裡的成績可以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預測馬拉松完賽時間;一些跑步教練也會把10公裡成績,視為評判個人路跑能力的重要標準,用來判斷你的馬拉松潛力。

我們來看一張10公裡和馬拉松成績關係的表格。(換算來自德國10公裡紀錄保持者史迪凡尼)

當然,上面的表格對馬拉松成績的預測也會有誤差,比如基普喬格,他的場地10000米最好成績是26分49秒02,路跑10公裡的最好成績是28分11秒,但全馬成績PB是1小時59分40秒。

所以,上面的表格更針對的是業餘跑友,大家可以對照自己的10公裡水平預測一下全馬成績。

既然10公裡成績對全馬成績影響很大,那麼業餘跑者如何提高10公裡成績?

低心率慢跑,打好有氧基礎

不管是馬拉松還是10公裡,都是一項有氧能力為主的運動,所以平時訓練時心率都應維持在最大有氧運動區間,目的是為了提高有氧能力,增加肌肉中的毛細血管和線粒體密度。比如常見的MAF180跑法。

輕鬆跑,放鬆跑和大部分的長距離跑,可以嘗試採用MAF180,即跑步時心率不超過「180-年齡」這個數值,如果有運動習慣且沒有傷病,那麼心率數值可以增加5。

可以用心率表或心率帶監測心率,如果沒有,把強度控制在邊跑邊能連貫說話的範圍。如果是初跑者,即使每次跑步都是低心率慢跑,你會發現自己總在進步狀態,直到出現平臺期。

當出現平臺期的時候,你需要把周末的長距離跑拉長。15公裡不錯,20公裡不嫌多,30公裡也可以。當你有能力完成一個馬拉松時,再回過頭來,你會發現跑10公裡要輕鬆很多。

速度訓練,提高最大攝氧量

有氧基礎打好了,那麼就要該上速度了。速度訓練能提高最大攝氧能力,鍛鍊肌肉力量,讓跑步姿勢更經濟,用更少的能量跑更多的距離。

開始階段可以在常規的輕鬆跑之後,加入幾組20-40秒的衝刺跑,記住要保持正確的跑姿。其次,就是400米到1600米的間歇跑,通常情況下配速稍快於5公裡比賽配速;距離越短的間歇,速度越快。跑坡也是一個好選擇,既能有效鍛鍊肌肉力量和心肺能力,又避免過大的落地衝擊。

由於速度訓練對身體素質要求高,因此稍有不慎就可能受傷,所以建議一周不超過兩次。同時還需要進行力量訓練,強化核心肌群和腿部力量。

節奏跑,提高速度耐力

光有速度還不夠,持續快速奔跑的能力也很重要,你需要的是節奏跑(乳酸門檻跑)。有一句話說,跨過乳酸門檻跑,菜鳥也能變大神。想提高跑馬速度,節奏跑是必備訓練項目。

這種訓練,跑起來比較吃力,但是身體依然可以長時間內維持這樣的配速。應當維持多長時間呢?

在精力充沛的最佳狀態下,跑者可以以乳酸門檻跑的配速跑上60分鐘左右,也就說精英跑者可以跑上20公裡,甚至一個半馬。所以也有教練說,乳酸門檻的訓練速度大概就是半馬比賽的配速,或者比你5千米比賽配速慢15-20秒左右。

對業餘跑者來說,每次節奏跑的時間建議在30-40分鐘之間,這個時間指的是乳酸門檻速度下的時間,不包括前期的熱身和跑後的冷身時間。

力量訓練,提高爆發力

針對性的進行力量訓練,可以有效避免受傷,維持跑步中的軀幹穩定,提高動力輸出,提高跑步經濟性。交叉訓練可以是瑜伽、單車、遊泳、有氧操,每周穿插進行。

比如放鬆跑之後可以加幾組腹肌練習,平板支撐或者卷腹;高強度跑步的第二天可以遊泳放鬆;每兩周做幾組深蹲和硬拉,可以讓你更舒服更有力的奔跑。

增強式肌力訓練主要指爆發型的練習,包括跳躍和速度訓練。但在做這種訓練之前,需要有一定的力量訓練基礎,否則會增加受傷的風險,因為那些跳躍動作的力量通過身體時,強度會更大。

