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書法現世?被拍賣了3億多元?專家:是贗品,暴發戶買的

2020-11-22 華夏文物

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發展的標誌,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已經成為了最具有經典標誌的文化之一,堪稱中國的「第四宗教」。自古以來,我國的書法就有著強烈的吸引力,也有很大的受眾群體,中國書法發展至今,不只影響了我國的人民,連國外一些愛好中華文化的人,也開始練起了書法。而五千多年的燦爛文明,各個時期都湧現出一些書法大家,這些人也構成了中國書法史的璀璨。若要問起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書法家,不少人首先想起來的,應該是王羲之。

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期的著名書法家,也是我國歷史上成就最高的書法家,被後世人譽為「書聖」。王羲之的書法集眾家之所長,又自成一派,是我國書法史上的一座豐碑,影響中國書法千年之久。王羲之的書法並不局限於一種書法形式,集齊隸書、草書、楷體與行書為一體,擺脫了漢魏時期的筆風,自成一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也就是那一幅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是唐太宗最喜愛的書法作品,而《快雪時晴帖》又是乾隆最喜愛的作品。

王羲之真跡現世

《蘭亭序》這幅書法字帖精美奇妙,但因為種種原因,如今流傳下來的只有唐人的臨摹本,真跡早就已經失傳了。不過也有一種說法,稱《蘭亭序》在唐太宗的昭陵裡,但這樣的說法也只是猜測而已。現在流傳下來的,那些號稱王羲之書法作品的,大多是唐宋時期的「雙鉤填闊」臨摹本。古人稱王羲之的《蘭亭序》「飄若驚鴻,矯如遊龍」,全文一共三百二十四個字,二十八行,渾然天成,作者的氣度、胸襟都被融入作品之中。雖說後世流傳下來的都是臨摹本,但從中也能夠看出《蘭亭序》的氣度。

有人說,若是王羲之的書法作品現世,定能夠賣出天價,《蘭亭序》或許連10個億都買不下。兩年前,一幅打著「王羲之」名義的書法作品出現在拍賣場上,並且這幅作品還拍出了3.08億元的天價,一時間,人們的爭論聲不絕於耳。這幅作品打著「王羲之書法」的作品,真的是王羲之的真跡嗎?難不成王羲之的真跡真的現世了?若真的是王羲之的真跡,時隔千餘年之久,人們還能夠一睹王羲之書法的風採,可以說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情了,大家都翹首以待。

王羲之的《平安貼》

這一幅賣出3.08億元的書法作品,是王羲之的《平安貼》,這一說是真正的天價字畫,因為這幅書法,總共也就4行字,全文41個字。王羲之的平安貼一共又兩幅,一幅是草書,一幅是行書,本次拍賣的是草書的版本,作品上被蓋滿了密密麻麻的紅色印章,可見也是流傳有序的。乾隆對這幅書法喜愛至極,將其與「三希堂法帖」之一的《快雪時晴帖》相媲美,可見乾隆皇帝對這幅書法的喜愛。這樣的字帖,賣出高價並不奇怪,但也有的人疑惑,這副草書《平安貼》真的值這麼多錢嗎?

專家:暴發戶買的,是贗品

就在人們對這幅畫有所懷疑的時候,有的專家就說了,這幅作品其實是贗品,畫這麼多錢買下來的人,是暴發戶。買下這幅書法的人名為劉益謙,我國的收藏家,被成為暴發戶,是因為他常常以很高的價格買下古董,可那些古董根本不值那麼多錢。而專家說這幅書法是贗品,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這樣的說法並沒有錯,因為這幅書法並未王羲之的真跡,而是後人的臨摹本。王羲之的真跡早就不存於世了,所流傳下來的都是唐宋人的臨摹本,不過這幅書法倒是一再被錄入各種叢帖,加上收藏印章等等都能夠考證,即便是「贗品」,其價值還是很高的。

