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龍舟、包粽子…端午節在南充就要這麼耍!

2020-12-09 澎湃新聞

賽龍舟、包粽子…端午節在南充就要這麼耍!

2020-06-24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粽情端午

中/國/傳/統/節/日

片片粽葉香,濃濃端午情,又是一年五月五。6月23日,記者從市文廣旅局獲悉,為慶祝傳統佳節,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南充不少地區在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下,圍繞賽龍舟、包粽子等端午民俗,推出了一系列豐富的端午活動。

潑水祈福 感受傳統魅力

鑼鼓喧天、 水花四濺……6月21日,在南充市蓬安縣的周子古鎮碼頭,一系列新花樣:水龍祈福、龍舟拔河、江上搶鴨等豐富而有趣的文化活動引得遊客紛紛前來。

上午9時許,隨著鑼鼓聲響,插滿柳枝、綠色通透、精明靈動的「水龍」 便騰空而出,10多名舞龍表演者扛著近20米長的「水龍」,讓它盡情翻騰。居民和遊客圍在水龍四周,從河裡打來吉祥水,對著「水龍」 盡情潑灑和祈福。

「這是我第一次來蓬安,也是第一次親眼看到『水龍』。」來自成都的遊客於小曼說, 這是她第一次近距離觀看『水龍』表演,可謂一飽眼福。

6月21日,蓬安龍舟拔河迎端午 蓬安記者站 郭安平 攝

隨後, 在水域更為開闊的相如客運碼頭處, 精彩的龍舟拔河比賽開始了。隨著清脆的鑼鼓聲響起, 隊員們埋頭、下腰,動作整齊劃一,大家和著龍舟上的鼓點,次第划水,在嘉陵江上劈波斬浪。

蓬安江上搶鴨子活動蓬安記者站 郭安平 攝

龍舟拔河緊張刺激, 江上搶鴨子活動也驚喜有趣。35隻從貧困戶家裡購買來的鄉村麻鴨子剛放進嘉陵江, 早已按捺不住的漢子們就紛紛跳進水中, 各顯本領, 以求撈個好彩頭。「舉辦龍舟拔河這樣的活動來迎接端午佳節,不僅能讓更多的人看到龍、摸到龍,還能夠親自參與到水上實踐中,充分感受團結拼搏的精神、傳統文化的魅力。」作為本次活動的承辦方,蓬安冬泳協會會長彭年明表示,希望通過看得見摸得著還有趣的活動, 吸引更多的龍舟愛好者,加入保護、 推廣龍舟文化行列,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作出實實在在的努力。

親自體驗 各地活動多多

記者了解到, 還有不少地區要在端午節「放大招」,呈上包粽子、畫彩蛋、包「包面」等一系列精彩的活動。

「粽」情端午,「晉」如人意。6月25日至28日,2020西充縣「一鄉一節」第三季暨晉城街道辦端午(端陽)民俗文化活動周將在西充縣城北廣場舉行。在25日的活動中,將由一場充滿傳統文化元素的民俗表演舞龍、 劃旱船拉開帷幕。

在活動周, 還會上演精彩的端午祭祀表演和民俗表演,最值得期待的莫過於包「包面」表演賽和包面大胃王比賽,現場的市民們也有機會一同品嘗煮好的餃子。26日至28日,還將舉辦三場民歌演唱會,有歌舞表演、民歌演唱、器樂合奏等多種形式的表演等著市民前來欣賞。

端午節吃粽子是千古流傳的習俗,6月25日至27日,在南部縣的八爾湖風景區, 市民們可以帶著自己的家人和小孩在八仙文化廣場親自體驗手工DIY粽子。捋粽葉、做漏鬥、填糯米……在包粽子的過程中,不僅能品嘗到自己親手做的美味, 還能延續中華兒女濃濃的端午情。

在眾多端午習俗中,畫彩蛋是一種深受小朋友喜愛的活動。在閬中五龍大食堂,市民們不僅可以親自體驗手工包粽子,還可以帶上小朋友去畫彩蛋,通過畫彩蛋來表達美好祝福,過一個與「粽」不同的節日。在展現自我、發揮創作、動手繪畫的過程中,感受節日的快樂,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記者 文秀佳)

出門遊玩做好自我防護

為確保遊客安全有序出行,市文廣旅局提醒各位市民,出行遊玩應提前預約、 合理規划行程。市民們可通過官網平臺、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預定旅遊活動項目,了解疫情期間提供的服務項目和要求。在旅途中及時了解交通狀況和天氣狀況, 合理規劃旅遊線路和時間,錯峰出行。旅行途中要增強安全防範意識, 時刻注意乘車安全、遊覽安全、飲食安全、住宿安全和人身財物安全。