增強式訓練和爆發性練習(比如跑臺階,跑樓梯),會對你的運動表現產生巨大影響。

總的來說,業餘跑者想提高10公裡成績,就是通過逐步積累跑量,以低心率慢跑為主,加入速度訓練,穿插進行交叉和力量練習。

這樣堅持一個完整的夏天,你的10公裡成績就會大大提升。

對於馬拉松愛好者來說,10公裡只是一個開胃菜,他們的目標瞄準的會是,跑進330,破3,甚至245。要想精準的完成目標,就需要精確的規劃日常訓練強度,平時的訓練都應該有準確的配速計劃。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張表格,不同馬拉松目標成績,平時應該以怎樣的配速訓練:

跑進330,需要具備怎樣的訓練基礎?

馬拉松跑進330,一直以來都是很大一部分業餘進階跑者的目標,那麼想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呢?不談天賦跑友,普遍來說:

首先,至少要具備10公裡45分鐘以內的水平;每周跑量至少要在50公裡以上,並且周末至少跑一個22公裡左右的馬拉松配速跑。

在比賽前一個月,要把周跑量提高到70公裡左右,同時,周末一定要安排一次長距離30公裡左右的耐力跑。比賽前一周注意減量。

跑進300,需要具備怎樣的訓練基礎?

普通跑友跑進3小時,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

每周至少要訓練5次,長跑距離要大於25公裡以上;每周跑量要達到100公裡左右;10公裡至少要有39分內的水平,如果有37分左右的水平,那跑進300是會更加輕鬆的;每周都應該有一次30公裡的強度訓練,最後的目標是輕鬆駕馭這個距離。

