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為大家講到無知斬殺了襄公,無知便自立為君。今天繼續為大家帶來小白稱霸下篇。
無知自立為國君後,是相當無知啊,無知雖也是出生薑姓呂氏宗親,而且誅殺的也是個昏庸荒淫的暴君,但僅憑內心裡的各種不爽,就妄想奪位、自立為王,齊國人民是不答應的,沒多久,就被雍癝所殺。齊國就一下子沒有國君,這哪行啊!齊國朝臣上下於是坐下來開會研究,只有從剩下的兩位已經逃往國外的公子中挑一位國君了。
在春秋時期所謂公平、自由、民主、公開的競選從來就是扯淡。兩位提名候選人,公子糾與公子小白,均開始了一致的非公平競爭的競爭手段。先是大臣議會代表中的國子、高子暗中將討論議題議案送達到小白手中,小白立馬點齊人馬夥同其師傅鮑叔牙星夜從莒國往齊國趕。另一邊,同樣得到消息的公子糾,藉助魯國的勢力帶著大軍向齊國方向馬不停蹄,而且還兵分兩路,以管仲為首的一路大軍半路攔截公子小白。在管仲與小白大軍的廝殺過程中,管仲一箭射向小白,往往歷史就是這麼富有戲劇性和巧合,這一箭沒射中,只射中了小白的衣服,小白應聲倒地並順勢裝死。管仲自以為任務完成,撤兵與公子糾匯合併通報了公子小白的死訊。當得知對手死訊的消息,公子糾自持無人競爭的情況下,竟然命令大軍可以緩行,一路唱著小曲竟用了六天的時間才到達齊國。而公子小白則日夜兼程早就到了齊國都城臨淄,並順利的被推舉為國君。
小白上任伊始,首先要解決的是他流亡魯國的哥哥公子糾。這種同室抄戈、相煎何太急的做法,各代宗室之間慣用的伎倆我們只需要帶批判的眼光看待,在這裡就不再過多的闡述。於是,小白通過鮑叔牙的手,寫了一封言辭鑿鑿,抗議加聲討的書信,並揚言如果魯國不就地正法公子糾的話,而且指定要「剁成肉醬」款,於是乎,魯國嚇尿了,連忙殺了公子糾,綁了他的兩位謀士,召忽、管仲,召忽比較烈性,自刎了。魯國只能囚了管仲送到齊國。小白想報那一箭之仇,欲殺管仲。所以頭腦發昏的時候,還是要靠至信至親的人點撥,鮑叔牙極力阻止。鮑叔牙親口告訴齊桓公說,如果只要治理國家,有我就夠了,如果要成就天下霸業,那就非管仲不可。後來小白與管仲友好的交談了幾次,大喜過望。立馬拜管仲為齊國上卿,封臣拜相。
從此齊國進入了歷史的春天。齊國逐漸開始變得強大起來,政通人和、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兵強馬壯,這一切只用了五年的時間,並且還在繼續變的更富強。當一切準備就緒,小白在通向霸者之路上開始嘗試邁出了他的一小步。那是公元前681年的春天,當時的宋國發生內亂(其實也就是謀朝篡位那些事兒,就不詳述了),擁有敏銳政治覺察能力的管仲,立即告訴小白,這是個良好的機會,並連夜作出了一份詳細的企劃案,這份企劃案的名字就叫「尊王攘夷」。當時的天下群雄紛爭,熙熙攘攘的各諸侯王,是乎全部的集體失憶,忘記了他們上頭還有一位血統純正,姬氏天下的東周第四代國王,周釐王(也叫周僖王)——姬胡齊。可憐這位羸弱的國王,剛剛即位,無才又無能。幾乎沒有任何一個諸侯王會正眼看他一眼,更不要說誰會去覲見天子、納稅朝貢的了。管仲建議小白對天子上書奏表,泣血頓足的闡述當今天下,王道荒廢、綱常淪落,並對天子威儀極盡虛偽的吹捧,表明自己一顆紅心向中央的決心。同時假惺惺表達對宋國內亂的擔憂,希望天子能委任他處理宋國國君正統紛爭的事宜,以確保當時即位不久的宋桓公,同時給予對於那些侵擾中原的邊外部族(蠻、戎、狄等一些常滋擾中原的部落)有進行清理的權利。當然這本等同於廢話的奏疏只是表面措施,小白送來對新君朝賀的各色珠寶財物才是貨真價實的寶貝。周釐王姬胡齊高興壞了(TMD終於還有人記得老子)。於是一張「天子詔書」就發給了小白。