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護城河及環城公園朱雀門至西門段改造完成

2020-12-01 西部網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王敬怡)經過整整一年的改造,西安護城河及環城公園朱雀門至西門段正式開園了。這項西安市重點民生工程目前已經完工一半,最後一段——西門至東門段也已經開工建設。預計到2020年,整個護城河將全段貫通。

周末的上午天氣晴好,陽光明媚。到西安環城公園裡鍛鍊和遊玩的遊客也是絡繹不絕,不少人都發現這裡有了新變化。

西安市民葉女士:「原來感覺行人走的路比較窄,樹比較亂的那種感覺。(現在)挺開闊的還可以在河邊走了,就帶娃來了。」

西安市民劉女士:「綠化也變了,原來進門那就沒有那些樹啥的,現在把樹也栽下了,健身器也多了,出來鍛鍊也好了。」

經過為期一年的改造,環城公園朱雀門至西門段在昨天正式開園,這是整個護城河及環城公園綜合改造項目的第三段工程。2006年東門至建國門段完工,2014年建國門至朱雀門段完工,昨天朱雀門至西門段完工的同時,這項工程的最後一段:西門至東門段也正式開工建設。如今走在改造過的環城公園,最大的感受就是護城河水更清了。記者了解到,曾經的護城河排汙要通過西北退水口排到汙水處理廠,但由於排汙管道狹窄,排水管線少,所以一旦下暴雨就會有汙水反灌到護城河,但經過了改造後,護城河將不再被汙水困擾。

陝建集團護城河及環城公園綜合改造項目部技術負責人石應軍:「拓寬了排汙管道,接入所有流入護城河的汙水,護城河目前的水是由汙水處理廠處理流入的中水,以後不管下多大的雨,護城河都是一池清水。」

除了河水改造外,這段工程還完成了橋梁美化加固、景觀綠化工程等工作,新增水面6.4萬平方米、綠地面積14萬平方米。已經開工的西門至東門段項目全長8.25公裡,預計於2020年,整個護城河將全段貫通,屆時西安護城河和環城公園將形成「一水護城、碧帶環郭」的美麗畫卷。

