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懷念筆友的日子

2020-12-17 中國法院網

2009-12-04 10:40:02 | 來源:中國法院網開封頻道 | 作者:李冰

  周末,閒來無事,收拾起書房裡凌亂的物品。在並不起眼的角落裡,我發現一個破舊的小紙箱。打開一看,裡面整整齊齊的放著一封封泛黃的書信。輕輕拿出,看看上面的地址,有妻子當初寫的情書,有父母親友寫的家書,更多的則是筆友寫的充滿滾燙友誼的書信。看著書信,頓時勾起我對筆友的懷念,對逝去歲月的留戀。

  提起筆友,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內心湧起的反而是幾許甜蜜的回憶。在那個娛樂生活異常缺乏的年代,筆友無疑為我們兩點一線枯燥的校園生活增添很多快樂的音符。無論是從收音機中的交友天地中,還是《少年時代》等雜誌報刊上看到的交友信息,甚至是偷偷的從同桌的筆記本上記下的遠在他鄉的陌生姓名和地址,憑著對外地常識的一知半解,就會寫上一封熱情洋溢的交友信,而後工工整整的在上面貼上一張郵票,投進墨綠色的郵筒,繼而開始漫長的等待。可以說是扳著指頭過日子,算著信件什麼時間能夠寄到筆友手中,筆友看後是否能夠給自己回信,認下自己這個朋友。說實在的,有期待的日子真的很好,很充實。

  每天課間十分鐘,我們學校學生最熱鬧、最集中的地方就是教務處門口的信件窗口,真的可以說是人頭攢動。一封封書信由你手中傳到他的手中,都在尋找著有沒有自己或者同學的書信。拿到書信的激動萬分,沒有的失望而歸,轉而期盼明天的信件。高二那年,我在一家少年刊物發表一篇散文,頓時收到了來自各地要求交友的書信。拿著一疊疊書信,引來同學滿是羨慕的目光。趁放學後,獨自躲進一個無人的角落,輕輕拆開散發著幽香的書信,聆聽著遠方筆友傾訴的喜怒哀樂,講述著風土人情。一個小小的愛好,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一首小詩,一篇散文,都會讓我們找到共同點,內心湧起一股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感覺。在異鄉筆友溫情款款的書信中,我徘徊在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畔,我漫步在白雪皚皚的松花江邊。我的耳邊響起茫茫大漠裡聲聲悅耳的駝鈴,我的眼前展顏露出碧波東海上醉人的晨曦。桃花扇,牡丹亭,楊家將,嶽飛傳,巴山夜雨,杏花江南,朔風古道,小橋流水,黑臉老包的傳說,餘秋雨充滿詩意的散文……真可謂五花八門,古今中外,天南海北,一個個話題都充盈著我們童稚的心靈。沒有刻意的修飾,沒有華麗的詞藻,更沒有所謂的矯情造作,捧出的都是一顆純淨的心靈。平時對家人難以啟齒的心事,在流利的筆下傾訴給遠方從未謀面的筆友,傾訴的內心的苦辣酸甜。那個等待自己傾訴的人,在充滿想像的千裡之外頓時也變得栩栩如生。

  那時筆友交往的書信,特別是異性之間,往往會將書信折成心形,或者是千紙鶴狀。有的女孩子也會在中間悄悄寄來幾隻小小的千紙鶴,或者一張充滿美好憧憬的書籤,給人一股甜甜的感覺。至今我還清晰記得一個遠在大連的筆友,她是一個很陽光而又快樂的女孩。我們之間的書信交往一直持續了6年多,這也是與筆友聯繫時間最長的一個。由中學時代的互相鼓勵,到大學期間的五彩生活,我們向對方描述著,鼓勵著。至今,我的書櫃中還保存著她寄來的珊瑚和貝殼。可惜的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失去了聯繫,她好像去國外留學,尋找屬於自己的天地。不知道現在的她是否還會在寂寞的午後想起我這個遠在他鄉的筆友,一個在她內心中喊了多年的哥哥。

  不知什麼時候,書信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遠離了我們的生活。筆友也如同一頁頁掀起的日曆,零落成遠去的記憶,成為對往日生活的一種懷念。再也靜不下心來給朋友、給親人寫上一封真摯的書信,再也收不到筆友在他鄉寄出的雲中錦書,那個充滿真情和激情的年代已經永遠的離我們而去,杳如黃鶴,一去不返。什麼時候,會在一個暖暖的午後,再次收到遠方筆友溫馨的書信,走回那個夢中的時代?

