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男團竹林七賢:愛酒成痴的男人也會放蕩不羈愛自由

2020-12-06 一條鹹魚愛詩詞

現在娛樂圈男團層出不窮,人人都在爭C位出道,其實在歷史上的各朝各代也有很多男團組合,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賢,初唐四傑,唐宋八大家等,每個組合都是響噹噹,單獨拎出來一個都流傳千古的人物。

今天來聊聊竹林七賢,七個煙雲水氣而又風流自賞的男子,他們身懷絕技,才華橫溢。他們也放蕩不羈愛自由。

竹林七賢指的是魏末晉初的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先有七賢之稱。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竹林之下,喝酒、縱歌,後與地名竹林合稱。

介紹七個人事跡之前,先來聊聊魏晉風度,是指魏晉時期名士們所具有的那種率直任誕、清俊通脫的行為風格,逐漸成為當時的主流審美理想。

在很多人看來,魏晉風度是一種真正的名士風範,他們有為一杯酒放棄身後名的率真,有裸形體而法自然的放浪,更有寵辱不驚的淡定,不拘小節的自然,處世維艱幽默對之的曠達。

這種至情至性讓我們深深震撼和景仰,這種儒道互補的士大夫精神,從根本上奠定了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基礎,影響的相當深遠。

竹林七賢,魏晉男團,風格放蕩不羈,成員關係錯綜複雜,成團宣言:我醉死在哪,就把我埋在哪。

01嵇康(隊長,顏值擔當,主唱)

嵇康(224年—263年),字叔夜,譙國銍(zhì,今安徽宿州)人。

史料記載他身長七尺八寸,有風儀,天質自然,絕對是個美男子,只要嵇康一亮相,身邊的女子就會一片尖叫。

他在文學家、哲學、音樂方面都頗有建樹,他崇尚老莊,有著艱苦樸素的唯物主義自然觀;他的詩長於四言,風度清峻,所作《幽憤詩》、《贈秀才入軍》較有名。

他還是個被才華耽誤的鐵匠,如此美男子竟然愛打鐵,果然與眾不同。

因嵇康狂放怪誕愛自由,無法被世俗所容,後遭人陷害被處死。

02阮籍(創作擔當,原創高手)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省開封)人。

阮籍也是個容貌出眾的帥哥,而且他走的高冷冰山路線,喜怒不形於色,傳說他能為青白眼,以白眼對禮俗之士,以青眼對知己。

他嗜酒,聽說步兵營中有廚子擅長釀酒,有貯酒三百斛,因此求為步兵校尉。他這種行為被不少人認為是「傷風敗俗」。

阮籍對司馬集團上位心懷不滿卻又自知無能為力,只能採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度。

阮籍作品今存賦 6篇、散文較完整的9篇、詩90餘首。

03向秀(划水團員,鹹魚擔當)

向秀(約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內懷(今河南武陟zhì)人

向秀好老莊之學。當時《莊子》一書雖頗流傳,向秀作《莊子隱解》,解釋玄理,影響甚大,對玄學的盛行起了推動作用

向秀不喜歡做官,一直都隱居不出,但是嵇康被害後,在司馬氏的高壓下,因畏懼強權不得不應徵到洛陽做官。

04山濤(團隊老大哥,後單飛)

山濤(205年—283年),字巨源,河內懷人。他是竹林七賢中最年長的一位。

他給人的印象是大器度,正是其時名士之一種風度。雖然他與嵇康、阮籍情意甚篤,但是志趣其實並不相同,後來甚至與嵇康絕交。

他想做官,也一直小心翼翼的接近權力,然後投靠司馬氏,所作一切都讓他的仕途變的很順利。

士人求知的目的是經世致用,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刻在很多讀書人的腦子裡,山濤所作一切也不過想要實現自我價值罷了。

05劉伶(搞笑擔當,特點長得醜,不溫柔)

劉伶(生卒年不詳),字伯倫,沛國(今安徽淮北)人。

劉伶長得很醜,還是個醉鬼。如果生在顏值即正義的21世紀,估計是沒什麼出路的。

關於政治,他強調無為而治,這個觀念並不符合當權者利益,因此被黜免。他反對司馬氏的黑暗統治和虛偽禮教。為了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