這樣長時間的積累,比賽也會相對輕鬆一些。

那麼,你目前的10公裡最快成績是多少?處於哪一個等級?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想要全馬破3破4?先看看你10公裡、半馬成績是否達標
    比如你一年前10公裡能跑45分鐘,但最近一年訓練懈怠,估計就比較難跑到340以內;再比如氣溫10度左右跑出了半馬PB 1小時50分,之後跑全馬比賽卻遭遇20以上高溫,可能跑進4小時也成問題。此外,還有新手、老將的區別,比如有些人特別是年輕人,10公裡跑到40分可能不成問題,但日常比較少進行半馬以上的訓練,跑量不足耐力不夠,跑全馬往往後半程就會跑崩。
  • 最新10公裡跑自測,你在哪一級?全馬成績又能跑多少?
    十公裡跑步段位 第一級:【國家級】 男子37分鐘、女子48分鐘以內,10公裡能跑進該成績已屬於國家三級運動員水平,屬於業餘選手中的佼佼者,全馬可破3; 第二級:【大神級】
  • 半馬明明比全馬少了一半,為什麼更難跑更容易出事?
    為什么半馬難跑半馬,其實相比全馬會更難跑。對於全馬,我們會心存敬畏之心,每一公裡都會控制好配速,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情況,所以,會跑得更謹慎,比較不容易初意外。半馬,距離短,強度高。很多業餘跑友在出發時會不知不覺的比平時跑的速度快了許多。
  • 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更新,來看你在哪一級?
    在沒有馬拉松的日子裡,相信廣大跑者仍在堅持跑步,但是因缺少比賽的動力,相信有些人的訓練會懈怠下來了吧。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份了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5公裡)等級標準,來刺激各位一下,請來對照下你的等級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 最新跑者等級標準:5公裡你能跑多快?一起看看,你在哪一級?
    5公裡,是每一個跑者都經常跑的距離,對於大多數跑者來說,跑一個5公裡那就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因為我們都是從5公裡開始訓練,逐漸增加到10公裡、半馬,最後到全馬的。5公裡,不論是對於專業跑者還是業餘跑者而言,都算是一個大眾化的標準。
  • 全馬、半馬成績的9級段位,你現在突破了幾道坎?
    這個馬拉松段位標準是仿照圍棋的段位設置的,究其淵源,始於跑吧一位跑友有感於美國波士頓馬拉松,報名年齡標準而而制定,綜合涵蓋了成績、年齡、性別三大因素,每一位馬拉松跑者都能在馬拉松段位中找到自己的成績坐標。
  • 基普喬格跑全馬不到2小時有多快,普通人堅持不了60秒
    可能我們一般的球迷也好,觀眾也好,不知道全馬用時不到2小時是什麼概念,那麼有外國網友通過視頻對比的方式,幫我們解釋了這一驚人的速度。全馬的長度是42.195公裡,也就是26.2英裡,基普喬格平均算下來就是4分34秒每英裡,2分51秒每公裡,在1955年之前,全世界跑一英裡最快的記錄是4分28秒,也就是說基普喬格幾乎用這個速度跑完了26英裡,這就已經非常接近我們普通人百米衝刺的速度了,他的速度是17秒每一百米,而我們普通人跑100米用時在13秒-15秒之間。
  • 一個全馬等於兩個半馬?你太天真了!半馬和全馬差很多!
    這就決定了它的供能特點類似,絕大部分是有氧代謝,只有少部分的無氧代謝。但全馬的特點主要在於,30-35公裡是身體代謝的一個極限點。超過這個極限點,很多跑者就可能產生代謝紊亂、氧化應激等反應,就是大家俗稱的「撞牆」。如果你的訓練基礎越不紮實,比賽時的配速越快,反應就會表現得越劇烈。
  • 大眾跑者(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最全馬拉松完賽配速表!
    大眾跑者(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最全馬拉松完賽配速表! 原標題:大眾跑者(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最全馬拉松完賽配速表!
  • 普通跑者,如何在全馬跑進300?給你一份訓練參考計劃
