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原創作者:阿軍講歷史
今天小編跟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漢謨拉比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所反映的社會狀況漢謨拉比法典至今仍是研究和了解古巴比倫社會的基本文獻史料。但基於20世紀30年代以來大量新的考古材料,例如馬裡文獻和俾拉拉馬法典等等的發現,史學界關於古巴比倫社會的研究,無論就廣度和深度來說,都有了新的發展。本文僅就以下幾個主要方面加以探討。(一)古巴比倫社會經濟的發展烏爾第三王朝崩潰以後,兩河流域奴隸制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烏爾第三王朝王室直接控制的大奴隸制農牧場和手工業作坊瓦解了,淪為近似奴隸地位的依附居民「古魯什」恢復了自由民身份。
伊新國王李必特·伊絲達法典序言明確地記載了此種情況:「我(李必特·伊絲達)對於尼普爾的兒女,烏爾的兒女,伊新的兒女,蘇美爾阿卡德的兒女,這些曾被束縛和奴役的人,我真正為之…建立他們的自由。」該法典還規定自由民一年的徭役:「父家族」和「兄弟家族」減為70天,而「古魯什家族」減為120天。「古魯什家族」雖較「父家族」和「兄弟家族」的地位低下,但顯然已不同於烏爾第三王朝時期近似奴隸地位的「古魯什」了。他們是以小生產者家族的面目出現的。奴隸制經濟結構的變化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並為古巴比倫社會經濟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古巴比倫時代,青銅工具已廣泛使用,農業工具效力增強。後來加喜特王朝時期流行的附設播種漏鬥的耕犁,大概從這一時期開始使用。約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蘇美爾語書寫的農人曆書泥板(共109行)是目前所知歷史上最早的一部農人曆書,就其內容來說,從灌溉耕耘到收穫都是小自耕農的農業手冊。農人曆書一開始就講一年耕作的首要工作是管理好灌溉系統。耕者應密切注視堤堰、溝渠和護堤的排水口。農業工具除兩種犁(巴狄勒犁和淑金犁)外,還有修整土地的窄斧、鎬以及平整土地的耙。農人在平整過的土地上打出壟臺和壟溝。大麥已是古巴比倫時代的主要農作物。
漢謨拉比法典序言中特別記載漢謨拉比使某城「有豐足之飲水」、「授予人民以充足的水源」的功績。法典第53—56條都是關於灌溉網的管理、使用的規定。法典第55條規定:「自由民開啟其渠,不慎而使水淹其鄰人之田,則彼應按照鄰區之例,以谷為償。」第56條說:「自由民放水,水淹其鄰人業已播種之田,則彼應按一布爾(約合6.35公頃)凡十庫魯(每庫魯約合121公升)之額賠償穀物。」據一些租佃契約,灌溉網也應用於園藝業。椰棗的種植在園藝業中居首要地位。
據漢謨拉比年名表所載,他在位的第8、9、24、33年都是開鑿運河或興修水利之年。例如,年名表第33年記載:「他重鑿『安努與恩利爾之所愛,漢謨拉比之人民豐饒』運河,因而他為尼普爾、埃利都、烏爾、拉爾沙、烏魯克、伊新供應永恆而充足的水,並將分散的蘇美爾、阿卡德重新組織起來。」漢謨拉比開鑿和嚴格管理灌溉網的措施促進了古巴比倫農業的發展。手工業已有了較大的進步。漢謨拉比法典中提及的手工業工匠達十種以上:制磚工、織麻工、刻石工、珠寶匠、冶金工、皮革工、木工、造船工、建築工以及銘文不詳者一兩種。實際上,手工業者不下二三十種。漢謨拉比法典第274條專門規定了各種手工業者每天應得的酬金。
據漢謨拉比法典,大商人稱塔木卡。塔木卡分為替王室服務的官商和民間商人兩類。官商把以貢賦和租稅形式繳入王室倉庫的大量大麥、芝麻油、棗、皮革、羊毛等物資輸往國外,從國外換回木材、石料、金屬、寶石、髮油、葡萄酒、奴隸等。官商由國王授予特權,在從事國內外貿易中也委託代理人沙馬魯進行商業活動。官商以商業活動增加王室財富,因而領有王室份地。
古巴比倫的商業中心是烏爾、拉爾沙、巴比倫和西巴爾。烏爾從低爾門輸出銅,拉爾沙從埃什努那輸出銀,而巴比倫和西巴爾位於兩河流域平原樞紐地帶,大部分物資都通過這兩個城市進行交換,西巴爾還是奴隸貿易的集散地,私人經營的店肆在這些城市中尤為昌盛。
在尼普爾、拉爾沙發現有幾代大商人的商業文書,其中記載不動產、奴隸、糧食、羊毛等買賣、轉讓、寄存或交換以及高利貸營業等內容。這些大商人與王室、官吏和寺廟都有密切聯繫,有免服軍役的權利,但須承擔納稅義務。等級制度漢謨拉比法典明顯地反映出古巴比倫社會存在三個不同的等級:阿維魯、穆什欽努、瓦爾都。
漢謨拉比法典和許多證書文獻證明阿維魯(原意「人」)的法律地位最高,為全權自由民。契約中大多數證人都是阿維魯等級。文書中書寫阿維魯等級的人名都註明他系某某人之子。正如等級不等於階級,而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等級又是階級的表現形式那樣,阿維魯等級並不是一個統一的階級,其上層是極少數的王族、大官吏、高級祭司、大商人等奴隸主統治階級,其下層是廣大的農民、士兵、牧人、園丁工匠等。後者須服兵役,繳納賦稅,大多數是受壓迫的自由民。穆什欽努等級是20世紀以來西亞史研究中爭論最大的問題之一。從語源學上看,關於「穆什欽努」一詞有各種解釋,而佔優勢的一種看法認為穆什欽努與阿卡德動詞蘇欽努姆(,意為「禮拜」)有關。
看完今天這篇文章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來評論區留言。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