出行期間,市民們應密切關注各地疫情防控部門發布的疫情風險情況, 繼續保持警惕狀態,避免僥倖心理,做好自我防護,戴口罩、勤洗手,測體溫、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風。在乘坐交通工具、入園遊覽時,自覺與其他遊客保持間距。就餐時拉開桌椅間距,使用公筷公勺。各經營單位、廣大遊客要積極遵守旅遊目的地、景區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將疫情風險降到最低。

文明出行一小步,社會進步一大步。在遊玩過程中,市民們應做到文明出行、出遊,愛護公共設施, 保護生態環境和文物古蹟,不亂扔垃圾、不亂塗亂畫,不攀爬文物古蹟,以文明的言行舉止為自己加分。

內容來自南充晚報

原標題:《賽龍舟、包粽子…端午節在南充就要這麼耍!》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新疆瑪納斯賽龍舟、包粽子慶祝傳統節日端午節(圖)
    新疆瑪納斯賽龍舟、包粽子慶祝傳統節日端午節(圖) 2015-06-20 19:40:57戚亞平 攝    新疆瑪納斯縣首屆端午民俗文化旅遊節20日此間舉辦,當地開展「激情端午·賽龍舟」、「濃情端午·品粽香」百家包粽大賽等活動,慶祝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
  • 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回顧屈原的故事
    每年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南方人都習慣於尋艾草,茅草,菖蒲結草人插掛於門頭避邪,多攢的草燒灰濾水,叫灰水,浸糯米,切蘇木條,找麥葉又說竹葉用熱水燙,包灰水粽,用線纏繞好熬熟擱置涼幹,這一切在初四夜前準備就緒
  • 端午習俗,賽龍舟包粽子,是在表達什麼?其中另有隱情!
    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說起端午節的習俗,人都會想起包粽子、賽龍舟。但是過了這麼多年的端午節,你知道端午節的習俗究竟是在暗示什麼的,它想表達什麼呢,我們有仔細想過嗎?
  • 端午節到了,你吃粽子、賽龍舟和系絲帶了嗎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古稱重五,與九月九日稱重九之意相同,又稱端五或端陽。是我國民間傳統三大節日(春節、端午、中秋)之一,受到全國各地普遍的重視。秦漢時代,端午節就被我國南方的一些民族定為節日了。到了宋朝,朝臣追封屈原為忠烈公,把五月五定為端午節,傳諭全國紀念屈原。現在,端午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賽龍舟和系絲帶。吃粽子端午吃粽子的習俗由來已久。
  • 從吃粽子和賽龍舟的起源,聊聊粽子的種類、吃法與端午節的食俗
    一提起端午節和粽子,人們往往以為是紀念大詩人屈原,粽子就是投入汨羅江祭這位詩人的祭品,其實並非如此。照此說來,端午節應是南方先創立,食粽子(如用竹筒和樹葉包食物)最早的習俗,也始於南方。、吃粽子和賽龍舟與紀念我國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則反映了我國人民的正義感,對愛國憂民、為反抗暴君和姦佞投江而死的詩人的崇敬,這是對端午節的一種詩情畫意的豐富。
  • 從吃粽子和賽龍舟的起源,聊聊粽子的種類、吃法與端午節的食俗
    一提起端午節和粽子,人們往往以為是紀念大詩人屈原,粽子就是投入汨羅江祭這位詩人的祭品,其實並非如此。一、吃粽子和賽龍舟的起源聞一多先生在《端午節的歷史教育》一文中,認為紀念「端午節」是我國古代南方吳越一帶先形成的,粽子的前身「竹筒食」,也是他們發明的。
  • 昭通端午節:猜字謎包粽子發香囊賽龍舟掛艾草…
    昭通端午節:猜字謎包粽子發香囊賽龍舟掛艾草… 2020-06-26 0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什麼包粽子?為什麼賽龍舟?
    端午節是中國人的一大節日,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為什麼包粽子?為什麼賽龍舟?端午節的最突出的習俗之一就是包粽子,划龍船。再說端午節和屈原和包粽子又是什麼關係?屈原作為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
  • 包粽子賽龍舟《誅仙》端午節濃情大禮
    眾人齊聚在誅仙,包粽子賽龍舟贏大獎! 恰逢端午節,《誅仙》全新節日活動,帶你在奇幻世界中體驗傳統佳節的無限樂趣! 逐波聖靈,坐騎競速贏豐厚獎勵! 每天的11:50-12:00,所有修真者都可以到15線河陽城的「上古奇人」處報名參與《誅仙》龍舟大賽——逐波聖靈!
  • 包粽子,賽龍舟構成了粽葉飄香,歷史悠久的端午節
    端午節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輕剝開墨綠色的粽葉,一股粽香味撲鼻而來,粽葉包裹著一粒粒飽滿的米粒米粒飽滿,像極了小珍珠。肉粽夾雜著燜煮的紅燒的五花肉,散發著一陣陣肉香,咬一口真是美味極了。
