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味》:北京烤鴨的緣起與興盛

2020-12-17 鳳凰網讀書

本書摘自《知味: 北京晚報「知味」年度文章精選》臺海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

文/吳正格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特一級廚師,大陸京東菜系創始人。 

北京烤鴨之起譽,明末筆記小說《菊隱記聞》有載:「前門橋東陳內官家首飾,雙塔寺李家冠帽,大柵欄宋家靴,順城門劉家冷淘,米市口便宜坊烤鴨,皆著名一時。」

引文說「米市口便宜坊烤鴨」,是指北京最早的烤鴨店,地址在宣武門外米市口。據宣統末年到該店當了14年帳房先生的李景湘回憶:當時的店門上掛著「金陵老便宜坊」的牌匾,扁下兩側是「聞香下馬,知味停車」的店聯。掌柜的是孫子玖,山東榮成人,初來北京時在前門外珠寶市的一家茶肆當茶館。孫子玖曾經對李景湘說:創辦便宜坊的是吏部尚書何三大人,何大人年邁解職後,便開了這家烤鴨店。

便宜坊原來是一座「前堂後寢」的三進四合院。前面為餐廳,餐廳後面是掌柜處、帳房和廚房等,最後面是養鴨房。當時這裡是北京最大的飯莊之一,主營燜爐烤鴨和各種鴨饌,可包辦大型宴會。

這位「何三大人」排行老三,據我查證是何孟春。他為何將自己的府宅開成「金陵老便宜坊」?這是值得考證的。何乃湖南郴州人,字子元,號燕泉,明弘治進士,初授兵部主事,後擢右副都御使,巡撫雲南。世宗即位,遷吏部侍郎,並代署吏部尚書事。這與李景湘的回憶是吻合的。後「大禮」之議起,何對世宗親信張璁列上禮官欺妄十三事,具疏駁斥。並偕九卿以下二百二十九人,於左順門跪請世宗裁決,自辰至午,跪伏不起。張璁之議是迎合世宗的,何等於偕百官向世宗示威。為此,世宗大怒,命錦衣衛逮為首者如編修王相等十八人,俱杖死。何孟春因是大臣,姑且從輕奪俸一月,旋出為留都南京工部左侍郎。嘉慶六年(1527年),何引疾歸居北京。反《明倫大典》成,因受「大禮」之議牽連,被削籍,卒於家。

從何孟春的遭際來看,他返京不久因被削籍,斷了官俸,為生計可能是他從商的動機,便將府宅改為「金陵老便宜坊」。但新開張的店號不會冠以「老」字,這顯然是南京一家經營烤鴨的老字號,其招牌連同烤鴨技術被何孟春傳播到北京。據後來《市政評論》雜誌1935年10期載文記:「老便宜坊在宣外米市胡同,創自明成祖十四年,迄今已有五百餘年歷史……」這應該是南京便宜坊創辦的年代,傳到北京後而延續計之。烤鴨在南京由來已久,洪邁《夷堅志》(卷四)記:南宋建康(南京)的中散大夫史忞,其家廚王立即是「鴨美手」。入明,烤鴨已成為南京特食。何孟春約在嘉靖二年到南京當了四五年的工部左侍郎。這期間,他可能是便宜坊的主顧,鍾情烤鴨,且與便宜坊的東家有了交識。以何的身份和地位,將便宜坊的店號和其烤鴨師傅「分流」到北京,應該不是難事。

南京烤鴨是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隨之傳入的,這是背景。而何孟春辦起「金陵老便宜坊」是他返居北京後,在《明倫大典》成於嘉靖五年後至嘉靖十四年之間的事情,因為他卒於嘉慶十五年(1536年)。傳店匾為刑部員外郎楊繼盛所書,可信。因楊書法出眾,當時就住在附近的炸子橋松筠庵,且與何為敢於抗辭執奏的同僚友好。

