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是寶寶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期?看完學霸經歷,我才明白原來錯了

2021-01-20 小柳媽媽育兒指南

多數寶媽都有過這樣一個經歷,我們對於童年都有著屬於自己不同的「記憶碎片」,我們可能記得幼兒時期零散的記憶,也可能記得小學集體升國旗時的場景,但卻很難想起3歲前的記憶,為什麼我們會失去3歲之前的記憶呢?

今天便與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經驗之談」。

原來娃的大腦,在3歲時被「動了手腳」

一位學醫的朋友告訴我,我們之所以記不得3歲之前的記憶,正是因為當時大腦神經發育的還不夠完整,所以導致腦海中負責記憶事物的「海馬體」,沒有辦法存儲當時的記憶信號;

同樣這些記憶信號並沒有消失,而是被覆蓋在了大腦皮層上,逐漸變成了我們的潛意識,3歲後大腦中會生長記憶海馬體,最終實現長期記憶,「3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是最好的解釋。#育兒爆文賽#

小柳淺談「學霸們的經歷」

①李雨桐主要成就:託福考了110分、SATI考了2360分、SATII數理化滿分、AP微積分,化學,電磁,力學皆是滿分。成績幾乎滿分,英語能童聲傳譯,最終被劍橋錄取。

特點:

學習自主自律,懂得自主學習;從小懂得管住自己的欲望,十分乖順;在3歲時開始看書,雖然看不懂但也沒有停止;將興趣當做興趣;與四川理科女狀元「黎雨佳」是好友,從小共同進步;

②查致遠主要成就:座右銘「寒窗苦讀十二年,兩耳不聞窗外事」,語文133分、數學137分、理科285分、英語1456分,最終700上清華,曾坦言每天10點睡覺,學習沒想像中那麼累。

從小喜歡研究錯題,認為每個學科的知識都「有規律可循」;在5歲時被姥姥強按著背讀《三字經》;帶領身邊同學邊玩邊學,40%的同學以優異成績考上重點大學;曾被老師稱為「最皮學生」;

③龔曉曦主要成就:從年級百名逆襲狀元考上北大,被身邊所有人稱為「學霸絕緣體」,課堂筆記被收藏在母校圖書館,創建了理論:好習慣+好狀態+好心態=好成績。

④高雍涵主要成就:9歲研究出新式奧數解題方式,智商高達146被譽為中國智商水平最高的兒童。

開口學說話順其自然;2歲時愛查數字;3歲母親教高雍涵背古詩;4歲用奧數書籍代替玩具;5歲玩獨數遊戲獲獎;

⑤王恆屹主要成就:2017年開始參加綜藝節目,認識上百種國旗,2018年參加綜藝節目,5歲背詩「500餘首,識字超3千多」,被廣大觀眾評為小神童。

從小奶奶教王恆屹讀《三字經》、《百家姓》;激發王恆屹的學習興趣,「相互出題」引發競爭力;循序漸進每日不斷堅持閱讀古詩類書籍;

天才少年數不勝數,列舉5個目前比較出名的平民家孩子的成長過程,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孩子在3歲後不是在玩遊戲,而是有針對性的進行閱讀培養。

科學證明,3-6歲是孩子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期

孩子6歲前正是大腦「記憶神經」發育的關鍵期,在孩子6歲後記憶神經會完成大腦整體發育的80%,倘若在6歲前對孩子記憶力神經進行刺激鍛鍊,能使孩子記憶神經生長更多,在這個時期鍛鍊以及神經也能「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查找資料時正好看到了美國兒童研究中心的一篇論文,講的是「孩子成長理論」,正巧印證了這個觀念。

