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報訊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牡丹亭》是湯顯祖的扛鼎之作,也是最為大眾熟悉的崑曲經典。
9月4日-6日,蘇州崑劇院的青春版《牡丹亭》全本將登陸杭州大劇院,並於明天正式開票。著名華語作家白先勇先生擔任總製作人和藝術總監,杜麗娘和柳夢梅由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沈豐英、俞玖林飾演。
2004年,白先勇帶著一幫水靈的年輕人所排練的青春版《牡丹亭》正式在全世界各地展開巡演,巡演反響熱烈,幾乎場場爆滿。在一些大學巡演時,連演三天,甚至還有人趴著窗、站在走廊上看。不知道這樣的盛況,是否會在今秋的杭州大劇院再次上演呢?
真愛是什麼?是初識的電光火石,是相戀的奼紫嫣紅,是相守的細水長流,是陰陽相隔,也不礙我們共走三生路,是一本手抄的《綠毛水怪》,是一幅杜娘畫像,是一生都浸淫在愛裡的甜蜜果醬,也是牡丹亭畔尋夢回魂。
青春版《牡丹亭》是白先勇在湯顯祖原著上,完全繼承原詞,經過精心梳理,創作了以「夢中情」、「人鬼情」、「人間情」為核心的故事,完整地繼承了湯顯祖原著「至情」的精神,並著力尋找傳統寫意與現代審美之間的契合點。
精選二十七折,分為上、中、下三本。全本演出連續3天,每天3小時,足以讓戲迷們流連忘返,沉醉在崑曲美的世界裡。在水磨腔的優美、笛聲的悠揚、唱詞的韻味、表演的四功五法中,你能看到杜麗娘和柳夢梅的「人鬼情緣」,而在崑曲的詩意和精緻之外,也增加了更多創新和青春的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沈豐英、俞玖林,青春版牡丹亭首演時演員平均年齡20歲左右,不論主演、配角、龍套全由年輕演員擔綱,這源於白先勇先生獨具一格的創意,他希望用年輕演員的演出來吸引更多的青年人熱愛古老的崑曲藝術,了解中國國學的博大精深。
其中,青春版《牡丹亭》的一大特色就是把歌劇的音樂創作技法用到了戲曲音樂之中,全劇採用西方歌劇主題音樂形式,豐富了戲曲本身和音樂的表現力。與此同時,白先勇先生組織了兩岸音樂人在唱腔和旋律上進行大膽的創新和突破,將西方歌劇和東方戲曲相結合,在《牡丹亭》的唱腔中加入了大量的幕間音樂和舞蹈音樂,很好地渲染了舞臺氣氛。
更值得關注的是,青春版《牡丹亭》舞蹈的呈現也別具一格。設計者將劇中傳統的花神執花舞蹈改成用十二個月份不同的花來表現,用戲曲語言來舞蹈動作,讓舞臺的整個氣氛隨花神的獨具特色表演流動起來。
此外,舞臺美術設計把握了戲曲的美學精神,意象化的舞臺顯得更大氣、簡練。這次,舞臺地板打破了傳統地毯,利用灰色調地膠作舞臺,還將現代書法家的優美書法運用其中,舞臺景片上書寫了唐代散文大家柳宗元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