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僅有一個選擇,你是選擇抬頭仰望月亮,還是低頭撿起一枚六便士?
如果僅有一個選擇,你是想成為瘋子般的天才,沉浸在實現自我價值的世界裡,還是想連結社會,成為追求現實安穩的普通人?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主人公斯特裡蘭克本選擇了前者。
斯特裡蘭克本原本是一名平凡而普通的證券經紀人,生活雖然平淡枯燥了點,但是不乏富足而美滿。怎曾料,他突然就著了藝術的魔。之後,他不僅不在乎世俗的眼光,還拋棄了妻子,毅然遠赴巴黎追尋自己的藝術夢想。一路上,他行為怪誕,甚至是精神也扭曲了,可是這並不能成為他追逐夢想的絆腳石。後來,他在塔西提與當地的一名女子同居。在那裡,他找到了一直以來都渴望的寧靜。雖然最後他得了麻風病不幸離世,但是,他生前創作的藝術傑作卻成為了一筆價值連城的財富。
小說借斯特裡蘭克本的形象,深入探討了現實和理想的衝突。月亮,代表的是高高在上理想,他是美好的、純潔的、甚至有點遙不可及;而六便士代表的是世俗的生活,是約束的、平凡的、甚至帶點枯燥乏味的。
我們每個人都會擁有夢想和想要追求的東西。如果現在的你還沒有實現,可能是因為你的理想被現實所約束,被固定思維所控制住,內心即壓抑又渴望解脫。也許在某個瞬間,你就會找到自我,並且大膽地追求。你的性格也會產生巨變,例如厭惡人性的欲望,不屑於別人的幫助、無恥中傷他人、不在乎病痛、甚至是付出生命,就像這本書中的斯特裡蘭克本。
「只要我的人生有變化,變化以及無法預見的未來帶來的興奮刺激,擺在我面前的就算是怪石嶙峋的山崖和險象環生的灘涂,我也願意去闖一闖。」
書中運用了很多嘲諷的筆墨描寫了斯特裡蘭克本的作品,在他追夢的過程中,沒有一個人看好他,甚至把他當作是精神異常的瘋子,畢竟在六便士的世界中,擁有富足的生活卻得不到滿足的人是多麼可笑、多麼可悲的呀。但是在他看來,他是有天賦的。因為他相信自己得到了神的指示,儘管沒有人相信這句話。
與其說這是神的指示,不如說是他內心的覺醒,內心對於夢想的渴望,是對自己追逐夢想的一種信念和決心。結局的兩極反轉看似是預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這是作者對於世人的指引,也是對於理想的生活的渴望。
在世俗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人追求於六便士,因為月亮在他們的認知中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他們會有畏懼的心理。可是,過分地追求六便士,就會很容易遺忘自己心中的月亮,這樣的軀體是沒有靈魂的,就好像是一個半透明的空殼。
羅曼羅蘭評價《月亮與六便士》說:「《月亮與六便士》呈現出一個小說的世界,那裡充滿了美好、藝術和完美。」
完美中的美是什麼?我認為是《月亮與六便士》中斯特裡蘭克本對於夢想的美好追求,是人生中寶貴的東西,就像是沙灘上的石頭,每個人都能撿,卻不是每個人都會撿。美是一種玄妙而奇異的東西,只有靈魂經過飽受折磨的藝術家才能從混亂的世界中將其提煉出來。當藝術家把美提煉出來之後,這種美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認識的。要認識它,必須經受藝術家成長獲勝前的痛苦經歷。美是藝術家唱給我們聽的音樂,如果我們想聽懂其中的含義,我們就需要豐富的知識、敏銳的神經和豐富的想像力。
書中的主角特裡蘭克本就是這樣一個人,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他的夢想就像是沙灘上的石頭,普通卻又很奇特,沒有人懂得他對於藝術追求的美,沒有人欣賞他創作的美,可是,當有一個人到達他的想像高度的時候,就會發覺,他所散發的魅力和智慧是獨特的,是睿智的。
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月亮,也會攜帶著六便士,如何選擇,還是要取決於個人的選擇和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作者簡介:我是皮皮王炸,喜歡與你分享我的所感所思,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可以給予一個鼓勵的贊或者關注嗎?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