明末清初時期的北京便宜坊,因時異境遷,店跡恐已難尋。至乾隆後,因烤鴨已成御膳,乾隆繼位15年後的膳檔記其照常膳,時有烤鴨,稱「掛爐鴨子」,如「掛爐鴨子肥雞鹹肉攢盤」「掛爐鴨子鹿尾攢盤」(註:攢盤即冷盤)等。掛爐鴨與便宜坊的燜爐鴨製法有別。前者是用果木為燃料,明火烤制;後者用秫秸為燃料,將鴨放入爐內用暗火烤。兩者異曲同工。那時,京肆亦有「兩紹三燒要滿壺,掛爐鴨子與燒豬」的食象(楊米人《都門竹枝詞》語);姚元之《竹葉亭雜記》又記:(京都)「親戚壽日,必以烤鴨贈送。」在習食烤鴨的風尚中,使便宜坊尤見興隆。又因米市胡同是「官巷」,內居潘世恩等朝廷重臣,還有南官的聚會「沙龍」——「海南會館」,附近一帶亦多有高官顯宦的府宅。那時一隻烤鴨雖貴為銀一兩餘,等於20多斤豬肉或50多斤麵粉的價格,但便宜坊門前仍是終日停滿官衙京府滿漢官員的乘輿。鹹豐後,便宜坊更是如日中天。對此,前引《市政評論》文記:「遜請老京官,每宴封疆大吏,會試主考,非此地方不為恭敬。同業垂涎日久,相繼冒同仿名,甚有加便宜坊字者。光緒末季,戴恩溥、王序書匾,力主增加『老』字,『老便宜坊』之稱,實基於此。」

在食烤鴨必說「便宜坊」的社會輿情中,這期間,襲名「便宜坊」或稱「便意坊」「明宜坊」「便宜居」的烤鴨店紛紛開張,有30餘家之多,遍布前門外鮮魚口、觀音寺、西單、地安門外大街等處。商界因勢利導,又設立「鴨業同業公會」,統管養鴨業、鴨子樓反爐食輔的經營;並有內部規定:聘用烤鴨師唯山東榮成籍者是需,且僅限烤鴨技藝的傳承不逾兩代,逾此不聘。

在京人食烤鴨的風尚中,同治三年(1864年)一位來自河北冀縣楊家寨的農民楊全仁,買斷肉市胡同路東倒閉的「德聚全乾果鋪」店址,為忌其倒運的晦氣,更「德聚全」為「全聚德」,聘了幾位榮成廚師,盤起烤鴨燜爐,僱一班鼓樂手,兒啦哇地開張了,營運甚火,幾年工夫聘用的夥計增至30餘人。等到民國初期,求賢若渴的楊全仁一心效仿便宜坊,又將東安門大街南倒閉的烤鴨店——「金華館」的孫氏烤鴨師以重金禮聘。孫原是清宮御茶膳房包哈局(註:滿語謂燒烤為包哈)專事烤鴨的「上手廚子」,他將燜爐改為掛爐,使御式烤鴨落戶全聚德。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全聚德擴建成一幢洋門臉的大樓,所營烤鴨更負盛名,並可承辦全鴨席等大型宴會,聲譽漸超便宜坊。

老便宜坊於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歇業。分析原因,一是昔日的官客漸疏以遠,賺不著清衙的公款了;二是宣外一帶的居者世進人易,走失了人脈和氣場;三是國民政府遷都南京;加上時局動蕩,經濟萎縮。致使其難免蕭條,撐持不住。

然而,烤鴨之葩已在京城紮根結果,久庚以恆,今成「國菜」。回溯老便宜坊的店跡使人幽思:烤鴨竟起譽一位敢於糾劾而險遭不測的失意大臣;他若不外放南京,後為生計在自己的府宅開辦金陵老便宜坊,北京烤鴨史或許要重寫。

