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

2021-01-17 澎湃新聞
《月亮與六便士》

2021-01-14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書名:《月亮與六便士》

作者: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推薦人:周欽

本書由英國作家毛姆著,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裡克蘭德,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去巴黎、奔赴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用畫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這本書講述的是人們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選擇,月亮代表理想、六便士代表現實。理想與現實如何抉擇與平衡,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思考。

起初我很不理解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另類、毫無人情味的行為。但是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越來越覺得他的精神可貴,現實中有太少這種會為了理想不顧一切的人,哪怕是純粹的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的也少之又少,我們都說要做自己,但很少有人知道自己要什麼,理想是一個分量很重的詞,很多人是負擔不起的,大多數人都只是被現實夾裹著往前走。當然這並不是批判我們放棄理想奔波於世俗的生活不好,因為並不存在一種正確的生活,我們沒有資格去評判別人的生活方式。如果因為追求理想放棄世俗生活而掙扎痛苦、失去快樂,那可能我們追求的並不是真正想要的。不管是低頭撿六便士,還是抬頭看月亮,一切無關對錯好壞,只在乎是否為心中所想。最怕的是一邊撿著六便士,一邊抱怨看不到月光,到頭來什麼也沒得到。最後,引用書中的一段話:「世界上只有少數人能夠最終達到自己的理想,我們的生活很單純、很簡樸。我們並不是野心勃勃,如果說我們也有驕傲的話,那是因為在想到通過雙手獲得的勞動成果時的驕傲」。