06阮鹹(樂器,舞蹈擔當,尤其擅長酒瘋舞)

阮鹹(約222年—278年),字仲容,阮籍侄。叔侄二人被後世稱為「大小阮」。

阮鹹妙解音律,善彈琵琶,為當時著名的音樂家,有一種古代琵琶即以「阮鹹」為名

性格上他與阮籍一樣放達任誕, 狂浪不羈,經常隨心所欲地做一些違背禮儀的事情,喝酒要用盆,甚至可以學豬喝酒。

07王戎(團隊小么,公關小能手)

王戎(234年—305年),字濬衝,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竹林七賢中,王戎年齡雖最小,才智自小即非常人可比,相貌神採秀徹且善清談。

王戎的行事作風與竹林七賢其他六人非常不同,可以說是最庸俗的一位,他熱衷名利,為此不惜苟媚取寵,他還極其吝嗇,聚斂無已,日夜算計,家有好李,常賣之,但恐別人得種,故常鑽其核而後出售,因此被世人譏諷。

七個人都是當時玄學的代表人物,雖然他們的思想傾向不同。嵇康、阮籍、劉伶、阮鹹始終主張老莊之學,「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濤、王戎則好老莊而雜以儒術,向秀則主張名教與自然合一。

幾個人政治主張也不盡相同,阮籍、劉伶、嵇康對司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殺害,阮籍佯狂避世。王戎、山濤則投靠司馬朝廷,竹林七賢最後分崩離析。

竹林七賢,有的厭惡官場,有的熱衷名利,但是有個共同的愛好,就是喝酒,愛酒成痴,可見男人的友誼很簡單,能一起喝酒就是好朋友。

阮籍為酒求官;阮籍為逃婚連醉六十天;阮鹹參加聚會與豬同飲;酒鬼劉伶放言:我醉死在哪,就把我埋在哪。

向秀不善飲酒,是七賢中的一股清流;山濤八鬥即醉,過了八鬥就不再飲,自制力很強;年紀最小的王戎可以狂飲,也可以節制。

竹林七賢,這個魏晉男子天團,你覺得誰是C位呢?