屁顛屁顛的小白手拿詔書,向天下所有的諸侯王發了一封通告,大概的意思就是:我小白受天子詔,代表天子通知大家今年(公元前681年)三月一日到我家的北杏來開會,商討宋國內亂之事。結果到了開會的日期,只來了宋、陳、邾、蔡四國諸侯,其他的諸侯王均以國事纏身推託不來了,而遂國國君直接回覆說:丫算老幾,老子不來。當時的場面相當尷尬與難堪,小白本來還想延後一下會期,但管仲的意見是三人成眾,何況加自己有五國參加,建議會議如期召開。於是在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下,這五國共同發表了第一次聯合公告:1、尊崇周天子,輔佐王室;2、共同抵禦外族入侵;3、扶貧濟困,幫助有困難的弱小諸侯國;——史稱「北杏會盟」!就在「北杏會盟」結束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齊國的鐵騎瞬間就踏平了遂國,遂國從此從地圖上抹去(消失的乾脆利索)。接著沒有停歇的齊國大軍向魯國開進,魯國再一次嚇尿了,當時的國君魯莊王急忙請求免戰,並約小白在柯地會盟,劃定以汶水為界,籤訂世代友好條約。公元前680年,「北杏會盟」的第二年,同盟國的宋國單方面撕毀盟約,小白氣壞了,帶著豐厚的禮物跑到周天子那告了宋恆公一狀。說丫不是東西,翻臉比翻書還快。得到大量齊國好處的周天子也覺得有必要教訓下宋國。派了個叫單伯的大夫和少量兵馬跟著小白走,小白然後又聯繫了陳、蔡兩家兵力,打著天子旗號殺向宋國。宋桓公在當時的諸侯中算是比較正派的人物,這個歷史上是有公論的。看著王師打來,雖然憋屈,但不願擔當「忤逆天子」的名號,算是愚忠之典範,當即投降,歸順王師。小白和管仲從這件事當中領悟出一個道理,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招被後世,尤其三國時代的人運用的如火純情)。只是當時還沒有這樣的說法,周天子也還沒到被要挾的份上。管仲要小白一定要留住天子特使單伯,通過單伯之手號召天下諸侯。讓所有人都覺得小白是名正言順的周天子代言人,同年齊國又召集了衛、鄭、宋,四國的「鄄地會盟」,進一步鞏固了齊國在各諸侯國中的地位。又過了兩年(公元前678年)小白召集魯、宋、陳、衛、鄭、許、滑、滕,舉行了「幽地會盟」。並推舉齊桓公姜小白為盟主。這樣齊國霸主地位正式確定。各國年年納貢齊國,要錢給錢,要兵給兵,要女人給女人。不過這些小國的保護費給的也相當的值當。因為在接下來的十多年的時間內,齊國不辱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公元前664年,由管仲帶兵營救接近亡國的燕國,當時的燕國北部有兩個以山戎人為主的小國,一個叫孤竹國和令支國,管仲用了六個月的時間在窮山惡水間廢了這兩個小國,並開闢了500裡新土地,小白又把這新開的土地悉數全部交給了當時的燕國國君燕莊公,感動的燕莊公一把鼻涕一把淚,誓死捍衛小白的霸主之位。公元前659年,北方的狄人部落入侵邢國,齊桓公糾集齊、曹、宋三國軍隊把狄人趕出邢國,還把邢國的國都遷到靠近齊國的聊城,方便更好的保護。同年,狄人部落又入侵衛國,衛懿公是一位動物保護者,圈養了大量的鶴。鶴的規格待遇相當的高,絕不亞於現在熊貓,甚至有乘坐軒車(大夫級別以上的官位才能坐)的權利。衛懿公作為鶴的超級粉絲,治國就可想而知了。當狄人打進衛國時,部隊的軍人紛紛表示,應該讓鶴出戰迎敵,因為這種高貴冷豔的鳥的爵位都超過任何一位將軍。所以戰爭的結果顯而易見,衛懿公死,衛國滅亡。衛國政府開始流亡,逃出來的衛氏宗親只好立衛懿公的堂弟衛申為衛戴公,暫時的居住在曹國。小白送了大量車牛馬羊和三千甲士保護這個流亡政府。不久,衛戴公病死,寄宿在齊國的弟弟公子毀,被安排回國繼位,成為衛文公。小白相當夠意思,不但捐助了大量銀錢,還幫衛文公在楚丘(河南滑縣)重新建立國都,衛國復國(公元前658年)。衛文公還專門作了一首非常肉麻的《木瓜》詩,一歌三唱頌揚了小白,大概意思就是,我只給了齊桓公一個木瓜,齊桓公回報我以精美瓊玉之類的。對上述三國於危難中施以援手的行為,極大的提升了小白的威望。管仲的「尊王攘夷」的政治行動綱領,進一步鞏固了小白霸主地位。
