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寫音樂隨筆紀念「哥哥」

2021-01-08 鳳凰網

四川青年作家蔣林的新書《不一樣的煙火--張國榮音樂傳奇》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上市。本書是一本隨筆集,主要書寫了哥哥張國榮在音樂方面的偉大成就,是作為榮迷的蔣林向張國榮致敬的力作。在張國榮逝世十周年紀念之際,相信本書將成為人們向張國榮表達敬意和懷念之情的經典作品。

永遠的哥哥張國榮

十年前的4月1日,張國榮在香港逝世,享年46歲。張國榮是一位在歌壇和影壇都取得輝煌成就的藝術家;他橫跨幾個年代、屹立30年不見褪色;他離世之後被香港媒體稱為「神級巨星」。2010年3月,世界著名傳媒機構CNN評選了「史上最偉大的二十五位亞洲演員」,張國榮位列其中;2010年8月,CNN舉辦「過去50年聞名全球的五大指標音樂人」評選,張國榮排名第三,是唯一上榜的亞洲歌手。其他上榜的歌手或樂團還有:麥可·傑克遜,披頭四,貓王和鮑勃·馬利。在張國榮逝世十年的幾千個日日夜夜裡,全世界的「榮迷」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紀念高潮,香港音樂界常常舉辦紀念演唱會,懷念這位偉大的靈魂歌手和卓越的藝術家。2013年是張國榮逝世十周年,全世界的榮迷都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紀念永遠的哥哥。

用文字向張國榮致敬

蔣林是四川省作協會員,著名青年作家,也是資深榮迷。一直致力於小說創作的蔣林,曾經出版過《守望麥田》《地震時期的生命與愛》《愛與忠貞》《馬不停蹄的憂傷》《流放者》等作品。作為作家,向偶像致敬的方式莫過於創作一部作品。在張國榮逝世十周年之際,蔣林創作出版了這部音樂隨筆《不一樣的煙火--張國榮音樂傳奇》,希望通過這本書向人們展示張國榮在音樂方面的才華和成就。本書被蔣林稱為「最特別的寶貝」。

創作這本書時,蔣林精心挑選了46首張國榮的經典歌曲,通過對歌曲的品評和解讀,勾勒出張國榮跌宕起伏、精彩紛呈的藝術人生,向永遠的哥哥張國榮致敬。

46篇音樂隨筆,再現哥哥音樂傳奇

《不一樣的煙火--張國榮音樂傳奇》在歌曲的選擇上非常講究,所選歌曲涵蓋了張國榮多張優秀專輯,橫跨了幾個年代,從把他帶向輝煌《風繼續吹》到遺作《一切隨風》,濃縮了哥哥在音樂道路上的心路歷程。

蔣林的筆觸,生動卻溫婉,親切又飽含深情。46篇音樂隨筆文字唯美,敘述一氣呵成,主要著力點在於歌曲的品質、內涵,以及帶給我們的情感共鳴。46篇音樂隨筆書寫了46首經典歌曲誕生的幕後故事、張國榮演繹的真實情感,以及歌曲帶給我們的人生感悟和心靈共鳴。這些動人的旋律和溫暖的故事,是幾代人共同的情感記憶。在書中,蔣林還寫了哥哥張國榮與黃霑、顧嘉輝、鄭國江、黎小田、林夕、林振強、陳少琪等音樂人的合作和情感,以及與梅豔芳的兄妹情和朋友情。

黃百鳴、嶽薇、安意如聯袂推薦

黃百鳴先生與張國榮的關係非常好,哥哥的電影中有很多都是與黃百鳴合作的。在創作《不一樣的煙火--張國榮音樂傳奇》時,蔣林採訪了香港著名導演黃百鳴,暢談張國榮與黃百鳴幾十年的交往,以及黃百鳴對張國榮的深情回憶。黃百鳴認為,張國榮對香港樂壇及影壇的貢獻是超然的,至今依然沒有人能超越他的成就。香港歌壇創作才女嶽薇曾經翻唱過張國榮的《沉默是金》。在本書的推薦語中,她這樣寫道:「『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天空海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最喜歡哥哥的一首歌。因為喜歡張國榮,所以愛上自己,愛上堅持。」著名作家安意如則認為,此書是「獻給塵世間最美的男子」。