  • 端午節吃什麼?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
    #端午節吃什麼#端午來臨憶屈原,龍舟競技眾人喊。粽子飄香香萬裡,華夏兒女不平凡。吃粽子是端午節的 一大習俗之一。每逢端午佳節,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粽子又稱「角黍」、「簡棕」,晉代時期,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的食品。
  • 珠海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
    珠海人在端午節主要有兩個活動,一是龍舟競渡,俗稱「扒龍船」,二是裹粽子。  珠海的龍舟競渡,歷史上負有盛名。建國後珠海首屆龍舟競賽1955年在金星門進行。穴當地稱:「耍菩薩」?雪,把武侯公、華佗、天后娘娘、太保公、文昌帝君、十八奶娘、牛王公等諸神裝扮一新,並配上龍椅座,沿村巷遊行,村民們虔誠地立於門口。觀賞迎接,香火不斷,鞭炮不絕,全村沉浸在熱鬧祥和氣氛之中。  珠海端午節粽子品種多,有裹蒸粽、鹹肉粽、八寶粽、蓮蓉粽、豆沙粽、鹼水粽等等。珠海地區由於缺乏包粽子的竹葉,人們多用「蘿刀葉」包。
  • 武漢自駕40分鐘,在這裡過端午,除了包粽子、賽龍舟還能這麼玩!
    到天池的當天正好是端午節當天,天時地利,有機會近距離觀賞了一次中華龍舟賽。在我們國家,賽龍舟的歷史實在是很久遠,遠到已住進每個中華兒女的心裡。以前,大家賽龍舟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身體安康,如今則演變成為一項儀式感很強的傳統民間文化活動,也是一項竟技性很高的節日習俗。
  • 賽龍舟,包粽子,2019年端午文化節主城區活動剛剛在龍潭公園啟動
    端午節曾為遠古的祭龍日,後又成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素有賽龍舟、食粽子、飲雄黃、掛艾草、拴五色絲線等習俗,北京地區還有插五端、食五黃、避五毒等民俗。5日,圍繞「和滿京城奮進九州」主題,泛舟端午、縱情端午、粽香端午、非遺端午、圖說端午五大板塊活動同時在龍潭公園內展開。
  • 端午節都吃什麼,有哪些習俗,不止吃粽子賽龍舟!
    今年的端午節是陽曆的6月25日,星期四 (庚子年(鼠年)五月初五端午節,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春節),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該節氣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 3篇精彩的端午節作文,包粽子賽龍舟掛香包
    ,這就意味著端午節來了。端午節這天,我們一起包粽子。奶奶的手很巧,她會包各種各樣的粽子,但奶奶最喜歡包長粽。奶奶拿起一片大粽葉,折起一條長邊用手壓緊,再把葉子兩端向中間折,折成信封狀,接下來裝上糯米捆綁結實。我們一家人邊包粽子邊聊天,聊爸爸媽媽小時候過端午的有趣事情,不一會兒,粽葉沒有了,糯米也見底了。
  • 包粽子賽龍舟 民族團結一家親
    天山網訊(記者劉萌萌 通訊員劉倩 尤倩 施強 田園攝影報導)龍舟賽、包粽子、品美食……6月24日是端午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二二二團「慶端午·民族團結一家親」暨龍舟賽在走馬川河畔舉行。當天,《賽龍舟》《禮儀之邦》等文藝節目的華麗登場拉開了活動序幕。
  •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
    每年農曆5月5日端午節,全國人民基本上都要吃粽子,喝黃酒,掛艾枝和菖蒲,賽龍舟,梁吳均《續齊諧記》裡曾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投江而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掙救。端陽重度,乃遺俗也』說明當初端午節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的。
  • 一年一度端午節,吃粽子是因為屈原投江,那賽龍舟是怎麼來的?
    吃粽子和賽龍舟。 吃粽子全國各地的人們大多數都會吃,但是賽龍舟在我國北方地區就比較少了,不過在南方依然是一項重要的賽事,看著龍舟上的健兒揮舞著堅實的臂膀,高喊著口號,端午節的氣氛也會被推到制高點。 那麼一年一度端午節的兩大習俗究竟是怎麼來的,吃粽子是因為屈原投江,那麼賽龍舟又是怎麼來的,和屈原有關係嗎?
  • 端午節,包粽子,吃粽香!
    今天是2020年農曆五月初四,看見家裡有很粽子。我們的孫子最喜歡吃蜜棗粽子了,我和他們吃了一口,甜甜的,黏黏的,真正的好吃,我邊吃邊給他們講說:&34;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還有的地方舉行賽龍舟來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