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消息,第三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今日在京舉行,本次峰會主題為「數普惠 新金融」。人民銀行消保局副局長尹優平出席峰會並致辭。
尹優平表示,當前金融機構普惠金融服務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提升,同時人民群眾、小微企業的金融素養能力還不高,人民銀行連續五年對金融素養進行了問卷調查。雖然說我們整體的金融素養和金融能力有所提高,但是還是有差別性,特別是一些五類弱勢群體,他們的金融素養或者產生的數字鴻溝不適應防範金融風險的需要。所以,未來對這方面還是需要通過構建有溫度的普惠金融交易能力體系,來解決這方面存在的問題。
以下為嘉賓現場發言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第三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剛才王主席和李院長都作了一個精彩的演講,聽後很受啟發。藉此機會,我想圍繞「數普惠 新金融」會議主題與在座各位專家分享三個方面的內容,請大家不吝賜教。
第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科學把握普惠金融新發展階段。大家知道,今年是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收官之年,前期我們和銀保監會和有關部委進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今年我們在收官之年要給國務院報一份評估報告。大家知道,剛才李院長也說了,「十三五」期間中國普惠金融取得了很大成績,應該說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18個部委及社會各界和金融機構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國家的普惠金融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應該說,規劃各項任務也得到了有效貫徹落實。剛才我們也看到了在今年9月份也連續在《金融時報》發布了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的指標體系報告,比較客觀描述了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的一些特點。應該說,我們國家的普惠金融整體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明顯提升,建立了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式樣的普惠金融體系。
我們知道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可以預見,普惠金融進入新發展階段,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發力點。在普及民生、助力新發展方面將發揮重要的作用。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全球社會經濟造成了很大的衝擊,但是正是由於數字普惠金融的共享、便捷、低成本、低門檻的特點,也使其有效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前一段時間,G20普惠金融國際峰會上,中國人民銀行也代表中國參加了主席國的會議,這裡面一個重要的議題就是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可以說,普惠金融特別是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更好地解決了我們普惠金融在商業可持續和成本可負擔的前提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一個難題,也進一步增強了我們金融服務的韌性。人民銀行聯合有關部委在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金融為民、普惠民生,出臺了一系列信貸和普惠金融支持政策,全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這一系列政策應該說有力地支持疫情防控和實體經濟發展的恢復。
新的發展階段,普惠金融也要求我們必須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體,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進一步拓寬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顯著提升實體經濟發展的服務水平,推動「十五四」規劃的有實施,助力普惠金融新發展格局的形成。通過金融賦能,更好地服務於人的全面發展和我們社會的共同富裕。這是我匯報的第一方面內容。
第二方面內容,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普惠金融發展新格局。「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也即將啟航。我們知道「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們國家進入新發展階段後,供求失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剛才李院長講的普惠金融所面臨的問題也很多。如何在新的發展階段把握好「十四五」發展的機遇,這就需要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普惠金融發展的一些難點、熱點和堵點問題,深化供給側改革。特別是在當前普惠金融發展一定要增強對新發展格局的適應性,服務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內生發展、開拓發展等多層次的需求。而且要適時創新,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服務,提高普惠金融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這裡面具體來講有幾個方面:一是要完善有競爭力的普惠金融機構體系。堅持市場在普惠金融發展的決定性作用,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健全廣覆蓋、有差異的服務金融體系,分類、分層滿足不同普惠金融的需求,比如一老一小、婦女、中小企業不同的群體和弱勢群體。二是完善有適應性的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特別是要適應雙循環格局下不斷擴大內需的市場,人口老齡化和銀髮經濟所帶來的一些挑戰,更好地滿足多樣化的金融需求。三是完善有溫度的普惠金融能力體系。當前金融機構普惠金融服務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提升,同時人民群眾、小微企業的金融素養能力還不高,人民銀行連續五年對金融素養進行了問卷調查。雖然說我們整體的金融素養和金融能力有所提高,但是還是有差別性,特別是一些五類弱勢群體,他們的金融素養或者產生的數字鴻溝不適應防範金融風險的需要。所以,未來對這方面還是需要通過構建有溫度的普惠金融交易能力體系,來解決這方面存在的問題。四是完善有深度的普惠金融生態體系。重點是要完善好支付、徵信、擔保、破產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良好的信用環境,優化普惠金融相關的法治環境,特別是在數位化時代的浪潮下,完善數據的資產產權交易流通制度和標準。近期人民銀行也公布了一系列的新頒布的標準,我們相信有深度的普惠金融生態體系,在「十四五」期間會日益完善,這是我匯報的第二方面的內容,堅持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普惠金融的新發展格局。
第三方面是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全面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一是貫徹中心發展理念,注重守正創新,以創新動力來破解普惠金融發展的難題,不斷將金融基礎服務惠及更廣大的人群。二是貫徹協調發展理念,注重統籌兼顧。正確處理各類主體、各種要素之間的關係,不斷增強普惠金融發展的平衡性和整體性。 三是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注重平衡關係,用金融約束手段來推進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四是貫徹開放發展理念,注重開放包容,以開放的視野和姿態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也就是說,我們要在國際社會上參與普惠金融發展的規則制定,要發好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五是貫徹公平發展理念,注重合作共贏,將普惠金融真正服務於普羅大眾,服務於共同富裕和社會和諧。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行則穩致遠,奮鬥正當時。普惠金融不僅是我們國家重要的金融戰略,也是重民生、暖人心、利長遠的民心工程,所以要持續推進、久久為功。政府和市場也要有機互動、協同發力。我們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國家的普惠金融發展一定會在新的發展階段形成新的發展格局。預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