相關焦點

  • 竹林七賢憑什麼千古風流?魏晉「男團」究竟都做了什麼
    古代也有一伙人以愛聚會出名。就是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鹹、向秀、王戎。 【飲酒】 都知道魏晉人飲酒成狂,為什麼魏晉名士這麼愛飲酒? 《詩經》裡面提到有很多描寫「酒」的詩句。但那時候啊,酒並不是日常飲品,而是禮教和儀式的象徵,也就是儒家思想提倡的「酒以成禮」。
  • 竹林七賢愛時尚
    在現代人看來,捉蝨子這事著實是不愛乾淨的體現,這得多長時間不洗澡才能長蝨子。其實啊,放在魏晉時期,這可不是一般老百姓能玩得起的時尚。魏晉時期,只有那些名士才能有如此的雅趣——在寬袍子裡捉蝨子。竹林七賢(圖片來自網絡)試想一下這種場景,一夥子讀書人,穿著長袍坐在竹林裡,一個個葛優躺靠在石頭上,一手端著酒杯,一手伸進自己的長袍裡上下求索著捉蝨子,嘴裡哼著不知名的小曲兒,就是這個feel 倍爽~您別笑出聲
  • 竹林七賢與魏晉風骨中的文化故事
    因為魏晉時期的「男神」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嚮往自由和任性的。他們平時不會注意穿著,衣服和坐姿。如果你想在魏晉時期談男朋友,那千萬不要試圖用行為規範來限制他們的行為。朱林七賢生活在魏晉末年,是一批善於討論玄學的文人。
  • 自由且癲狂,從「竹林七賢」了解魏晉時期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
    竹林七賢高談闊論自由是人們本能的渴求,我們希望在中找尋自我、釋放天性,在歷史的長廊裡面去找,不難發現&34竹林七賢飲酒彈唱漢代結束,便進入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的典型特點就是朝代更迭頻繁,以至於在這段時期,一個人身處兩個朝代的事情屢見不鮮
  • 竹林七賢 丨 中國古代第一偶像男團(一)
    然而小編對女團爭霸不感興趣,倒是想起了堪稱「中國古代第一偶像男團」的——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鹹、向秀、王戎...如果說竹林七賢是魏晉風度的一個縮影,那麼嵇康就是走在最前面的,是風度中的風度。一身傲骨、愛憎分明的嵇康,一生不趨於權貴。甚至為了拒絕詔安,不惜與好友絕交:如果沒有了自由,死又有何懼呢?
  • 中國古代第一男團「竹林七賢」那些放蕩不羈的故事
    我覺得大概沒有中國人不知道竹林七賢。但是卻很少人知道他們作為中國古代第一男團的故事。但實際上這七個人並不是一群只愛清談的文人,他們是魏、晉之際一個鋒芒很露的朋黨。他們都只愛好老、莊,崇尚自然,反對那些大族閥閱所標榜的形式上的禮教。而且他們可以憤青到不惜向世界宣告:「孔孟禮教,與我何幹?」
  • 品讀《資治通鑑》| 竹林七賢,魏晉時期的「奇葩」
    ,是魏晉時期的「奇葩」。首先,從行為上看,竹林七賢放蕩不羈,絕對吸引眼球。除了上面《資治通鑑》說的故事,這裡再補充幾件事。竹林七賢,在歷史上赫赫有名,但對他們的評價,從古至今卻是兩極。按照「正統」的儒學道德觀,竹林七賢,一群酒鬼,放蕩不羈,不忠不孝,傷風敗俗,簡直是社會「毒瘤」,何「賢」之有?
  • 「竹林七賢」磚畫,描繪了七賢的縱情任性,表現的是魏晉風度
    「竹林七賢」磚畫分為南壁和北壁兩個部分,南壁依次是怡然彈琴的嵇康、吹指長嘯的阮籍、執杯欲飲的山濤、仰首赤足的王戎;北壁依次是閉目沉思的向秀、嗜酒狂放的劉伶、妙解音律的阮鹹、悠然自得的榮啟期。前七位是大名鼎鼎的魏晉名士「竹林七賢」。最後一位榮啟期是哪位大神?榮啟期是一位春秋時的隱士。
  • 竹林七賢,魏晉風骨(嵇康篇)
    酒中念幽人,守故彌終始。但當體七弦,寄心在知己。——《酒會詩》說起「酒」,首先令人想到魏晉,竹林七賢。在魏晉之前的秦漢,人們似乎通常還是比較樸實的,也比較遵循禮法;而在魏晉之後的人們,行為舉止偶有放縱任誕的時候,便稱自己是追溯「魏晉風骨」了。
  • 探究紅學中的賈寶玉形象,他與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有哪些共性?
    曹雪芹先生的紅樓夢可以說是一部自己的個人寫照,而他所塑造的賈寶玉形象更是可圈可點,經我研究以及多方考證,我發現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對曹雪芹創作賈寶玉一形象印象頗深,今天我就給大家分析一番。其實亂世也易出名士,經過小編的研究和分析,我發現竹林七賢成為魏晉這個亂世的名士代名詞,這是因為在他們身上充滿了飄逸和灑脫。如嵇康在《世說新語·容止》中表現出來的「爽朗清舉」, 「獨立孤松」都能讓我們感受到那種飄然的灑脫之氣。在他心裡,充滿了對現實世界的失望,既然抱負無法實現,不如縱情山水,歸隱山居。
