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宋代的書法,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宋徽宗。
在歷代的書法家群體當中,皇帝這一職業成為書法家的可能比其他任何行業都高。皇帝首先是一位學問不錯的文人,在傳統社會當中,皇帝一般皆有著不俗的傳統文化教育。
而書法往往是根植於文化當中的,沒有深厚的文化底子,你的書法也不會好在哪裡去,若是有深厚的學問作為支撐,寫一筆好字往往能工妙。
宋徽宗《穠芳詩帖》
在歷代的皇帝書法家當中,最早記載有梁武帝,他是一位書法大師,並有諸多書論流傳後世,但無真跡傳世,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以及武則天皆善書法,其書法水平亦不輸一流書法家,到了宋代,宋徽宗趙佶,與宋高宗趙構其書法水平也獨步一時。
在皇帝書法家當中,尤其以宋徽宗趙佶最為出名,他因為喜歡文藝而亡了國,並且其藝術造詣又極為全面,詩詞歌賦,書畫琴曲,無不通曉,可謂是一位藝術全才。
宋徽宗《穠芳詩帖》
宋徽宗在書法上的成就極大,尤其是他的草書跟楷書,其草書《千字文》,堪稱獨步古今的傑作,甚至能夠比肩於唐代的懷素。
宋徽宗的楷書「瘦金體」更是成為世人津津樂道的一門書體。宋徽宗生平有兩件瘦金體作品最為經典,一件是他在22歲的時候所寫的一件《千字文》,如今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另外一件乃是藏於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穠芳詩帖》。
宋徽宗《穠芳詩帖》
這件《穠芳詩帖》可以說是古代最大的楷書作品了,這件作品乃是一幅長卷,寫在了高約30公分,長約3米的一幅長卷當中,全文共有兩行,每行20個字,總計40個字,但就是這短短的40個字,就足以令後人仰望。
在這件《穠芳詩帖》的最後有一段清代陳邦彥的跋文:
「宣和書畫,超軼千古。此卷以畫法作書,脫去筆墨畦徑,行間如幽蘭叢竹,泠泠作風雨聲,真神品也。」
能被一代大詩人稱之為神品,是對於書法最高的讚譽了,宋徽宗的書法其實取法與唐人甚多,主要從歐陽詢和柳公權以及褚遂良出學得筆法直到,並且將筆法外露,以一種鋒芒畢露的姿態,將楷書的筋骨展現出來。
宋徽宗《穠芳詩帖》
並且徽宗皇帝用筆、用墨、用紙都極為講究,這件作品乃是以長鋒狼毫寫就,筆力勁挺,一般書法家難有如此功力。
此外,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乃是以畫畫之法寫書,所以字裡行間的意境極為獨到。晚近以來,有大畫家黃賓虹先生以書法之筆法寫畫,亦同為大師。
在著名的《書史會要》當中,有對宋徽宗這樣的評價:
徽宗行草正書,筆勢勁逸,初學薛稷,變其法度,自號瘦金書,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跡求也。
宋徽宗《穠芳詩帖》
宋徽宗的「瘦金體」乃是一種意度天成之境界,沒有深厚的藝術學養難以為之,於是便有著「宋徽宗時,立書、畫、算學,當時留心藝文,厚昭忮巧,故縹緗翰墨至今珍之,亦一時之盛也」這樣的評價。
這件《穠芳詩帖》也成為後人爭相膜拜的極品楷書。
宋徽宗《穠芳詩帖》
如今,我們通過多種努力,將藏於臺北故宮的這件《穠芳詩帖》按照原作大小進行1:1超高清複製,還原出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
欲購此《穠芳詩帖》,請點擊下面惠購:
宋徽宗《穠芳詩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