相關焦點

  • 在音樂裡紀念陳逸飛,餘隆餘秋雨周春芽丁乙都來了
    畫家陳逸飛不僅愛畫畫,還愛音樂。陳逸飛逝世15周年之際,陳逸飛之弟陳逸鳴、作家餘秋雨、畫家周春芽、畫家丁乙、主持人曹可凡、導演胡雪樺等齊聚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在福雷的《安魂曲》裡,表達對他的緬懷之情。這是20世紀上演頻率最高的一部安魂曲。11月28日晚,指揮家餘隆執棒上海交響樂團、蘭州音樂廳合唱團,聯袂歌唱家廖昌永、黃英,獻演了此曲。
  • 《音樂,懂我們》首發,廣州交響樂團隨筆結集成書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文浩 陳川)回望2020年,在「宅家抗疫」的那段時間裡,音樂成為了很多人不可缺少的夥伴。在今年2月3日宣布停演的同時,廣州交響樂團宣布推出了「線上音樂季」,並從2月4日到6月7日創紀錄的連續更新內容123天,除了不間斷的線上音樂陪伴,還附有音樂旅行家鄭健用輕鬆獨特的視角每天更新撰寫的123篇音樂隨筆。
  • 音樂隨筆作者辛豐年去世
    昨日12時20分,著名音樂隨筆作者辛豐年因突發疾病在江蘇南通醫院中去世,享年90歲。當天下午,辛豐年的兒子、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向外界證實了父親去世的消息。 京華時報記者田超人物簡介 辛豐年,原名嚴格,生於1923年,江蘇南通人。
  • 作家隨筆:宮樺《榴鄉無處不思君》
    事與願違,在南方大山尚未落腳,我就接到了單位領導的電話,讓我回來為東君寫點什麼吧。世事維艱,人總要做不願做的事,承受不該承受的痛,這本身就是不該發生的事啊!東君是我的領導,他指揮著交管警種的戰友奔波在榴鄉的各條道路上,除了工作之外,他是我的靚男帥弟,我們有著深厚的兄弟之情。
  • 辛豐年古典音樂傳道者 音樂隨筆影響幾代文人
    1987年就在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第一本音樂隨筆《樂迷閒話》的辛豐年,為《讀書》《音樂愛好者》《萬象》等刊物撰寫音樂隨筆,馳譽書林樂界,並有多部著作出版。他對古典音樂的介紹和書寫具有引領風氣之功,其開拓性的工作,使其擁躉不僅包括王蒙這樣的著名文化人和作家,也影響到了《愛樂》雜誌的創辦人朱偉,以及樂評人李皖等人。辛豐年3月26日以90歲高齡去世後,朱偉和李皖紛紛在微博和博客紀念。
  • 【方志四川•書評】崔春 ‖ 採得百花釀成蜜——簡評散文隨筆集...
    【方志四川•書評】崔春 ‖ 採得百花釀成蜜——簡評散文隨筆集《沿路折花》 2020-11-05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隨筆/紀念冼星海
    中國民族新音樂的先鋒——人民音樂家冼星海,1945年10月30日逝世,至今已過去75年。時間可以磨滅許多往事,卻無法磨滅人民對冼星海的懷念。經過時間的描摹,他在人民心中的形象越發清晰,光彩奪目!為了紀念他,多地建了他的雕像,冼星海的榮譽是他自己生前始料未及的!
  • 華裔日本作家陳舜臣隨筆推出第二輯
    出版方供圖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華裔日本作家陳舜臣系列隨筆第一輯(六本)上市取得熱烈反響。近日,中國畫報出版社推出陳舜臣系列隨筆集第二輯最新六本,分別是:《三燈書齋》《仙藥與鯨》《東眺西望》《雨過天青》《九點菸記》《史林有聲》。陳舜臣(1924—2015),出生於日本神戶市,祖籍中國,以創造推理小說、中國歷史小說叱吒日本文壇50餘載,與東野圭吾同為獲得江戶川亂步獎、直木文學獎和推理作家協會獎的「三冠王」,是著名作家柏楊、司馬遼太郎大力推崇、譽為奇蹟的作家。
  • 書評|蔣藍:隨筆體是散文的奇峰——讀何永康《野墨集》
    文/蔣藍二十多年來,我主要在寫隨筆——那種涵蓋了思辨、議論、描寫、摘錄、對話、獨語等等雜糅而成的文體,文學編輯將其作為散文發表,我並不反對。因為我們的絕大多數文學期刊並沒有隨筆欄目。現代四川自有雜文大家,但似乎僅有寥寥可數的隨筆作家。何永康恰是這樣的隨筆作家,思辨是其矛尖,文學散文才是其手柄。漢語寫作裡,是將隨筆置身於散文麾下,是與雜文、札記、讀書錄、書信、回憶錄、自傳、文學散文等等比鄰而居。而文學散文或者叫美文的那一家,似乎一直在雙手卡腰顧盼自雄,睨視周遭。
  • 谷歌Doodle紀念作家博爾赫斯誕辰112周年
    【PConline 資訊】8月24日消息,今日Google再度更新了首頁的Doodle圖片,以紀念阿根廷作家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誕辰112周年。Google的幾個字母與Doodle的圖案融為一體,就連拄杖遠望的博爾赫斯都演化為了Google字母中的一員。