  

(作者單位:河南省杞縣人民法院)

相關焦點

  • 懷念那些年,言而有「信」的日子
    看著一堆厚厚的泛黃的信箋,不由得懷念起那些寫信、收信的日子,腦海裡浮想起當時寄信,拆信的場景依然感覺很溫暖。那時沒有現在社會信息傳遞的方便和快捷,能有固定電話的也是少之又少,更不用說現在的手機、郵箱、微信等等。特別是在當兵的那三年,每次等待來信的那個殷切期待,望眼欲穿,那樣的日子快樂而充實。真是「開拆遠書何事喜,數行家書抵千金」。
  • 【方志四川•散文】汪斌 ‖ 懷念從前那些串門的日子
    【方志四川•散文】汪斌 ‖ 懷念從前那些串門的日子 2020-11-29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留學的日子 我與外國筆友的書信往來
    海外求學的日子不易,但她卻格外幸運。因為她在Facebook上結識了一位外國筆友,也是Sunny人生中的第一位筆友。這位筆友名叫Bryan,是一名學習歷史與政治的博士生。他們年齡相仿,有許多共同的愛好。在Sunny看來,Bryan是一位思維敏銳、富有智慧、知識量龐大的生活智者。如今,Sunny早已畢業許久並順利的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 散文:一懷念,便憂傷
    散文:一懷念,便憂傷 1338字晏硯硯在南方,見不到灰塵。我一度以為灰塵是惹人厭的,可是住在南方時,我才知道,我是多麼想念那豔陽下飛舞著的灰塵。其實,我知道我不是在想念灰塵,我只是在想念陽光。一開始,日子熱烈而新鮮。
  • 散文:秋天的懷念
    在諸多有關荷花的散文當中,最能引起我的懷念之情的還是《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這篇美麗的散文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一直被安排在全國通用教材高中一年級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朱自清散文兩篇》中的第一片,也是整過三年高中學習的首篇課文。
  • 優質散文:懷念寫信的日子
    懷念寫信的日子。
  • 深厚的記憶與懷念——《琦君經典散文選集》編後
    《琦君經典散文選集》的編輯工作已近尾聲,在半年多的閱讀、篩選過程中,難得的是取捨。琦君女士散文之美在於記憶與懷念,她以其飽含深摯淳樸的筆觸抒寫了對童年的記憶、家人的懷念以及對故鄉的思念。我們被這些飽含深情的文字所感染,被文中美好的故鄉、快樂的童年、對親人無限的愛所感動。
  • 「散文」懷念如歌
    寂寞時,總是懷念,懷念如歌。 一切都會過去,人生,只不過是瞬間的停留。那飛逝而過的情節,真讓人懷念,懷念如歌。 愛也會懷念,恨也會懷念。在悠悠歲月中,都會演繹成一首首詩歌,讓人永遠咀嚼著、回味著。 紅塵陌上,行走著那麼多的眾生,走得那樣匆忙,走得那樣坎坷。
  • 懷念 | 沒有手機的日子
    沒有手機的日子,讀書是一件樂事。晴朗的時候,拿一把小椅子,沐浴在陽光下翻看一本大部頭小說;下雨的時候,窩在沙發上,任憑外面風雨如何呼嘯,也打攪不了你的安寧。手機的日子,我不會成日地待在房裡,我會約三兩好友散散步,聊聊天;沒有手機的日子,我或許不會帶上眼鏡,只能透過厚厚的鏡片去看繽紛世界;沒有手機的日子
  • 筆友#一封書信,兩處相念
    輸 一封書信,兩處相念 吾友親啟,見字如面 ———致鐵嶺高中的畢業生和在校生們 找啊找啊找筆友~ 找到一個好筆友!
  • 校園故事:盧俊卿筆友回信刺痛我的心
    那個時候還有一種特殊的朋友,叫做「筆友」,就是通過書信溝通交流的朋友,我的大學同窗室友盧俊卿還收到過筆友的來信,還給我造成了心理陰影。盧俊卿是蘭州人,由於父母常年在外忙於生意,他只能與爺爺兩個相依為命。爺孫倆的感情非常深,爺爺的最大心願就是盧俊卿考上大學,可惜就在盧俊卿即將高考的時候,爺爺突然離世了。
  • 立秋讀最感人的散文,史鐵生寫給母親的《秋天的懷念》
