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發戶砸3億買下王羲之書法,一個字價值750萬,馬未都:這是贗品

2020-12-06 文人教書

2010年11月20號,在北京舉辦的嘉德拍賣會上,出現了一幅名為《平安帖》的書法字畫,這幅書法作品剛出現就引起了轟動,作為我國偉大書法家的珍貴書法畫作,這幅畫的價值非常不一般。據說這幅畫已經消失了長大千年之久,突然出現在拍賣場上自然引起了全場的轟動。經過半個小時的激烈叫價,這幅畫的價格已經飆升上億,但依然有人不願意放過這個好機會,想要將其拍下,最後還是一位暴發戶砸下了3億元才將其買了下來。

一時之間,這幅書法《平安帖》賣出3億元的價格成為了眾人口中談論的焦點,不了解歷史的人可能不知道這件書法的價格為什麼怎麼高?但說到王羲之相信很多人還是較為了解的。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期的書法家,素來就有「書聖」的美譽,他的字擺脫了漢魏的比風,自成一派,影響非常深遠。他的作品風格和平自然,筆勢委婉含蓄。不僅如此他擅長書寫的字體也非常多,隸書、草書、行個體等都是他非常擅長的。

作為影響最為深遠的書法家之一,王羲之的作品一直都是後人膜拜的對象,就連李志敏也對其稱讚道:「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衝和。」如此可見王羲之對後世的影響確實是非常大的。而被拍出3億天價的《平安帖》就是王羲之的絕世之作,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其經濟價值更是高到讓人仰望的地步,平安帖中共有41個字,也就是說明這一個字就有750萬元的價格。就在大家都在開心地為這位買家高興地時候,文物收藏家馬未都卻說:「是贗品!」

馬未都的畫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王羲之的《平安帖》早就已經消失了長達千年的時間,怎麼可能突然出現。後來經過證實,這幅平安帖確實是唐朝時期後人臨募的,和王羲之「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的字跡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的。但儘管如此,在王羲之真跡未出現的情況之下這幅臨募作品依然能夠當成是參考資料,為我們提供一些歷史事實。其實在我國內拍出上億的書法作品並不少見,朱熹所寫的《宋名賢題徐常侍篆書之跡》就拍出了1億元的高價。

此書法自出世以後就因為飄逸的字跡和心中的內容受到了很多的關注,在流傳史上也頗受關注,有很多收藏家都將其珍藏起來,這才使它能夠流傳至今。2009年11月23日,《宋名賢題徐常侍篆書之跡》出現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嘉德2009年秋拍「宋元明清書法墨跡專場」拍賣會上,剛出現就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很多專家都想將其收入囊中,紛紛舉起手中的牌子參加競拍。經過一番的周折後,最終以1億元的價格拍出,成為了場內不可多得的拍賣品。

我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書法也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眾多的文物中具有較為深遠的影響。但因為上世紀所經歷的戰爭,很多重要的文物都已經流失海外或者被毀壞,這些原因導致書法作品的歷史價值更高了,之所以拍出這樣的價格也是情有可原。