我總結了一下,「孩子成長理論」就是孩子出生後大腦重量的增長曲線。

由此可見,孩子大腦神經記憶力發育的關鍵期為3~6歲。

小柳總結:提升孩子「記憶力」的3種方法

1、開心遊戲快樂學習

這句話乍一看很有用,作為父母的我們也都嘗試過,效果都不是很理想,這裡小柳提出幾個觀念誤區,請大家對號入座。

第一個誤區:孩子先快樂在學習。

第二個誤區:放縱孩子天性,任由孩子自由發展。

第三個誤區:先來個巴掌,再給個甜棗。

其實,「快樂教育」指的是「引導」孩子快樂的學習,通過快樂的學習,從小愛上學習、愛上接觸新知識,才是快樂教育的本質。

我們在陪伴孩子玩遊戲的時候萬不可以先覺得枯燥、乏味,這是因為身處於幼年期的孩子本身理解能力就極差,我們在給寶寶選擇遊戲時儘可能選擇益智類的簡單遊戲,能夠對提升孩子大腦記憶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父母若不知道孩子喜歡玩哪一種訓練記憶力的遊戲時,也可以選擇一些訓練記憶力的遊戲類書籍,有針對性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從而提升大腦整體記憶力,在孩子玩遊戲書的時候,家長也要適當地參與進去,達到增進親子間感情的培養。

2、使用科學的記憶力訓練

自從研究了學霸小的時候的經歷,我們不難發現從小進行記憶力訓練的寶寶,無論是在小學還是初中記憶力都會十分出色,無論是記憶事物還是自信心都要優於常人。

心理學教授表示:「絕大部分的天才寶寶都是因為在記憶神經發育的關鍵期受到了正向的刺激,才導致記憶神經開發迅猛」。

借用孩子的啟蒙老師一句話,孩子3~6歲這段時間,大腦正處於高速運轉的狀態,我們需要做的便是充分的調動激活腦細胞,才能達到開發大腦記憶力的效果,要明白只有孩子記憶力好未來成績才能好,也從根源避免了孩子因成績差導致厭學走下坡路這類情況的出現。

若想讓孩子具備愛學習的好習慣,可以像我一樣每天留出一些時間與孩子一起玩訓練記憶力的益智類遊戲,不僅能提升孩子大腦中的記憶神經元,還能激發孩子的智商。

我家柳柳從小就是一個「遊戲迷」!《幼兒左右腦記憶開發遊戲書》就是我為孩子精挑細選的開發記憶力書籍!這一套共有6本,從最開始的閱讀興趣培養到複雜的記憶力培訓,讓孩子能夠循序漸進地(動腦)從而開發大腦內的記憶神經元。

在孩子讀這套記憶力開發遊戲書的過程中,我能明顯地感覺到孩子的記憶力和想像力都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現在孩子也9歲了,在班級的成績也是NO.1!把這套能夠訓練記憶力的遊戲書分享給有需要的父母們!

