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事件
近日,「深圳麥當勞對一次性餐具收費」登上了微博熱搜。截至目前,閱讀量達到了2億多次。事情起因是麥當勞深圳某家門店貼出公告,在用餐時使用包括刀、叉、勺等在內的一次性餐具,消費者需要多付0.5元。
2020年10月,消費者陳女士在寧波市鄞州區的某泡椒牛蛙店就餐,結帳時發現帳單顯示每份餐具被收取了3元的費用。消費者向寧波市鄞州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新城分會投訴,要求維權。經調解,消費爭議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店家退還陳女士6元的餐具使用費。
不少飯店收取餐具消毒費
12月9日晚上,我們在市區丹溪路一海鮮餐館詢問服務員:「使用消毒餐具要收費嗎?」服務員直截了當地回答:「每套一元。」
該服務員說,店裡常見的是用塑料保鮮膜包裹的消毒餐具,一般消毒費進價0.5元,如果向就餐的消費者每套收取1元,每使用1套消毒餐具就能淨賺0.5元。他們只要收集起來扔進箱子,不必清洗,專做餐具消毒的人會上門來收取。
不過,並非所有飯店都收取餐具消毒費。從事夜宵生意的黃女士說,高檔飯店通常都會提供自己清洗消毒的餐具,一些低檔的飯店一般不用一次性消毒餐具。相比較而言,面向普通市民的中檔飯店多見一次性消毒餐具。這些消毒餐具用薄膜封裝,裡面的消毒狀況、潔淨程度,不少飯店都表示「不知道」,很多消費者也表示質疑。大多消費者在打開薄膜後,仍然會用開水再次消毒。
市民張敏說:「早就知道消毒餐具不該收費了,但平時也不太留意,沒有關注這項費用的收取。商家說多少錢,就支付多少錢。12月9日晚上,我們一家三口去吃東北燉雞塊,結帳時告知285元,其中就有3元的餐具消毒費。」
我們隨後走訪不少大排檔發現,提供一次性消毒餐具並收取餐具消毒費的情況很普遍。
市物價部門黃姓負責人說:「物價部門對使用消毒餐具根本沒有設立收費項目,消費者遇到此事可以向市消保委投訴維權。」
收取餐具消毒費的行為不合法
餐具消毒費到底該不該收?市消保委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提供清潔的消毒餐具是商家的義務,不應該把這種義務轉嫁給消費者,商家收取餐具消毒費的行為是不合法的。
依據《消法》第四條「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消費者去飯店就餐,在法律上來說是與餐飲企業形成了餐飲合同關係,而「消毒餐具另收費」是餐飲行業最常見的不公平格式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要求對餐具、飲具進行清洗、消毒,不得使用未經清洗和消毒的餐具、飲具。
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條第五項規定: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應當洗淨、消毒,炊具、用具用後應當洗淨,保持清潔。
消費者如何維權?
面對不合理的收費,很多消費者認為是一點小錢,但息事寧人只會縱容店家的違法行為,助長店家亂收費行為,因此當我們遇到不合理的收費時,要敢於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餐館必須提供可供消費者選擇的衛生餐具,不得誤導、強制消費者使用收費餐具。否則,消費者可以拒付相關費用,並現場撥打12315,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說。
標 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