相關焦點

  • 王羲之留下的「書法」,被「暴發戶」3億元買下,馬未都:是贗品
    這幅書法作品最早出現在《宣和書譜》上,四行,一共只有四十一個字。最早在元代被可就是收藏,又在後世輾轉流落多位收藏家手中,一直到清代,被收復清朝內府。2010年11月20日,北京嘉德秋拍上,王羲之的《平安帖》被拍賣,最終以3.08億元的人民幣成交,一時間,王羲之的《平安帖》成為人們口中談論的焦點。
  • 王羲之真跡出現,被拍賣至上億元,專家:這是個贗品
    眾所周知,文物的價格有高有低,有的文物即便年代久遠,也賣不到上萬高價;但有些文物,即便是一件「贗品」,也能被拍賣出上億元的天價。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件特殊的文物,它就是號稱王羲之真跡的《平安貼》。雖然文物界多年未見王羲之的真跡,但就在最近我國的一次拍賣會上,有人傳出消息稱,王羲之的真跡《平安貼》將要被拍賣。實際上王羲之的確寫過《平安貼》,全文上下一共四行,共計四十一個字,但根據書法界流傳的說法,王羲之寫過兩幅《平安貼》,一次用的是草書,另一次用的是行書,而這次拍賣的《平安貼》是草書版本。
  • 暴發戶砸3億買下王羲之書法,一個字價值750萬,馬未都:這是贗品
    經過半個小時的激烈叫價,這幅畫的價格已經飆升上億,但依然有人不願意放過這個好機會,想要將其拍下,最後還是一位暴發戶砸下了3億元才將其買了下來。一時之間,這幅書法《平安帖》賣出3億元的價格成為了眾人口中談論的焦點,不了解歷史的人可能不知道這件書法的價格為什麼怎麼高?但說到王羲之相信很多人還是較為了解的。
  • 王羲之留下41字草書,被「暴發戶」花3億元買下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特別欣賞王羲之的書法,在他執政期間,王羲之的作品可謂盡收宮廷。在每一個朝代,王羲之的書法作品都是炙手可熱,在現代社會更是一字難求,甚至在拍賣會上都炒到了幾億元的價格。第一、王羲之《平安帖》被人以3.08億買下2010年拍賣界又出現了一個轟動性的新聞,因為在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被譽為收藏界「暴發戶」劉益謙,以3.08億的價格拍得了王羲之的《平安帖》。
  • 王羲之留下41字草書,被暴發戶花3億元買下
    在每一個朝代,王羲之的書法作品都是炙手可熱,在現代社會更是一字難求,甚至在拍賣會上都炒到了幾億元的價格。第一、王羲之《平安帖》被人以3.08億買下2010年拍賣界又出現了一個轟動性的新聞,因為在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被譽為收藏界「暴發戶」劉益謙,以3.08億的價格拍得了王羲之的《平安帖》。
  • 馬未都:5塊錢買下的贗品,63年後拍賣3個億,只因一個原因
    馬未都:5塊錢買下的贗品,63年後拍賣3個億,只因一個原因導語:在我們看來,古董的價值就在於它的歷史,而這只是一方面。對於收藏家而言,他們高價買回來的東西,並非都是真品,有一些東西,哪怕明知道是贗品,也甘願花高價。
  • 王羲之留下的「草書」,被「暴發戶」3億元買下,專家:造假文物
    據說,唐朝的皇帝李世民非常的喜歡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在唐朝時期,王羲之所有的作品都被李世民收進了宮裡。在2010年的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王羲之的《平安帖》出現了,這幅書法作品以3.08億的價格,被收藏界的「暴發戶」劉益謙買下。劉益謙購買收藏品,向來都是買最貴的,因此他闊綽的舉動讓他擁有了一個「暴發戶」的外號。
  • 王羲之書法慘遭扔倉庫,3年後專家發現痛心疾首,如今是鎮館之寶
    這年頭古字畫拍賣市場可以說是非常的火爆,幾乎每一年都能創造新的藝術品拍賣紀錄,特別是我們中國古代的字畫,真的是備受大量人的喜愛,因為收藏價值實在是太高了,這比投資買房更加的嚇人!
  • 5塊錢買的書法,63年後賣了3億多
    劉益謙關注收藏的人,對劉益謙這個名字絕對不陌生,動輒上億的收藏讓他成為收藏界的傳奇人物,而他所創下的最「牛」收藏奇蹟,就是在2010年用3億多元收藏了一幅「贗品」書法,而且耗費了五年才將這件書法收入囊中。
  • 老人花5元「撿漏」字畫,沒想到是贗品,更沒想到贗品賣了3個億
    老人花5元「撿漏」字畫,沒想到是贗品,更沒想到贗品賣了3億很多初入收藏圈的新人常常會請教前輩們有關於收藏品的真假判定,然而老收藏家的一席話,卻令無數新人摸不著頭腦:「藝術收藏品中,真跡的價值一定高於贗品。」
  • 老人花5元買下王羲之真跡,數年後拍出3億天價,專家:贗品!
    文/小宇 標題:老人花5元買下王羲之真跡,數年後拍出3億天價,專家:贗品!然而在多年後,老人將破布留給了後代,經過專家的鑑定這才顯露出了它本來的樣子。正是我國著名書法大家,王羲之所寫的草書作品《平安帖》,乾隆皇帝說它能媲美「三希堂」瑰寶《快雪時晴帖》。
  • 藏家撿漏古書法,故宮專家鑑定為贗品,10年後卻賣4.368億
