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少君《闖海歌》到莫言的《餃子歌》,詩壇鬧劇何時休

2020-12-09 鄉下老果

知道莫言先生還是從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開始,為他為中國文化界在世界文壇揚眉吐氣了一把歡呼雀躍,不過他的諾獎作品我至今沒讀過,實在慚愧。近日聽聞他的一首長詩《餃子歌》斬獲中國第五屆長詩獎「特別獎」,又為他高興了一下。

中國人,尤其是北方人愛吃餃子,放在以前,吃頓餃子,那是非常難得的一件大事。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餚。人們常說「過年了,誰還不吃頓餃子」,有些家庭,只有等過年了才能吃頓餃子。在《白毛女》中,楊白勞在除夕之夜,從集市上買了點白面、肉,準備在家包餃子,與女兒喜兒一起過個年,沒想到餃子還沒包成,喜兒就被黃世仁搶走,窮人家庭過年吃頓餃子都這麼難。

不知從何時起,詩壇颳起一股妖風,怪力亂神紛紛登場,梨花體.羊羔體.烏青體等體裁,某官員的平安經.《詩刊》主編李少君的闖海歌等長詩,沒有最怪,只有更怪,讓人驚掉了下巴,於是人們紛紛要問,這詩壇是什麼了?是病就得治,而餃子從東漢時期由醫聖張仲景首創之始,本意是用來作藥用,治療與預防耳朵凍傷的。耳朵凍傷了,痛癢不說,影響聽力就不好了。

莫言先生的《餃子歌》的出現,可謂恰如其時,在《餃子歌》裡,無論是男生女生,也不管是老莫神鴉,校貓文鼠,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美如汪兆銘,只是可惜了民國範兒,在侯教授的兩節課裡,僅僅談了老莫那張有損國格的臉,於是乎神鴉呱呱呱,校貓喵喵喵,文鼠吱吱吱,在一片鬧騰中為魯迅先生提供了創作的靈感。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我們中國人對於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者將不為自己所有的東西,總是破壞了才快活。假如從《詩經》開始,中國詩詞經過五千年文明的沉澱,早已成為世界文化的一張炫彩奪目的名片。「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歷朝歷代皆有佳作頻出,尤其是唐宋達到了一個巔峰。

「新文化運動」以後,文壇興起新文化熱,一種打破格律格式的「白話詩」開始盛行,再也沒有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在自由開放、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朦朧派、新月派、九葉派等等,雖然派系林立,但也不乏名家名作疊出,像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顧城的《一代人》、戴望舒的《雨巷》、林徽因的《你是人間四月天》、卞之琳的《斷章》、余光中的《鄉愁》等等,至今讓人讀來,仍然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斯人已逝,今人再也創作不出那麼好的詩詞了,但一些人為了能在詩壇爭得一席之地,開始另闢捷徑,美其名曰「創新」,其實就是搞怪,但也迎合了一部分人的口味。於是乎群魔亂舞,牛鬼蛇神紛紛揚揚,你方唱罷我登場,正有一種「語不驚人誓不休」的架式。

正如《新華日報》評馬保國的那樣,「放任「審醜」成為流行,讓招搖撞騙大行其道,這本身就是對社會風氣的傷害,特別對於尚缺乏判斷力的未成年人,這是對價值體系的毒化。這場以馬保國為主題的鬧劇該收場了。」

只是不知詩壇這些鬧劇該什麼時候才能收場?