  • 中國古代第一男團——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
    他們在生活上不拘禮法,清靜無為,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竹林七賢」。 七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態度不同於建安七子,他們大都「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
  • 魏晉風骨之竹林七賢群像——恣意放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悲涼?
    魏晉的美男子是無數人津津樂道的,比如竹林七賢,美男嵇康、阮籍等,哪個不是一提起來,就讓人忍不住幻想一副高冷倨傲的長衫美男畫面,他們放蕩不羈,不管是穿衣還是平日裡的坐姿,都打破傳統,不拘一格。雖然歷史書上說了,他們的「不羈」可能真的會不羈到蓬頭垢面,但架不住他們的美姿儀和遺世獨立般的氣度啊。
  • 魏晉風度——竹林七賢
    而魏晉的名士們抓住了莊子中的齊物而觀、畸人牟天、憤激嫉俗等特色又加以「發揚光大」,從而形成了非常獨特的魏晉風度。而竹林七賢,就是魏晉風度的傑出代表。  假設魏晉時的洛陽街頭就有娛記的話,那他們只需跟定竹林七賢,尤其阮籍、阮鹹和劉伶就可以了。
  • 「酒」的最佳代言人不是李白,而是竹林七賢劉伶
    然而,魏晉時期的劉伶才是真正的酒魔,是名副其實的"酒神",李白比不過他!竹林七賢西晉王朝是一個神奇的王朝,存活的時間並不長,只有二世而亡,對歷史毫無貢獻,卻因為一群在人們心目中瘋狂的阮籍、嵇康、山濤、向秀、王戎和阮鹹、劉伶組成的竹林七賢,而經常被後人所提及,成為人們心目中神奇的王朝!
  • 你愛男團,他愛女團,我獨愛「天團」竹林七賢
    魏晉之際,在古山陽(今河南修武縣)之地的嵇公竹林裡,聚集著一群文士,他們談玄清議,吟詠唱和,縱酒昏酣,遺落世事,以其鮮明的人生態度和獨特的處世方式,以脫俗之舉和非凡之作,影響了一個時代,影響著中國文化和傳統文人。他們就是被稱為竹林七賢的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鹹和王戎。
  • 「竹林七賢」之劉伶,到底有多放蕩不羈?嗜酒如命,死便埋我!
    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人們沒有任何思想和言論的自由。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只有春秋戰國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百姓思想言論才有一定的自由。正所謂,「先秦諸子,百家爭鳴」、「魏晉風度,萬人嚮往」。劉伶,字伯倫,安徽人,魏晉時期名士,與嵇康、阮籍、阮鹹、山濤、向秀、王戎並稱為「竹林七賢」。
  • 竹林七賢:出道1700多年的魏晉男子天團丨美在中國
    放誕不羈愛自由「竹林七賢」是魏晉時期聞名遐邇的七位文人,他們是:山濤、阮籍、嵇康、王戎、向秀、劉伶、阮鹹這七個人,和榮啟期一樣,都喜歡寫詩、彈琴、唱歌,常聚在竹林裡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據說這個竹林位於現在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博愛縣附近,是博愛縣最重要的古竹林。
  • 竹林七賢精神領袖——阮籍,一半放蕩不羈,另一邊處世圓滑
    談到能喝酒的名士,在魏晉時是很少見的,如辛棄疾所說的「醉後何妨死了便埋」的劉伶,就是一位酒鬼。並且依然不怕死的喝著。要成為魏晉名士,必須具備下列條件:首先,你必須是一位博學的人,否則你甚至可能連一位士也算不上,更別提一位名士。
  • 竹林七賢領袖阮籍的分裂人格:一面是放蕩不羈,一面是謹慎圓滑
    在今天看來,魏晉時代是那麼令人心馳神往。那時候的人長得好看,如一身腱子肉閃閃發光的嵇康;如唇紅齒白膚如凝脂的大名士何晏;如潘安與衛玠,他們走到大街上引無數女子瘋狂圍觀,造成交通癱瘓;如「矯若遊龍飄若驚鴻」的大書法家王羲之。他們的風神瀟灑似乎成了魏晉知識分子的標誌。
  • 竹林七賢領袖阮籍的分裂人格:一面是放蕩不羈,一面是謹慎圓滑
    在今天看來,魏晉時代是那麼令人心馳神往。那時候的人長得好看,如一身腱子肉閃閃發光的嵇康;如唇紅齒白膚如凝脂的大名士何晏;如潘安與衛玠,他們走到大街上引無數女子瘋狂圍觀,造成交通癱瘓;如「矯若遊龍飄若驚鴻」的大書法家王羲之。他們的風神瀟灑似乎成了魏晉知識分子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