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行已超萬列 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

2020-12-06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達10180列,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量,運送貨櫃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98.3%。在疫情導致全球物流不暢、國際貿易大幅萎縮的背景下,中歐班列逆勢高質量、常態化穩定開行,有效助力沿線國家和地區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有力支撐,為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注入動力。

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

今年以來,中歐班列共運送醫療物資近800萬件、6萬多噸。「渝新歐」「義新歐」「長安號」……一列列馳騁的中歐班列將急需的防疫及生產生活物資送至沿線各國,為戰勝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力量,成為各國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

「中歐班列順利運行,展現出顯著優勢。中國用實際行動傳遞了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力量。」法國國營鐵路公司下屬法沃迪集團中歐鐵路運輸總監旺德佩龐說。6月,滿載口罩、手套、水溶袋及免觸碰消毒液機等產品的中法首趟抗疫物資專列抵達法國巴黎。巴黎法中友好協會副主席利亞齊德·本哈米認為,專列帶來了法國急需的醫療物資,「是法中兩國攜手抗疫的『命運紐帶』」。

「面對疫情挑戰,擁有穩定的國際貿易和物流運輸通道非常重要。」中歐班列(義新歐)西班牙運營公司總經理桑塔納表示,為協助歐洲抗擊疫情,「義新歐」防疫物資專列多次為西班牙運來口罩、防護服等物資。西班牙加利西亞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裡奧斯認為,中歐班列平穩運行,為促進歐中經貿往來、推動國際抗疫合作作出重要貢獻。

今年4月以來,德國杜伊斯堡港平均每周約有50趟班列往返德中之間,創下該港中歐班列運輸量新紀錄。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舒曼表示,「通過中歐班列,中國提供的大批抗疫物資得以快速運抵,為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抗疫提供了重要支持。」

充滿活力的機遇之路

今年10月11日中國實施新的鐵路列車運行圖後,中歐班列運行線達73條。截至11月5日,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推動沿線國家深化經貿合作,創造更多市場機遇。

波蘭是歐洲主要的乳製品出口國之一。10月,從波蘭馬拉舍維奇啟程,滿載1100餘噸液態純牛奶、速溶乳粉的中歐班列經過半個月行程抵達武漢,這是首列由波蘭開往中國的乳製品專列。中歐班列波蘭運營企業哈特蘭斯物流公司執行長菲利普·格澤拉克表示,疫情防控期間,通過中歐班列,波蘭等歐洲國家與中國保持經貿聯繫,波蘭產品受到中國消費者青睞,有利于波蘭加快復工復產。

「我們從此擁有了從中國定期開來的直達貨運班列。」烏克蘭基礎設施部部長克雷克利興奮地說。7月,「武漢—基輔」班列抵達基輔市利斯基貨運站,這是中國華中地區首列直達烏克蘭的中歐班列。利斯基貨運中心副總經理波利休卡表示,烏克蘭擁有豐富的木材、礦產和農業資源,今後這些產品都將通過中歐班列運往中國,中國的電子產品、高端儀器、農業設備、醫療物資等也將陸續運抵烏克蘭。「搭乘中歐班列快車,烏克蘭經濟發展獲得新動力,並將在聯通歐亞貿易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歐班列有助於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復甦,促進荷蘭等歐洲國家與中國經貿往來更加密切,也將持續帶來巨大發展機遇。」荷蘭北布拉邦省副省長貝爾特·保利表示,「蓉歐快鐵」蒂爾堡線路從中國運出的貨物主要包括電子設備、航空產品配件等,返程貨物主要為汽車配件、整車、奶粉和紅酒等,雙方在提升貿易種類和數量方面空間巨大。「中歐班列開啟一條充滿活力的機遇之路,為深化歐中經貿合作提供強大助力。」

更多企業的優先選擇

運量大、價格低、穩定性強、通達國家(地區)多……中歐班列因其多項優勢,受到越來越多合作夥伴的青睞。國際知名航運公司丹麥馬士基集團通過中歐班列,並結合跨境公路、海鐵聯運等運輸方式,將業務拓展至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等地。該集團負責人表示:「中歐班列運輸速度比海運快,價格比空運低,市場潛力大。」

10月,搭載著82臺奧迪汽車的首列中歐班列「奧迪整車進口班列」,從德國不萊梅哈芬港順利抵達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公司新築車站。貨櫃碼頭物流公司德國歐門集團銷售總經理弗洛裡安·布朗德介紹說,該集團通過中歐班列向中國運輸保時捷、奧迪等德國品牌汽車。如果走海運,從不萊梅到上海至少要30天,從上海到重慶等內陸地區,還要再花10天,而中歐班列只需要一半時間。客戶滿意度很高,證明了中歐班列在時效等方面的優勢。