相關焦點

  • 訓練寶寶記憶力也有黃金期,學會5個訓練方法,以後學習很受益
    良好的記憶力對孩子未來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能夠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家長也是煞費苦心。其實,訓練孩子記憶力也有黃金期,學會5個訓練方法,以後學習會很受益。6歲前是訓練記憶力的黃金期根據聯合國兒童智力開發機構的一項研究發現,孩子在6歲時,大腦半球的神經通路幾乎髓鞘化。這也就是說,孩子大腦發育在6歲時已基本達到成熟。
  • 看到學渣和學霸的「課堂筆記」,才明白原來兩者之間的區別在這裡
    看完對比圖後心情複雜相信上學的時候,大家一定都記過課堂筆記吧!雖然課堂筆記這件事情看似不大,但其實它也是很重要的。一個人的課堂筆記可以反映出他聽課的狀態,以及他有沒有聽懂老師這堂課所講的內容。第一個方法:確定學習的目標這個目標並不是說我要考上哪所大學,重點的985大學啥的,而是在你下一次考試的時候你想要考多少分,而是一些比較小的目標。比如說在要背幾篇課文,或者是完成一道數學題,我們可以看出來這些都是容易實現的目標。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0-5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家長務必幫寶寶抓住
    在書中Lise Eliot明確表示: 所有重要的大腦迴路塑造過程——樹突的生長、脊柱的形成、突觸的精簡,甚至髓鞘的形成都會受到孩子經歷的影響。 所有的關鍵期基本都在出生後的前5年內就已經開始,5年以後,所有腦區的突觸都會走向衰退。
  • 3-6歲是記憶力發展「黃金期」,2個方法,培養孩子「超強記憶力」
    記憶力好的孩子,看過1遍就可以記住,記憶力不好的則需要5遍、10遍,學習效率自然沒有記憶力強的孩子高。尤其是孩子在上學階段,正是需要孩子靠記憶吸取知識、運用知識。最重要的是,記憶強的孩子,背過的知識點可以過了2個月還記得,而記憶力差的 孩子則需要反覆翻看,反覆背誦。
  •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識字最好?看完學霸的經歷,媽媽們才明白的道理
    我曾經做過一個小統計,歷史上的一些名人,都是什麼時候開始識字的呢?德國教育家卡爾·威特,4歲就能閱讀,文壇巨匠歌德,也4歲就能識字讀書,怪才梁啓超,4歲精讀四書了。我們會發現,這些學霸們,其實他們早早就開始識字學文了。著名的早教教育家瑪利婭蒙特梭利,她就鼓勵要早一點讓孩子學會識字,這樣孩子可能通過自己閱讀,去發現更多豐富的世界。其實在美國,他們的孩子在幼兒也是開始分級閱讀了。
  • 4—5歲幼兒的記憶力發展特徵
    4—5歲幼兒的記憶力發展特徵2009-11-16 11:04作者:佚名來源:出處:搖籃網錄入:xuminhua   收藏本文導讀:有的兒童對語詞方面的東西(比如故事、兒歌、謎語等),學習得很快,記得也牢
  • 0-6歲是記憶力發展的關鍵期,用這5個方法,讓孩子記憶力超群
    父母們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成為一個學霸,考上一個好大學,將來找個好工作成家立業。而這一切的開始就是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學霸,想成為學霸,記憶力是必不可缺的一項基礎能力。一說到提升記憶力,很多父母都會發出疑問:「記憶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嗎?應該怎麼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呢?」
  • 如何提升寶寶的記憶力?父母做好這些細節,孩子會更聰明記憶力好
    二寶好像聽明白了我的意思,想了一下,慢慢地走到了書櫃邊,打開櫃門,然後拿出了她的小背包。 孩子爸爸看到二寶的舉動,非常驚訝地說:「二寶的記憶力真好啊,才兩歲的寶寶就會悄悄地把平時的事情記在腦子裡,以後肯定會是聰明的孩子。」我笑著回答:「是啊,我們要好好培養,讓孩子更聰明,記憶力更好。」
  • 2歲寶寶會唱兒歌背古詩,超強記憶力的背後,離不開父母的4種堅持
    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導寶寶進行重複,比如:陪寶寶重複看一本繪本,每晚用《唐詩三百首》做睡前讀物,久而久之寶寶也就會背誦了。2歲以後是寶寶想像發展的初級階段,且處於直覺行動思維階段,寶寶的記憶能力剛剛開始發展,還不能很好的區分事物,卻能夠用頭腦中的表象事物進行思考。
  • 孩子才5歲,我就快被氣死了,原來是「分工」錯了
