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版銅針穿金口亮相泉州 7尺2長銅針穿口過

2020-12-09 騰訊大閩網

導報訊 (記者 郭冰德 文/圖)7尺2長的銅針,由左往右穿過乩童的口中,他們還打著赤腳,每走三五步路,便往頭上敲打幾下,鮮血從頭頂順著臉頰直流。

這是臺灣「乩童」進行的「銅針穿金口」科儀法事。昨日,臺灣彰化縣員林鎮清河堂進香團,一行60多人來到泉州天后宮進香祈福,並順著義全街、中山南路、天后路沿途踩街。其中,三名乩童表演的法事讓泉州市民驚嘆不已。

據清河堂堂主張能柱介紹,「銅針穿金口」是一種特殊法事,表演者大多是年輕的小夥子,被稱為乩童。在臺灣,只有重要的廟會,才會舉行「乩童」操演的特殊法事。

對於這一絕活,該進香團負責人翁先生特別提醒廣大市民,「銅針穿金口」是一種宗教儀式,很絕很險,普通人切勿模仿。何為「乩童」?

乩童類似西方的靈媒,是道教儀式中,神明或鬼魂跟人之間的媒介。乩童可以分為文乩與武乩,神明附身在他們身上時稱為「起乩」。文乩起乩大致以吟唱、口述的方式,幫信眾醫病、解惑;武乩主要是幫信徒鎮鬼安宅。昨日,泉州市民在街頭看到手執五寶(七星劍、鯊魚劍、月斧、銅棍、刺球),巡街繞境的臺灣乩童,便是武乩。(海峽導報)