這時的北方各諸侯國進入了相對穩定的階段,而南方的一股勢力也逐漸壯大起來,那就是楚國的楚成王——羋惲,在南方大力開墾農田,發展畜牧漁生產,短時間內兼併弱小諸侯與部落。成為南方的一小霸王,其實從名號就能看出,雖然都是死後的「諡號」,但北方各諸侯都叫什麼什麼「公」,楚國的都是叫什麼什麼「王」的。由此可見楚國是多麼的不把周氏王室放在眼裡了,從來就沒給周天子進過貢。這也間接的打了小白的臉。小白那能接受這種打臉的行為。在公元前656年,齊國會同宋、魯、衛、鄭、陳、曹、許組成「八國聯軍」。浩浩蕩蕩殺向楚國。討伐罪名就是「楚國你的眼中還有沒有王法」。楚成王見勢不對,自己的實力也還不夠,趕緊的立馬服軟,主動勇敢的承認自己的錯誤,並承諾以後保證年年向周天子納貢。沒撈到什麼好處的「聯軍」決定還是要震懾一下楚成王,揮軍拿下召陵(河南中南部),楚成王派大夫屈完找小白說理。小白於是就在召陵搞了一次大規模的閱兵儀式,並拉著屈完同車一起參觀,以彰顯我王師聯軍的「威武之師、文明之師」,但楚國大夫屈完,並沒有被震嚇住,同時發表了激情飛揚的演說,首先肯定了小白「尊王攘夷、匡扶天下」為穩定中原和平所做的積極努力。其次反駁了某些別有用心的國家蓄意製造「楚國威脅論」為楚國的和平發展製造障礙。最後重申了,楚國的和平崛起並不是中原和平的麻煩製造者,也表達了對周天子歲歲納貢的誠意,並且楚國上下熱愛和平的君臣兵民也絕不懼怕任何外國勢力對本國的蓄意挑釁。面對屈完的有禮有節的強硬表態,小白也覺得攻打楚國也非易事,既然羋惲服了軟,自己又得了面子,於是雙方講和,各國就在召陵與楚國訂立「召陵之盟」,各國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了。(在這以後幾年裡,腹黑楚成王一心想與齊國爭霸,背後做了許多的小動作,為楚國以後稱霸奠定了基礎,這裡就不講了)
對於「召陵之盟」的經過與結果,小白派大司行隰朋去朝見周天子周惠王進行匯報。在這裡小白故意搞了點小動作,就是隰朋同時提出要覲見太子 姬鄭。(這其實是犯了大忌,類似在位的皇帝還沒死,太子就開始結黨拉派,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齊桓公這樣做是有原因的,姬鄭是齊桓公姜小白的外孫,姬鄭的母親姜氏皇后死的比較早,而現任皇后陳媯也生有一子,王子叔帶(王子帶),姬帶非常善於阿諛奉承,周惠王十分喜愛,想廢姬鄭而立姬帶為太子。)這表明我小白將大力的支持外孫姬鄭,你周惠王就別找不自在了。但周惠王就不高興了,但沒有駁回隰朋的要求,就叫太子姬鄭與王子姬帶同時出來與隰朋會面。隰朋回去後把這事告訴了小白,小白很生氣問管仲怎辦。管仲說很簡單,把各諸侯國君都再召來,一起確定太子地位。於是,小白髮通知,要各位諸侯王明年夏月(五月,也有可能是八月,夏天)時候匯聚衛國首止(河南商丘附近)開「聯合國大會」以確定太子地位。後來大家如約而至(公元前655年八月)齊、宋、魯、陳、衛、鄭、許、曹都表示支持太子姬鄭。太子當時也到場,並且揭發了姬帶預謀朝篡位的罪行。周惠王得知情況,大怒,並秘密讓宰孔帶密函給鄭國鄭文公,要他退盟。後來鄭文公借說國中有事,跑回鄭國去了。(鄭國後來為這次退盟事件付出了代價,這裡面還牽涉到鄭國與楚國相互曖昧,這裡也就不講了)這樣就剩七國與太子結盟了。(後來姬帶與其母陳氏,不服叛國,引伊、洛的戎人犯周,又被齊桓公打退)。
