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冷 發布時間:
作者:冷冷 發布時間:
芥末堆 冷冷 11月26日報導
11月24日,在芥末堆舉辦的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即構 · 教育科技卷:和合共生」的專場上,叮咚課堂CEO邱明豐發表了題為《在線教育的最終形態的探索》的演講。
邱明豐主要分享了在線教育的核心問題是真人老師少而且成本高。他認為供給側和需求側時效率的是在線教育需要解決的核心內容,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就是人工智慧。雖然AI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是隨著5年、10年之後技術的進步,它是不斷往前迭代進步的,會解決大部分問題。現階段低幼年齡段孩子的教育,已經可以滿足。
以下為邱明豐演講實錄:
今年疫情,在線教育變成最火的一個賽道。我作為在線教育的從業者,也算是AI課堂的創始者。到底AI課對在線教育而言有多大的存在價值?將來的在線教育會是什麼樣的?
我個人覺得網際網路要改變的事情應該是更徹底的,更有未來的。所以我在2018年2月份投身AI+教育,創辦了叮咚課堂,2018年7月份第一家基於AI技術的在線教育產品上線。
我認為在線教育最核心的問題是真人老師成本高且數量少。
小學生以下的用戶是1個多億,如果這些用戶都來上課,有多少老師可以提供給他們?如果100萬個學生同時來上課,有多少好老師可以提供給他們?前幾年有些產品在真人外教上廝殺,提供北美老師。我也在反思一個問題,什麼時候國人有錢到小孩子上課要請美國人來上英語課呢?而且單節課價格一百多、兩百,一個套餐兩三萬塊錢。
既然是在線教育,那就要像網際網路一樣解決行業的效率問題,只是解決師生的地域問題是不夠的,而在線教育的效率問題有兩個部分:
供給側和需求側。
供給側的效率:
作為供給側,作為在線教育的機構需要給學生提供什麼?兩個核心點:
1、有多少上課老師?如果你的產品可以做到無限量供給的滿足絕大部分的學生需求,那就是一個很好的效率提升。
2、多少輔導班主任。如果你的服務老師也可以做到不需要老師來服務,或儘量少的老師來服務,所有學生和家長的問題都可以自動化解答的時候,那也是一個可以無限供給的。
需求側的效率:
1、有趣有效
對小孩子而言,一個有趣、有效的課堂是他會很喜歡,願意去報名的。我作為父母,曾經也帶我的小孩去試過很多線下課,無論足球課、羽毛球課,還是編程課,上完體驗課出來第一句話都是問他,「寶寶,你喜歡嗎?」我相信低年級的家長在給孩子選一個產品的時候,最先考慮的是有趣、有效。
2、千人千面
我覺得千人千面是在線教育企業應該要提供給用戶的能力。相信大家都有感受所謂的千人千面,在小學、初中、高中的時候會發現,如果你是學霸,會覺得老師講的太慢了、太簡單了。如果你是學渣,會覺得老師講的太難了,聽不懂。但如果有一個課堂能夠知道你錯在哪裡才教哪裡,而且教給你的內容都是在再往上拔高一點的,那將是對學生和家長而言最好的效率提升。而不是說大班課一個老師教1000個學生,講一樣的內容。學習的內容都是摸高可得,這是我對千人千面的訴求。
3、隨時隨地
我兒子今年四年級,周末輔導他的時候發現對他不會的知識點,卻找不到一個平臺給他做專門的查漏補缺。要麼只能跟隨大班課的進度,要麼需要一對一上課,又貴老師講的又不怎麼樣。一對一的外教課,則需要提前一天約課,否則老師基本不行。如果隨時隨地有一個很好的老師,他上課很有趣,並且所教的內容對自己有一定拔高作用的,性價比還很高,這樣的教育平臺和機構是我所夢想、所希望的。
這些方面需求的解決方式只能是AI,現在的人工智慧還有不足之處。但是隨著5年、10年之後技術的進步,它是不斷往前迭代進步的,總歸會解決問題。雖然AI課不能達到100分的老師水平,但是AI課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特別是低幼階段的孩子,已經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的需求。
叮咚課堂從2018年7月份推出,也有很多同行業競爭,為什麼一直沒人超越我們?就是因為我們在AI領域一開始做了很多積累。
1、語音引擎。叮咚課堂已具有10萬餘小時的兒童語料庫,我相信最大的科大訊飛不一定有多少的語料庫是和AI小孩的語料庫。還有公司自研的語音識別技術,專門設計了有關上下文的語音識別,準確率會高達98.2%。
2、視頻技術。其實視頻拼接會有很多的抖動,我們做了什麼事情讓體驗更好?我們把視頻拼接過程中做得非常的順滑,視頻整個換臉技術錄上去之後老師拍課、補課,如果某個知識點漏拍了想重新補,都可以把它給補上去。
3、自動化服務。我們還做了一件事情,服務老師需要無限供應。一個老師可以服務1千個學生,目標是以後一個老師可以服務1萬個學生,10分鐘內面對數萬名學生輸出點評。
現在一天幾萬節課,線上是沒有老師的,老師的數量是零。我們也需要教師資格證,但拍課的老師語數外幾科總共才4個老師,服務比例是1:10000。產品的留存率,因為我們是輕課,不是重課,輕量課程也可以做到小朋友學習6個月之後,有90%以上的留存。M16的留存用戶有72%。
回到一開始我想講的話題,在線教育到底是什麼樣的?我作為產品出身的人喜歡從用戶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把用戶分成三個年齡段:
1、2—5歲的用戶:幼兒園,大班以下、中班以下。他的專注力只有10分鐘,不可能讓他上2個小時的課,半個小時都不行。所以叮咚課堂就做了AI動畫課,小朋友非常開心,內部有個成語形容小朋友上課的過程:「撕心裂肺」地吼英語單詞。還有一個數據能證明孩子AI動畫課的喜歡,我們單節課的重複上課次數達到2.45次。
2、5—10歲的用戶:在教育心理學裡發現10歲以下的小朋友專注力只有20分鐘,所以我們做了1對2的AI小班課。模擬的是和一個真實的老師上課的體驗,1對2的方式又讓孩子有PK競爭的環境,參與度更高。
3、10歲以上用戶:專注力有45分鐘,現在是大班課是可以滿足大部分需求的,但是對將來的形態我還帶問號,也是有待我們去探索的。
為什麼需要真人名師?大家想像一下,設計一節課,將一對一上課所有可能的情況把它錄下來之後,各種正確的、錯誤的分差點,我們把它稱為「決策樹」。把它補齊以後做AI課,會比真人的大班課差嗎?可以跟學生一對一互動的AI課,對比1對1000個老師的大班課,一樣的名師,我可以做到千人千面,隨時隨地,想學哪節課就學哪節課。你會選哪一個?
道阻且長,但我相信AI課才是在線教育的將來。也相信5年後這個問題就會被證明。
其實我蠻喜歡即構科技「和合共生「的這句話,在叮咚學堂2018年剛起步的時候,即構科技提供了早期很大的幫助, 如果沒有即構科技的最大程度支持,叮咚課堂可能要延遲一年上線。
在我們對即構科技提出技術需求時,他們說:「我們需要比普通的音視頻通訊更強的音視頻能力。」 因為只有足夠強大的技術支持才能實現更高效率的互動。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