相關焦點

  • 李少君《闖海歌》,你問我要去向何方,我指著大海的方向……
    >作者:安琪《闖海歌》註定成為《海天集》中的一座巨島,對熟悉李少君詩歌的讀者而言,《闖海歌》太真、太硬、太寫實、太突兀,作者從過往的時光中一鍬一鍬挖出水、挖出土、挖出人,築成這座巨島。《闖海歌》無疑就是廣闊的生活。全詩以詩劇體的形式敘述了「我」跟隨「十萬人才下海南」的經歷,「我」坐火車、過海洋、乘長途汽車到海南實地考察之後決定大學畢業直接到海南謀生,期間遇到同樣闖海的外鄉人、熱情的黎歌王以及不可避免的困難和對困難的化解……全詩最後以「我」創作的歌曲《我是有大海的人》作結,巧妙地把作者自己喜歡的作品自如地放了進來。
  • 長詩獎獲獎者甚眾,為何獨獨李少君的《闖海歌》引發熱議?
    《闖海歌》,和其他6位國內詩人一同斬獲本屆長詩獎「最佳成就獎」。海南省人藝話劇院透露消息,擬將《闖海歌》搬上舞臺,劇名改為《我是有大海的人》。據悉,另有島內外電影製作人也表示對這一題材頗感興趣。 李少君的敘事長詩《闖海歌》,由序曲、北京到湛江列車上、椰鄉公主號渡海輪、海口人民公園三角池、東西湖邊的角落、天涯海角、天涯歌手、翡翠小城通什、重返海口、尾聲等組成,以創作的歌曲《我是有大海的人》作結,共700多行8000多字敘述個人當年闖海經歷和人生感悟。該長詩收錄在其新出不久的詩集《海天集》中。
  • 「打倒」《詩刊》李少君
    中國詩歌學會理事,湖南省詩歌學會會長梁爾源,代表主辦方湖南省詩歌學會、止間書店、小眾書坊致辭,歡迎李少君先生帶著他的新著《我是有背景的人》回家,讚揚他的清新自然的詩風、在山水田園裡的低吟輕喚、在日常生活裡唱響的明亮之歌,成為他作為一個「自然詩人」的底色。
  • 李少君「中國長詩獎」詩歌《創海歌》改編,環境戲劇《大海》跨年上演
    《闖海歌》大氣磅礴,今天推出尤其有巨大的認識價值。」榮獲2019「中國長詩獎」的《闖海歌》就講述了主人公從登上火車下海南到最終在海南站穩腳跟的闖海經歷,主人公是一位「闖海」歌手。在導演鄧菡彬看來,長詩改編成環境戲劇,其實有內在聯繫。「有觀眾可能會認為,戲劇是要有情節,有矛盾衝突的,詩歌好像離戲劇的距離還有點遠,但其實詩歌、戲劇在很早以前,是以節慶的形式共同存在,相互聯繫。」
  • 莫言推出詩體小說《餃子歌》
    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袁思陶、伊媛) 近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推出新作詩體小說《餃子歌》。12月12日,莫言和北京舒同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王振分別在書法公眾號「兩塊磚墨訊」上刊發了手書《餃子歌》片斷的書法作品。「兩塊磚墨訊」由莫言與王振共同推出,旨在弘揚傳統文化和書法藝術,目前已推出四期。
  • 莫言:餃子歌
    ——莫言  莫言書《餃子歌》片斷 釋文: 拙作餃子歌片斷, 在無序的遐想中, 我撿起一張被露水打溼的海報, 畢 釋文: 業季開始, 食堂準備了二十萬隻餃子。 我仿佛聽到了關於, 釋文: 子我仿佛聽到了關於餃子的謎語, 其中充滿暗示。
  • 用一句話翻譯莫言餃子歌獲得長詩獎這事
    其二是因為客觀的事實,我接觸到一些來自大陸以外詩歌理論、文學歷史,給了一個與原有看法不同的角度來理解詩歌,理解我腳下的熱土,理解這個民族的經歷。我首先要糾正一下各大媒體通稿上的一個錯誤,莫言並不是中國諾獎第一人,大陸不是第一人,文學也不是第一人,他實際上中國諾獎第四人,前三都進不了,單從文學來說,他也只是老二。關於莫言餃子歌獲長詩特別獎。
  • 楊東澤:一句話翻譯莫言餃子歌獲得長詩獎這事
    其二是因為客觀的事實,我接觸到一些來自大陸以外詩歌理論、文學歷史,給了一個與原有看法不同的角度來理解詩歌,理解我腳下的熱土,理解這個民族的經歷。兼聽則明的好處在於,我能不斷的修正以黑格爾美學以基礎的詩歌觀點,不斷調整一些我寫作的方向,重新理解筆下文字的使命與文人的責任。這讓我在有詩歌批評衝動的時踩下剎車。
  • 從武術圈到娛樂圈,「馬保國鬧劇」何時休?
    可見即便是吃瓜群眾,也已經注意到了其熱度和商業價值。馬保國事件之後,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吳彬曾直接表示,「這根本就不是比賽,這就是惡意炒作,相關組織單位和個人為了謀取利益而已,這樣的比賽只會讓中國武術成為世界的笑話,有關部門必須阻止這樣的鬧劇再次發生。」
  • 楊東澤評林森《李少君二三事》壓倒其自身詩人形象最後一根稻草
