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真身舍利
何名清淨法身佛?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遊,如彼天雲。
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淨法身佛。
善知識!自心皈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飯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皈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皈依。
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
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
何名千百億化身?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念思量,名為變化。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痴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善知識!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從報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皈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皈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
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從報身思量,即是化身佛。
「什麼是清淨法身佛呢?世上的人們自性本來清淨,一切萬法都從自我本性中生起。思慮一切邪惡之事,就生出邪惡行為;心中思慮一切善好之事,就會生起善好的行為。像這樣的一切法都存在於自我本性中,如同天空永遠清湛,日月永遠光明,而被浮雲覆蓋後,上面雖明亮,下面世間卻頓入黑暗。忽然遇到風起吹動,浮雲驅散,則上下全部通明透徹,一切景象全部顯現。世上人們的自我本性常呈浮動飄遊的狀態,就好像在天空中時常蓋覆的浮雲。
「善知識!智就像太陽,慧就像月亮,智慧就像日月永放光明。執著於外境,就被浮雲一般的妄念遮蓋罩覆了自我本性,不能得到通明朗照。如果遇到善知識,聽聞了真正的佛法,自我除卻愚迷痴妄,內外通明透徹,在自我本性中世間萬法全部顯現。能識見本性的人,就是這樣;這叫做清淨法身佛。
「善知識!自我本心歸於自我本性,就是皈依了真正的佛,自我皈依的人,除去自我本性中的不善之心,嫉妒之心、諂曲之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以及時時刻刻的不善的行為;常常自我識見自己的罪過,不議論他人的好壞善惡,就是自我皈依。常常立下決心,一切都奉行恭敬,就是識見本性,通達無礙,更無滯塞,就是自我皈依。
「什麼叫做圓滿報身?就像一盞燈除卻千年的黑暗,一個智慧能滅盡萬年的愚迷。不要總是思慮以前,過往的過錯已不能得以重新更正,應該時常思慮今後,時時刻刻保持圓融明徹,自我識見本性,善與惡雖然不同,但它們本性沒有差別。沒有差別的本性,叫做實性,在實性中,不沾染執著善惡分別,這叫做圓滿報身佛。
「自我本性中生起一惡念,就能斷滅萬劫所修善因。自我本性中生起一善念,就能使得恆河沙一樣多的惡業消失滅盡。直接成就無上菩提,時時刻刻自見本心,不失見性本念,叫做報身。
「什麼叫做千百億化身?如果不去思慮一切事物現象,本性原來就如同虛空。思慮一個念頭,這就是變化。思慮惡的事,自我本性變成地獄,思慮善的事,自我本性變為天堂;起毒害心時變成龍蛇,生慈悲心時變成菩薩;生智慧時達到上界諸天的境界,犯痴愚時淪為下方惡道的境地。自我本性變化是非常多的,愚迷之人不能夠內省覺悟,時生起惡念,常常踐行惡道;當一個善念迴轉,智慧則又立刻生起,這叫做自性化身佛。
「善知識!法身佛本來具足在自我本性中,時時自己識見自我本性,就是報身佛;從報身佛去思量變化,就是化身佛;自我覺悟、自我修行自我本性功德,這是真正的皈依,人的皮肉是色身,色身如同房屋宅舍,不能說是皈依色身這個處所。只要能悟到自我本性中存在三身佛,就是識見了自我本性的佛。
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即為清淨法身佛。
源自陳秋平、尚榮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