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內外1200餘名李氏宗親聚首河北隆堯尋根(圖)
88個代表團、1268名李氏宗在隆堯縣李氏文化廣場尋根祭祖。 馬健 攝 中新網邢臺10月19日電 (張鵬翔 李鐵錘)19日,河北隆堯舉行2018年全球李氏祭祖大典。來自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及臺灣地區的88個代表團、1268名李氏宗親聚首河北隆堯,懇親聯誼,尋根祭祖。 9時許,來自海內外的88個代表團、1268名李氏宗親依次緩步進入隆堯縣李氏文化廣場。
-
海內外600餘名李氏宗親河北隆堯尋根
2019年世界李氏祭祖節現場,李氏祖庭。 張鵬翔 攝中新網邢臺10月18日電 (張鵬翔 李鐵錘)18日,2019年世界李氏隆堯祭祖節在「唐堯聖地 李氏故裡」河北省隆堯縣舉行。來自美國、馬來西亞、加拿大等國家及國內的600多名李氏宗親歡聚一堂,懇親聯誼,尋根祭祖,共謀發展。9時許,600多名海內外李氏宗親進入祭祀場地,祭祖大典開始。首先,誦讀祝文。隨後,李振強、李佔傑、李雲廷3位主祭向先祖行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在祭壇前敬香並獻禮酒。最後,全體宗親向祖先行鞠躬禮,焚祝文、送祖尊。
-
甘肅修復保護「李家龍宮」 迎海外李氏宗親尋根拜祖
甘肅修復保護「李家龍宮」 迎海外李氏宗親尋根拜祖 當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在蘭州舉行「首屆中國·隴西李氏文化旅遊節」新聞發布會。常正國表示,2011年4月,隴西縣與隴西航龍置業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對李家龍宮進行第六次修復建設,至本月底工程將全面建成。工程建成後,將有效改善李家龍宮內李氏宗親尋根祭祖場館等設施條件。
-
臺灣李氏宗親參加甘肅隴西第三屆世界李氏文化旅遊節
中國·隴西第三屆世界李氏文化旅遊節暨2014年全球李氏懇親大會在甘肅隴西舉行。(圖片來源:甘肅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9月24日隴西消息 9月21日,以「懇親、傳承、聯誼、發展」為主題的中國·隴西第三屆世界李氏文化旅遊節暨2014年全球李氏懇親大會在甘肅隴西舉行。省臺辦主任趙少智、省臺辦交流處處長李振印應邀參加開幕式和祭祖大典。
-
天下李氏 郡望隴西
秦置隴西郡,漢設襄武縣,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在地,是隴右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以天下李氏的「郡望」和「故裡」而名揚海內外。隴西李氏文化與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文化齊名,並稱甘肅「四大文化」之一,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隴西乃至甘肅得天獨厚的金字招牌。
-
世界李氏宗親齊聚隴西 共同祭掃始祖發跡之地
世界李氏宗親齊聚隴西 共同祭掃始祖發跡之地 人民網隴西9月21日電(高增硌)天下李氏,郡望隴西21日上午,中國·隴西第三屆世界李氏文化旅遊節暨2014年全球李氏懇親大會在甘肅省隴西縣開幕。 來自內地的李氏宗親代表及臺灣、新加坡、柬埔寨、美國、加拿大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60名個團體近千人參加此次全球李氏懇親大會,共同緬懷先祖創業之難,祭掃始祖發跡之地,拜謁李氏先祖列祖列宗,感悟隴西李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善良淳樸的民俗風情,追尋華夏文明的源遠流長。
-
中華景觀攬勝:壯觀的李氏隴西堂,宏麗的隴西威遠樓
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講一講李氏隴西堂和威遠樓。近年,散居在世界各地的李氏後裔尋根祭祖之風日興,經有關專家多年考證證實:李氏祖根在甘肅的隴西。今定西的隴西、臨挑等地有眾多的歷史記載和遺蹟。隴西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始祖李耳、秦相李斯、漢徵西將軍李仲翔、飛將軍李廣、西涼武昭王李憊、唐高宗李淵、太宗李世民、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李賀,傳奇作家李朝威、李公佐、李復言等,都是為甘肅隴西增光添彩的人物。 隴西李氏,不但在中國,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都有著輝煌的一頁。
-
隴西第三屆世界李氏文化旅遊節在臺灣成功舉行
日前,中國·隴西第三屆世界李氏文化旅遊節暨2014年全球李氏懇親大會新聞發布會在臺灣臺北市舉行。 臺灣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馬紹章、世界李氏宗親總會首席顧問李先仁,定西市委副書記、市長唐曉明,甘肅隴西李氏文化研究總會會長李維平等共同出席發布會。馬紹章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並介紹了兩岸文化交流有關情況。
-
首屆中國·隴西李氏文化旅遊節將於8月在隴西召開