歷史,往往很奇巧。

【書籍信息】

內容簡介

《知味》一書來源於《北京晚報》副刊欄目「知味」,欄目自創辦之處便力圖向讀者提供更多高質量有品位的文字,以期在碎片化的閱讀時代,堅守文化底色,展現身邊美好。本書從2016年的海量稿件中精心挑選出部分老作者、作家以及熱心讀者的60篇文章。分為「大地」、「憶人」、「生活」、「讀城」、「知味」五個部分,一一品讀,感慨於時光飛逝,再晤如久別老友重逢;感動於文字雋永,耐得細讀,無窮回味。

編輯推薦

⋆ 一本堪稱年度巔峰的文章精選集。

《知味》精選自北京晚報「知味」副刊文章,全書分「大地」、「憶人」、「生活」、「讀城」、「知味」五個部分,在作者們的筆下,豐子愷、徐志摩、老舍、流沙河、範用、啟功、馮亦代、草嬰等作家學人,老成都、芙蓉鎮、香山等熟悉地名、故事帶著溫度緩緩而來。

⋆ 43位大神級的寫作者,60篇有溫度的文字。

這是一場由李輝、陳子善、趙大年、肖復興、楊葵、李燕等43位新老作家學人,用60篇文字、故事、情感搭建而成的,關於「知味」的溫暖對話。在文字式微,碎片化閱讀正興的時代,人們曾經熟悉的文學形式正漸行漸遠,這本書能給人以深刻而久長的回味。

⋆ 文字雋永,短小耐讀,無窮回味。

如同品茶時總說的「回甘」一樣,苦盡甘來,說的是味道,更是味道背後的省略號。《知味》一書所做的,只不過是將這個省略號延展開來,以人、故事、情感的敘述形式,讓它變得形象而有觸感。這裡的文章都不長,很適合現代人的閱讀口味。

⋆ 讀百家文,知百家味,識百家情。

《知味》所記錄的,更多的是一些個體生活的邊角料,以及當時心中瑣碎的感知,不僅有大家寫的小故事,也有平凡人寫的平凡事。平凡其實並不平凡,做得平凡事,才是不凡人。

 