原標題:《《月亮與六便士》》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月亮與六便士》:要六便士,也要月亮
    「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見了月光」這段話輕描淡寫,但道出了一個人對精神美的熱烈追求。六便士即世俗價值觀,物質方面,而月亮寓意藝術,靈魂。如果是你們,你們會選擇六便士還是月亮呢?其實月亮和六便士都很重要,但只是人生漫長得轉瞬即逝,有人見塵埃,有人見星辰,而斯特克裡蘭德就是那個終其一生追逐星辰的人。
  • 《月亮與六便士》用象徵主義理論,解讀了月亮與六便士的意義
    《月亮與六便士》,英國作家毛姆長銷101年的文學經典,頻繁地被閱讀愛好者提及,常見於各類書單,應該很少人不知道它。可是幾年前我初讀時,卻感受不到它的過人之處。我甚至悄悄地想,這本書被當成文學經典是不是被過譽了?
  • 《月亮與六便士》:何妨彎腰撿六便士,再抬頭描摹月亮
    《霸王別姬》程蝶衣摒棄真實的自我,以劇中人自居,成就了「虞姬」這個角色;東方不敗自宮後才練成了絕世神功——葵花寶典;《月亮與六便士》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如斷臂般與世俗的一切做了決裂,後半生以心血作畫,終成一名偉大的畫家。英國作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以法國著名後印象派畫家高更為原型創作了《月亮與六便士》,以主人公斯特裡克蘭的一生深刻探討了「月亮」與「六便士」如何取捨的問題。
  •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
    月亮還在,六便士也在。心中的理想晃晃悠悠,走到了路的盡頭,月亮的旁邊。地上的六便士,天上的月亮,他都看見了。他選擇繼續向前走,找到他的月亮。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去追尋內心深處的月亮,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在為六便士而努力。現實生活中的冰冷,是對內心深處理想的桎梏。很多時候我們已經忘了歸來的旅途,渾渾噩噩地為地上的六便士奔波,也距離想像中的自己越來越遙遠。當然,我們不應當學習思特裡克蘭德的品性。
  •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月亮卻只有一個
    《月亮與六便士》已被大眾所熟知,作者是毛姆按照高更的原形塑造了小說的主人公的命運軌跡,第一次讀此書是在高中時期, 一口氣讀完後,掩卷而思,當時特別納悶的是為什麼書名為《月亮與六便士》除了書中末尾有一句話提及之外,整本書找不到一點兒關聯:「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
    最知名、最暢銷的小說是《月亮和六便士》《人生的枷鎖》和《刀鋒》等,除長篇外,毛姆還是一個出色的短篇小說家,他的短篇小說有一百多部。豆瓣的《月亮與六便士》打開豆瓣,輸入《月亮和六便士》,搜出來的結果顯示為9頁,書的封面各不相同,看來再版和翻譯過多次,產生了多個版本。
  • 《月亮與六便士》:人在追求月亮時,是無法擺脫六便士的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著名小說家毛姆寫的,我們對於這本書最初的了解大多數都是一句話:  滿地都是六便士,你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其實呢,《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中既沒有這句話,也沒有明顯地去寫「月亮」和「六便士」。
  •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但不要忘記抬頭看看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剛開始的時候是被這本書的名字所吸引,月亮與六便士兩個毫無關聯的事物為什麼會放在一起,但是把這本書讀完才明白,月亮代表著高尚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則是象徵世俗生活。看似毫無關係,其實是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無疑是最瘋狂、最耐讀的一部。「月亮」和「六便士」,這兩個一正一反、又充滿象徵意味的意象同時出現在書名裡,共存著、博弈著,共同構築成了這部偉大的經典。《月亮與六便士》是以法國著名的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創作的。
  •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了月亮
    深圳的天總是陰雨的時候居多,低沉的空氣讓再次讀完《月亮與六便士》的我更加的壓抑了。這本書是"故事聖手"毛姆所作,在文壇享譽盛名,書裡的"月亮"是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就會被問及的理想,"六便士"是普通的物質生活。"月亮"與"六便士"大多時候都是矛盾的,就像書裡的"藝術"與"生活"。
  • 我眼中的月亮與六便士
    如果沒有英國作家毛姆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生活中很難有人會把月亮和六便士聯繫在一起,畢竟這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或許只有藝術家憑藉想像力才能做到。」    書中月亮與六便士的象徵意義,毛姆沒有給予明確的解釋,因此也引發了後人的猜測和解讀。有人說「月亮」象徵夢想,「六便士」象徵現實;有人說「月亮」象徵崇高,「六便士」象徵卑微;有人說「月亮」象徵藝術,「六便士」象徵世俗;還有人說這只是毛姆開的小玩笑,原本就沒有賦予月亮與六便士太深的含義。
  • 愛書人必讀——《月亮與六便士》,你愛的是月亮還是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年常年佔據書友們的必讀榜和棄讀榜前十名,可以說是人人都聽說過,在我心裡,它可不是應該在棄讀榜裡的,而是在必讀榜單中,在我心裡,這本書可謂是愛書人必讀的一本書!對於這本書,我一定得用一句話來概括:即使不是天才,但仍然要勇敢選擇自由。
  • 讀書筆記《月亮與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幾年前就很火的書,因為自己排斥國外作品而被耽擱。不得不說,國外的作品一旦投入很容易著迷,很奇怪,這種著迷與欣賞中國文學完全不同,是一種糾纏著太多愛恨情愁的迷戀。或許是深受東方文化根深蒂固的薰陶,讓我骨子裡多了一重道德枷鎖,哪怕只是文學中的人物,也很難接受離經叛道。 月亮與六便士,看標題只覺有趣,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詞語怎麼湊到了一起?
  •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觸不可及,代表崇高的理想;而六便士卻觸手可得,六便士象徵著那懶以生存的物質基礎。01.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情況下,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很多人有理想和目標,但是他們都是只能偷偷偷窺月亮而低頭撿六便士的人;對於大部分人來講腳下的六便士才是自己所追求的所有,或許這能夠解決自己的燃眉之急。邁出人生中一切不可知的第一步需要膽量也需要莫大的勇氣,這是一個在繪畫上異於常人的天才的靈魂解脫之路,也是一場漫長的理想救贖之旅。
  • 月亮和六便士:當滿地都是六便士時,你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和六便士》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裡克蘭德,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用圓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
  • 《月亮與六便士》有感
    「如果你忙於在地上尋找那六便士,你便不會抬頭看天,也便錯失了那月亮。」這是《月亮與六便士》的經典所在。年少時我們總是追尋那月亮,從來不屑於看一眼地上的六便士。人到中年,在我逐漸接受六便士的必要性時,我仍在力挺查爾斯·斯特裡克蘭的選擇。人總是需要有追求的,物質生活的滿足難於企及精神上的滿足。習慣於用常人的標準去衡量那些有個性的人,覺得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和自身夢想的追求有些傻。
  • 你沒有足夠的《月亮與六便士》月亮
    我想推薦一本書《月亮與六便士》月亮是理想的開銷現實是六便士在你腳下人們很容易忘記僅僅靠撿硬幣就可以仰望月球他們不容易理解月球獵人如果你選擇去追月亮漸漸地你會飛起來這句《月亮與六便士》轎車說「一個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她的傷害,但永遠不能原諒他對她所做的犧牲。」
  • 《月亮與六便士》|你是抬頭仰望月亮,還是低頭撿起一枚六便士?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主人公斯特裡蘭克本選擇了前者。可是,過分地追求六便士,就會很容易遺忘自己心中的月亮,這樣的軀體是沒有靈魂的,就好像是一個半透明的空殼。羅曼羅蘭評價《月亮與六便士》說:「《月亮與六便士》呈現出一個小說的世界
  • 淺讀《月亮與六便士》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其實我還未讀完《月亮與六便士》,我的閱讀記憶在斯特裡克蘭離世處徘徊。斯特裡克蘭是一個怎樣的人?我想原文對他形象的塑造算得上纖毫畢現,他的外貌,他的言語,他的性格,幾乎每一章的筆墨都在竭力刻畫出這個跳脫於當時社會的令人費解的人物。但是儘管如此,我依然無法在現有基礎上對斯特裡克蘭進行『再呈現』。我只能淺顯而粗略得談論對他的一些看法。
  • 《月亮與六便士》:腳下是六便士,抬頭是月亮
    老實說,在最開始看《月亮與六便士》的時候,有點迷茫。毛姆最開始的筆觸讓我在毫無劇透不看簡介,不做功課的情況下有點抓不住重點。一直以為是寫回憶錄或者心得體會一樣的書。通過個人的經歷來向我們介紹一位藝術家。我甚至耐下性子沒有去查思特裡克蘭德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