    這還是以前的天使寶寶嗎?這才5歲啊,就把我折磨的心力交瘁,不敢想到了一年級開始輔導作業的恐怖!每次遇到育兒問題,我就會從書中或者課程中去尋找答案,不過這次歪打正著,本來我聽得是關於管理關係的課程,但是我覺得運用到育兒中,同樣適用,這個關鍵詞就是「分工」。
  • 根據寶寶記憶力的特點,媽媽不妨這樣做,實力打造寶寶超強大腦!
    2歲多的小寶聽見哥哥的叫嚷聲,急忙從客廳跑過來,拿起鴨蛋仔細的看了一會兒,用「鄙視」的口吻對大寶說:「你拿的鴨蛋是有爛口的,怎麼會不鹹?你傻啊!」呃……大寶有些無語的看著弟弟,我則又好氣又好笑。事情還要回到差不多一周之前,那天我買了一箱鴨蛋回來吃。
  • LILY英語說:錯過兒童語言學習黃金期,為此要付出多大代價?
    Lily老師聽完後樂了,說:「你說的這個事情,前幾天恰好有位家長也問過我,你們的想法如出一轍。可不可行,你看看我和她的聊天記錄就全明白了。」  這位家長簡稱周媽媽。周媽媽是LILY英語的老家長了,大寶7歲,在LILY英語純線下班學習;二寶5歲,在LILY英語翻轉課堂學習。
  • 學霸要培養!青少年記憶力下降?怎樣增強孩子的記憶力的方法?
    (學霸型的孩子都是怎麼樣培養的!青少年記憶力下降?怎樣增強孩子的記憶力的方法?)記憶力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我們應該怎麼辦呢?說到學習效率,很多孩子都面臨記憶差的問題!這也是家長普遍關注的又顯得無可奈何的一個現狀!甚至有些孩子在初高中階段也忍受過那種背了又忘,忘了又背的經歷,還因為學的太痛苦,產生了厭學心理。其實,記憶差的解決方法不應一概而論。為什麼呢?
  • 2歲萌寶能熟背詩詞,怎麼教的?驚人記憶力的背後,離不開3個堅持
    隨著社會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現在孩子的課業壓力也日趨增大,每天不止是需要完成大量作業,還要背各種詩詞、單詞、課文,而孩子們在學習之路上的一道阻礙就是「背誦」。不少家長都會發現孩子的記憶力非常差,不久前剛背完,第二天一早便全部忘得乾乾淨淨。
  • 3歲寶寶熟背古詩近百首,超強記憶力的背後,是家長的3個堅持
    說起來大家可能不信,當一個3歲的寶寶能在你面前熟練的背出那麼多首古詩,我真的是見誰都想給人誇誇能夠這麼快學會背古詩,並且可以記住那麼多,要多虧了我一朋友的經驗分享。朋友家的孩子今年3歲了,能夠熟背古詩近百首,聽起來是不是很驚訝,這多虧了朋友的堅持。
  • 0-3歲是開發寶寶額葉黃金期,5款遊戲鍛鍊寶寶邏輯思維、記憶力
    孩子是不是聰明,很大程度上都要看額葉發育得好不好。下面我就從深度知覺、記憶力及邏輯能力三個方面來詳細說說,促進孩子額葉發育的方法。鍛鍊深度知覺:夠玩具、追鑰匙、捉迷藏什麼是深度知覺呢?反覆這樣玩幾個來回,就能讓孩子開始明白:原來我看到的東西,是可以伸手去夠的!與此同時,孩子也會開始想試著自己伸手去夠東西。隨著孩子長大,他就會慢慢明白,把手伸到什麼程度能夠到面前的東西,這就是最初步的深度知覺。
  • 寶寶3歲前是「7秒記憶力的魚」?無稽之談,孩子早就有記憶可言
    夢子說:「你這個沒儀式感的爸爸懂什麼,我要給我的寶寶成長留下美好的回憶。」丈夫卻開始哈哈大笑:「3歲前的孩子不記事,你對他啥樣他都記不住,瞎忙活,這小寶寶就跟那7秒記憶的魚一樣,你現在還能記住3歲前的事嗎?」
  • 3-6歲是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期,家長用這3個方法,給娃一個超強大腦
    你可能記得3歲之後的零散記憶,但一個人卻很難想起人生3歲前的記憶,為什麼孩子會喪失3歲之前的記憶?原來孩子的大腦,被「動了手腳」。有科學證明,孩子在3歲前由於大腦發育不夠完整,會導致負責記憶部分的「海馬體」無法存儲記憶神經信號。
  • 看完學霸經歷,才知道贏在起跑線是真的
    比如德國教育家卡爾·威特,4歲便能獨立閱讀,學霸梁啓超,4歲便精讀四書,氣象家竺可楨,2歲就會識字。這些學霸都是活生生的例子,過早地讀書識字不但沒有影響和剝奪他們的想像力,相反還讓他們從小就出類拔萃。曾在《挑戰不可能》和《中國詩詞大會》這兩檔節目中分別露過面的王恆屹和武亦姝,他們兩個人都是從小就接受家人對他們的教育,在他們只有兩三歲時,他們的家人就每天教他們讀詩和背詩,一直堅持至今,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比同齡人強出很多。
  • 寶寶說話晚,父母別偷懶,專家提醒:別錯過0-3歲語言發育黃金期
    語言發育是兒童早期思維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社會適應能力及交往能力發展程度的體現。其中,0-3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期,在這期間孩子的語言發育突飛猛進,從咿呀學語到整句輸出,發展過程非常明顯。0-3歲寶寶語言的發展有怎樣的特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