相關焦點

  • 一個月連開兩家烤鴨店 杭城烤鴨消費趨熱·杭州日報
    記者 柯靜 一隻烤鴨基本售價150元以上,訓練有素的烤鴨師傅當著食客的面,有條不紊片下鴨肉,蘸碟齊全……最近,杭州的烤鴨消費熱度升溫,僅一個月,知名品牌全聚德杭州開出第二家門店,濱江第三家門店蓄勢待發,新開元也轉型引入酥香嫩烤鴨,生意紅火。據了解,烤鴨的銷量,在知味觀、藍蓮、伊家鮮等餐廳,也較為穩定。
  • 北京烤鴨竟起譽於明朝的這個湖南人!
    引文說「米市口便宜坊烤鴨」,是指北京最早的烤鴨店,地址在宣武門外米市口。據宣統末年到該店當了十四年帳房先生的李景湘回憶:掌柜的是孫子玖,山東榮成人。孫子玖曾經對李景湘說:創辦便宜坊的是吏部尚書何三大人,何大人年邁解職後,便開了這家烤鴨店。
  • 北京烤鴨的做法步驟 北京烤鴨的做法步驟
    北京烤鴨的做法步驟鴨子的烹飪方式多種多樣,滷、煮、烤、醬樣樣都有,怎麼做好吃呢?其中最為人們熟知的有北京烤鴨、鹽水鴨、醬板鴨、茶樹菇老鴨湯等菜式,怎麼做呢?一起來看看吧。
  • 北京烤鴨尋味之旅,正宗的北京烤鴨到底什麼味兒?
    烤鴨是最具聲譽的北京著名菜式,曾是宮廷產品,用料優質,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裡嫩。北京烤鴨在家是很難自製的,因為硬體條件不允許,倒是不像我們平時做的家常菜。和北京烤鴨類似,北京烤鴨之美,是源於名貴品種的北京鴨,它是當今世界最優質的一種肉食鴨,都是結合當地的鴨來製作的。由於地域不同,形成了選料、製作流程、吃法等風格的迥異,南寧燒鴨與北京烤鴨代表了中國烤鴨的南北兩派別。
  • 脆皮烤鴨配方 果木烤鴨教程 北京烤鴨技術教程
    脆皮烤鴨配方 果木烤鴨教程 北京烤鴨技術教程 2020-12-09 21:00
  • 在故宮吃北京烤鴨!這家「京味兒」十足的新派京菜,必須安利!
    烤鴨是具有世界聲譽的北京著名菜式,起源於中國南北朝時期,《食珍錄》中已記有炙鴨,在當時是宮廷食品。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裡嫩。一月份和老婆在京進修,假期抽空逛了故宮,有幸吃到,覺得不錯,必需分享。
  • 北京烤鴨的百年淵源
    烤鴨可謂北京最著名的菜餚,歷史悠久。與其名氣相比,數百年間蘊藏的故事及烤鴨的獨特技藝,卻鮮有人熟知。北京烤鴨烤鴨的前世今生新中國成立前,「烤鴨」被稱為「炙鴨」或「燒鴨」,南北朝的《食珍錄》中已經有所記載。
  • 北京烤鴨——全聚德與便宜坊
    一提起烤鴨絕大部分人想到的一定是北京烤鴨,而提起北京烤鴨,絕大部分人想到的會是全聚德。 全聚德烤鴨是掛爐烤鴨,跟我們平常想像的烤鴨形式差不多,掛爐子上,下面燒火烤。而便宜坊的則是燜爐烤鴨,爐子裡燒果木,燒成灰之後掛上烤鴨,靠餘熱把烤鴨烤熟。
  • 北京烤鴨「全國甘旨」
    烤鴨是具有世界聲譽的北京著名菜式,由中國漢族人研製於明朝,在當時是宮廷食品。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裡嫩。北京烤鴨分為兩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鴨店也即是兩派的代表。它以色澤紅豔,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
  • 正宗北京烤鴨三種吃法
    烤鴨的前世今生     提起北京代表吃食人們總想到烤鴨,其實烤鴨的祖籍並不在北京。人們印象中代表北京的北京烤鴨,是在山東烤鴨的基礎上發展來的,從烤鴨的家譜顯示,其祖上「灸鴨」(又作炙鴨)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很有名了。
  • 在北京買25塊錢一隻的烤鴨,和258的全聚德北京烤鴨區別在哪裡?
    在北京買25塊錢一隻的烤鴨,和258的全聚德北京烤鴨區別在哪裡?說到烤鴨,估計很多人會脫口而出兩個字那就是北京,沒錯,老北京的烤鴨味道就是好,不僅在國內打響了知名度,連國外都讚不絕口。據悉,北京烤鴨的價格並不貴,如果是在大街上,那麼它只需要25元錢,但是如果是在全聚德的話,沒有256元,拿不下它。不同的價格,是不是就意味著味道不同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們的差別有哪些吧。首先就是材料,全聚德畢竟是大牌子,這家店的烤鴨都是新鮮的鴨子烤出來的,。活鴨的重量大概有5斤,一般來說,市場上買15元一斤,也就是說買一隻活鴨回來,全聚德的成本就在75元。