9月,西安鐵路新築車站發送了首趟中歐班列「韓國LG專列」。該專列搭載42櫃韓國LG集團生產的液晶顯示板、電極、鋁箔紙等,運至歐洲工廠。自去年7月起,LG集團已通過中歐班列發運約1100櫃產品。LG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中歐班列擁有運輸時間短、通關速度快等特點,成為更多企業的優先選擇。


相關焦點

  • 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達10180列,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量,運送貨櫃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98.3%。在疫情導致全球物流不暢、國際貿易大幅萎縮的背景下,中歐班列逆勢高質量、常態化穩定開行,有效助力沿線國家和地區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有力支撐,為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注入動力。  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  今年以來,中歐班列共運送醫療物資近800萬件、6萬多噸。
  • 今年新疆霍爾果斯口岸中歐(中亞)班列開行超2500列
    中新社新疆霍爾果斯8月20日電 (李明魏麗娟 李輝慧)記者20日從新疆霍爾果斯口岸獲悉,今年以來,霍爾果斯口岸中歐(中亞)班列開行數和過貨量逆勢上揚,「疫」路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已開行班列2520列,貨運量369萬噸,同比增長逾18%和55%。
  • 初心印記 中歐班列跑出「開放」加速度
    從「駱駝包郵」到跨國班列,中國在互聯互通的全球化貿易往來中跑出「加速度」。盛夏時節的西安,草木蔥蘢,生機勃發。7月24日,伴隨著一聲長長的鳴笛,西安至基輔的首趟中歐班列滿載著41車百貨商品從西安市新築車站開出。至此,中歐班列(西安)開行線路15條,已達15國45個城市,輻射範圍實現了歐亞區域全覆蓋。9年前,中國首列中歐班列轟隆隆駛出國門。
  • 覆蓋30個國家,湖南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
    覆蓋30個國家,湖南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 2021-01-12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助力「雙循環」,中歐班列跑出「湖南加速度」
    伍萍供圖近日,觀潮君從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鐵集團」)了解到,2020年,湖南中歐班列開出437列,同比2019年的230列,開行數量將近翻番,貨運量排在全國前列。2020年,在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的形勢下,湖南中歐班列開行實現「逆勢」增長,交出了亮麗「成績單」。這不僅讓其自身獲得了巨大發展,提高了知名度,也為湖南搭建起了一條通聯世界的「橋梁」。
  • 整體提升中歐班列安全保障水平!2020年中歐班列沿線國家執法安全...
    在全球經濟低迷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的背景下,中歐班列逆勢上揚,開行數量從今年3月開始,連續8個月持續增長,截至11月5日,已累計開行10180列,運送貨櫃同比增長54%。「十三五」期間,中歐班列運量由2016年的年發運14.5萬標箱增長到2019年的72.5萬標箱,年均增長71%。目前,中歐班列已經在國內62個城市開行,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
  • 合力共為,中歐班列跑出了中國速度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班列向前 生活向好》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的徵文,作者為1993年進入中鐵杭州機務段從事火車司機工作的黃偉,他在文中講述到,駕駛中歐班列,就像是一場接力跑。
  • 中國鐵路啟用中歐班列統一品牌 全國累計開行1700列
    原標題:中國鐵路啟用中歐班列統一品牌 全國累計開行1700列這趟首次以「中歐班列」之名從鄭州開出的貨櫃國際鐵路聯運列車,在此之前,被稱作「鄭歐班列」,自2013年7月18日首列開行以來,鄭州鐵路局已成功開行239列,10039車貨物通過這趟國際班列從鄭州運往歐洲。
  • 青白江公安:中歐班列(成都)平安開行的「守護者」
    在此始發的中歐班列(成都)連續4年開行量位居全國首位。中歐班列是中歐經貿往來的主動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被贊為「歐亞大陸間的生命之路」,成為穩外貿「壓艙石」的作用日益凸顯。四川省公安廳、成都市公安局高度重視,要求屬地公安機關全力保障中歐班列(成都)平安開行。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中歐班列,讓世界休戚與共的最美信使
    在此緊要關頭,中歐班列逆疫增長,開行數量和範圍大幅增加,積極馳援西班牙、義大利等疫情嚴重的國家,不僅跑出了中國速度,更彰顯了中國擔當。近年來,在「一帶一路」版圖不斷拓展的同時,中歐班列所取得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目前,中歐班列的朋友圈已擴達歐洲大陸18個國家、57座城市。
