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竹林七賢」的小「怪癖」,是魏晉時期成為名士的一大要素

2020-12-12 房間內的薄荷

在歷史上著名的三國時期,除了還有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以外,也有身負才華但是卻無心朝堂,一心隱居的人物。其中魏晉時期的有七個人很是出名,這七個人因為時常在一個竹林聚會,所以人們將他們合稱為「竹林七賢」,這七個人之間雖然思想上有不同的主張,後來的在政治方面的傾向也不一樣,後來沒人的結果也都不一樣,但是在當時人們的心理還是經常把這七個人放在一起。自古以來能被稱為名士的人,除了本身的才華以外,都要有點特別的癖好,不然天下有才的人多了去了,為什麼他們就能單拿出來被稱為名士呢。

竹林七賢這幾個人也不例外,其中有最特殊的行為的一個人就是劉伶了。劉伶是很愛喝酒,行為也是自由自在、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即使很多行為在別人看來很是奇怪,他在出門的時候總會讓人隨身帶著一把鐵鏟,被問到原因的時候他就說要是自己突然死的話,就不缺挖坑的工具了,正好用這把鏟子就挖個坑把自己埋了就行了。這等對於生死看的淡然的人真的是很少見了,雖然行為奇怪,但是這也是符合了名士的特殊之處。劉伶流傳到現在的作品不多,但是已經可以看出他對當時社會的態度,和自己對自由的嚮往。

另一位也不喜歡在家裡呆著的就是阮籍了,阮籍的性格就是和劉伶完全不一樣,他的性格比較容易傷春悲秋,據說經常走著走著想到什麼感嘆的事就會哭一場,遇到和自己毫無關係的事情也會掉眼淚,他的風流往事也是不少,和風塵女子之間也可以當真。他經常感嘆英雄沒有遇到機會。但是當時的天下最不缺就是英雄了,有能力的人很多,但是有機會的有多少呢?其實阮籍的家族還是挺有關係的,不過阮籍見多了世事無常,內心沒有安全感,所以需要發洩。 

嵇康作為竹林七賢可是很特別的,他和曹操的家族,娶了曹操的一個曾孫女,本來可以藉此一路當官發財的,但是他卻選擇了隱居。嵇康最出名的就是他在音律方面的成就了吧,最出名的作曲至今還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出現,但是這樣一位才子卻只活到了四十歲,因為得罪了當時的權臣而被處死。

很多人成為名士的原因莫名其妙,所以很多同樣有才華的人沒有被稱為名士就很不服氣,其中有一位溫嶠最是有趣,早期的時候就是一個無賴,但是自以為是,不過也有點小聰明,而且很會說話,後來運氣好又很會看顏色還被封為了開國公。這樣一位後來有功勞的人在當時卻只是被稱為一個二流的名士,原因可能就是因為他沒有什麼特別的癖好吧,後來還創造了一番功績。

