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陣浩蕩春風迎變革
40年前的今天,即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批准設立經濟特區,並通過《廣東省經濟特區暫行條例》,經濟特區在中國正式誕生。這令外電嘆為觀止道:「中國大變革的指針正轟然鳴響!」
然而這一「轟然鳴響」的前奏,是建港填海的「開山炮」在深圳蛇口炸響,「蛇口模式」誕生了。當時交通部屬下的香港招商局在蛇口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外向型工業區,成為經濟特區創立的探路者。
建港填海的「開山炮」在深圳蛇口炸響。
1979年3月5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廣東省寶安縣改設為深圳市。把靠近香港的深圳鎮作為城市的名字,意味著它從誕生之初就要對標香港,對標國際一流城市。
1979年4月,廣東省委提出,希望中央能夠根據廣東緊靠港澳、華僑眾多的特點,給予特殊政策,在深圳、珠海、汕頭建立出口加工區。這一設想得到了鄧小平的大力支持。——歷史的鴻篇巨著一旦開啟,每一頁都是嶄新的。也正如鄧小平在1984年首次來到深圳時所言,「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
浩蕩的春風吹過深圳之窗,這扇窗便打開了歷史的新時代。
1984年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鄧小平視察深圳經濟特區時為特區題的字。
今天·一個時代高地在崛起
「就是要到在中國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的地方,現場回顧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2012年1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後首次離京考察選擇廣東,首站即來到深圳前海。
「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區和深水區」「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峰」······在這片改革前沿地,習近平總書記向世人宣示了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堅定信念。
站在新時代新起點,在迎來改革開放40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又明確提出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的目標要求、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加快發展更高的目標要求、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位於深圳南頭半島的前海,被稱作「特區中的特區」,自2012年以來,每年平均誕生超過3萬家企業,成為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先行先試者。
2015年2月26日,廣東自貿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
《經濟學人》這樣評價道,「改革開放近40年,中國最引人矚目的實踐就是經濟特區。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蹟』。」
今天,一個時代高地正在崛起,城市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產力得到巨大釋放。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市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紮實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打造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明天·一條康莊大道展藍圖
深圳的明天,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億萬人民群眾篳路藍縷開創出來的明天;是掀起波瀾壯闊改革開放大潮的藍圖;是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的無限延伸。
此時此刻,站在特區建立40周年的時間節點上,回望深圳、回望中國這段不凡歷程,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改革開放對於邁進新時代的中國,既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又有深遠的未來昭示。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這句話,既是時代的宣示,更是人民的心聲。
深圳市中心
值此特區建立40周年紀念日,向您隆重推薦——大型畫冊《巨變:改革開放40年中國記憶》。這是一部集中展現改革開放40年中國歷史性變遷的大型畫冊,由新華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國發行。
《巨變:改革開放40年中國記憶》
本書編寫組 編
新華出版社 2018年9月
ISBN:978-7-5166-4307-5
定價:98.00元
全書匯集了幾百位新華社記者40年來拍攝的800多張精彩圖片,分為上下兩編、共10篇。上編包括開放高地篇、鄉村變遷篇、城鎮變遷篇,選取了具有改革開放代表性的城市和村鎮,以點帶面,反映了中國城鄉巨變;下編包括經濟改革篇、科技創新篇、圓夢工程篇、社會民生篇、文化休閒篇、生態文明篇,分專題展示了改革開放40年間我國經濟、科技、社會、民生、文化、生態文明領域發生的巨變。該書以紀實影像傳遞家國記憶,和讀者一起重溫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奇蹟」,展現出中國人民用勤勞和汗水書寫的「壯麗史詩」。
《巨變:改革開放40年中國記憶》正文樣張
該書被列為「2018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2018年9-10月間,在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主辦的「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世界意義與香港角色」論壇期間,該書作為外交部禮品書,贈與參加論壇活動的嘉賓;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的「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中,將本書列為改革開放重點圖書在展架陳設展示;入選2019「農民喜愛的百種圖書」;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19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蔣旻歌)
原文轉自:新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