  • 這隻北京烤鴨是北京鴨做的嗎?另一個角度看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北京烤鴨成名於明朝宮廷皇室,所說是農民皇帝朱元璋愛吃,後被他的後代帶到北京城的。朱元璋最初吃的烤鴨應該是南京地區的高郵鴨,高郵鴨是中國「三大名鴨」之一,有「未聞高郵人,先知高郵蛋」的美譽。後來明成祖不是遷都到北京嗎?古代運輸條件比較低下,只好就近取材,剛剛北京鴨進入當時廚師視線。
  • 北京烤鴨家喻戶曉,烤鴨的祖師爺卻無人知曉?到底哪個更正宗
    大家都知道,北京的烤鴨特別出名,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去了古都南京才知道,烤鴨這道美食在南京已經有600多年歷史。那麼南京與烤鴨的起源,又有怎麼樣的故事呢?說到南京烤鴨,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喜歡吃鴨,建都南京以後,御膳房用南京當地的湖鴨烹飪菜餚。
  • 老北京美食金字招牌——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北京美食的「金 字招牌」說起老北京的招牌菜,誰都知道,那就是「烤鴨」!北京烤鴨可是享譽全國乃至世界的著名漢族菜式。可以不誇張地說,只要提到烤鴨,人們頭一個想到的就是「北京烤鴨」。為什麼北京烤鴨這麼聞名呢?
  • 全聚德烤鴨,可以說是北京烤鴨的代表了
    在以往,到北京遊玩,大家一定會去天安門廣場看升旗禮、到長城走走,然後去全聚德吃烤鴨,但是現在,大家到全聚德拍拍照,留下一張「到此一遊」的照片就可以了,很少有人會去吃烤鴨了。跌下神壇,百年招牌淪為拍照背景牆。
  • 乾隆四寶鮮花烤鴨——北京烤鴨溯源的另一條路徑
    中華連氏國醫文化館收藏的《連氏族譜 傳世飲膳》和《連氏飲膳珍方錄》記載:祖師連德馨曾依據連氏飲膳「七味六和」理論與方法,為乾隆皇帝獻上獨具匠心的鮮花烤鴨,由此寫就了一段北京掛爐烤鴨的文化典故。掛爐烤鴨是清宮御膳房掛爐局的當家菜餚,也是最為人所喜愛的一道美味,是當下名聞四海北京烤鴨的前身。雖然自明代宮內就有烤鴨,但當時的烤鴨使用炭火,烤制時需要人不斷翻轉,稍有不慎就會烤焦。
  • 北京便宜坊烤鴨高雄店推「傳奇烤鴨名宴」
    圖自臺灣《聯合報》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有600年歷史的北京便宜坊燜爐烤鴨,首間臺灣分店在高雄香蕉碼頭開爐,河邊集團董事長張素鑾表示,費時6年終於將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帶來臺灣,便宜坊第20代傳人白永明表示,多次往返北京與高雄,力求將中華料理的精髓呈現給臺灣民眾。
  • 你真的了解北京烤鴨嗎?
    今天小編就不給大家兜圈子了,直接說出人人皆知的中國美食----北京烤鴨。相信在讀的每一位小可愛就算沒有吃過北京烤鴨,也一定知道北京烤鴨。是具有世界聲譽的北京著名菜式,起源於中國南北朝時期,《食珍錄》中已記有炙鴨,在當時是宮廷食品。
  • 北京烤鴨大部分都是給外地遊客吃的?這3家烤鴨店北京人也喜歡吃
    北京烤鴨大部分都是給外地遊客吃的?這3家烤鴨店北京人也喜歡吃北京烤鴨作為北京的傳統美食,也是相當有年頭而且很知名的,以至於全宇宙都知道來北京一定要吃烤鴨,說起北京的招牌美味,第一個想到的都是烤鴨,由此甚至有北京的烤鴨大部分都是給外地遊客吃的這種說法,其實北京本地人也有不少的烤鴨愛好者,也會時不常的饞這口兒,然後找個自己喜歡的烤鴨店搓一頓,就拿我來說,曾經也是一個人能吃掉一隻烤鴨的呢。
  • 足以PK北京烤鴨的5種鴨子,第4隻直接讓北京烤鴨認慫了,別不服
    說起中國的鴨子大家肯定都會想到北京烤鴨,這是一道有歷史百年的中國名菜,之前有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可以說到北京肯定要吃吃這大名鼎鼎的北京烤鴨。這北京烤鴨之前雖然非議不少,但味道卻沒有被質過。鴨之美在於鴨子的品種。