兩年後,周惠王死了,姬鄭順利繼位,是為周襄王。襄王為了犒賞外祖父齊桓公姜小白,賞賜大量珍寶,並允許可享天子禮儀,不必下拜。姜小白當時確實不想下拜了,但管仲勸說不可不拜。小白還是聽從了管仲之言。公元前651年的秋天,小白再次召集眾諸侯國匯聚與葵丘(河南商丘附近)。再一次發表葵丘聯合公報:1、誅殺不孝之人,不隨意改變太子,不能納妾為妻;2、尊重人才,培養人才,鼓勵道德高尚的人;3、尊老愛幼、善待來賓與旅客;4、廢除官員世襲,不要大包大攬、越級行政,用人唯賢,刑不上大夫;5、不隨意攔截河流築壩、設置障礙,不阻止糧食流通,未通過天子不隨意封地、封扈。這「五禁」成為當時標準的諸侯國君行為準則。相當於「聯合國公約」。
至此小白完成了,三次聯合出兵討伐,六次諸侯會盟——史稱「九合諸侯」,周襄王基本是他的傀儡。於是小白驕傲了,他自認為「炎黃二帝」「鳥生魚湯(堯舜禹湯)」也不過如此,覺得自己應該可以「泰山封禪」就去問管仲的意見,管仲知道這時候的小白自信膨脹肯定是聽不了不同意見。管仲於是瞎說了個典故,說是「泰山封禪」必須要有一種奇怪的生物才能進行,否則老天爺是不會答應的。最後這個奇怪的生物是什麼沒人知道,這才「封禪」不了了之,搞的管仲滿頭大汗。
這時候的周朝沒落,天下只有齊、晉、秦、楚四國強大,而晉國內亂不斷,秦國西北偏遠,楚國小動作不斷還未成大器,只有齊國雄踞中原,一匡天下。獨領霸者雄風。
時間是一把殺豬刀,後來小白也老了,驕傲自滿使他變得遲鈍了。「桓管五傑」相繼死去或老去。到了公元前645年,管仲也重重的病倒了。病危時,小白問管仲後事,誰人在他之後能為相?齊桓公問:鮑叔牙可以嗎?管仲說:鮑叔牙是正人君子,嫉惡如仇,不適合當政。又問:易牙可以嗎?管仲說:易牙沒人性(「烹子獻糜」的就是這位,煮了自己的兒子給齊桓公吃),不可當政。又問:開方可以嗎?管仲說:開方無孝(開方是衛國公子,父親死了卻不去奔喪盡孝),不可以當政。又問:豎刁可以嗎?管仲說:豎刁無情(豎刁為了討好齊桓公,揮刀自宮閹割了自己),不可當政。並勸說齊桓公要遠離這三個人。最後,管仲推薦了「桓管五傑」中還在的隰朋。不久後管仲病死了,小白也成了老白,老白並沒有採納管仲的意見,沒有提拔隰朋為相。不過一開始也確實遠離易牙、開方、豎刁三人,可能老白晚年生活很無聊,又把那三人找回來了,並對這三人委以重用。後來老白也得了重病,他的五個兒子開始蠢蠢欲動,結黨營私,易牙、開方、豎刁相互擁護不同的公子,五子紛爭搞得朝中雞犬不寧。更可氣的是易牙把病重中的老白的宮門封閉,假傳君旨,任何人都不得入宮,老白完全與外界隔絕,甚至連飯都吃不上,餓的直撓牆。後來有個宮女翻牆探望老白,告訴他,易牙、開方作亂封閉了宮門,故意不給君侯食物。餓昏了的老白連詛咒的力氣都沒有,只能不停的哭,後悔當初不聽管仲之言,沒臉去見泉下有知的管仲,於是他用衣服蒙著臉,終被活活餓死(享年73歲,公元前716-公元前643年,從公元前685年即位,臨朝42年)!老白死後,宮中大亂,各公子爭奪王位,互相殘殺,齊國上下一片混亂,老白的屍體停放在床上竟然無人料理,長達六十多天,整個屋子裡都爬滿了蟲子,用慘不忍睹都不足以來形容了。最後逃往宋國的太子昭(後為齊孝公)藉助了宋襄公的力量,聯合曹、衛、邾國的兵力才把其他做亂的兄弟誅殺。才殮葬老白,並斬殺了易牙等人。
小白開創了一代偉業,成就春秋霸主,最後竟落得如此悲慘悽涼的結局,不禁讓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