    現在中國的馬拉松行業越來越興旺,也越來越多人喜歡參加馬拉松,他們也許開始跑步的時候不是為了跑完全馬,但隨著跑齡的增加,每個人都會對自己有所追求,逐漸就會去挑戰半馬,全馬,還會為自己的PB而努力。小編曾經也是為了減肥而跑步,慢慢地10公裡成為了日常,也就參加過幾場半馬,而後隨著訓練的進步,就往全馬上靠。當完成第一個全馬時,小編在想,這輩子就這一次了,不再參加這虐人的全馬了,然而打臉的是,小編參加了第二次,第三次……越來越興奮,越來越看重自己的成績。
  • 5公裡你能跑多快,就證明你是什麼樣的跑者?說得太對了!
    所以5公裡跑,不管是專業還是業餘,這算是一個大眾化的標準跑距,只不過有的人專業跑得快,有的人業餘跑得慢;有的人,追求速度;有的人,追求自在;那麼,5公裡你能跑多快呢?下面說的這些跑者等級,你是哪一個?只要繼續努力,跑姿正確,平時多加強核心力量訓練,堅持下去,就會跑得越來越快,越來越穩。
  • 馬拉松成績推算表|用半馬PB計算全馬成績
    馬拉松成績推算表|用半馬PB計算全馬成績 2017-10-27 21:36  PronghornSports
  • 35分鐘之內能跑8公裡,這速度能跑半馬嗎?看完心裡有底了!
    問題:35分鐘之內能跑8公裡,這速度能跑半馬嗎? 現在已經能跑8公裡,而且還跑這麼快,完成半馬當然不在話下,肯定沒問題啦。因為半馬比賽的關門時間大多是3小時,假設你先用35分鐘跑完8公裡,那還剩2小時25分鐘完成餘下的13.1公裡,時間上綽綽有餘。你只需以5.42公裡/小時——比普通人走路稍微快一點的時速(每公裡配速11分出頭),就可以在關門前抵達終點。換句話說,剩下的距離你走都能走完。從8公裡到半馬,你需要更多的長距離跑的訓練才行,以幫助你適應長距離跑需要的耐力。
  • 全馬330怎麼完成
    330是很多馬拉松比賽者要突破的成績,它也是一個分水嶺,很多的馬拉松比賽者會想全馬330怎麼完成呢?全馬330要靠四種方法進行突破,掌握方法後制定計劃,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另外我們還會分享更多相關的馬拉松配速知識。
  • 暖心聞丨「星星的孩子」跑完廣州全馬,背後的故事令人淚目
    42公裡的挑戰,還都跑進了6小時內,最快者僅用時5小時零7秒。他們的年齡跨度從10歲到27歲,主要集中在14歲至21歲之間,以自閉症為主,也有其他心智障礙者。「我們只是想幫助孩子們運動一下,但經過半年多訓練,我們發現部分孩子能夠跑7、8公裡了。」陸國盛說,這讓他們萌生了參加馬拉松的想法。2017年底,他們開始招募具備跑馬經驗的志願者加入,陪伴孩子們接受更專業的訓練。
  • 預測半馬全馬成績計算方法:讓跑步訓練更加精細化
    而基普喬格則是在2018年柏林馬拉松創造了2:01:39的世界紀錄,其平均配速換算下來達到2:53,也就是說坎迪半馬每公裡用時比基普喬格全馬每公裡用時快9-10秒左右。    從全馬5小時到2小時,在半馬耗時乘以2的基礎上,增加7分鐘到5分鐘不等,約等於全馬耗時,也即從半馬到全馬,每公裡配速延長10秒至8秒不等。總的時間增加率從2.5%到4.5%左右。  總的來說,從半馬到全馬每公裡配速下降基本都在8-10秒左右,速度越快,相比半馬,全馬總延時減少,但由於速度加快本身後跑完全馬耗時縮短,所以總的時間延長率卻在增加。
  • 暖讀|「星星的孩子」跑完廣州全馬,背後的故事令人淚目
    令很多人意外的是,在志願者的陪伴下,他們不僅完成了約42公裡的挑戰,還都跑進了6小時內,最快者僅用時5小時零7秒。 「我們只是想幫助孩子們運動一下,但經過半年多訓練,我們發現部分孩子能夠跑7、8公裡了。」陸國盛說,這讓他們萌生了參加馬拉松的想法。2017年底,他們開始招募具備跑馬經驗的志願者加入,陪伴孩子們接受更專業的訓練。
  • 半馬與全馬成績究竟存在什麼關係?如何才能讓跑步訓練更加精細有效
    而基普喬格則是在2018年柏林馬拉松創造了2:01:39的世界紀錄,其平均配速換算下來達到2:53,也就是說坎迪半馬每公裡用時比基普喬格全馬每公裡用時快9-10秒左右。
  • 告別重度抑鬱全馬實現228:這位大眾跑者經歷了怎樣的人生涅槃?
    重生者 心情不好去跑步吧,跑步能幫你治癒一切煩悶; 壓力大了去跑步吧,跑步能為你帶來久違的快樂; 身體不舒服去跑步吧,跑步能助你強身健體,助你重新找回那個健康壯碩的自己。
  • 跑十公裡感覺還行不怎麼累,可以參加半馬嗎?需要注意些什麼?
    我是一位跑了5年步的業餘跑者,馬拉松跑了10幾個,半程馬拉松跑了幾十個了,我來分享下我的經驗吧!半馬,是全馬的過渡,而10km則是半馬的過渡!當你能夠輕鬆的跑完10km時,這時候你就會非常有欲望去跑個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