    如果要我選最感動的散文,我一定會選擇史鐵生寫給母親的《秋天的懷念》。這篇散文只有千把字,文字也極其樸素,但是真應了那句話「最樸素最真摯的的文字才是最能打動人心!」今天立秋,給自己的母親發個信息,打個電話,無論生活再怎麼艱難,只要有母親的日子,每一天都是幸福的。希望讀過這篇文章的人,能夠以此為戒,能夠多給父母一些關懷,多陪父母走走看看,多給父母一些美好的回憶。
  • 好懷念鄉村集市上「車水馬龍」的日子
    好懷念,好懷念,好懷念歡口集車堵人堵的日子。那時很堵,但無所顧忌。按理說,如今的歡口集,應該像下圖一樣,才是我們想要的樣子(手機請橫放觀看)。不知為何,當初曾厭棄的擁擠,在這段時間,卻從來沒有想過,這種平淡的熱鬧的日子會是令人那麼的想念。
  • 人生中,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叫「筆友」
    發布後,文後有一位叫樊華的讀者留言尋找多年前的筆友。巧合的是,賈敬鳳看到了這條留言,更巧合的是,我和賈敬鳳通過《愚伯的自留地》成為微信好友才剛剛三個月整。白落梅說,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再次與這位叫樊華的筆友相遇,已隔了二十五年的光陰。二十五年,四分之一個世紀,有多少世事變遷、物易人非?!
  • 蘇維:懷念曾祖母|散文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散文之窗曾祖母,我習慣叫她祖祖,她離世已經三十六年了。
  • 懷念,落葉飄零的暮秋(原創散文)
    懷念,春色爛漫的季節,和你一起漫步嗅花香,觀蜂蝶。被你牽著的感覺,無比溫暖,被你寵溺的幸福,無比甜蜜。你說會一輩子牽我到老,一輩子與我執子之手不分離。懷念,烈日炎炎的夏季,和你一起戲水蔚藍的大海,向著白雲,向著無邊際的海水喊出一生一世不離棄的絢美誓言。你說永遠都不會離開我,直到無能為力的那一天。
  • 李言錄:懷念父親|散文
    文學天空關注原創,主發小說、散文和詩歌等作品。如果你喜歡文學天空,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文學天空。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鄉音鄉情》是一部散文集,其中收錄了作者十幾年來在報刊中所發表的隨筆、散文、小小說和獲獎作品300篇。
  • 清明節,懷念曾經生活的日子
    念及以往,清明原來不是這個樣子的,這是一個懷念的節日,懷念曾經生活在一起的人。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人,在一起生活的時候沒有懂得珍惜,到了後來,一切都隨著那一滴滴的淚水埋進了這一座座的黃土之中。再來尋找之時才發現,自己原來自己是多麼的愛他(她)。自己所擁有的在自己看來都是那麼的理所當然,熟不知,這一切理所當然的東西背後是彼此之間那一份愛。
  • 為你讀書:懷念粗茶淡飯的鄉村日子
    遠行千裡,家總是藏在心底深處最柔軟的所在,雖身不能至,至少還有回憶做伴,今天我們就和大家分享人文作者黃孝紀的一篇文章《懷念粗茶淡飯的鄉村日子》。這隻小鐵鍋,也常用來炒豌豆、黃豆、花生、瓜子之類的應季土產,在夏秋晴好的日子,還會用來做燙皮。另有一隻大鐵鍋用來燒水泡茶,蒸木甑飯、燜紅薯、燜芋頭、蒸饅頭、蒸餃粑、做米豆腐也都離不開它。調味品也只有簡單的幾樣:鹽、辣椒灰、土醬油以及蔥、蒜、香芹和姜。油則用的是自家熬的豬板油和打榨的茶油。一年中,絕大多數日子,灶裡燒的是柴火,只有到了寒冬季節,才燒煤炭。
  • 初中半命題作文:懷念溫暖的日子600字
    懷念溫暖的日子600字     當溫馨已不再,冰冷佔據了生活的全部,我們便開始懷念那些溫暖的日子。     ——題記     「加油!寶貝!我們一起努力!」「不要灰心!」「再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