魏晉時期的名士,只有能作詩作畫、喝酒逍遙,再有點特別的癖好就可以了,像溫嶠這種中規中矩建功立業的人就不能被稱為一等的名士。

相關焦點

  • 古代讀書人的怪癖:魏晉名士之竹林七賢,酷愛裸奔「吃藥」不當官
    大家好,我是昊童,一個專注中國古代史的90後小編(感謝某位不想透露姓名的朋友提問)晉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三個大一統王朝(西晉初期應該算吧),雖然說西晉後期和東晉非常差勁但西晉初期還是很不錯的。在曹魏末年西晉初年的中原大地上有一群非常有名的讀書人,當時的百姓稱他們為竹林七賢,現代人則稱他們為魏晉名士(晉朝取代魏國)。
  • 竹林七賢第一人,魏晉名士嵇康
    魏晉時期有七位名士被稱為「竹林七賢」,分別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等七人。在他們之中,嵇康的名氣最大,被稱為竹林七賢第一人。嵇康這個人耿直清正,不依附權貴,不妥協於暴政,後人對他的評價很高。東晉時期的詩人說,「龍性不能馴。」就是說,嵇康像一條龍,誰也無法馴服他。
  • 魏晉時期風流名士竹林七賢,在團體中分別都是什麼擔當?
    魏晉時期戰亂紛紛,玄學盛行。魏晉時期的名士不同於流俗,他們談論的主要內容從表面上看是本與末、名教與自然等抽象的哲理問題,實際上與政治的聯繫非常緊密,大家經常把魏晉時期那一股特殊的文化氛圍稱為魏晉風流。這一時期有七位超凡脫俗的名士,常常在山陽縣竹林之下或酣醉,或撫琴,飄飄欲仙,放浪形骸,被稱為「竹林七賢」。竹林七賢,指的分別是: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鹹、向秀、王戎。阮籍—表情擔當。阮籍有著超強的綜藝感,愛哭和愛翻白眼是他的代名詞,這兩點都給他帶來無數流量。
  • 名士之巔:魏晉南北朝之竹林七賢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急劇變革的時代,也是一個名士最多的時代,以至於後人一想起名士,就以魏晉風度稱之。其中又以竹林七賢為最。考其歷史,他們首先以七賢聞名,後因其經常在山陽縣竹林下集會飲酒,故又稱竹林七賢。一、嵇康公認的竹林七賢NO1.這個人比較牛逼,軟體硬體都很牛。
  • 名士之巔:魏晉南北朝之竹林七賢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急劇變革的時代,也是一個名士最多的時代,以至於後人一想起名士,就以魏晉風度稱之。其中又以竹林七賢為最。考其歷史,他們首先以七賢聞名,後因其經常在山陽縣竹林下集會飲酒,故又稱竹林七賢。一、嵇康公認的竹林七賢NO1.這個人比較牛逼,軟體硬體都很牛。1、頭腦聰慧,智商據說250+,2、博覽群書,又喜歡思考,經常發表意見成為精神領袖。3、精通各種樂器,彈得一手好琴。
  • 魏晉風度的三要素,名士、酒和藥
    名士浮華魏晉多名士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比如後世所敬仰的竹林七賢便是出自於魏晉時期,在這裡名士有兩個特徵,首先是年少成名或者是名氣很大,但其次是要沒有出仕。魏晉名士崇尚的是自然,也就是率真坦率的性格。而且這時候名士更多時候討論的話題是託杯玄勝,遠詠莊老,嚮往的也是脫離現實的快樂。這實際是一種逃避心裡在作祟,想要成為隱士高人,即使埋沒了自己的才華也不願意出仕。這也是為什麼說魏晉之風度在歷朝歷代都不受推崇,因為這所表達的是一種消極態度。
  • 竹林七賢,魏晉風骨(嵇康篇)
    ——《酒會詩》說起「酒」,首先令人想到魏晉,竹林七賢。在魏晉之前的秦漢,人們似乎通常還是比較樸實的,也比較遵循禮法;而在魏晉之後的人們,行為舉止偶有放縱任誕的時候,便稱自己是追溯「魏晉風骨」了。魯迅先生在任中山大學教授的時候做過一篇演講,叫《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他說魏晉的名士之所以與後來的不同,蓋因「嵇康阮籍的縱酒,是也能做文章的,後來到東晉,空談和飲酒的遺風還在,而萬言的大文如嵇阮之作,卻沒有了。」因此大約可以認為,魏晉名士先是「名士」,然後才是「飲酒的名士」。
  • 解讀魏晉名士竹林七賢,為何歷史上再無第二個嵇康?
    竹林而在歷史這麼多朝代中,魏晉最盛產風流名士,作家寧稼宇就曾出過一本書《魏晉名士風流》,從不同的方面勾勒他們的精神面貌,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向大眾展示他們與眾不同的價值觀。魏晉時期最有名的應該就是竹林七賢了吧,即使是不熟悉歷史的朋友都會或多或少的聽到過他們的名字。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聊一聊,竹林七賢。
  • 自由且癲狂,從「竹林七賢」了解魏晉時期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
    竹林七賢飲酒彈唱漢代結束,便進入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的典型特點就是朝代更迭頻繁,以至於在這段時期,一個人身處兩個朝代的事情屢見不鮮說到魏晉時期的裸奔愛好者,那便是七賢之一劉憐了,並且也是七賢裡面幽默風趣的一人。劉憐的身世和外形都十分不佔優勢,而在當時,身世象徵著社會等級,外形或可決定社會地位,這也就是為什麼魏晉男風、門閥盛行的原因之一,樣貌美好的人,進入仕途的機會大很多,然而劉憐兩樣都不佔。
  • 魏晉時期的名士們到底怎麼了?
    魏晉時期比較有名的人有」竹林七賢」,陶淵明等等,但是他們的上進心可是不怎麼樣,簡直不如現在的小學生啊!他們整天思志而不得,心態也是畸形,每天喝酒吃肉,挺好一個男人吧,還就愛化妝,整個就一網紅啊。不禁要問他們到底怎麼了?
  • 探究紅學中的賈寶玉形象,他與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有哪些共性?