  • 中歐班列11月份開行1238列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1日訊(記者齊慧)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1月份,中歐班列穩定暢通,繼續保持高位運行,開行1238列,運送11.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4%、73%,綜合重箱率達98.8%。
  • 通道作用突顯,專家預計中歐班列今年仍將火爆
    2020年,逆疫馳騁的中歐班列,交出了什麼樣的答卷?近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給出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24萬列、運送113.5萬標箱,分別同比增長50%、56%,綜合重箱率達98.4%,年度開行數量首次突破1萬列,單月開行均穩定在1000列以上。
  • 中歐班列一路前行,向世界傳遞「中國力量」
    中歐班列作為貫穿歐亞大陸的交通經濟大動脈,是「一帶一路」倡議中實現我國對外物流貿易的重要載體,在今年全球抗擊新冠疫情時期,中歐班列更是勇擔重任,在經濟復甦和戰役抗疫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衝破疫情陰霾加速奔跑,逆勢下詮釋大國擔當。
  • 山東濟南今年開行歐亞班列突破500列 創出新紀錄
    最近,伴隨著火車笛聲擊穿寒冷而清澈的空氣,由山東高速集團統籌運營的「齊魯號」歐亞班列(濟南)第500列,從濟南南站順利發車,標誌著濟南今年開行歐亞班列突破500列大關,累計開行突破700列,年開行量由全省第四位,躍升至第一位,全省歐亞班列集結中心地位日漸突顯,助力山東融入「一帶一路」,助力穩定全球供應鏈,助推濟南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 ...前3月中歐班列開行1941列 為穩定中歐間國際供應鏈發揮重要作用
    央廣網北京4月9日消息(記者 高藝寧)4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提升中歐班列等貨運通道能力,全力承接海運、空運轉移貨源,支持穩定國際供應鏈和復工復產。9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網上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以來,中歐班列運行總體安全穩定。1-3月共開行1941列,發送貨物17.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5%和18%,其中3月份開行809列,發送貨物7.3萬標箱,創單月開行列數和發送箱數歷史新高。
  • 2020年江蘇中歐班列開行1273列
    1月13日南京海關發布消息,2020年南京海關轄區內12條中歐班列共開行1273列、貨值123.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4%、53.8%,疫情期間實現了逆勢雙增長。   時值江南寒潮來襲,江蘇(蘇州)國際鐵路物流中心海關監管場所不見人群熱鬧,不過這可不代表這裡不繁忙。
  • 中歐班列高位開行,為西歐送去防疫「千金方」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據西班牙《歐洲每周新聞報》網站6月11日報導,截至5月6日,今年中歐班列(西安)開行突破1000列,比去年提前78天達到了這一數字。貨運吞吐量累計達192.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41.7%。
  • 關注丨逆勢增長,2020年中歐班列共開行1.24萬列
    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工作會議透露,2020年中歐班列安全順暢穩定運行,開行數量逆勢增長,有力服務了新發展格局和國際防疫合作。中歐班列開行規模持續擴大:全年開行中歐班列1.24萬列、發送113.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0%、56%,綜合重箱率達98.4%。
  • 中歐班列:新絲綢之路空間戰略布局全景掃描,氣勢磅礴
    從「駱駝包郵」到跨國班列,中國在互聯互通的全球化貿易往來中跑出「加速度」。9年前,中國首列中歐班列轟隆隆駛出國門。3400多個日夜裡,亞歐大陸縱橫交錯的鐵軌上,奔騰不息的貨運「長龍」一路風笛嘹亮。7月24日,伴隨著一聲長長的鳴笛,西安至基輔的首趟中歐班列滿載著41車百貨商品從西安市新築車站開出。至此,中歐班列(西安)開行線路15條,已達15國45個城市,輻射範圍實現了歐亞區域全覆蓋。近7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已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轉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 中歐班列再添新成員!首開東莞至德國杜伊斯堡中歐班列
    據廣鐵集團通報,11月29日傍晚,首趟東莞至德國杜伊斯堡中歐班列,滿載著電子產品、防疫用品、家具、五金等價值300多萬美元的貨物,從東莞常平鐵路貨運站緩緩駛出,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開闢的又一條新的國際貿易大通道,對於促進珠江東岸區域跨境電商發展,打造廣東陸上「絲綢之路」大通道,促進大灣區外循環經濟,深化實施「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