  • 讀點|懷念作家劉玉堂:寫著沂蒙山,魂歸沂蒙山
    從上世紀90年代初,您就給晚報青未了賜稿,用您的話說,「據不完全統計」,寫了三百多篇隨筆,連載了三部長中篇小說,不說都是我擔任責編,起碼有一半我是,而剩下的那一半,我也大都是第一讀者。也許因為我們都是「城裡的鄉下人」(這是您被傳誦已久的一篇隨筆的題目),您的文章總能讓我感到輕鬆又深受啟發。
  • 四川本土傳記作家劉小川攜新書《品西方文人》亮相天府書展
    四川眉山籍作家、《品西方文人》系列書作者劉小川與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教授盧迎伏老師作為主講嘉賓,分享多年對文化經典的品讀與思索,為讀者們帶了一場精神與文化的饕餮盛宴。圖為品鑑分享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品西方文人1》《品西方文人2》是劉小川繼《品中國文人》暢銷12年之後,積蓄30餘年閱讀體驗撰寫的全新力作。
  • 通感,視覺型和音樂型作家
    通感,視覺型和音樂型作家 2013-08-13 10:44 作者:黎戈來源:妞博網
  • 第二十四講:如果你不會寫小說,就不能成為作家了嗎?
    在一次線下寫作分享活動中,有一位書友問我:「我沒有寫小說的天分,平時喜歡寫書評、隨筆和論文,可以成為一名作家嗎?」我回答說當然可以,並不是你不會寫小說,就不能成為作家。我們常說的作家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虛構類作家,如小說家、詩人、劇作家等;一類是非虛構類作家,如隨筆作家、傳記作家、科普作家等。如果你跟那位書友一樣沒有閱讀小說的習慣,也沒有想過寫小說,就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寫作之路,同樣有成為一名作家的可能,比如非虛構類作家中的隨筆作家。
  • 關於「隨筆」-中新網
    單說四方山,1917年以官費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的作家、翻譯家謝六逸在《茶話集》裡寫到了,原來意思是:「『擺龍門陣』是一句貴州的俗話,四川人也有說的。意近於『閒談』『說故事』之類,即英語的gossip,日本人的『四方山的話』是也。」  「四方山」意思是世間,自不免紛紜雜多,「四方山話」那就是天南海北侃大山,說閒話。閒話在酒桌上常常會變成醉話,寫下來或打出來就算作隨筆罷。
  • 城市筆記該怎麼寫?教授學者、作家詩人齊聚一堂 研討蔣藍...
    融小說、詩歌、隨筆等一體的跨文體寫作,打通了自然、歷史、社會等領域的超文本,文字與現實對照型的田野考察,開拓風氣的城市筆記……蔣藍以他勤奮的態度、卓然的作品,近些年受到讀者、評論家越來越高的關注。2020年10月,蔣藍「天府廣記三部曲」最後一部「筆記」作品《錦官城筆記》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這也是蔣藍書寫巴蜀人物、風物的筆記系列《成都筆記》《蜀地筆記》的續篇,自此也合稱「天府廣記三部曲」。
  • 集郵長知識||說說蒙田和他的隨筆
    下圖是一枚極限明信片,郵票是摩納哥1980年為紀念法國作家蒙田的《隨筆集》初版400周年而發行的。著名的培根也知道蒙田,其隨筆受其影響頗深。後世的尼採、愛默生也都聲稱自己受到過蒙田的影響,還算比較老實。最不老實的要數蒙田的同胞,帕斯卡爾,有人推測他是在桌上,一邊翻閱著蒙田的《隨筆集》,一邊寫著自己的《沉思錄》。
  • 四川作家為辛亥革命功臣尹昌衡著書
    中新社成都十月十一日電 四川省老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蕭賽為紀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寫成了一部二十萬字的影視話本《知心》。該書以辛亥革命時與雲南都督蔡鍔共同反袁的四川都督尹昌衡為主人公,描述了他與京師名妓良玉樓的愛情絕唱,堪稱蔡鍔與小鳳仙故事《知音》的姊妹篇。  辛亥革命時,四川、雲南相繼獨立,成都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
  • 四川作家孟勇散文集《茶馬古道千江月》出版
    四川作家孟勇散文集《茶馬古道千江月》出版。  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17日訊(記者 張進春) 茶馬古道是西南地區文化和風光的珍貴載體,與絲綢之路同為世界最著名的交通線。四川作家孟勇將二十年的茶馬古道瞭望和思索,集結為《茶馬古道千江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