    曹雪芹先生的紅樓夢可以說是一部自己的個人寫照,而他所塑造的賈寶玉形象更是可圈可點,經我研究以及多方考證,我發現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對曹雪芹創作賈寶玉一形象印象頗深,今天我就給大家分析一番。其實亂世也易出名士,經過小編的研究和分析,我發現竹林七賢成為魏晉這個亂世的名士代名詞,這是因為在他們身上充滿了飄逸和灑脫。如嵇康在《世說新語·容止》中表現出來的「爽朗清舉」, 「獨立孤松」都能讓我們感受到那種飄然的灑脫之氣。在他心裡,充滿了對現實世界的失望,既然抱負無法實現,不如縱情山水,歸隱山居。
  • 建安年間的建安七子與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有何異同?
    我國自古文人騷客數不勝數,有李白、杜甫等大詩人,有被後人合在一起的讚頌的唐宋八大家、三蘇等,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大家不太熟悉的建安七子與竹林七賢。建安七子這7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的優秀墨客,所以有「七子」之說.「七子」中除孔融與曹操政見不合外,主要是孔融剛毅的性格,恃才傲物,不給曹操面子。其餘六家雖然各自經歷不同,但都親身經歷過漢末離亂之苦,後來投奔曹操,故他們的詩風與曹氏父子有許多共同之處。竹林七賢
  • 「竹林七賢」磚畫,描繪了七賢的縱情任性,表現的是魏晉風度
    如今它保存在南京博物館,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之一。「竹林七賢」磚畫分為南壁和北壁兩個部分,南壁依次是怡然彈琴的嵇康、吹指長嘯的阮籍、執杯欲飲的山濤、仰首赤足的王戎;北壁依次是閉目沉思的向秀、嗜酒狂放的劉伶、妙解音律的阮鹹、悠然自得的榮啟期。前七位是大名鼎鼎的魏晉名士「竹林七賢」。最後一位榮啟期是哪位大神?
  • 竹林七賢憑什麼千古風流?魏晉「男團」究竟都做了什麼
    就是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鹹、向秀、王戎。----曹操《短歌行》 《世說新語》裡說:「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
  • 魏晉時期名士「竹林七賢」分別是哪七賢?
    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嵇康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官至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後隱居不仕,屢拒為官。因得罪鍾會,遭其構陷,而被司馬昭處死,時年四十歲阮籍,三國時期魏國詩人。字嗣宗。陳留尉氏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採取謹慎避禍的態度。
  • 為什麼魏晉時期會有"竹林七賢"?"七賢"又是指誰?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的一大變革時期,這一時期社會動蕩,政權更迭頻繁,但是這一時期也是文化大繁榮的一個時期。在這一時期文化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竹林七賢的作品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嵇康嵇康是三國時期曹魏的思想家、文學家、音樂家。嵇康自幼聰穎,博覽群書,廣習諸藝,又喜愛老莊學說;據說身長七尺八寸,容止出眾。嵇康主張&34;、&34; ,成為&34;的精神領袖。
  • 微觀文史|魏晉南北朝之正始詩歌與竹林七賢
    hello,我是小編賦詩言志。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魏晉南北朝階段正始時期的詩歌,與這個時代在文壇上著名的「竹林七賢」。「正始」是魏理宗曹芳的年號,但在文學史中的「正始詩歌」「正始文學」中的「正始時期」實際上指的是自魏明帝青龍元年到魏元帝鹹熙元年這段時期。這一時期曹氏政權已經沒落,司馬氏政權興起,逐漸掌握朝政,虎視眈眈。
  • 竹林七賢,竟然跟竹林沒關係?
    看過國家寶藏吧,其中南京博物院的一件藏品「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描繪了風流倜儻的魏晉第一男子天團——竹林七賢。這件磚畫全長480cm,高88cm,由300多塊墓磚組成,是現存最早的竹林七賢人物組圖。關於竹林七賢,大家知多少?一直以來,你可能誤會了「竹林七賢」。
  • 任性灑脫、不拘一格的風流名士,誰敢與竹林七賢爭鋒——嵇康篇
    何謂竹林七賢,按照百度百科的說法,指的是三國魏正始年間(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七人,先有七賢之稱。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後與地名竹林合稱。
  • 竹林七賢是落魄文人的心靈放逐,魏晉風度是自我為中心的人格殘缺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七個文人,形成了一個圈子,常集於山陽(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竹林之中,或清談吟詠,或彈琴長嘯,以瀟灑的風貌顯示著對自由與超越的嚮往。他們特立獨行、肆意酣暢、放曠不羈,對後世產生過巨大而深刻的影響。他們的名字分別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鹹、王戎,世稱「竹林七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