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6 14: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今天(11月15日),壹美美術館將推出「大家E起來壹美閱讀」系列線上活動——「聽書、賞畫、品經典」(第五期)。這一期活動主要與大家分享著名翻譯家、作家、文藝批評家傅雷先生的著作《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之第二講《多那泰羅之雕塑》:
在線閱讀多那泰羅之雕塑(節選)
作者:傅雷
朗讀者:史佳伊
他這時代最著名的雕塑,要算是俗稱為《祖孔》(Zuccone)的那座先知像。它不獨離《聖馬可》的作風甚遠,即和《聖喬治》亦迥不相侔了。
多納太羅《祖孔》
在《祖孔》中,再沒有莊嚴的面貌,垂到胸前的長鬚,安排得很巧妙的衣褶,一切傳統的法則都不見了。這是一個禿頂的尖形的頭顱,配著一副瘦削的臉相,一張巨大的口:絕非美男子的容儀,而是特別醜陋的形象。的確,他已不是以前作品中所表現的先知者,而是一座忠實的肖像了。那個模特兒名叫吉裡吉尼(Barduccis Chirichini)。為聖徒造像而用真人作模型,才是雕塑史上的新紀元啊!多納泰羅已和傳統決絕而標著革命旗幟了。
多納太羅《聖喬治》
多納太羅《聖喬治》
《祖孔》與《聖喬治》一樣,是像要向前走的模樣。這是動作的暗示,多氏許多重要作品,都有這類情景。雕像上並沒有隨著肉體的動作而布置的衣褶,整個身軀只是包裹在沉重的布帛之下。左手插在衣袋裡,右臂垂著。我們可說多氏把一切藝術的詞藻都廢棄了,他只要表現那副傻相,使作品的醜更形明顯。翡冷翠藝術一向是研究造型美的,至此卻被多氏放棄了。藝術家盡情地摹寫自然,似乎他認為細緻準確的素描,即是成全一件作品的「美」。然而他的個性,並不就在這狹隘的觀念中找到滿足。他另外在尋求「美」,這「美」,他在表白「內心」的線條中找到了。相傳這像完成之後,多納泰羅對著它喊道:「可是,你說,你說,開口好了!」這個傳說不知真偽,但確有至理。《祖孔》是一個在思索、痛苦、感動的人。
他的面貌雖然醜,但畢竟是美的——只是另外一種美罷了。他的美是線條所傳達出來的精神生活之美。那張大口,旁邊的皺痕,是宿愁舊恨的標記;身體似乎支持不了沉重的衣服:低側的肩頭,表示他的困頓。雙目並非是閉了,而是給一層悲哀的薄霧蒙住了。
《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 作者:傅雷
背景介紹傅雷先生年輕時曾經任教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授「美術史」等課程。《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就是他在當時的授課講稿基礎上修改、補充,並參考法國學者博爾德等人的美術史後,於1934年完成的一部著作,生前從未出版。全書以人物為核心,著重介紹了西方自文藝復興至十九世紀的數百年中近二十位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和他們的代表作,並結合這些藝術家們各自的生平以及他們所處時代的社會環境與文化氛圍,對他們的藝術作品的風格特點作了深入淺出的評述。
多納太羅《抹大拉的馬利亞》
多納太羅《使徒聖約翰》
作者介紹傅雷
傅雷(1908-1966),字怒安,號怒庵,著名翻譯家、作家、文藝批評家。早年留學法國,學習藝術理論。1931年回國,任教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授美術史及法文,並開始致力於法國文學的譯介工作。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上海市政協委員、中國作協上海分會理事及書記處書記等職。傅雷一生翻譯了大量文藝作品,此外,他還著有《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傅雷家書》等作品,在讀者中產生巨大影響。
壹美閱讀·往期活動壹美閱讀 | 「聽書、賞畫、品經典」第一期:《在艱苦的歲月裡》
壹美閱讀 | 「聽書、賞畫、品經典」第二期:《水調歌頭·遊泳》
壹美閱讀|「聽書、賞畫、品經典」第三期:《少年中國說》
壹美閱讀|「聽書、賞畫、品經典」第四期:《藝術與科技》
相關展覽壹美美術館近期實行實名制預約、錯峰、限流參觀。預約方式:關注壹美美術館公眾號,發送姓名(真實姓名)+電話號碼,觀展當天在服務臺出示北京健康寶並配合測溫、登記後進入。
壹美美術館位於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壹號,由北京實創科技園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位於中國科技資源最為密集、科技條件最為雄厚、科技研發成果最為豐富的中關村科學城。
壹美美術館為民辦非企業公益性美術館,成立於2019年,總體面積約4000平米,共有三層,一、二層為展廳,三層為研討辦公區,集合了展覽、收藏、理論研究、藝術出版、衍生品開發和公共藝術研究等部門。壹美美術館以科技和藝術結合創新為定位和目標,力求通過科技視角,持續而全面的展示和梳理中國當代藝術成果,推動當代藝術的研究和發展,為科學家和藝術家交流搭建平臺,促進科技與文化融合發展,並且開展相應的公益公共藝術活動,為中關村科技城北區提供更多更豐富的文化空間,成為一個專業而系統的美術館體系。
開館時間:10:00-16:30(周一閉館)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北清路中關村壹號
壹美美術館
向公眾免費開放 歡迎大家有序觀展
禁止攜帶食品飲料入場
敬請期待壹美美術館更多活動!
關鍵詞 >> 壹美閱讀,壹美美術館,雕塑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