編輯: 高政超

相關焦點

  • 城牆護城河、環城公園(朱雀門至西門段)綜合改造工程啟動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月31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魏民洲,市長上官吉慶出席城牆護城河·環城公園(朱雀門至西門段)綜合改造工程啟動儀式。
  • 西安護城河改造再升級 朱雀門至西門段開園
    12月9日上午,西安護城河及環城公園綜合改造工程(朱雀門-西門段)開園暨(西門-東門段)開工儀式舉行。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西安市市長上官吉慶出席並啟動儀式。  西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呂健主持。
  • 朱雀門至西門段開園 西門至東門段開工
    朱雀門至西門段開園 西門至東門段開工 2017
  • 朱雀門—西門段開園 西門—東門段開工
    核心提示: 12月9日上午11時30分,西安護城河及環城公園綜合改造工程(朱雀門—西門段)開園暨(西門—東門段)開工儀式舉行,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出席。 本報訊(記者李天嬌)12月9日上午11時30分,西安護城河及環城公園綜合改造工程(朱雀門—西門段)開園暨(西門—東門段)開工儀式舉行,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出席。
  • 西安護城河景區全線改造完工 國慶假期將正式開放
    如今,在經過多次提升改造後,西安人最期待的護城河全線貫通離我們又近了一步,國慶期長假期間,護城河景區西門-北門-東門段改造完工,將和大家見面。1998年、2004年、2009年,西安市針對護城河的情況,利用當時最先進的科技手段,進行了清淤工作。雖然清淤後護城河的水質的確得到了改善,但是人們發現經過一段時間,特別是一到雨季,護城河河水再次被汙染。為了徹底改變這一現狀,2013年至2014年,西安完成了建國門-朱雀門的提升改造,2017年完成朱雀門-西門提升改造。
  • 西安:建國門至朱雀門段護城河治理10月完成
    西安:建國門至朱雀門段護城河治理10月完成 西安晚報
  • 西安護城河含光門朱雀門段淤泥惡臭 市民鬧心
    西安護城河含光門朱雀門段淤泥惡臭 市民鬧心時間:2015-08-15 09:12:35來源:陝西傳媒網作者:餘誠忠編輯:顧檸語   圖為環城南路小南門附近護城河百米遠都能聞見淤泥散發出的陣陣惡臭。  市民陶女士近日反應,位於西安市環城南路朱雀門至含光門段的環城公園,因一旁護城河堆積的腐爛淤泥,經陽光曝曬後散發出刺鼻氣味,直燻得岸上在綠蔭處納涼的遊人苦不堪言。  記者隨即前往現場採訪,發現該處長達幾百米的護城河河面上飄滿了黑色的汙垢與腐爛的青苔,多位附近居住經常入園的市民告訴記者,對於刺鼻的氣味大家也都早已習慣。
  • 西安環城公園建設管理處關於護城河東門至朱雀門水生態治理項目...
    關於護城河東門至朱雀門水生態治理項目中標公告護城河東門至朱雀門水生態治理項目已於2018年05月30日進行公開招標,現招標工作已結束,>根據評標委員會評審結論和採購人2018年05月31日的「定標復函」,現將中標結果公告如下:一、採購項目名稱:護城河東門至朱雀門水生態治理項目 採購項目編號:
  • 西安護城河換「新裝」!將於今年10月1日嶄新亮相
    作為裝扮古城西安的一條「項鍊」,此前經過改造的護城河及環城公園,為西安市民休閒放鬆提供了更為舒適的環境。俯瞰已經改造完成的護城河以及環城公園,植被鬱鬱蔥蔥,景觀河道碧波蕩漾,風景如畫。(圖:改造過的西門至西南城角護城河段)最近,途經西安市環城北路以及環城公園附近的市民發現,這裡的護城河周邊採取了圍擋措施,裡面正在施工。
  • 西安市護城河建國門至朱雀門段 年底對外開放
    爭取漢長安城遺址公園早日開園漢長安城遺址是中華文明的重大歷史文化遺產。會議指出,要進一步完善遺址保護特區工作機制,多方籌措保護資金,加快推進整體保護規劃修編。要積極爭取中省支持,持續推進這項重大的文化公益事業。要爭取遺址公園早日開園。
  • 西安又一公園即將改造完成,十一免費開放!
    綿綿秋雨下,位於西安中山門附近的護城河呈現出一幅氤氳之美。和往日不同,改造後的護城河碧波蕩漾、綠草盈盈。古城牆下,漫步在新修的親水步道上也能感受到古老西安的厚重歷史。
  • 西安護城河含光門朱雀門段散發惡臭 市民鬧心
    市民陶女士近日向本網反應,位於西安市環城南路朱雀門至含光門段的環城公園,因一旁護城河堆積的腐爛淤泥,經陽光曝曬後散發出刺鼻氣味,直燻得岸上在綠蔭處納涼的遊人苦不堪言。記者隨即前往現場採訪,發現該處長達幾百米的護城河河面上飄滿了黑色的汙垢與腐爛的青苔,多位附近居住經常入園的市民告訴記者,對於刺鼻的氣味大家也都早已習慣。
  • 看曲江 | 白露凝霜秋風至 ,快來望「一波碧水繞城牆」吧!
    八十年代初,護城河的汙染降臨,河水開始變濁、變臭,西安市民失去了晨練的「風水寶地」。這裡成為了所有西安人的一塊心病,心病還得心藥醫。除淤清理1983年,西安開始了建國後首次大規模的環城建設,為了加固城牆牆體,整修環城公園和護城河,全市人民總動員,歷經劫難的古城牆在這座城市及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得以重現拱衛古城的雄姿。
  • 西安朱雀門-含光門隧道將於5月底全面放行
    目前南門與環城南路交通綜合治理工程朱雀門—含光門隧道段已完成全部隧道主體鋼筋混凝土施工,正在進行道路施工、電氣工程、裝修工程和附屬建築施工等,5月底全面放行交通。—含光門隧道段已完成全部隧道主體鋼筋混凝土施工,正在進行道路施工、電氣工程、裝修工程和附屬建築施工等,5月底全面放行交通。
  • 五一西安護城河泛舟 可在南門朱雀門等4碼頭坐船
    西安城牆·南門歷史文化街區範圍包括建國門至朱雀門段的西安城牆景區,其中護城河水上遊覽區開放時間為每日早6:00至晚11:00時,遊船項目試營業時間為早9:30至晚9:00時間。市民遊客可從兩側的岸邊下到親水平臺上乘坐遊船,泛舟賞景。朱雀門至建國門段首期將對遊客開放4個碼頭,即南門(松園)、南門(榴園)、朱雀門與建國門各1個,遊客可從任何一個碼頭出入。
  • 西安城牆·有我守護 | 一池碧水興古城,一條城河記鄉愁
    從三次護城河清淤工程到2000年後護城河的陸續改造,再到今年西安護城河景區提升改造的全線貫通,在歲月面前,護城河像一顆顆珍珠終於串到一起,在城牆周圍、古城中央,閃閃發光。年4月,實施護城河試驗段(東門—東南角—建國門)水位提升和內外岸生態林帶提升改造。
  • 一池碧水環古城 西安護城河景區全面開放
    西安網訊 西安護城河「西門—北門—東門綜合改造提升工程」近日畫上完美句號,總長度為14.6公裡的護城河及環城林帶改造提升工程全線完工。今天起,水域面積36.2萬平方米、綠地面積104.56萬平方米,集河、林、路等為一體的西安護城河景區全面免費開放。  花樹繽紛爭鬥豔,一波碧水繞城牆。一大早,在剛剛開放的護城河景區東段記者看到,公園內鬱鬱蔥蔥綠意盎然,紫鳶香蒲等水生植物叢叢相連,一場秋雨讓護城河及環城林帶景區更添別樣情趣,不少市民冒雨來到公園內一睹改造提升後公園的高顏值。
  • 西安護城河釣魚屢禁不止 小魚苗紅鯽魚多餵貓狗
    在朱雀門橋西的護城河邊上,「請勿垂釣」的「勿」字已很難看清了,距離該警示牌30米遠,兩位中老年人在釣魚,而這兩位僅是含光門到南門段昨日23位釣魚者的一小部分。  昨日上午10時許,在朱雀門外護城河橋下,三位釣魚者坐在護城河邊,正在聚精會神握著魚竿,等著魚兒上鉤,而在他們放進河裡的網袋裡,多條比巴掌小的魚在裡面亂蹦亂跳。
  • 【這裡是陝西】西安市:西安城牆
    城牆一角新中國成立以來,陝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先後對西安古城牆進行了大規模修繕,建成了環城公園,修復了朝陽門、含光門、玉祥門等城牆缺口,實施了西安城牆火車站連接工程,治理了護城河,整治了順城巷周邊環境,重點對南門區域進行了綜合提升改造,使這座歷經千年風雨的古建築重新煥發生機,成為牆、林、路、河、巷五位一體的知名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