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先生的紅樓夢可以說是一部自己的個人寫照,而他所塑造的賈寶玉形象更是可圈可點,經我研究以及多方考證,我發現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對曹雪芹創作賈寶玉一形象印象頗深,今天我就給大家分析一番。
第一點:行為灑脫
亂世出英雄,這或許是亂世不變的定律。其實亂世也易出名士,經過小編的研究和分析,我發現竹林七賢成為魏晉這個亂世的名士代名詞,這是因為在他們身上充滿了飄逸和灑脫。如嵇康在《世說新語·容止》中表現出來的「爽朗清舉」, 「獨立孤松」都能讓我們感受到那種飄然的灑脫之氣。在他心裡,充滿了對現實世界的失望,既然抱負無法實現,不如縱情山水,歸隱山居。在山居中彈琴、長嘯或者服食丹藥,在自由的環境中隨心所欲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在放鬆的狀態下與友人暢談,在書中,在腦海裡去舒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以我自己的觀點來看,我認為賈寶玉身上有許多」顛倒「的色彩,從小就不喜歡刀劍喜歡胭脂,不愛官場、功名卻愛女色,不愛聖賢書卻愛濃詩豔詞,這一切都暗示著在他身上有一定的叛逆色彩。身處傳統封建家庭卻從小叛逆,他蔑視功名利祿,不喜《四書》、不愛《五經》,蔑視君權,朝廷不是「受命於天」,與其為不聖不仁的朝廷不如為女兒死,女奴們以及貴族少女們悲慘命運都教育他、激勵他,反對「仕途經濟」。不注重身外之物,注重自我嚮往自由。如《紅樓夢》中晴雯撕扇子這一情節可以深切的體會到賈寶玉為博晴雯消氣,讓晴雯隨便撕那些名貴的扇子,在他眼裡最重要的不是昂貴的死物扇子,而是眾多美麗善良女子的歡心,這足以說明賈寶玉對女孩子的關心和愛護。不受封建禮教束縛,放任自己內心的灑脫之氣在賈寶玉的身上彰顯的淋漓盡致,這與竹林七賢是高度默契的。
第二點:舉止放誕不羈
經過小編自己的研究,我發現竹林七賢受到世人關注經久不衰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其放誕不羈的飲酒姿態。在飲酒上個性表現鮮明的有阮籍、劉伶和阮鹹。其狂放不羈的個性只有在酒中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我認為竹林七賢放誕不羈的個性在賈寶玉的身上我們也能尋到影子。按照封建傳統道德標準,男女授受不親,但是賈寶玉並不把綱常禮教放在心上,他最看重的就是女孩子的心思,他認為女兒是水,男人是泥。這樣的言論,在那個時代是不敢想像的,特別是出自一位封建階級貴族少爺之口。不僅如此,賈寶玉任性起來簡直不顧一切,例如第一次見到林黛玉就痛摔玉,而且通過賈母的話我們可以看出賈寶玉摔玉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這種任性妄為的舉止都暗示了賈寶玉是一個放誕的少年。
綜上所述,我為大家分析的這兩點都可以看出賈寶玉這個形象確實存在了很多竹林七賢的影子,或許是因為曹雪芹與其有著相同際遇,才會出現共鳴之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