    我們中國古代的書法作品確實是備受國內外一些收藏家、企業家等人的喜愛,這些年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中國古代的書畫作品無不是經常拔得頭籌,比如清代徐揚畫作《平定西域獻俘禮圖》曾拍出了1.34億元;「唐宋八大家」曾鞏的《局事帖》拍出1.08億元;張大千《愛痕湖》拍出了1.008億元等等。
  • 馬未都:五塊錢買回的贗品,六十三年後拍了三個億,只因一個原因
    文/印象歷史品讀馬未都:5塊錢買回來的贗品,63年後拍了3個億,只因為一個原因!現如今,大家的經濟真的是越來越好了。所以,很多人在閒暇時間都玩起了收藏。所以,有一次在一個拍賣會上,收藏界的大佬劉益謙以3個億的價格拍下了一件贗品的時候,真是令人倒吸一口氣。那麼,劉益謙拍下的是怎樣的一件古董?原來,這是一件書法作品,但是最關鍵的是,它只是一副贗品,而且這件贗品的前主人以前還只是花了5塊錢就買回了它。在一次拍賣會上,它的前主人拿著它來到拍賣會,而劉益謙最終花了3個億買下。
  • 估價五億,王羲之「真跡」《蘭亭序》現世,專家:五塊錢都不值!
    譽為中國書法歷史上第一神品東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真跡」驚現於世。宣布這個消息的是一個叫文保匯的民間草臺班子,和北京的一家量子科技公司。他們自稱用所謂的什麼量子檢測方法。對一位來自珠三角的藏家提供的祖傳《蘭亭集序》做了所謂的科學年代檢測檢測。
  • 模仿王羲之書法賣了3億,拍賣會上論字賣,一個字值751萬
    他模仿王羲之書法賣了3億,拍賣會上論字賣,一個字值751萬文/號外歷史之成成 圖/網絡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而在中國書法界有一個人物被人們成為:書聖,他就是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王羲之出身於魏晉名門琅玡王氏,他七歲就擅長書法。書法技藝爐火純青,筆鋒力度竟能入木三分,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徵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
  • 5塊錢,變成3億多:只有收藏古玩藝術品才能做到
    劉益謙關注收藏的人,對劉益謙這個名字絕對不陌生,動輒上億的收藏讓他成為收藏界的傳奇人物,而他所創下的最「牛」收藏奇蹟,就是在2010年用3億多元收藏了一幅「贗品」書法,而且耗費了五年才將這件書法收入囊中
  • 老人5塊錢買一塊破黃布,以為王羲之真跡,鑑定是假的卻賣了3億
    在5000多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有很多非常優秀的人物名流青史,比如說為民為國的皇帝,徵戰沙場的將軍,國色天香的美女,甚至很有才學的文人,又或者是那些書法大家。在說起古代有名的書法大家時,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王羲之這個人,王羲之是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一篇蘭亭,一副蘭亭,皆是傳世名作。王羲之是一個很瀟灑的人,他的書法也是自然流暢,不拘一格,欣賞王羲之的書法,就如同在心上一個翩翩起舞的美女一般,非常的賞心悅目。但是讓人可惜的是,因為朝代的更迭,很多的珍寶淹沒在歷史長河中,比如說王羲之的書畫作品,很難流傳下來,流傳下來的更是寥寥無幾,所以舉世難尋。
  • 四個億買了件「贗品」古玩,虧不虧?
    這些天價拍品,買是買不起了,看看總不要錢吧!今天就給各位飽飽眼福。,早在乾隆時期曾經被認為是贗品,有諸多猜疑。但經專家多年考證,最終確定為黃庭堅的真跡,而且是黃庭堅書風轉換期的真跡。這件高古摹本曾經受乾隆帝盛讚:「可亞時晴」,媲美「三希堂」瑰寶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民間流傳王羲之高古摹本無出其右,堪稱頂級藏品。
  • 王羲之作品為何印滿別人的印章?最終卻還拍賣3億多
    王羲之作品是否還有留存一直是書法界的一大懸案,之前的一幅被稱為王羲之真跡的作品拍賣了3億多的高價,這幅作品給人的印象就是滿滿的都是印章,五花八門的印章布滿了整個畫面,甚至於很多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印章身上。究竟為何被稱為王羲之的真跡,卻印有很多人的印章呢?
  • 藏家「撿漏」古書法,故宮專家鑑定為贗品,10年後卻拍出4.368億
    我們中國古代的書法作品確實是備受國內外一些收藏家、企業家等人的喜愛,這些年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中國古代的書畫作品無不是經常拔得頭籌,比如清代徐揚畫作《平定西域獻俘禮圖》曾拍出了1.34億元;「唐宋八大家」曾鞏的《局事帖》拍出1.08億元;張大千《愛痕湖》拍出了1.008億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