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苦草洞:東莞抗戰的「黃埔軍校」

2020-12-19 人民網

  苦草洞舊址。胡國球翻拍

  位於清溪北面的苦草洞,處於東寶惠三縣的交界,重山環抱,地形隱蔽,是理想的遊擊根據地,適合抗日根據地和抗日武裝的發展。如今,這裡已經少有人居住,但清溪人仍把苦草洞稱為是東莞抗戰時的「黃埔軍校」。

  1939年元旦,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東寶惠邊抗日遊擊隊第一大隊和各區地方黨動員來的抗日武裝,共約200人,集中到東莞縣清溪苦草洞進行整訓,並挑選其中120人編成「東(莞)寶(安)惠(陽)邊人民抗日遊擊大隊」,大隊長王作堯,政訓員何與成。中共東寶聯合縣委機關於1939年4月從苦草洞遷至塘廈。

  東寶惠邊人民抗日遊擊隊經過了整訓和軍事訓練,大大提高了部隊的政治覺悟和抗日決心,提高了部隊的戰鬥力,部隊在群眾中有著崇高的威信。

  這一年裡,大小戰鬥不斷。1月10日,中國空軍轟炸虎門,炸毀日軍高射炮陣地及停泊珠江口的日艦2艘。1月24日、25日,中國空軍「神鷹隊」出動飛機,分別在石龍、虎門上空投下炸彈,炸毀日軍陣地及軍械糧食貯藏所,炸死日軍150、炸傷70餘人。

  12月,王作堯率第二大隊80餘人在黃公坑村抗擊來犯日軍,斃傷日軍3人。同月,曾生、王作堯領導的兩支東江人民抗日武裝發展到700多人,建立了大嶺山、陽臺山抗日遊擊基地,初步打開東江敵後抗日遊擊戰爭的局面。是年,日軍南侵後,日偽政權嚴禁火藥生產,東莞的煙花炮竹廠和作坊紛紛停業。

  這一年,影響最為深遠的是3月份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東寶隊在清溪的成立。作為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下轄的7個分團和5個隊中規模較大、影響較深的一個隊,東寶隊在東團的領導和幫助下,堅持活躍在東寶地區,艱苦、深入地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和戰地服務工作,在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和加強黨的建設等方面,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可惜的是,1940年3月,國民黨頑固派第一次反共高潮引入廣東。東江軍委命令東江兩支人民抗日武裝東移海陸豐老蘇區,使我們剛發展建立起來的抗日武裝受到很大損失。在東寶惠邊初建立起來的遊擊根據地,由於部隊東移,也被頑軍佔領,東莞縣黨組織被迫轉入地下鬥爭。

  抗戰到底

  東寶隊

  敵後抗戰的人民生力軍

  抗日戰爭時期,廣大華僑、港澳同胞發揚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面對日軍的野蠻侵略,他們「不願坐視祖國淪亡,不願作日本帝國主義奴隸」,把救國救鄉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對於祖國種種捐輸報效,無不傾家盡力以赴」。

  1938年10月,日軍開始南侵,廣州、惠州、東莞等地相繼淪入敵手,南國到處慘遭浩劫,仇恨的烈焰越燃越旺,抗日救亡運動一個高潮接一個高潮。祖籍東江的華人華僑各團體代表,在共產黨人周恩來、廖承志的直接推動和關心幫助下,1938年10月12日在香港召開會議決定成立一個旨在「動員東江群眾協助軍隊及人民武裝抗戰,並救護傷兵,賑災難民及輔導民眾組織各種救亡團體」的華僑服務組織——「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

  1939年1月中旬,東團在惠陽縣淡水鎮正式成立,並在香港設立了總部辦事處。同年3月,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東寶隊在清溪成立。從成立那天開始,東寶隊便在我黨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堅持活躍在東寶地區,艱苦深入地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和戰地服務工作,在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和加強黨的建設等方面,成為東寶地區抗日救亡運動的一支生力軍。

