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開場(央廣網記者 陳庚 攝)
央廣網廈門10月30日消息(記者陳庚)37年前,廈門湖裡的第一聲開山炮響,拉開了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序幕。昨晚,「湖裡區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交響合唱詩篇《門納萬頃濤》專場音樂會」在廈門市五緣灣音樂廳舉行,通過主題朗誦、交響樂、混聲合唱、童聲合唱、男聲獨唱、女聲獨唱以及大型LED畫面等多種形式,展現了廈門經濟特區改革開放的生動實踐、輝煌建設成就和特區人民先行先試、愛拼會贏的奮鬥精神。廈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葉重耕出席並觀看了音樂會。
女聲合唱、童聲伴唱《淺淺的海峽月光光》(央廣網記者 陳庚 攝)
大型交響合唱詩篇《門納萬頃濤》是今年廈門市湖裡區委宣傳部策劃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8項系列活動之一,由湖裡區文化館館長闕全安作曲,陳偉奇作詞,我國著名指揮家、作曲家王秀峰編配。
音詩畫的表演形式感染力十足(央廣網記者 陳庚 攝)
整部作品以改革開放為主題,將11個樂章有機串聯、層層遞進。從「門兒何時開」的聲聲呼喚追問,到「春來了,潮漲了」的激動興奮,從念念不忘「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的偉人囑託,到「殺出一條血路」、「勇當排頭兵」的敢為天下先;從「不眠的琴聲」裡「幸福家園」的種種祥和溫馨,到「淺淺的海峽月光光」的深情思念;從「擁抱海洋就是擁抱明天」、「走向深藍」的錚錚誓言,到「中國夢飛起來」的澎湃奮進,最後以「廈庇五洲客、門納萬頃濤」的開放包容形象結尾,60分鐘的晚會內涵深刻、形式豐富、邏輯清晰,將廈門的改革開放歷程藝術化展現在觀眾面前,令人不勝唏噓、也信心倍增。
「廈門是最早成立的經濟特區之一,湖裡又是廈門特區的發祥地,在改革開放迎來40周年之際,我們作為最基層的文藝工作者和改革開放成果的見證者,當然應該為這個偉大的時代而歌,為改革開放而歌!」演出圓滿結束,總導演、廈門市湖裡區文化館館長闕全安難掩激動,他告訴記者,這部大型交響合唱詩篇在創作過程中,得到了各級領導、專家和社會各界的全力支持,加上演出過程中臺前幕後的齊心協力,才有了完美的呈現。
音樂會由中共廈門市委宣傳部指導,中共湖裡區委員會、湖裡區人民政府、廈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廈門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中共湖裡區委宣傳部、湖裡區文體出版旅遊局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