相關焦點

  • 王羲之留下的「書法」,被「暴發戶」3億元買下,馬未都:是贗品
    幾千年來,後世人一直想要尋找《蘭亭序》的真跡,那那樣一幅書法,就好像是從未出現過一般,消失在了歷史上,只留下一個傳說,還有眾多的臨摹本,是不是在後世引起一團水花。王羲之最出名的是《蘭亭序》,但他的書法作品並不只有一幅,每當市場上出現冠有王羲之這個名字的書法,都會引起很大的轟動,但這些作品大多數都是後世的臨摹之作,而並非王羲之的真跡。
  • 馬未都:5塊錢買下的贗品,63年後拍賣3個億,只因一個原因
    馬未都:5塊錢買下的贗品,63年後拍賣3個億,只因一個原因導語:在我們看來,古董的價值就在於它的歷史,而這只是一方面。對於收藏家而言,他們高價買回來的東西,並非都是真品,有一些東西,哪怕明知道是贗品,也甘願花高價。
  • 王羲之書法現世?被拍賣了3億多元?專家:是贗品,暴發戶買的
    古人稱王羲之的《蘭亭序》「飄若驚鴻,矯如遊龍」,全文一共三百二十四個字,二十八行,渾然天成,作者的氣度、胸襟都被融入作品之中。雖說後世流傳下來的都是臨摹本,但從中也能夠看出《蘭亭序》的氣度。有人說,若是王羲之的書法作品現世,定能夠賣出天價,《蘭亭序》或許連10個億都買不下。
  • 一個字值700萬?王羲之留下41字草書,被「暴發戶」花3億元買下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特別欣賞王羲之的書法,在他執政期間,王羲之的作品可謂盡收宮廷。在每一個朝代,王羲之的書法作品都是炙手可熱,在現代社會更是一字難求,甚至在拍賣會上都炒到了幾億元的價格。第一、王羲之《平安帖》被人以3.08億買下2010年拍賣界又出現了一個轟動性的新聞,因為在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被譽為收藏界「暴發戶」劉益謙,以3.08億的價格拍得了王羲之的《平安帖》。
  • 一個字值700萬?王羲之留下41字草書,被暴發戶花3億元買下
    在每一個朝代,王羲之的書法作品都是炙手可熱,在現代社會更是一字難求,甚至在拍賣會上都炒到了幾億元的價格。第一、王羲之《平安帖》被人以3.08億買下2010年拍賣界又出現了一個轟動性的新聞,因為在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被譽為收藏界「暴發戶」劉益謙,以3.08億的價格拍得了王羲之的《平安帖》。
  • 馬未都:五塊錢買回的贗品,六十三年後拍了三個億,只因一個原因
    文/印象歷史品讀馬未都:5塊錢買回來的贗品,63年後拍了3個億,只因為一個原因!現如今,大家的經濟真的是越來越好了。所以,很多人在閒暇時間都玩起了收藏。不過收藏可是很深的一個門道,往往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傾家蕩產,也有可能一夜暴富。所以,有一次在一個拍賣會上,收藏界的大佬劉益謙以3個億的價格拍下了一件贗品的時候,真是令人倒吸一口氣。那麼,劉益謙拍下的是怎樣的一件古董?原來,這是一件書法作品,但是最關鍵的是,它只是一副贗品,而且這件贗品的前主人以前還只是花了5塊錢就買回了它。
  • 王羲之書法拍賣了3.08億元,單字價值750萬,相當3.45噸百元大鈔
    喜歡書法的人大概愛極了王羲之吧,作為遙遠的東晉時期書法藝術造詣上面封神一樣的存在,他的書法脫離了漢魏的筆風,不隨大流自然含蓄且自成一派。他的書法對於後人的影響非常的深遠。哪怕是眾人再喜愛再珍惜,耐不住歲月對於紙張的無情摧殘,很遺憾他的書法真跡沒有一幅流傳到後世。
  • 王羲之留下的「草書」,被「暴發戶」3億元買下,專家:造假文物
    據說,唐朝的皇帝李世民非常的喜歡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在唐朝時期,王羲之所有的作品都被李世民收進了宮裡。在2010年的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王羲之的《平安帖》出現了,這幅書法作品以3.08億的價格,被收藏界的「暴發戶」劉益謙買下。劉益謙購買收藏品,向來都是買最貴的,因此他闊綽的舉動讓他擁有了一個「暴發戶」的外號。
  • 老人花5元買下王羲之真跡,數年後拍出3億天價,專家:贗品!
    文/小宇 標題:老人花5元買下王羲之真跡,數年後拍出3億天價,專家:贗品!這塊字跡模糊不清,甚至皺巴巴的破布,買賣只花了不到一分鐘,在當時這是一樁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交易。然而在多年後,老人將破布留給了後代,經過專家的鑑定這才顯露出了它本來的樣子。正是我國著名書法大家,王羲之所寫的草書作品《平安帖》,乾隆皇帝說它能媲美「三希堂」瑰寶《快雪時晴帖》。
  • 王羲之書法賣了3億元,單字價值750萬元,專家:這是造假文物
    東晉時期到現在,已經太久了,王羲之的真跡早就沒有了。現代流傳下來的王羲之真跡,其實都是過去各個朝代對於他書法的臨摹。 關於王羲之的書法,唐代的精摹本地位等同於真跡,而且唐代的精摹本保存至今也是年代久遠了。這些精摹本上面也會有歷朝歷代名人墨客的印章,單單是這印章,就足以讓這些書法作品價值不菲了。
  • 王羲之書法賣了3億元,單字價值750萬元,專家:這是造假文物
    東晉時期到現在,已經太久了,王羲之的真跡早就沒有了。現代流傳下來的王羲之真跡,其實都是過去各個朝代對於他書法的臨摹。關於王羲之的書法,唐代的精摹本地位等同於真跡,而且唐代的精摹本保存至今也是年代久遠了。這些精摹本上面也會有歷朝歷代名人墨客的印章,單單是這印章,就足以讓這些書法作品價值不菲了。