相關焦點

  • 清溪苦草洞:東莞抗戰的「黃埔軍校」(1)
    胡國球翻拍 位於清溪北面的苦草洞,處於東寶惠三縣的交界,重山環抱,地形隱蔽,是理想的遊擊根據地,適合抗日根據地和抗日武裝的發展。如今,這裡已經少有人居住,但清溪人仍把苦草洞稱為是東莞抗戰時的「黃埔軍校」。
  • 橡樹 | 詳說抗戰國軍的戰術:從黃埔軍校到抗日戰場
    蘇俄軍事思想,尤其伏龍芝軍事思想系統進入中國,大約始於蘇聯援建黃埔軍校。黃埔軍校,這絕對是絕大多數軍迷心中非常神聖的地方。網絡甚至拔高黃埔軍校,與美國西點軍校、蘇聯伏龍芝軍校、法國聖西爾軍校並列,為世界四大軍校一說。
  • 他是黃埔軍校教官,學生們都英勇抗戰,他卻當了漢奸
    黃埔軍校作為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軍校,培養出了無數優秀的軍事人才,比如林總、徐帥、陳賡、胡宗南、杜聿明、王耀武、關麟徵等等,而這所學校的教官,更是人中龍鳳,大多數都在抗戰時期擔任要職。但是,其中有一個人卻是例外,不但沒有參加抗戰,反而還當起了漢奸。誰這麼無恥呢?
  • 黃埔軍校第一期,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黃埔三傑之外,還有哪些熟知的...
    黃埔軍校是近代史上一所名校,從這裡走出來的學生都成為後來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的著名將領。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黃埔三傑,這三人就是黃埔一期的學員。能夠稱得上三傑的,肯定是黃埔一期最優秀的學員,無論是軍事理論還是戰術都是排名第一。但是,黃埔三傑最後真正在軍事上取得成就最大的是陳賡將軍。
  • 抗戰時有多少黃埔子弟倒在了抗日的戰場上
    文/寂寞的紅酒提起黃埔軍校,人們都不陌生。黃埔軍校是我國民國時期的一所著名軍校,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軍事學校。黃埔軍校培養出了一大批中國近代史上的優秀將領,有人將黃埔軍校與美國西點軍校、蘇聯伏龍芝軍校、法國聖西爾軍校並列為「世界四大軍校」。
  • 虎門萬泰,線纜業的黃埔軍校
    她是東莞首家臺資企業,她1988年3月在東莞虎門龍眼正式投產。30年間,這間線纜企業走出300多人,從事線纜業已經周邊產品的開發生產,多成為了企業老闆。被譽為線纜企業的「黃埔軍校」。這家企業,就是臺灣上市企業萬泰集團在祖國大陸投資的萬泰光電(東莞)有限公司。近日,記者採訪了萬泰光電(東莞)有限公司現任經營主管王嵐先生。他向記者介紹了公司在東莞這塊投資置業沃土32年發展的歷程。
  • 黃埔軍校曾將他淘汰,抗戰中他讓日軍聞風喪膽,點名要消滅他!
    首先大家了解過黃埔軍校嗎? 黃埔軍校狹義上講黃埔軍校應是1924年~1930年國民黨在廣東廣州黃埔區長洲島興辦的一所軍校,校址原為清朝陸軍小學和海軍學校校舍。當時校名:"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 黃埔軍校建校96周年暨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書畫展開展
    ,通稱黃埔軍校。為了傳承黃埔精神,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由廣東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廣州市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管理中心、香港黃埔軍校後代親友聯誼會聯合主辦,廣東省兩岸和平發展促進會、清心閣和澳門辛亥、黃埔協進會協辦的「黃埔軍校建校96周年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書畫展」,今天起至7月16日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開展,《<黃埔日刊>資料彙編》首發儀式同時舉行。
  • 上海首次揭密黃埔三期抗戰將領宋瑞珂傳奇往事
    十二月十二日,上海市黃埔軍校同學會首次向媒體揭密,滬上黃埔同學會首任會長、黃埔三期抗戰將領宋瑞珂鮮為人知的傳奇往事。圖為此番首次公開的一九四五年宋瑞珂(右二)全家福。今年是宋瑞珂百年誕辰。中新社發 黃埔同學會提供 攝   中新社上海十二月十二日電(記者 許曉青)上海市黃埔軍校同學會十二日首次向媒體披露滬上黃埔同學會首任會長、黃埔三期抗戰將領宋瑞珂鮮為人知的傳奇往事。  適逢宋瑞珂誕辰百年,近百名黃埔老校友匯聚上海舉辦紀念座談會。據滬上黃埔同學會資深工作人員透露,出身黃埔早期並在抗戰中建有戰功的宋瑞珂生平頗多傳奇之處。
  • 黃埔軍校舊事
    1924年,國共第一次合作,孫中山在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在廣州黃埔區的長洲島創立了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即後來的黃埔軍校。 在長洲島的軍校總共只招收了七期學生,1930年9月遷往南京,後來國共兩黨著名的黃埔生將領,多出自前六期,通常說的黃埔軍校也多是指在這個時期內的黃埔軍校。
  • 黃埔軍校名將眾多,有資格入選,抗日十大名將行列的學生都有誰