    屈原的雖體解吾猶未變兮,李白的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陶淵明的不為五半米而折腰,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形象躍然紙上,傳唱千古,精神歷久彌新,鼓勵後世。詩歌傳到今天,經歷千年,新詩一役,搞得詩壇烏煙瘴氣。
  • 讀莫言新作《餃子歌》:亦幻亦真間的基督教情結
    就這個意義和視角來看,莫言就是被神興起的一塊「石頭」,也應該看作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儘管莫言永遠不會同意這一說法,但他的一系列的文學作品卻已真真切切的證明了這一點。春節前莫言在《北京文學》上發表的詩體小說《餃子歌》,依然是初衷不改,情系基督教。
  • 中國作協《詩刊》社主編李少君:新詩又到了一個新的時代轉折點
    廣大詩人將積極迎向時代之「新」、生活之「新」、經驗之「新」,超越舊有觀念和美學惰性,重新構造我們的思維習慣與感覺結構,不斷尋找寄託詩意的新對象、表達世界的新方式、消化當下經驗的新的美學器官,努力以詩的形式記錄和提純時代生活,將新時代的經驗和感受真正納入詩歌的審美記憶譜系之中……」宣言一出,引發詩壇矚目。
  • 第五屆中國長詩獎·特別獎莫言《餃子歌》授獎詞
    莫言是一位值得尊敬和認同的文壇大家毫無疑問,《北京文學》全詩刊載《餃子歌》,需要過人的膽識。《餃子歌》體量宏大、氣勢沉潛,是一首充滿哲理命題、思辨色彩和批判精神的優秀詩篇,閃耀著莫言大智若愚的另類詩性光芒,犀利而理性,如同冬日豔陽,驅散寒涼,照徹水乳大地。文本刷新了中國當代新詩寫作的基本範式,是一種快意恩仇式的無愧於良心的酣暢表達。
  • 莫言《餃子歌》獲中國長詩特別獎,但我們讀懂這首詩沒有?
    莫言《餃子歌》獲中國長詩特別獎,但我們讀懂這首詩沒有?昨天,北京文學公眾號發布一則消息稱:第五屆中國長詩獎日前舉行了頒獎儀式。莫言發表在2019年12期《北京文學》上的《餃子歌》斬獲特別獎。印象中,莫言是寫長篇小說的大作家,怎麼也寫詩?還榮獲大獎了?
  • 話劇《大海》首演:闖海人的斑斕 「浮世繪」
    12月8日晚,由海南大學教授、海南省人藝話劇院藝術總監鄧菡彬導演,改編自李少君長詩《闖海歌》的話劇《大海》在海南大學首演,贏得滿堂彩。很多觀眾表示期待話劇加場,「我要帶朋友來二刷。」  復旦大學文學博士陳丙傑評價:「在我的知識視野裡,當代長詩改編成其他表演藝術形式的,除了海子的《太陽弒》之外,就是《闖海歌》了。」話劇《大海》演出劇照。
  • 從莫言的長詩《餃子歌》說起:小說家不妨讀點詩歌
    拋開文本質量的好壞不談,莫言寫長詩當然是沒有問題的。不但莫言可以寫,任何人都可以寫。現代詩絕對是開源的,它不是阿Q時代小尼姑的臉,你摸得,我摸不得。詩歌相對於其他文體的優勢就是,簡單、方便,容易參與。這也是為什麼自媒體時代詩歌異軍突起的原因。
  • 對莫言長詩《餃子歌》的打假,本質上是為了反文藝壟斷
    莫言的長詩《餃子歌》是2019年12月份發表在《北京文學》上的,當時就引起了或多或少的爭議,很多人就此質疑莫言江郎才盡。但相關圈子完全閉目塞聽,無視群眾的意見,又隆而重之地給《餃子歌》頒發了一個中國長詩獎,這才全面引爆網絡。
  • 李少君用做愛體驗指點詩歌江山?
    只說以下幾例: 2016年,李少君在中國作家網發表《當代詩歌的美學呼喚》,標題非常高大上,一種指點江山的姿勢。其實從空對空開始,到空對空結束。他最後告訴大家的是這樣一個結果:當代詩歌正進入追求目標的新階段,進入美學典範建構階段。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階段?
  • 中國詩壇的「盜賊」們!
    其間,中國更湧現一批「獲獎專業戶」,有民間的,也有詩壇領導。主要講講詩壇領導,典型人物吉狄馬加,李少君等。這些人,動輒獲獎幾十個上百個。。。吉狄馬加,彝族人,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是獲獎無數,說幾個,16年,獲「李杜詩歌獎」,獎金5萬元。17年,獲第三屆「徐志摩詩歌獎」「銀柳葉詩歌終身成就獎」等,拿獎拿到手軟。非議在哪?
  • 莫言長詩《餃子歌》全詩500餘行,讀完就一個感受:還是寫小說吧
    他曾在微博裡高調宣布將著手學習古詩詞知識,並結識到一位古詩詞高手作為自己的老師。其後,他相繼發布了多首原創古詩,但收到的評價都不甚了了,水平提升空間較大。爾後,他又將興趣轉移到了現代詩歌上來,相較于格律嚴謹的古詩詞,現代詩就沒那麼多條條框框束縛了。那麼,莫言寫得咋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