  • 王羲之寫下的41個字,被拍賣了3億元,單價價值750萬,不是真跡!
    王羲之畫像王羲之王羲之的書法吸取了前人的書法精華,擺脫了漢魏筆風,獨創一家在當時最為矚目的一件拍品毫無疑問是王羲之的《草書平安貼》。王羲之在書法界的地位無人超越,專家稱這是民間流傳的的王羲之高古摹本,此版堪稱頂級藏品,消息一出就引發了熱議。哪怕王羲之的真跡早已不存於世,但高古的精摹本一直以來都被當作真跡看待,它歷經多為收藏家收藏且流傳有序,極其難得,並且一再被刻入各種叢貼中,珍貴性不言而喻。
  • 王羲之真跡出現,被拍賣至上億元,專家:這是個贗品
    雖然文物界多年未見王羲之的真跡,但就在最近我國的一次拍賣會上,有人傳出消息稱,王羲之的真跡《平安貼》將要被拍賣。實際上王羲之的確寫過《平安貼》,全文上下一共四行,共計四十一個字,但根據書法界流傳的說法,王羲之寫過兩幅《平安貼》,一次用的是草書,另一次用的是行書,而這次拍賣的《平安貼》是草書版本。
  • 劉益謙3億買的《平安帖》只是摹本,馬未都說王羲之真跡無法傳世
    馬未都先生講,王羲之的真跡肯定是沒法傳世的,因為時間太久了。先不說這字能不能傳,就是這個紙也保留不下來,傳世的都是摹本。比如王羲之寫的尺牘《平安帖》,臺北故宮的臨摹本,是唐代雙鉤的,是硬黃紙本的。前些年嘉德拍賣過一個,上海的大藏家劉益謙花了3個多億買的《平安帖》手卷。當時該帖以幾千萬元起拍,一路被加價,直到2.7億元,全場已無人競價,這時,之前並未出價的劉益謙在電話裡對嘉德拍賣總經理胡妍妍說:「再加500萬。」500萬元加上去後,全場鴉雀無聲。結果,《平安帖》以2.75億元落槌,加上手續費是3.08億元,被劉益謙競得。
  • 老人5塊錢買一塊破黃布,以為王羲之真跡,鑑定是假的卻賣了3億
    在說起古代有名的書法大家時,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王羲之這個人,王羲之是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一篇蘭亭,一副蘭亭,皆是傳世名作。王羲之是一個很瀟灑的人,他的書法也是自然流暢,不拘一格,欣賞王羲之的書法,就如同在心上一個翩翩起舞的美女一般,非常的賞心悅目。但是讓人可惜的是,因為朝代的更迭,很多的珍寶淹沒在歷史長河中,比如說王羲之的書畫作品,很難流傳下來,流傳下來的更是寥寥無幾,所以舉世難尋。
  • 模仿王羲之書法賣了3億,拍賣會上論字賣,一個字值751萬
    他模仿王羲之書法賣了3億,拍賣會上論字賣,一個字值751萬文/號外歷史之成成 圖/網絡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而在中國書法界有一個人物被人們成為:書聖,他就是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王羲之出身於魏晉名門琅玡王氏,他七歲就擅長書法。書法技藝爐火純青,筆鋒力度竟能入木三分,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徵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
  • 馬未都4大鎮館之寶:3件價值上億,還有一幅名畫,專家卻說是贗品
    馬未都4大鎮館之寶:3件價值上億,還有一幅名畫,專家卻說是贗品馬未都的鎮館之寶,那肯定是有看頭的。在馬未都的收藏生涯中,聚集起了不少好東西,可以說每一件那都價值連城。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一下馬未都的4件「鎮館之寶」,讓大家看看馬未都無與倫比的收藏號召力。
  • 王羲之書法作品《平安帖》,雖只有41個字,卻拍出3.08億!
    說到王羲之對中國的書法影響那可是非常的大,因為王羲之的書法啟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特別是字體結構和筆法的運用更是非常的成熟,在王羲之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幅書法作品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平安帖》,這幅書法作品共41個字,而我們都知道王羲之的書法真跡已經失傳,而我們看到的王羲之《平安帖》那也只是宋朝時期著名書法家臨摹的,雖然只是臨摹的作品,但是這幅書法作品仍然非常的珍貴,竟然拍出了3.08億的天價。聽到這裡以後很多網友肯定會不理解,為何古代的書法作品這麼貴呢?
  • 此人在地攤上花5元買走「破布」,結果拍出3.08億,創造撿漏神話
    馬未都的話不無道理,清朝年間,大量文物從宮中往外湧流,再加上上世紀盜墓的瘋狂挖掘,很多珍貴的文物都隨著贗品一起流落在街頭,只要是有一點分辨文物真假的能力就能輕鬆看出那件文物是真,哪件文物是假。說起撿漏文物,我國被譽為青銅第一人的馬承源先生就在我國內創造了許多的文物撿漏傳奇。
  • 5塊錢買的書法,63年後賣了3億多
    「贗品」書法,而且耗費了五年才將這件書法收入囊中。《平安帖》,這幅書法之所以是「贗品」,是因為這幅書法並非王羲之的真跡,而是後人仿摹。但這並不影響它的價值,它仍是一件年代久遠的罕見書法,具有書法和文物兩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