相關焦點

  • 臺灣香客來泉進香 「乩童」表演絕活
    乩童在表演絕活,讓人有些毛骨悚然 海都閩南網訊兩米多的銅針從左向右穿過口中,臺灣「乩童」的這一絕活剛亮相,就讓許多市民駐足觀賞。昨日上午,泉州市區義全街、中山南路、天后路上炮聲陣陣,鼓聲齊鳴。臺灣「乩童」帶來的「科儀」法事,讓眾多市民驚嘆不已。當日,臺灣彰化縣員林鎮清河堂堂主張能柱及60多位進香團,帶著清河堂媽祖神像來泉州天后宮謁祖進香祈福,還舉辦了踩街活動。 張能柱介紹,6年前,清河堂來泉州天后宮割火分靈媽祖金身,此後每年信徒們都會組團來泉謁祖進香,帶媽祖分身神像「回娘家」,藉此活動延續與祖廟的香火之緣。
  • 千年不鏽的奧秘,銅針為你解開!
    當然是可以的,2018年丸美釣具震撼發布CU銅針,CU銅針的開發理念來源於考古時發現的「銅簪」,歷經千年,其他東西都早已風化腐蝕,唯有銅簪還能保存下來。開發人員就將能防腐蝕的銅元素附於漁鉤表層,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增加漁鉤的耐久性和鋒銳度。
  • 一根銅針以光速撞擊地球,地球會被毀滅嗎?達到超光速又會怎樣
    當一根銅針以光速撞擊地球,地球會受到什麼影響?前提是銅針是不會解體的,裡面的分子和原子也不會解體。根據相對論的說法,物體的速度達到光速的時候,它的質量會開始增長,具體增長到什麼程度誰也不知道,我們假設它的質量是無限大的。當銅針開始加速時,它攜帶著的能量也會暴增。別說是一根銅針了,哪怕是一根頭髮,它的動能也是無限大的。
  • 中國版TED演講亮相泉州 閩臺新銳思想碰撞
    中國版TED演講亮相泉州 閩臺新銳思想碰撞 2015-11-29 21:58:20演講亮相泉州。  來自臺灣天使騎行俱樂部的楊明忠介紹,幾年來,在大陸朋友的幫助下,一共帶領了上百名孤兒、問題少年、貧困少年騎行中國。在騎行過程中,他幫助這些青少年增強自信,帶他們走出心理困擾。他認為,海峽兩岸應該攜手共同關注這個群體。
  • 泉州蘿蔔飯亮相《舌尖2》 蘿蔔飯做法怎麼做好吃?
    泉州蘿蔔飯亮相《舌尖2》 泉州蘿蔔飯做法 怎麼做好吃?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2》)在央視播出,泉州的潤餅和蘿蔔飯先後亮相,其中蘿蔔飯的介紹以「記憶中的古早味」為主線貫穿始終。而在節目的最後,出現了泉州石獅歸僑老人程世坤回鄉定居「擺桌」的場景。
  • 臺灣歌手袁小迪攜眾歌手亮相泉州 共同探討傳統文化
    今日泉州網2月14日訊 近日,袁小迪、龍千玉、李翊君等臺灣歌手相聚泉州浦西萬達金街,共同探討傳統文化。臺灣歌手袁小迪袁小迪和龍千玉以一曲《男人情女人心》紅遍海峽兩岸,此前他們曾一道來泉舉辦演唱會,深受泉州歌迷喜愛。
  • 北管樂舞《過臺灣》亮相閩臺「三同文化」節
    北管樂舞《過臺灣》由兩岸專家學者共同創作完成。東南網7月25日訊(本網記者 林傑 通訊員 劉澤陽)第三屆閩臺「三同文化」節於7月24日至26日在泉港區舉辦,作為本屆文化交流系列活動之一,由兩岸北管專家學者共同創作完成的北管樂舞《過臺灣》在此次文化節上驚豔亮相。
  • 泉州潤餅、蘿蔔飯亮相《舌尖2》 廈門商家擬推同款美食
    18日晚上9點,《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2》)在央視播出,第一集《腳步》中所呈現的各地美味讓人垂涎,而在這一集中,泉州的潤餅和蘿蔔飯先後亮相,其中蘿蔔飯的介紹以「記憶中的古早味」為主線貫穿始終。
  • 泉州在抖音上火了總點讚數破千萬,眾多泉州元素亮相
    1.8萬人參與發布「泉州」短視頻,總點讚數破千萬,眾多泉州元素亮相泉州網5月23日訊(記者 張素萍 文/視頻截圖)近期,不少市民發現在「抖音」社交短視頻App上,「泉州」成了熱詞,成了「網紅城市」。這個由網友「一個攝影師」製作並發布在抖音上的視頻,獲得了3.2萬人點讚和近2000條留言,抖友@WTSRF黃曉彬評論:「這 才是我大泉州該有的感覺!」昨日,記者聯繫上「一個攝影師」。這名「90 後」網友告訴記者,他是廣西人,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我不是泉州人,但很喜歡泉州,現在已經定居泉州,算是新泉州人吧」。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開播 泉州蘿蔔飯潤餅亮相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開播 泉州蘿蔔飯潤餅亮相 qz.fjsen.com 2014-04-19 08:46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昨晚央視開播 泉州 蘿蔔飯 潤餅 亮相首集
  • 泉州男子7年前寄出跨海峽拜年封 今年才從臺灣退回
    今年7月11日,當年寄出去的這封信竟然出現在家中的信箱,這讓他又驚又喜。   陳青林當年為何要寄這封信?是寄給誰的?又為何在7年之後才再次被退回到他手中?從泉州到臺灣,再從臺灣被退回泉州,這封信到底經歷了怎樣的神奇之旅?昨日,記者來到陳清林家中一探究竟。
  • 泉州老年大學南音社亮相世界南音大會唱 受關注
    泉州老年大學南音社亮相世界南音大會唱本報訊 (記者 遊怡冰)日前,第二屆世界南音聯誼會大會唱暨印尼東方音樂基金會成立30周年慶典在印尼首都雅加達隆重舉行。美在夕陽 秀在臺灣泉州老年大學藝術團赴臺參加第二屆海峽兩岸老人教育論壇本報8日臺北電(特派記者 莊黎虹)帶著東亞文化之都泉州的風採,今日,泉州市老年大學閩南戲劇團和舞蹈團演職人員,跨越海峽前往臺北參加第二屆海峽兩岸老人教育論壇
  • 李白從來沒做過的事,南宋作家腦洞大開,教育我們1000年
    李白問過之後才知道,老婆婆要把鐵杵磨成針,這也告訴了他讀書要有恆心和毅力的道理。這個故事之所以流傳度太廣,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主角名氣太大。詩仙李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詩歌瑰麗神奇,當時就被奉為「謫仙人」。天賦這麼高的人,還需要勤學苦練,更何況我們這樣的升鬥小民呢?
  • 泉州歌訣傳承人傅孫義將亮相真人秀 吟唱閩南童謠
    ,明星楊鈺瑩、林依輪和金志文或將「駕臨」泉州錄製節目!泉州民俗專家、泉州非遺歌訣傳承人傅孫義將在節目中亮相,並現場吟唱閩南童謠!「天烏烏,卜落雨,阿公仔夯鋤頭仔卜掘芋……」昨日,家住鯉城區常泰街道錦田社區的泉州歌訣傳承人傅孫義,正用古腔古調的閩南方言吟唱閩南童謠。坐在他對面的,是7個來自華巖小學的學生;他的身旁是重慶衛視真人秀節目《王者歸來》的音樂導演,他們正在錄製童謠歌聲。
  • 臺灣導報到泉州走訪
    3號,臺灣導報彭後磷副社長一行到了泉州採風,應老朋友東亮企業的邀請,彭社長到了東亮公司指導,並與東亮公司張劍雄就在泉州設立分站辦事處等多方面交流。希望通過臺灣導報把泉州優越正面的社會生活及發展信息客觀的傳播給臺灣同胞,讓更多的臺灣同胞了解真正的泉州,了解福建!臺灣導報創刊於2011年,總社位於高雄,經營團隊多數為資深媒體人,每日出報6大張彩版,全臺灣發行。
  • 6米長臺灣玉亮相
    6米長臺灣玉亮相 2010-07-02 08:52     來源:中新網     編輯:張蕾  中新網7月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長達6米多的臺灣玉昨天(6月30日)在花蓮縣壽豐鄉現身,山益礦業公司總裁盧復順難得獻寶,這座巨大的臺灣玉下個月將搬到「夏戀嘉年華」活動展示。
  • 福建泉州新增往返臺灣高雄定期航線
    2月2日,「泉州—高雄」定期往返航線正式開通。 孫虹 攝中新網泉州2月2日電 (孫虹 毛英婷)2日,由廈門航空公司執行的「泉州—高雄」定期航線正式開通,每周一、三、五執飛,為往返兩岸的旅客尤其是春節期間臺胞出行提供了更多選擇。
  • 臺灣茶種源於福建?兩岸名茶泉州亮相
    11月17日,茶藝小姐在首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上表演臺灣凍頂烏龍茶藝。當日,首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在福建泉州開幕,博覽會吸引了海峽兩岸的3000多名茶商和海內外嘉賓。近年來,閩臺兩岸加強農業合作,眾多臺農到大陸投資種茶辦廠。目前,臺商在福建共創辦茶葉企業60多家。
  • 「水果龍」亮相泉州元宵廟會
    「水果龍」亮相泉州元宵廟會 (40/48)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2月6日,龍年元宵佳節,一條長達十幾米由各種水果製作而成的「水果龍」亮相福建泉州元宵廟會,吸人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