    黃埔軍校是近代史上,一所有名的軍校,創建於1924年,是孫中山在蘇聯顧問幫助下創辦的。首任校長蔣介石,總教官何應欽,包括顧祝同,劉峙,陳誠等人都在黃埔軍校擔任過教官。而且黃埔軍校也為近代史上培養了許多軍事人才,無論是蔣介石陣營,還是我黨將領都有許多優秀的軍事家,都是從黃埔軍校畢業的。正因如此,黃埔軍校才名聲顯赫,成為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一所學校。同時,黃埔軍校走出的學生,也成為抗戰時期的主要軍事力量,他們浴血全國,在八年抗戰時期常年累計與日寇戰鬥,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 抗戰時期的「黃埔三傑」,到底有多厲害?
    抗戰時期的「黃埔三傑」,到底有多厲害?黃埔軍校是最著名的軍校,從中走出許多著名的傳奇人物,黃埔三傑就是黃埔軍校表現最出眾的三個人,他們分別是蔣先雲、陳賡和賀忠寒。起初三人都是共產黨人,但賀忠寒後期加入了國民黨,成為共產黨的死對頭。
  • 黃埔軍校前6期名將輩出,為什麼後面17期卻人才凋零
    黃埔軍校前6期的招生時間是在1924到1926年之間,那時候的中國正處於軍閥混戰的動蕩時期,使得黃埔軍校的這幾期畢業生擁有非常多的展現才能的機會。也許有人會說:到了抗戰時期,打仗的機會不是更多嗎?為什麼都沒混出來?
  • 黃埔軍校出來的10大戰將,其中2人後來成為10大元帥之一
    黃埔軍校出來的10大戰將:1、林彪,原名林祚大,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生,入學後改名為林彪。毛澤東評價:「林彪是無以倫比的常勝元帥。2、徐向前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共和國唯一來自北方的元帥,抗戰參加過各類大型戰鬥戰役,建國後歷任總參謀長、軍委副主席,人大副委員長、國務院副總理、國防部長等職。
  • 盤點黃埔軍校一百零八將——三十六官佐(四)
    1924年黃埔軍校創辦後,在上海為軍校招募新生兼採購物資。1926年當選為國民黨第二屆中央監察委員,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代部長,掌管國民黨黨務。1928年任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副院長。1929年任中央執委,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成立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1932年,陳果夫為"導淮委員會"副委員長,1933年,兼任江蘇省政府主席。
  • 老人94歲仍摯愛英語 考入黃埔軍校與英語結緣
    老人94歲仍摯愛英語 考入黃埔軍校與英語結緣   梁凱金,現年94歲,畢業於黃埔軍校。14歲時,考上初中,並在初中的三年學習中與英語結緣。抗戰爆發後,已經考入黃埔軍校的他在與美國教官的接觸中,逐漸升華了英語水平。「要學好英語,就要多說。」自此以後,梁凱金無論是在部隊帶兵,還是當老師直到退休,他時刻喜歡用英語來交流。
  • 他拒娶宋美齡,拒當黃埔軍校校長,把江山美人拱手相讓於蔣介石
    黃埔軍校要說黃埔軍校,三天三夜都說不完。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支持和幫助下創辦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的產物。它培養了國共兩黨大批的軍事、政治人才,它的影響之深,作用之大,名聲之顯赫,在創辦之期是始料未及的。
  • 黃埔軍校的一些趣聞
    國共兩黨的軍隊都與黃埔軍校有著深厚的淵源,沒有黃埔軍校,中國二十世紀的歷史必定要重新改寫。   黃埔軍校差點就不叫黃埔軍校   1924年1月24日,孫中山正式下令籌建陸軍軍官學校。這是他在共產國際代表和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的幫助下所做的一件大事。
  • 黃埔軍校前六期將星如雲,為何後十七期都是資質平平?
    黃埔軍校是在孫中山先生的支持之下創辦的,他從1924年5月第一期開始,到1949年撤離大陸,黃埔軍校共舉辦了23期。雖然僅僅招收了23期的學生,但是在整個的近代戰爭當中從黃埔軍校出來的將軍們數不勝數,其中包括胡宗南、杜聿明、陳明仁這些頂尖的名將都是出身黃埔軍校。
  • 為何講,黃埔軍校前六期的學生,才算是蔣介石軍集團的頂梁柱
    民國時期的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蘇聯人的幫助下創建的一所近代軍校。首任校長是蔣介石,而他也是憑藉著黃埔軍校的軍事力量,後來打造成獨裁專政的蔣家王朝。為何會這樣呢?主要還要從黃埔軍校的畢業生說起。可能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孫中山先生創建的黃埔軍校,為近代史上培養了許多軍事人才,像大名鼎鼎的林總,徐帥,陳賡大將,胡宗南,杜聿明,宋希濂等人都是從黃埔軍校畢業的學生。當然了,還不止這些,嚴重的說,黃埔軍校畢業的學生決定了近代史上的走向。足以可見黃埔生對近代史上的影響力有多大。由於蔣介石是該軍校校長,自然,黃埔軍校的學生大多後來,都成為蔣介石軍事集團的頂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