7月23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定西市市長常正國宣布,首屆中國·隴西李氏文化旅遊節8月19日至21日將在隴西縣召開。此舉旨在進一步擴大隴西李氏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打造「世界李氏宗親尋根祭祖聖地和世界李氏文化中心」。隴西是李氏文化的發祥地,是世界李氏的「郡望」。隴西李氏文化是與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文化齊名的甘肅四大文化之一。
-
陝臺三十年:臺灣姓氏宗親來陝尋根
1998年10月,臺灣魏氏宗親會由魏開匾率領40餘名魏氏宗親來陝參加魏徵墓整修竣工典禮。 2002年春,臺灣南部100多名李氏宗親在民進黨李金億率領下,從甘肅天水祭祖之後,又來陝西尋根祭祖。 2002年 5月,海內外楊氏尋根團一行80餘人來華陰謁祖皈根,團員中年齡最大的為來自臺灣87歲的楊有惠。
-
金秋十月1268名全球李氏宗親相約隆堯
10月18日至20日,由世界李氏宗親總會主辦,隆堯縣趙郡李氏宗親聯誼會、隆堯縣李唐故裡文化研究會承辦的,令人矚目的2018年全球李氏懇親大會在李氏故裡——河北隆堯盛大舉行。來自海內外的88個代表團、1268名李氏宗親歡聚一堂,懇親聯誼,共謀家鄉發展。 思鄉情切,共話鄉愁。本次懇親大會敦親睦族、弘揚文化,成為最和諧的一項文化+旅遊,文化+經濟合作共發展的活動形式。
-
海內外李姓宗親尋根祭祖祈福大典 共同祭拜祖先老子
海內外李姓宗親尋根祭祖祈福大典1/5) "← →"翻頁 5月14日,來自海內外的李氏宗親在河南欒川老君山共同祭拜祖先老子
-
第二屆世界李氏文化旅遊節新聞發布會在港召開
人民網香港8月18日電(蘇粵 李海元)由甘肅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中共定西市委、定西市人民政府、社團法人世界李氏宗親總會、甘肅隴西李氏文化研究總會主辦、隴西縣人民政府、定西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聯合承辦的第二屆「世界中國?隴西李氏文化旅遊節」新聞發布會日前成功在香港萬麗海景酒店會議廳召開。
-
廈門李氏宗親赴臺參加臺灣李氏宗祠50周年慶典
日前,廈門李氏宗親會理事長李吉良率李氏宗親一行15人,前往臺灣參加臺灣李氏宗祠50周年慶典,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李氏宗親相聚一堂,共敘情誼,推進海內外李氏宗親的交流互動。位於臺北市松山區的臺灣李氏宗祠於1965年開始興建,1967年落成,是一棟古色古香的牌樓式六層建築,頂樓外牆刻著「隴西李氏宗祠」。據了解,李氏族人在明朝開始渡海至臺灣,繁衍生息,至今已成為臺灣地區的大姓之一。清雍正、乾隆年代,兌山李氏遷入臺灣臺北蘆山等地,繁衍成為臺灣著名的蘆山李氏。
-
李氏宗親隆堯唐祖陵祭祖
河北新聞網邢臺電(記者張會武、盧玉輝 通訊員潘志方)4月1日,來自北京、廣東、江蘇等10個省市的100多名李氏企業家,齊聚河北隆堯唐祖陵,舉行祭祖儀式。9時,在隆堯唐祖陵現場,趙郡李氏宗親聯誼會副會長李印林宣布,李氏宗親祭祖儀式開始。來自北京、天津、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10省市的100多名李氏企業家在唐祖陵前舉行祭祖儀式。
-
海內外李氏宗親歡聚老子故裡河南鹿邑聯誼交流
說到鹿邑是河南省直管縣、老子故裡、李姓的發源地;為發展經濟,促進旅遊,弘揚老子思想,共建和諧家園,打造「老子故裡、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張文化名片,十多年來歷屆黨委政府投巨資恢復太清宮、明道宮,興建老子文化廣場;又無償劃撥土地,支持恢復重建中華李氏大宗祠,為李氏宗親修建尋根謁祖、傳統教育大平臺,在全球李氏宗親踴躍捐款、捐物下,目前主體建築始祖殿已封頂;特別是陝西李繼和董事長、李縣民董事長共同捐建的宗門已勝利竣工
-
李氏族人:你值得拜祭的李氏祠堂
甘肅隴西李家龍宮「天下李氏出隴西」,隴西李氏祠堂(李家龍宮)就是唐皇為了祭祀先人修建的祠堂。李家龍宮始建於唐初627年,是唐代宮廷式古建築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筆親書「李家龍宮」而聞名海內外。其主殿門前懸掛著「追本溯源」匾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御書。昭告天下,李氏大唐的根源在隴西。
-
20大李氏祭祖,李氏文化,誠邀天下李氏前來參加
李家龍宮(李氏祠堂)始建於唐初,是唐代宮廷式古建築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筆親書「李家龍宮」而聞名海內外,是研究隴西李氏文化遺址遺蹟的重要載體和標誌性建築之一,是隴西唯一保存下來的一處古建築群,也是開發隴西旅遊產業的重點項目。
-
言李者必稱隴西
海內外李氏宗親都供奉「隴西堂」, 自稱「 隴西李氏」, 對「 隴西」二字懷有無限深情。因此, 對「 隴西李氏」的任何改動, 都將在他們的心理上和習慣上產生極大的不適應, 甚至他們根本不能接受。現在, 隴西和李氏已合而為一, 無法分開。又由於隴西縣曾長期為郡治, 所以, 在隴西郡不復存在的今天, 隴西縣理所當然地成了隴西郡唯一有資格的代稱。
-
圖:世界李氏宗親老子故裡尋根
4月3日,世界各地李氏宗親代表在老子出生地河南鹿邑縣明道宮參觀老子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